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孚若真□宅堂前池上作淮南小山题咏者甚多见其诗轴次韵
妙手能移造化功,壶中幻出九华峰。山虽云小能栖凤,水不求深贵有龙。事纪淮南千古胜,记成嘉泰八年冬。先生不用赋招隐,办了功名访赤松。
白毫子歌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可得见,未得亲。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秦少章见过
淮南小山秦氏子,旧雨不来今雨来。风席起尘晨突冷,坐看鸟迹破苍苔。
寄寿仲宪长与立
淮南小山真得地,洛下耆英最长年。入竹琴尊明绣服,倚云兰桂布芝田。门庭旧训乡人法,服食奇方海客传。后圃种松今已长,称觞应傍老龙边。
庄器之作招隐阁项平父诸人赋诗予亦继作
诸公共赋反招隐,细字斜行肯见传。语到淮南小山作,人如江左永和年。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斸云烟。
赠王秀翁
君挟青囊枕中宝,别我去行千里道。淮南小山访松桂,湘江极浦寻芳草。侯王有种从何来,富贵在天非可祷。倘游海上遇安期,归来遗我如瓜枣。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二
平生烟霞成痼疾,置在朝市殊不宜。梦寻归路向何许,淮南小山生桂枝。
小隐为居延王孙德新赋
草堂三日风雨惊,闭户不闻车马声。书签颇怪燕泥湿,井屋忽看春草生。王孙亦在城西住,手种团团青桂树。朝来读书不下堂,自写淮南小山赋。
再次四言韵二首 其一
执虎入圈,絷驹在闲。志六合外,身十亩间。组系单于,泥封函关。乐我丛桂,淮南小山。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登临不但为山水,玉节政尔观民风。因君引我看胜处,诗在千山烟雨中。平生烟霞成痼疾,置在朝市殊不宜。梦寻归路向何许,淮南小山生桂枝。先生名字帝所识,三节在道已相望。早晚鸣珂朝玉阙,朱衣正在殿中央。便建油幢上木天,棠阴元不用蒲鞭。南州小试调元手,国步多难政要贤。绿蓑青笠舟一叶,黄麻紫诰言如纶。君扶日月行黄道,我向江湖作散人。盆池虽小亦清深,要看澄泓印此心。不嫌蛙黾相喧聒,夜静恐有蛟龙吟。君诗我续貂不足,曹郐大楚非匹俦。要知二人唱必和,异日盛事传中州。
再次四言韵二首
执虎入圈,絷驹在闲。志六合外,身十亩间。组系单于,泥封函关。乐我丛桂,淮南小山。鲁兄卫弟,虞齿虢唇。倚伏相因,否泰惟匀。履兹艰虞,慎厥笑颦。水清见石,天定胜人。
楚辞章句
17卷,东汉王逸撰。《楚辞》本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及刘向所作《九叹》等16篇作品。逸以己作《九思》和班固《二叙》增之,分为17卷。其注虽不详赡,但训释文字多传先儒训诂,保存了若干古说,为《楚辞》最早之完整注本。《楚辞章句》的内容包括释义、校刊、训诂、考史、评文。每篇作品前加上简释题意和阐述创作意图的小序。再对每篇逐句作注,着重于语言词汇的解释,在扫除语言障碍方面,有重要贡献。
曹伯圭筑室曰桂斋戏作俳偕体
阿仙骑蟾白银阙,醉折秋华餐玉屑。《霓裳》曲散堕清尘,凉夜素娥悲白发。玉轮碾香空翠寒,流光万里君合欢。大星渐低海色白,高斋翠影空团团。万卷芳心期厚地,憔悴秋香忍相弃。百年若使富贵羁,淮南小山归不归。
桂月轩歌
何侯之轩崒潇爽,轩前桂树团团长。正当八月天气清,置酒邀宾恣驩赏。是时碧落无纤埃,琼楼玉宇中天开。烂银盘升沧海上,清光闪烁俄飞来。何君手把春秋传,布衣直上清虚殿。折取秋风第一枝,分明认得嫦娥面。嫦娥赐以玉兔之玄霜,下医民瘼令安康。花溪邑险号难治,君独有暇哦松旁。回首番禺几千里,道路茫茫隔烟水。凉风萧萧露泥泥,几度天香落轩几。桂香可挹不可亲,只有明月能随人。他乡月是故乡月,举头见月偏伤神。我尝想像君家树,为君起舞歌长句。好因明月归去来,底用淮南小山赋。
淮阳公署遣怀二首 其二
向惜湘累有,行求越石非。官宁为吾设,事颇与心违。随遇浮沈足,相知积渐稀。庭阴候吏散,树色晚鸦归。白发过搔首,青云阻拂衣。淮南小山桂,乡思欲翻飞。
题桂林荣遇图
白发刘郎江右住,高堂大字书荣遇。借问何因得此名,向人指点门前树。年年八月金粟开,云是仙翁亲手栽。异本定从天上得,清芬应自月中来。只今系马长安道,梦想故园秋色好。匡庐青压九江深,翻笑淮南小山小。草木之生关盛衰,百年培植当清时。寄谢子孙毋剪伐,青云留取最高枝。
淮阳公署遣怀二首
空馆云常合,荒阶叶易平。风霜私俗吏,天地狭狂生。啸引双长铗,愁依一短檠。惜眠晨鼓罢,散食午禽鸣。刀笔难违世,文章肯近名。翛然竟何语,奇思独能惊。向惜湘累有,行求越石非。官宁为吾设,事颇与心违。随遇浮沈足,相知积渐稀。庭阴候吏散,树色晚鸦归。白发过搔首,青云阻拂衣。淮南小山桂,乡思欲翻飞。
楚辞译注
总集。西汉刘向辑。“楚辞”原指屈原等人所创作的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辞作。这一名称,西汉初年已有之。成帝时,目录学家和辞赋家刘向“典校经书”,将屈原、宋玉及汉人模拟的作品,编为一集,“分为十六卷”(王逸《楚辞章句》卷一),名之曰《楚辞》。该书所辑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宋玉《九辩》,景差《大招》,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以及刘向本人所作的《九叹》。此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楚辞结集,它汇集了伟大诗人屈原等人的重要作品,对楚辞的流传和研究起有重要作用。它的最早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原书十六卷。现在流行的是附有王逸《九思》的十七卷本,上题“汉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集、后汉校书郎臣王逸章句”。此外,重要的注本还有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等。由于王、洪两种注本已包括刘向所辑的《楚辞》,故16卷《楚辞》单行本已为罕见。今以《楚辞章句》和《楚辞补注》为通行本。
楚辞
诗歌总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前340—前278)撰,汉刘向辑。十六卷。原名平,以字传。楚王同姓贵族,楚怀王时官左徒。《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而深受怀王信任。“入则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积极施行改革,变法图强,因受到保守势力排斥打击,一放汉北,再放江南。原被发落吟泽畔,最后以死殉国,自投汨罗。作《楚辞》二十五篇传世。“楚辞”之名,西汉初已有之,原指屈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所创一种新体诗。至汉末刘向整理古籍,将楚屈原、宋玉、唐勒、景差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以及他自己的辞赋汇成一集,共十六篇,定名《楚辞》,“楚辞”遂为诗歌总集专名。其中屈原所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离骚》篇尤为代表作,故“楚辞”一体又称“骚体”。某些作家虽非楚人,但所作仍有“其情其辞则楚”之特点。
淮南王篇
淮南有小山,伤悼淮南死。追忆未死时,求仙礼方士。白鹿安可骑,黄鹤呼不已。宾客数千人,所见皆徐市。巨万填神山,连弩射海水。今视犹昔然,岂但一秦始。愚哉淮南王,误信少年子。白刃临春风,八公竟何在。姱修安馀龄,奚必睎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