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起屡赐鲜笋青梅鲥鱼枇杷杨梅雪梨鲜藕
都城三伏暑方炎,天上分鲜我亦沾。缄发紫泥留榼筥,香生青箬带冰盐。南舟远贡来何数,北客初尝味更添。为感岁时翻赐帖,不知残日下疏帘。
送李象山趋朝二首 其二
书肘讵容掣,筝柱不可胶。付事多其防,职业自寂寥。颇思圆机士,细苛举纲条。宰邑古难之,茹苦耐煎熬。百抑不一扬,推波益惊涛。由来法愈密,祇为下所操。一饥驱我出,铜墨强折腰。捩翅著笼中,侧睨鹏冲霄。平生有知己,持橐贰铨曹。君来定倒屣,道我不自聊。愿推变通术,雾雨均枯焦。而况代舍旧,肯惜引手劳。
自南康往广信完卷述怀十首 其六
一气噫太虚,吹万良不同。伊余就幽役,春序奄巳中。芳辰下霜雹,寒暄乖故风。北柯沮靡荣,南林曷由丰。临门翳孤松,悠悠慨初终。张仪相六廷,虞氏哭途穷。首阳乏长薇,洛都鞍马雄。天定俟何时,咏言摧深衷。
送李象山趋朝二首
人将宰象山,萧散目郎署。即今拨烦手,蓄缩殆难措。邻分铜铁名,恐坐污染故。髯君千日留,曾无疾顽怒。德孚俗风动,政洽民孺慕。过虞椟中毁,稳下竿头步。定川壮哉县,瞢不揣鲰腐。虎须有危揽,羊肠无善御。彼此剧易间,霄壤计相去。满怀血指羞,乏君斲轮具。邻辉几馀分,忽复失强助。归舟不可挽,临风悄延伫。书肘讵容掣,筝柱不可胶。付事多其防,职业自寂寥。颇思圆机士,细苛举纲条。宰邑古难之,茹苦耐煎熬。百抑不一扬,推波益惊涛。由来法愈密,祇为下所操。一饥驱我出,铜墨强折腰。捩翅著笼中,侧睨鹏冲霄。平生有知己,持橐贰铨曹。君来定倒屣,道我不自聊。愿推变通术,雾雨均枯焦。而况代舍旧,肯惜引手劳。
将进酒
春风瑶席珍羞罗,满堂宾客冠峨峨。酒满琼卮泛绿波,徘徊一笑衰颜酡。劝君进酒莫蹉跎,百代光阴转掷梭。对镜忽惊鬓发疏,朝如青丝暮已皤。君不见阿房插天高崖峨,金楼锦殿皆楚戈。又不见珠房绣户成烟萝,魏苑台空乌鹊歌。翠华一去愁经过,芙蓉泣雨泪滂沱。人生不乐逝如何,贤达托体同山阿。黄金换酒莫辞多,功名富贵亦消磨。拔剑起舞影婆娑,眼花耳热侧弁俄。繁丝急管奏阳和,醉来枕席泰华窝。酒星光照山之薖,举杯对月邀嫦娥。量如万斛沛江河,那知世路皆险坡。
自南康往广信完卷述怀十首
越旬不出门,所值疑初觏。长湖迄华岳,融景递澄秀。鼓枻聿行迈,览物每欣遘。飘飘颐帆风,逶迟敛云昼。鸣鹤矫丰田,文鱼驶闲溜。有生孰靡适,时及异荣疚。彼哉吾岂仇,乘运视所受。履兹良巳快,乃馀足云究。迅风会高云,逝逝曷能巳。朝耸冠剑驰,夕暮遭累系。荣辱邈何因,嘅嘅昧成理。湖程莽复阔,滩溜于春驶。肃肃东骛帆,晨夜不得止。仰睇啼柯猿,俛伤跃清鲤。一言季布召,斥以一言毁。从古谁靡然,寄语求全子。金阁简英儒,玉书托纪纲。丝言一何谆,黜佞抡圭璋。澄清有夙愫,揽辔诚慨慷。聿兹历三始,矢志千载芳。风波骇非意,多口乱否臧。九阊眇以玄,欲扣六翮伤。所司专爱憎,威刑丧厥常。彼方耸轻盖,宁知嗟道傍。渊云谅殊性,予岂经世俦。驰驱二十祀,学宦寡谐谋。昔斥还三河,誓言永林丘。靡坚今咎谁,畜志竟莫酬。在难归贻阻,眇焉痗前修。陟崇望波岭,翔云骇西流。春羽振桑榆,念之心形仇。东徂叹伊始,怀哉俾无尤。朝离傍罗浦,东至龙潭宿。戢枻候明发,独寤守空曲。宵昼有常理,欲往不获速。多虑良搅眠,强置复攒触。起立万动寂,湍响应鸣谷。惊风临岸激,高月散春木。絮云吐岑岫,玉绳低以属。慨哉复奚道,徘徊至天旭。一气噫太虚,吹万良不同。伊余就幽役,春序奄巳中。芳辰下霜雹,寒暄乖故风。北柯沮靡荣,南林曷由丰。临门翳孤松,悠悠慨初终。张仪相六廷,虞氏哭途穷。首阳乏长薇,洛都鞍马雄。天定俟何时,咏言摧深衷。云和易成霖,羲阳一何冥。淹哉沮洳区,佳日闲我扃。覆瓦仅蔽床,颓壁支数棂。凄飙惊中帷,雹霰时复零。天道有常乖,万殊谁竟宁。子期久巳徂,纵陈孰为听。当道有豺狼,琐言訾螟蛉。习坎固终利,从兹效无形。静居百虑屏,孤树乃墙隅。奄兹华叶更,搔首睇淹如。时云布灵谷,天令震高衢。霖潦灌百川,万壑寡安鱼。东京构党祸,郭子逝于于。伊匪四顾勤,孰崛南阳庐。京燠非力排,裘葛从所须。龙蛇翳厥身,孔赞宁我谀。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一夕复一辰,倏忽春务易。云叶布丰林,蚯蚓盘我壁。田窦仇片言,厥怒一何赫。笑谑有白刃,千载乃露迹。倦兹掩陈记,出户睇高翮。积讟聆民谣,欲采不可译。英骖振飞靷,出入势煇奕。哀哉彼何子,踌踷秪沾臆。
日知錄集釋
《日知录》是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性著作,其内容包含宏富,对于经史的义例、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诗文的评判、名物训诂、风俗地理等都有所涉及。另外,顾炎武著此书,本意并不在于考据,而是借此书来寄托其明道救世的宗旨,是顾炎武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黄汝成在《日知录集释叙》中提到顾炎武的学术时说:“其言经史之微文大义、良法善政,务推礼乐德刑之本,以达质文否泰之迁嬗,错综其理,会通其旨。至于赋税、田亩、职官、选举、钱币、权量、水利、河渠、人材、军旅,凡关家国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变之道。”这段文字虽然是从整体上评骘顾炎武的学术状况,但是用了评价器《日知录》一书也是非常恰当的。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日知錄三十二卷,國朝顧炎武譔。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是書前有自記,稱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蓋其一生精力所注也。書中不分門目,而編次先後則略以類從。大抵前七卷皆論經義,八卷至十二卷皆論政事,十三卷論世風,十四卷、十五卷論禮制,十六卷、十七卷皆論科舉,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論藝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雜論名義,二十五卷論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論史法,二十七卷論注書,二十八卷論雜事,二十九卷論兵及外國事,三十卷論天象術數,三十一卷論地理,三十二卷爲雜考證。炎武學有本原,博贍而能通貫,每母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證佐,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楊慎、焦竑諸人偶然涉獵,得一義之異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閻若璩作潛邱劄記,嘗補正此書五十餘條。若璩之壻沈儼,特著其事於序中。趙執信作若璩墓誌,亦特書其……
和柯提举寄诗 其一
曾拂三台最上星,赤城云气暖生春。回头往事邯郸梦,落尽鹈霜白发新。
和柯提举寄诗 其二
倚遍层楼数曙星,鹧鸪声里暗惊春。开元耆旧今无几,怕听尊前唱永新。
和柯提举寄诗 其三
亲跨灵槎访渚星,归来云锦照青春。湖山夜半生神气,一雨田田采芑新。
和柯提举寄诗 其四
天上文昌望六星,陇头农稷趁三春。玉京玄圃尘尘隔,璧月琼枝岁岁新。
和柯提举寄诗
曾拂三台最上星,赤城云气暖生春。回头往事邯郸梦,落尽鹈霜白发新。倚遍层楼数曙星,鹧鸪声里暗惊春。开元耆旧今无几,怕听尊前唱永新。亲跨灵槎访渚星,归来云锦照青春。湖山夜半生神气,一雨田田采芑新。天上文昌望六星,陇头农稷趁三春。玉京玄圃尘尘隔,璧月琼枝岁岁新。
写竹题赠举人柯启晖归南京卒业
腊尽都城奈别离,岁寒人赠岁寒枝。恩承雨露应非偶,影拂云霄自有时。耐久情怀交后见,出尘标格静中宜。珊然鸣佩天风响,它日相期在凤池。
送郑秀才贡举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诗三往复而二子之意犹未决吾知之矣复次前韵以辟之
仙家佛氏各有科,所举净土与大罗。痴人妄想到其处,坚守丹鼎翻贝多。胸中有此一念故,积虑便作层冰峨。超然了达无阂者,应物不磷谁忧磨。叔兮爱仙事炉灶,拟骖鸾鹤翔云河。钱子贪佛为藏转,欲以一月分千波。乃将世故与陈说,坐使谈笑寻干戈。愿君舍远聊自近,济世不曰如之何。我方衰病卧江海,骇俗颇似哀骀他。骅骝见鞭行甚速,期子自策勿蹉跎。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使君德量如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秋气未悲先泪下,黄花虽好不曾簪。
南疆逸史
五十六卷。清温睿临撰。温睿临,字邻冀,一字令贻,号哂园,浙江乌程(今吴兴)辑里人,康熙己酉科(1705)举人。他博赅群书,谙熟历史,与万斯同(季野)交谊甚厚,在清廷开明史局时,温氏也正在北京,而万斯同实主其事,其间两人时相往复,多所讨论。就在万斯同的鼓励下,温氏撰写了这部反映南明三朝事迹的记传体史书。他在该书的凡例中说,记载南明史事的书籍,所见者有四十余种,“其间记载有详略,年月有先后,是非有异同,毁誉有彼此。取万子季野明末诸传及徐阁学《明季忠烈纪实》诸传,合而订之,正其讹缪,删其繁芜,补其所缺,撰其未备,以成是编”,因此,该书史料价值较高。此书在清代主要以钞本流传 (分为二十卷本和四十卷本),民国四年(1915)上海国光书局铅印了四十卷本,另外还有一个五十六卷本,中华书局在1959年铅印者即为此本。此本在内容上要比四十卷本多,为目前较为完备的版本。
赠皇甫隐士文远
群英济济登庙堂,无复幽人卧空谷。胡为冠带隐廛市,有似山海遗珠玉。先生风度与人殊,面如赪玉仍秃须。侯门不挂一步脚,厌杀人间呫嗫儒。蒋陵白下清溪曲,垂柳疏疏数椽屋。芸窗磊落一万卷,客去自倚风轩读。秦淮买竹起高楼,兴来酌酒楼上头。科头举白乱浮客,胡琴羌笛声啾啾。朋宾自饮还自散,先生醉眠忘早晏。蒲葵巨扇醉不醒,人定钟阑始知饭。沉酣本以陶性灵,有时兀坐还惺惺。屯蒙火足金母啸,卦气白白升黄庭。看君出处有妙策,为人不迁亦不激。随时无怪互隐显,意欲不遣人人识。我作初交沈逸民,卜居遂与先生邻。雪中长趿东郭履,花下时挂渊明巾。生平落落人少喜,先生一见便知己。非因性情酷相似,安得倾倒能如此。居安食饱即为家,山林未必强京华。君不见西湖处士骨已朽,至今惟有寒梅花。
元氏长庆集
六十卷。《补遗》六卷。唐元稹撰。元稹,字微之,又一字威明,河南(河南洛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在逆境中发愤读书,九岁即能属文,贞元九年(793)仅十五岁明经及第。贞元十九年(803)中书判拔萃科制举,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中拜右拾遗,因上书奏和重大案件,得罪权贵,被贬官。长庆中为翰林学士、宰相。唐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后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卒赠尚书右仆射。著有《元氏长庆集》、《元氏类集》、《十体》、《杂诗》等。据白居易《元稹墓志铭》称其著文一百卷,题曰《元氏长庆集》。《唐书·艺文志)又载有《小集》十卷。然而原本已缺佚不传。《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录为六十卷。并记“长庆集百卷,今已其四十卷。”宋代有宣和甲辰(1124)建安刘麟所刊刻,世称闽本,亦已不存。此集为明万历年间,松江马元调重刊。凡六十卷。卷一至卷八为古诗,卷九为伤悼诗,卷十至卷二十二为律诗,卷二十三为古乐府;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为新乐府,卷二十七为赋,卷二十八为策,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为书,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九为表状,卷四十至卷五十为制诰,卷五十一为序记,卷五十二至卷五十八为碑志,卷五十九至卷六十为告祭文。并有《补遗》六卷。其卷帙与旧说不符,盖编者对原本遗失之处加以补缀,却反失其真。据集前刘麟序称:“稹文虽盛传一时,厥后浸以不显,惟嗜书者时时传录。某先人尝手自钞写,谨募工刻行云云。”则其文均未尝有所增损。应在北宋时即有此残本。元稹在当时颇有盛名,人称“元才子”。又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故其乐府诗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现实,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其艳诗和悼亡诗亦别具特色。此集有嘉靖三十一年(1552)东吴董氏刻本,也是据刘麟刻本翻雕,共六十卷。《四部丛刊》据此影印,有《四库全书》本。目前最完备的本子是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冀勤点校的《元稹集》六十卷,《外集》八卷,《附录》五卷。
吕衡州集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 (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永贞元年(805)还朝,进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后被贬为均州刺史,改道州刺史。元和五年(810)转衡州刺史。吕温工文,长于铭、赞。柳宗元说他“道大艺备”、“文章过人”(《祭吕衡州温文》)。刘禹锡称他“文苑振金声”(《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其著作多种。今存《吕和叔文集》等。此书原由刘禹锡编次。此本先为诗赋,后为杂文,已非禹锡编次之旧。又第六卷、七卷、志铭,已阙数篇。卷末有孱守居士作《跋》云:“甲子岁从钱氏借得前五卷。戊辰从郡中买得后三卷。俱宋本。第六、第七二卷均之阙如。因取英华、文粹照目写入,以俟得完本校定。”又云:“第二卷闻砧以下十五首,宋本所无,照陈解元棚本钞入。”孱守居士,为常熟冯舒之别号,是书盖为舒所重编。吕温学春秋于陆淳,学文章于梁肃,授受均颇有渊源。集中如《与族兄皋书》,深得六经之旨。《裴氏海昏集序》,论诗亦殊精邃。《古东周城铭》能明君臣之义,以纠左氏之失。其 《思子台铭序》,谓“遇一物可以正训于世者,秉笔之士未尝阙焉。”其为文章之本可见。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