寿陈景让都事四十韵

种德由来远,流芳信有苗。名门多令器,夫子最高标。地迥瞻崧岳,天清见斗杓。声名从结发,问学自垂髫。江汉栖迟久,林亭兴致饶。紫兰敷月露,苍竹倚风飙。画艇移书放,秋灯把剑挑。微名宁屑屑,高志独嚣嚣。五气乘昌运,群英集圣朝。武功收赫怒,文治付宣昭。历数初歌禹,聪明已赞尧。求贤多晏食,梦帝起中宵。石室仍高隐,中台歘见招。赐书悬日月,乘传出云霄。议论纡三顾,荣光动百僚。入宫催护玺,趋府听呜镳。郊社陈周礼,神人协舜韶。出关春衣绣,分陕夜乘轺。獬触心弥壮,豺吞胆共销。封章犹恳切,归思遽飘飖。衮职江湖隔,锋车道路遥。凝旒思穆穆,行李发萧萧。典祀尊原庙,承釐洽大寥。步依文石进,香近黼裳飘。白日明骢马,清霜急早雕。帝裾遮道引,谏草避人烧。佐省持三尺,绳民究八条。兵曹多暇豫,郎位益崇超。所向才华冠,何曾意气骄。台评推妙画,士望慰深翘。引拔连茅茹,芬芳杂桂椒。银章看且佩,金鼎竟须调。小草方惭出,浮萍久恨漂。文章殊豹隐,篆刻近虫雕。徐稚矜悬榻,苏秦惜弊貂。敢期充砥砺,犹幸致刍荛。黄鹄追高举,青松托后凋。火行占孟月,星聚识生朝。寿酒开云液,仙音出凤箫。祇应成远业,未可慕松乔。

北都篇

王者耻偏安,王居大无外。采甸递臂指,江河等衣带。肱倚太行山,坐拥居庸塞。沧海远潆回,岳渎顾咸在。皇明建北都,形势兼前代。都城峨峨攒六宇,文武宣流若风雨。九边环卫俨亲军,万骑腾骧列虓虎。燕山衔挂长蛇横,蓟门陡绝盘龙舞。秦地渔阳争百二,周室幽都雄九五。圣人九五昔龙飞,山河百二古来稀。驱□直过北斗北,信使且出西夷西。九门开辟式围有,万乘居守屯熊罴。庙市阴阳都应象,辇道从衡如问棋。故是大横能协卜,宁因衣锦便怀归。涧瀍营卜看如此,锦绣山河临帝里。玉桥嘶马集夔龙,金殿投戈讲姚姒。六官率属济舟楫,三公坐论端铉耳。内阁丝纶焕辅台,千门经纬联簪履。当时宫中与府中,体统尊严无异同。汉法丞相诛近侍,周礼廷臣掌内宫。越裳肃慎走南北,玉门青海驰西东。因知舆寺尽良士,何虞调燮不成功。创垂承太祖,积累更群宗。启子贤能继,宣王车既攻。狩雪河阳耻,游追骏马风。阿衡存亳社,太甲处商桐。友于嗟鲁定,还政亦周公。或有帷兵甲,时遭窃宝弓。郑盗须臾定,虞苗旦夕共。五岳誇巡幸,三洲愁鼓钟。淮南谋自左,昭帝业方崇。任是围三匝,宁须举五烽。长狄专车载,猃狁太原穷。广成炼神鼎,湘娥侍已恭。才闻触瑟变,即悟伏蒲忠。所繇根本固,亦赖股肱隆。股肱世世同休戚,根本盘盘共凭藉。禹稷勋劳祠俎豆,卫霍驰驱荣剑舄。河漕激水衔舳舻,乐府誇胡谱箫笛。东南喉咽储红粟,西北关山严铁壁。遇雨夬夬谁独行,匪躬蹇蹇惟感激。艰难始经十四帝,述作应传亿万历。今上尧年符中兴,雪消睍见宜知临。太平天子正穆穆,无偏王道其平平。为政岂假申韩术,崇儒爰反尧舜经。微垣受事列星宿,平台召对环趋承。唐灾商旱信启圣,潢池风角殊忧殷。殷忧启圣岂无自,军符羽檄班翰至。十道徵兵接鼓鼙,九重侧席观烽燹。即看雷电扫腥膻,复报萑苻泣珠桂。大臣开府几辟磔,佥壬藏丛巧窥伺。遂令中官代缙绅,遂使至尊竭心智。禹室寥寥有铎悬,齐市纷纷传踊贵。其如索罪皆可诛,其实素餐为可愧。谁知万里草莽臣,计吏重偕已七春。郭隗筑台羞自请,刘蕡下第宁无因。蒯彻空持隽永说,范雎未与纲成亲。凭观每上玉泉寺,感事因看石鼓轮。从知治世贵纲纪,无如大学在明新。商宗恭默始思道,虞廷岳牧先知人。硕肤垂训诫求备,迈种失出称祥刑。越王且有共忧患,孟氏是以言腹心。会须脱弧雨涂豕,会见沥胆倾臣邻。货财不以贿赂耗,粪粟能却戎马生。元气长河荣血脉,乔木留都固寝陵。矧复辰居为建极,矧复地势如建瓴。矧在祖宗有恩泽,矧以皇上之圣神。和歌壮士刀换犊,博物书生剑合萍。峡古弹琴流解愠,谷寒吹律黍全登。明明若木看调烛,漠漠流沙归内廷。何处闻鸡起击楫,何人射虎老边庭。义士有田堪种玉,廉吏恒产羞遗金。礼以蒐苗讲农武,诗歌孝友为嘉宾。皇祖故有训,邦本识咸宁。巍巍自是如天业,谔谔应须一士醒。

送黄侍御按滇中

去矣乘风瘴疠开,西南万里壮游哉。登台越巂山形合,揽辔昆明秋色来。周礼职方天外尽,汉臣封事日边回。征蛮幕府今凋落,安得楼船下濑才。

新本郑氏周易

东汉郑玄撰,南宋王应麟辑,清惠栋增补。三卷。《四库全书》本。郑玄《周易注》佚后,王应麟曾辑有遗文一卷,后人附刻于《玉海》之末。然王辑本皆不标明采自何书,各条次序先后或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惠栋遂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凡应麟书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明出处;其次序先后,亦悉依经文厘定;更搜采群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经补十六条,《系辞传》补十四条,《说卦传》补二十二条,《序卦传》补七条,《杂卦传》补五条;移应麟所附《易赞》一篇于卷端;删去所引诸经《正义》论互卦者八条,而别据郑玄《周礼·太师注》作《十二月爻辰图》,据其《月令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附于卷末,以驳朱震《汉上易传》之误。《四库全书提要》称其“信而有征,极为详核”,又云:“虽因人成事,而考核精密,实胜原书。应麟固郑氏之功臣,栋之是编,亦可谓王氏之功臣矣。”其后,丁杰、张惠言又重订《周易郑注》十二卷,则是在王、惠二本的基础上复为增补厘正,宜资参览。

补周礼九夏系文 九夏歌九篇 其五 章夏

王有虎臣,锡之鈇钺。征彼不惠,一扑而灭。王有虎臣,锡之圭瓒。征彼不享,一烘而泮。王有掌讶,侦尔疆理。王有掌客,馈尔饔饩。何以乐之,金石九奏。何以锡之,龙旂九旒。

补周礼九夏系文 九夏歌九篇 其一 王夏

爣爣皎日,欻丽于天。厥明禦舒,如王出焉。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贞,如王入焉。出有龙旂,入有珩佩。勿驱勿驰,惟慎惟戒。出有嘉谋,入有内则。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补周礼九夏系文 九夏歌九篇 王夏

爣爣皎日,欻丽于天。厥明禦舒,如王出焉。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贞,如王入焉。出有龙旂,入有珩佩。勿驱勿驰,惟慎惟戒。出有嘉谋,入有内则。繄彼臣庶,钦王之式。愔愔清庙,仪仪象服。我尸出矣,迎神之谷。杳杳阴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祜。有郁其鬯,有俨其彝。九变未作,全乘来之。既醑既酢,爰朄爰舞。象物既降,全乘之去。麟之仪仪,不絷不维。乐德而至,如宾之嬉。凤之愉愉,不篝不笯。乐德而至,如宾之娱。自筐及筥,我有牢醑。自筐及篚,我有货币。我牢不愆,我货不匮。硕硕其才,有乐而止。王有虎臣,锡之鈇钺。征彼不惠,一扑而灭。王有虎臣,锡之圭瓒。征彼不享,一烘而泮。王有掌讶,侦尔疆理。王有掌客,馈尔饔饩。何以乐之,金石九奏。何以锡之,龙旂九旒。??衡笄,翚衣褕翟。自内而祭,为君之则。洪源谁孕,疏为江河。大块孰埏,播为山阿。厥流浩漾,厥势嵯峨。今君之酌,慰我实多。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桓桓其圭,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桓桓其圭,衮衮其服。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陈氏香谱

《香谱》四卷。宋陈敬撰。陈敬,字子中,河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香谱》一书。是书前有至治壬戌(1332)年熊明来序言一篇。书的主要内容是将沈立、洪刍以下十一家之《香谱》汇成一书。所收内容十分广博,为仿效《齐民要术》首引经典之例,也一味的引经据典,但所引用有关香的词句,却和《香谱》所载之香无大牵涉,关系较大的词句却没有引用,甚至引远而略近。如卷首引《左传》“黍稷馨香”,与《香谱》所言关涉不大。又如郁金香,载说文之说,而《周礼》郁人条下郑康成之注,却遗漏未引。然而因作者汇十一家之说于一书,使已佚之书,赖以相传,对于后世参验考证大有益处。现存路有钞本、《四库全书》本、《适园丛书》 本等。

周礼订义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书前有真德秀序和赵汝腾后序。赵汝腾称,真德秀殁后王与之又删繁取要,由博得约,此书“精粹无疵”。《周礼订义》采录旧说共五十一家,唐以前为杜子春、郑兴、郑重、郑玄、崔灵思、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均为宋人,资料博详,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以当时诸儒为主,前儒古义仅特为附存而已,实际是取宋人的学说。解经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言义理者多,考典制者少。其注《考工记》,认为《冬官》不亡,与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一致,但俞庭椿易改经文,王与之仅持其观点而不移改经文。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极为不满,当谈及邱葵《周礼》序中讲,王与之作《周官补遗》、《周礼》之六官全,而此书无此补遗,不知因何时说,“然凭空臆改经之说,正以不存为最善,因无庸深考也”,颇为偏激。认为《周礼订义》不及李鼎祚《周易集解》能存古义,则颇中肯。然而,宋时四十五家之书,已佚十之八九,是赖以《周礼订义》而得以流传,可见其对宋文献功不可没。版本有:宋刻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

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典礼惟周旧,经文在鲁馀。西清开缥帙,东面授丹书。访道前釐席,崇风厚石渠。研覃忘日旰,图绘极霞舒。千载逢亨际,三冬罢讲初。圣怀轻璧马,慈宴乐蒲鱼。妙技通神细,清商按曲徐。炉香分汉殿,鼎味出尧除。诸老恩同醉,孤臣艺最疏。至仁何以报,忠义即琼踞。

周礼纂训

二十一卷。清李钟伦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策讨论,对三礼造诣颇深。除着有《周礼训纂》外,还有《诗经测仪》、《经书源流歌诀》、《三礼经测义》。《周礼训纂》体例与其叔父李光坡《周礼述注》相似,详为由《天官》至《秋官》五官注疏,加以训义。《考工记》因河间献王所补,非周公之古经,缺其不注。对名物制度不甚加意,故往往考证不详。但也不乏精论,如对“巾车重翟”,“锡面朱总”、“压翟勒面绩总”,“安车彫面鹥总”,解释颇为散乱。解“辨”、“禘祫”、“社稷”、“学校”诸篇,皆考证详核,解“司马法”考证尤为精核。李钟伦又明于推步之术,其训《大司徒》“士圭之法”,认为百六十余,竟差一寸。《周礼训纂》凡所诠释,用词简要,多得“礼”意,是研究《周礼》较好的一部参考书。版本有乾隆中成云山房刊本、乾隆翰林院抄四库底本。

周礼疑义举要

七卷。清江永撰。江永字慎修,学者称慎斋先生,安微婺源(今属江西)人,为县诸生三十年,后弃举业,课徒授业,着名学者戴震、金榜皆从其受业。好学深思,长于比勘,被后治汉学者奉为先河。江永博通古今,精于音韵,经学、天文、地理、步算、钟律,尤精《三礼》。潜心经学,着述终志。治学以注疏为主,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力戒空谈。平生着作颇丰,除着有《周礼疑义举要》外,还有《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仪礼释例》、《群经补义》、《古韵标准》、《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音学辩微》、《河洛精蕴》、《推步法解》、《江慎修数学》、《中西合法拟草》、《清亡政衍历辨》、《历学补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融会郑玄《周礼》注,参以新说,于经义多作阐发,对《周礼》所涉名物制度多有发明。如《秋官》解“史”,颇合于史实。对历来争议纷纭的“九赋”、“三农”、“四望”、“九献”等解释确切,其《解考工记》二卷尤为精核。于车制尤详,以后解说者,多失其意。江永对天文、地理、算术、律吕精研毕生,因此,《周礼疑义举要》考证详实。许作屏在《周礼疑义举要》序中称“郑康成为《周官》功臣,贾公彦为郑康成功臣,而先生为郑贾之功臣也”。版本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敷文阁丛书本;守山阁本;延古楼黄鉴唐刊本;1791年许作屏刊本;《丛书集成》初稿本。

周礼句解

十二卷。宋朱申撰。朱申生卒、事迹无详考。《江西通志》记载有朱申,字继宣,宋太学生。又有李心传《道命录》,有淳祐十一年(1251)新安朱申序,其结衔为朝散大夫,知江州、军州,兼管内勤农营田事,似为二人。朱申《周礼句解》逐句诠释经文,大致根据郑玄《注》、贾公彦《疏》,约括其义,显易其解。其中所见有与《注》、《疏》不同的,如解“太宰之职”;也有力主《注》、《疏》而曲为引证的,如解“大司徒诸公之地”;至于《注》、《疏》之疑不能定的,皆缺而不载。不足在于,《序官》是《周礼》纲领,朱申以其赘而删之,略显简陋,与《周礼句解》体例相违背。朱申《周礼句解》循文衍义,不失严谨,体例完备,全文诠释、较少渗入个人主张,态度平和,言辞简洁,是诠释《周礼》较好的一部书。《周礼句解》版本有:明初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正统刊本;永乐刊本;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道光九年(1829)陈金鉴刊本。

孤也不天十有二年矣我先君读书号该博凡平生辛苦而得之者仅见于文辞仕又最晚而位不大显海内器赏不过大参王公继学侍御张公梦臣数人而已呜呼痛哉其忍言诸日者辱养吾先生为题文集五首并序铭一通读之再四涕泪迸落诗语俊逸序约而不遗铭丰而不剩古之作者正如此且典雅奇奥次第刻石墓上以贻不朽其长篇尤浏亮铿锵自成机轴是晚疮作傲兀枕上命次儿鹤奴随读随和遽尔成章鄙俚腐熟纵力焉而不逮也幸有以教之

太息传家耻构堂,敢言夜夜德星光。纵横直辨龟呈洛,徐疾曾明日在房。指李未妨宗老氏,移根还许绍陶唐。子孙娓娓鱼成队,兄弟翛翛雁作行。平世舟归非薏苡,故山手植只筼筜。雄谈客到常倾座,问字人来各尽觞。浪迹几年巢燕木,深衷何日乐蚕桑。遂教沦落名偏振,致使揄扬用益彰。地位光华称独步,词垣高峻擅三长。偶然擢桂知才屈,甚矣穿杨见力强。闷里书空宁用怪,醒时非酒亦生狂。便应绵蕝遵周礼,政好纫针补舜裳。尚说钓鳌临汴水,犹思跨鹤上维扬。歌儿银甲传宫谱,贵客冲牙响佩璜。琼蕊九秋花正发,兰膏三日舌犹香。朝端慷慨闻多士,幕底风流著此郎。月窟骞腾千里骥,岐山翔集九苞凰。僭贪葭玉依还倚,愿逐云龙颉又颃。老去懒残憎髀肉,病来消渴爱天浆。已觇鬓畔千茎雪,肯信眉间一点黄。开辟乾坤归有道,瀰茫南北混无央。催归叫尽千峰暗,布谷催成万顷苍。遗老扳辕那忍别,诸公祖席去相将。他时相约同林下,进退何嫌一弛张。

木钟集

南宋陈埴著。十一卷。凡论语、孟子、六经总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近思杂问、史等各一卷。其体例皆先设问后答之。书名取“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宋元学案·木钟学案》)之意。在论述心、理和性情的关系时说:“道理只是一个道理。有就吾心性上说者,有就事物上说者。”认为“理”既存在于“心”中,又表现在“千条万目”的“事”上。圣人能“一心而贯万事”达到“统体光明”的“上达境界”(天理)。又说“性者,人心所具之天理”,“心居性、情之间,向里即是性,向外即是情,心居二者之间而统之”。基本墨守程朱之说。有明弘治十四年(1501)温州重刊本。

乐书

中国古代的音乐百科全书。北宋陈旸所编纂。陈旸字晋之,福州人,宋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绍圣年间 (1094—1098) 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编于神宗、哲宗二朝之中,历时三十余年。全书共分二百卷,前九十五卷,摘录了 《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周礼》、《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有关音乐论述,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加以解释。他认为,“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也。” 后一百零五卷,则系统地叙述了十二律、五声等音乐理论,八音 (即金、石、土、革、匏、木、丝、竹)等乐器形制及其用法,并大多配有图画,还包括了历代乐章、乐舞等各种宝贵的资料。由于是书转引的大多数唐、宋音乐典籍已经亡佚,因此就更有参考价值。是书前,又有目录二十卷,及自撰《乐书序》及 《进 〈乐书〉 表》。曾于宋徽宗即位之初进上朝廷。其后,又有南宋庆元六年 (1200) 的刻本传世,遂使是书得以广为流传。今常见者,为方濬于清光绪二年 (1876) 重刻之本。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覃思精研,期合于古义,不为前人成说所囿,故其创获良多。如论《舜典》“五瑞”、“五玉”、“五器”谓不得以《周礼》诠释《虞书》、斥注疏家牵合之非;论《武成》无错简、《洪范》非龟文,如此之类,皆见解独到,足破前儒穿凿附会之说。惟其笃信伪古文,以朱熹疑其伪为非,于梅鷟《尚书考异》、《尚书谱》二书尤多排抵,是其缺憾。此书有《陈一斋全书》刊本,万历壬子(1612)刊本,路有抄本。

经典稽疑

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今河南确山)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至按察司副使。除本书外,还着有《正杨》、《学林就正》、《学圃萱苏》、《天中记》、《花草粹编》等。古人专门之学皆有师承,各遵师门成说,从而在对儒家经典的训释上分岐颇多。此书取汉唐以来说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以存诸经古训,对后学了解宋以前学者们对诸经的训释颇有裨益。但该书甚为粗略,疏漏较多。现存有清抄本一种(四库底本)。

礼书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又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祥道为王安石弟子,其思想继承了王安石说经必造新义,务异先儒,力排旧说的方法,其书内容即依据王氏新经义,对郑学多有抨击。如论庙制,祥道引录《周礼》、《孔子家语》、《荀子》、《春秋穀粱传》诸书,以为古时天子均为七庙,与郑玄五庙之说相异。论禘袷,则认为圆丘自为圆丘,禘自为禘,与郑立所谓禘即圆丘之说大相径庭。如此等等,皆力创新义,发前人所未发,堪为一家之言。综观其书,贯通经传,缕析条分,前说后图,考订详悉。陈振林称其论辨精博、间以绘画,唐代诸儒之论、近世聂崇义之图,或正其失,或补其缺。可见其多有可取,为时人所重。有宋刊本、《通志堂解经》本、明张溥盛顺本、振绮堂有《礼书》、《乐书》元刊本,嘉庆郭龙光刻本、陆有元刊本、福建刊本、光绪广东刊本。

山海经广注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成书。约十八万字。 卷首有柴绍炳序及任臣自序、杂述,文以山、海、大荒三经列三大门。图分灵祗,异域、兽族、羽禽、鳞介五类一百四十六幅。收入《四库全书》时将图五卷删去。杂述采摭颇宏富,并足资考证,所涉逸文三十四条。正文为《山海经》本文断句,句间有郭璞及任臣注。两注均标明,是非明判。于明物训诂,山川道理皆有所订正,引用书目五百三十余种。是书不失为我国现存《山海经》注本中的佳本。有康熙六年刻本。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