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玉山纪游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玉山”。游者以顾瑛为主,并非一人;游非一地,而往来聚会悉归“玉山堂”。每游必有诗,每诗必有小序,以志岁月。与顾瑛游者,除袁华之外,有会稽杨维桢,遂昌郑元裕,吴兴郯韶、沈明远,南康于立,天台陈基,淮南张渥,嘉兴瞿智,吴中周砥、释良琦,昆山陆仁等,皆一时风雅胜流之士;还有里贯、事迹不详之顾佐、冯郁、王濡之三人,以其侪偶推之,亦非俗士。本书所收不及《玉山名胜集》、《草堂雅集》之富,然山水清音、琴樽佳兴,一时文采风流,尤可重见。袁华后已入明,《四库》依其诗皆作于至正年间及其编此集时间为由,而将此书列诸元代。此书有四库本。
可传集
一卷。明袁华(1316—1382)撰。袁华字子英,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聪颖非凡,读书记诵不忘,工诗,尤长于乐府。洪武初,授苏州训导。后因其子获罪,因累逮系死于南京。著有《耕学斋诗集》十二卷,《可传集》一卷。《可传集》为至正十一年(1351)杨维桢所删定。袁华为杨维桢弟子。前有杨维桢《序》称“吾铁门称能诗者,南北凡百余人,求如张宪、袁华者不能十人”。其集名亦维桢所题,盖推奖之甚至。而维桢与李五峰论诗,又称梅一于酸,盐一于咸,食盐梅而味常得咸酸之外,若袁华之作,仅一于咸酸而已。其说自相咸谬。四库全书总目称“今观其诗,大都典雅有法,一扫元季纤秾之习,而开明初春容之派。维桢所论,盖标举司空图说以味外之味务为高论。其实一于咸酸,不犹愈于洪熙、宣德以后所谓台阁体者,并无咸酸之可味。未可遽以是薄华。”此集《明史艺文志》亦不著录。《千顷堂书目》虽著录布不载卷数,盖黄虞稷亦未见。因此集为杨维桢所手定,故去取颇严。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耕学斋诗集
十二卷。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袁华自二十岁后三十年所积之诗,无虑千余首,吾选之得若干首。即所谓千余首者后人裒辑以传。明之初年,作者林立。袁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而轻之。袁华《赠闵中孚初度诗》,有同生延祐丙辰 (1316)年句。以干支推之,下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已五十三岁。故集中诗句,元代所作为多。如甲午、丙申、己亥、庚子、乙巳、丙午、丁未诸纪年,皆在顺帝至正中。惟癸丑 《正月风雨中偶成》一首作于洪武六年 (1373),颇露悲凉感慨之语。盖欲自附于元之遗民。然已食明禄,不必作是语。四库已存目。
全金诗
金诗总集。74卷。清人郭元釪编,康熙五十年(1711)奉敕重篇。本书全名为《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书前有康熙五十年玄烨御制序及郭元釪序。玄烨在序中说,久欲得金诗之全,以补《金史》之所未备,卓然成一代之书,“会有《全金诗》之进,遂命更加搜缉,凡金人集之断简残篇,皆令附以入”。郭元釪序中申明本书的经纂过程,他说,自早年读《中州集》,就十分喜爱金诗,认为金诗“清真淡宕,有宋诗之新,而无其鄙俚;有元诗之丽,而无其纤巧。文质得宜,正变得体”。为求金诗之全,郭元釪据《中州集》进行了增补。《中州集》收入诗人240多位,诗1980余首。郭元釪辑《全金诗》,收入的金代诗人为365家,增120家;所入的诗5544首,约增加3560首。《全金诗》有“卷首”2卷。卷首上收入帝藻、公族等作,卷首下为乐歌。卷1—2为诸相,卷3为状元。卷4—7为宋耆旧,卷8为党怀英(“大家二人”之一),卷9—14为赵秉文(“大家二人”之二),卷15—21为“名家12人”即蔡珪、刘仲尹等人,卷22—52为“诸家”包括朱自牧、孙九鼎等人(其中卷44—50是李俊民的诗),卷53为异人、隐德,卷54—59为“河汾诸老”,包括麻革、张宇等,卷60—61为道释,卷62为“宴会”、“名媛”、“仙鬼”等,卷63—72为“遗献二人”即元好问(卷63—72)刘祁(卷72后半卷,共收诗8首)。作为一代总集,《全金诗》的编辑尽管有《中州集》作依据,但仍然显得比较仓促。体例上显然与《全唐诗》属同一系统。由于它顶着“御订”(或“御定”)之名和金诗本身不如唐诗的读者广泛,所以《全金诗》流传不广,也未见有针对它的补遗、正伪之作问世。首先,它成书较早,不可能利用乾隆年间自《永乐大典》辑佚书的成果,其次作品重出、漏辑时有所见。《全金诗》除了收入《四库全书》,尚有清康熙五十年序刊本,分装3函共30册。
读素问钞
医经类著作。元滑寿(1304—1386)撰。三卷。寿字伯仁,号樱生。河南许昌(一说襄阳)人。元初,因其祖父任官江南迁居仪真(江苏仪征)和浙江余姚。先后从师于王居中和高洞阳。博通经史,尤精于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研究造诣精深。撰有《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等。滑氏治学严谨,善于审证用药,尤长于针灸,考订经络俞穴较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认为医源于岐黄,不读《素问》不知病源,故取《素问》之精华,弃其糟粕,选录其主要内容,重订篇次,各以类从,分为脏象、经变、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十二类。最后附补遗一篇,并作了简要注释。钩玄提要,对后世医家有所影响,为研究《素问》之重要文献。程文杰曾评曰:“其删取之精,编辑之审,其功犹程朱二子之于四书也。有《汪石山医书八种》本,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
难经本义
医经著作。二卷。元·滑寿撰。刊于1366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等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对《难经》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在调整编次、补充缺漏的基础上予以诠释。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见解予以发挥
送亢太史提学河南
法垣华耀吐文昌,斧节今辞白玉堂。嵩少风云生气色,洛瀍草木动辉光。新衔薄试儒文效,旧局同推史学长。本是紫皇香案吏,仙裾伫曳御炉傍。
句 其四
鸱夷让员滑,混沌惭瘦爽。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华阁上相当。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其间飞星入王垒,天子赐告归故乡。锦鞯金辔照栈去,文园渴令难可望。杨雄位卑才执戟,岂有爵禄多文章。石公官显职且贵,还家展墓酹椒浆。太守趋尘里人避,岷山松柏风凄凉。椎牛行酒与耆旧,耆旧醉归呼此郎。公置名分共其乐,敦厚世俗时陶唐。郎呼只作曩日视,安知锵玉侍明光。归来却向凤池直,诏言一出称庙堂。庙堂萧曹不草草,润色鼓动辞琅琅。鳌头蓬莱便可到,蜀人更贺烹猪羊。
为转运沈郎中题
宝轴牙签三万馀,中园华宇荫清渠。风流复见郊居赋,荣观归乘使者车。俯仰江山乐无有,优游文籍昔谁如。何当去此从君语,尽得平生未见书。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其二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读史 其四
滑台故岩州,魏晋积战争。本缘滑氏垒,增之以为城。兼有逯明址,未随陵谷更。坚崄不可攻,曩牒载分明。兵法贵攻瑕,何事以力征。其民俗刚武,夏育所自生。至今雄鸡冠,上冢祭结缨。古城筑来久,或空蒸土成。不容卓锥刺,安有一炮轰。火攻良下策,穴之讵能倾。台前赤眉聚,山上白马鸣。元戎虓如虎,分树荡寇旌。梯登既云属,烽举亦雷惊。灭此乃朝食,不觉老我兵。宰相须读书,有将皆韩彭。谋帅取敦诗,悦学利师贞。
弄月曲
蒙衫兮蕊裳,瑶环兮琼珰。泛予舟兮芳渚,击余楫兮徜徉。明皎皎兮水如镜,弄蟾光兮捉娥影。露团团兮气清,风飕飕兮力劲。月一轮兮高且圆,华綵发兮鲜复妍。愿万古兮每如此,予同乐兮终年。
赐大学士温达
自少存心敦孝友,中年芳誉畹兰清。枢垣华省看封事,储粟经邦著政声。三殿丝纶资作楫,九霄雨露启和羹。君臣须发苍然矣,时念虞廷进善旌。
题晚节秋香图送罗闰副使之广东
夭桃饶春姿,所媚在青阳。舜华足朝玩,日日无容光。何如东篱下,粲粲寒菊芳。圆华准天极,正色侔坤裳。繁露濯秀叶,凉飔振幽香。孤特谢时态,可与君子方。昔人取自况,晚节终名扬。寥寥北门什,继美维贤良。罗君七闽彦,文采何煌煌。柱下著清绩,志操凌秋霜。进阶贰台宪,持节按炎荒。临别写兹图,赠子意何长。匪以资玩好,我志在激昂。行哉懋晚节,美誉当弥彰。
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绿气妍和。桃含红萼兰紫芽。朝日灼烁发园华。卷幌结帷罗玉筵。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顾笑买芳年。
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冰丝宝瑟无胶柱,事省庭空引泉注。为爱心随水色清,从教竹傍山腰去。循除㶁㶁听潺湲,华襟湛彻生灵根。纵使波深池自满,尚嫌鲤跃圆荷翻。破除崖岸非落泊,虚室融融自出白。通塞默知个里心,媸妍各付水中色。自来道体如泉流,昼夜不舍无春秋。希音解入幽人听,世间俗耳徒箜篌。沈沈夜永寒声出,宫商寡和鸣琮璧。山高月冷天地空,寸地希夷无畛域。架竹主人还记年,山下出泉常不乾。凡物有本自无息,对泉玩理高怀宽。先生仁念泉初达,苍生镇尔铜乌渴。太空一滴著人清,生意汪洋湖海阔。野人不作名利贪,饮水曲肱心自甘。时乞一瓯空煮茗,快读羲经井九三。
次晖书记韵
平生迈往回万牛,晚著坏衲乘虚舟。僧中那得贾长头,对语亹亹连不休。作夏深藏白莲里,心如此花映秋水。梦随归云欲访之,邻垣华鲸喧枕底。
句
生就石桥罗汉面,吟成雪屋阆仙诗。尘事分清事。不画涪翁画李翁。鸱夷让员滑,混沌惭瘦爽。青灯夜深雨,破帽晓来风。酿雪不成微有雨,被风吹散却为晴。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百分琥珀从君劝,十里琼瑶走马来。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