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挽关西马相公十二韵
揆路登贤日,台阶扈圣年。长庚光若月,太华降从天。听履鸾台旧,横经鹤禁偏。两朝资棐亮,万化想陶甄。不悟鸿钧运,真如纠纆缠。黄麻花里拜,素幔雪中旋。一夕虚金铉,千秋闭玉泉。都人捐佩玦,明主辍宫悬。无复梅和鼎,空悲楫济川。函关销紫气,渭水出新阡。惨怆秦台月,凄凉陇树烟。唯馀麟阁画,终古绣青传。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百六承尧绪,艰难土运昌。太虚横彗孛,中野斗豺狼。帝曰更吾嗣,时哉忆圣唐。英星垂将校,神岳诞忠良。鍊石医元气,屠鳌正昊苍。扫原铺一德,驱祲立三光。大道重苏息,真风再发扬。芟夷踰旧迹,神圣掩前王。郊酒酣寥廓,鸿恩受渺茫。地图龟负出,天诰凤衔将。杂贡来山峙,群夷入雁行。紫泥搜海岱,鸿笔富岩廊。鹰象敷宸极,寰瀛作瑞坊。泥丸封八表,金镜照中央。构殿基麟趾,开藩表凤翔。銮舆亲稼穑,朱幌务蚕桑。戎羯输天马,灵仙侍玉房。宫仪水蒐甲,门卫绿沈枪。陶铸超三古,车书混万方。时巡望虞舜,蒐狩法殷汤。化合讴谣满,年丰鬼蜮藏。政源归牧马,宫法付神羊。宝鼎无灵应,金瓯肯破伤。封山昭茂绩,祠执荅嘉祥。在昔宫闱僭,仍罹羿浞殃。牝鸡何憝䜕,猘犬漫劻勷。苗祷三灵怒,桓偷九族亡。鲸鲵寻挂网,魑魅旋投荒。松柏霜逾翠,芝兰露更香。圣谟流祚远,仙系发源长。岛屿征徭薄,漪澜汎稻凉。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鹰鹯飞接翼,忠孝住连墙。有叟能调鼎,无媒隐钓璜。乾坤资识量,江海入文章。野鹤思蓬阙,山麋忆庙堂。泥沙空淬砺,星斗屡低昂。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终随嘉橘赋,霄汉谒羲皇。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二 杏
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法驾导引 其二 代寿丹山
二月八,二月八,长见醉桃腮。天上玉堂怀旧草,面前金鼎又无梅。除是老翁来。
枢密端明先生宠分新茶将以丽句穆然清风久矣不作感叹之馀辄敢属和
伐山万鼓震春雷,春乡家山挽得回。定自君王思苦口,便同金鼎荐盐梅。先生笔势挟风雷,春色先从笔底回。却笑粗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诗肠隐隐转饥雷,春困无人与唤回。强续新诗终不似,空传衣钵向黄梅。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一 北亭
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纻缟。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鉴。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汧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不见双池水,长漂十里花。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秾。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漙。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自昔为神树,空闻蜩鵙鸣。社公烦见辍,为尔致羊羹。采撷殊未厌,忽然已成阴。蝉鸣看不见,鹤立赴还深。强致南山树,来经渭水滩。生成未有意,鸦鹊莫相干。依依古松子,郁郁绿毛身。每长须成节,明年渐庇人。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
法驾导引 代寿丹山
东风雨,东风雨,河汉洗蓬莱。只见丹山高万丈,不知古驿路傍埃。到海几时回。二月八,二月八,长见醉桃腮。天上玉堂怀旧草,面前金鼎又无梅。除是老翁来。
蒙成大亨分送紫苏且以前书有戏谑语垂示解嘲辄次元韵
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民曹与廷尉,众纷常裕然。胡为弃九卿,岁晚来灌园。分阴在所惜,寸地不忍闲。草木苟有用,岂惮远移根。从来忧世心,中怀百虑煎。栽梅期鼎实,无取寒花妍。植竹待威凤,肯羡冥鸿骞。此志未云遂,亦足留风烟。山泉酿贤圣,艳曲听婵娟。引酌梅竹下,醉卧云峰前。何以解其酲,玉笋捧瓯圆。香泛紫苏饮,醒心清可怜。洗涤曲糵昏,还观神明全。先生得此物,手种当春天。耘培供采掇,内热常得痊。云何失滋茂,无乃人力愆。因疑课督功,多稼移大田。循例犹见分,乞邻问东阡。不耐作戏语,解嘲来巨篇。珠玉隐光彩,入城惊市廛。风霜已落木,洞户宜垂毡。何当拥炉夜,一樽同笑言。
题王将军梅雪轩
襄阳耆旧孟浩然,雪中骑驴耸吟肩。西湖处士林逋仙,梅边引鹤乌帽偏。二子寒酸无所托,遂与梅雪同清妍。将军执锐常披坚,奇勋要使彝鼎镌。虽蒙优擢入卫尉,可容梅雪相留连。我知将军非泥此,朝市乃欲如林泉。况今四海同一天,无劳万里横戈鋋。雅歌投壶分内事,孰谓梅雪非我便。种梅五六株,搆轩数十椽。花时雪霁江月圆,香影满庭冰玉鲜。时时退直得清暇,开轩命客烹肥膻。从教曲奏谯楼角,任取寒生玉帐毡。梅以供鼎实,雪以呈丰年。上祝天子万万岁,岁岁阳春生意全。乃知将军爱梅雪,寒酸之士正尔霄壤悬。
得乾笋法于文玉用前韵为谢
待聘多君久席珍,等閒熏炙亦成春。相知岂谓新时好,不厌曾闻淡里真。煮石每教寻活火,屠龙谁解斸生鳞。庭前更有双梅实,古鼎无劳笑我贫。
送刘令次陆鼎仪韵
黄金台上暮云层,惆怅无媒欠一登。暂敛声光归旧洞,缘萝阴底看阳冰。
古乐苑
乐府诗选本。明梅鼎祚编。五十二卷。乃大体因循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加以增补之作。《乐府诗集》收录歌辞,止于五代,此书用左克明《古乐府》体例,止于隋代。故《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新乐府辞两类皆未予收录。此书于古乐府歌辞“捃拾遗佚,颇足补郭氏之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中杂歌谣辞一类,所补尤多。其解题亦颇有所增益,如吴声歌曲《前溪歌》题解引《苕溪渔隐丛话》说,《懊侬歌》题解引《南齐书·王敬则传》文,对读者都有帮助。杂曲歌辞数量较多,《乐府诗集》编次较乱,此书按照各曲调产生的时代排列,眉目较为清楚,检阅方便。书末附有“衍录”四卷,记作者小传及诸家评论解说之文,其材料大都采自冯惟讷《古诗记》而稍有增益。然此书所增补之歌辞,也颇有不当之处。如收有伪作,所补庞德公《於忽操》,见于《宋文鉴》中,实王令拟作。又如混入不入乐之诗,左思《娇女诗》、温子昇《捣衣》,亦被编录。另外,在编次上体例也不够统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开卷为古歌词,以《断竹》之歌为首,迄于秦始皇《祀洛水歌》。而杂歌谣辞中古歌一门,始于《击壤歌》,迄于《甘泉歌》,不知其以何为别”。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原刻本,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南齐文纪
十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于酬答之文,参错附录,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编略同,而体例尤为琐碎。如:永明五年九月诏,乃《齐书》撮叙其事,而以为诏词;高祖与周盘龙第二敕,明帝手诏王思远,乃只常言五字,只可存为故实,不应以文章目之;按编例,无姓名之文应附于末,而鱼腹侯子响还本奏独列于前; 代拟诸作,例归执笔人,而褚渊 《禅齐诏》,江淹《筑垒教》却未画一;曹景宗《与弟义宗书》、沈约《答陆厥乐蔼书》,犹言人虽入宋,事关齐代;宋顺帝 《答诛黄回诏》,则 《宋文纪》已自为一编,却又隔代阑入此编;刘虬《答萧子良书》已见二卷,又见六卷,等等,失检尤甚。书中如高祖 《与王彦之书》,尺牍误以为世祖; 崔觉 《与妹书》,尺牍误以为崔恭祖,对此间有小小驳正。但如黄回一人,隔数页而重注;曹虎一人,前注见北魏,而卷七又别出曹虎之名,且详注其爵里,矛盾者正复不少。由此,清《四库全书》编撰者仅以其为一代之文、且与他编形成体系,而收其于集部。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宋文纪
十八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上承魏、晋,下启齐、梁,其间清俊之体犹存,纂组之风渐盛,居文质升降之关;虽涉雕华,未全绮靡。观此编所录,可见风气转移,日趋日变之端倪,缘故。其编纂之体,略同汉、晋文纪。中间如庐山公九锡文和香方之类,巨细兼收,意取全备。犹之䱇表、头责子羽文诸作,咸登前牒,不能以芜累为讥;唯宋公册封九锡禅代诸文,既为晋人所撰,自当附之于晋纪,而移入此编,乃体例乖误。又如司马越女铭词,虽发自宋年,而撰自晋代,亦不应附入此编。另者,梅鼎祚所辑《文纪》十余种,其版行者,自 《皇霸文纪》至《西晋文纪》而止。梅鼎祚殁后,应天巡按御史张煊、宁国府知府周维新始为次第开雕。而此集先成,故卷首独有其二人之序。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释文纪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之文以及诸家之文为释氏而作者。冠以经典所译西域梵书一卷,以示其源;卷二至卷四十三为东汉至陈、隋之作;末二卷则无名氏,无时代者,然皆唐以前人所著。所收采择繁富。书中,每人名下各注爵里,每篇之下各注事实,亦颇便检阅。虽不免于小疵,而六代以前之异学,已可见一斑。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东汉文纪
三十二卷。明梅鼎祚 (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 《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他的 《西汉文纪》,根据 《史记》、《汉书》,多为典确。此编虽亦以正史为宗,而杂书之作盛于东汉,即刘珍、张璠诸记,著录正史者亦逾八家;沿及六代,小说繁兴,其时去洛京最近,故依托附会尤较西汉为多。至于集古、金石诸录,博古、考古诸图,以及隶释、隶续而下,搜括旧刻,争奇炫博者,弥不一家;而西汉自五凤砖数事以外,寥寥无多。其碑碣文词、器物铭识,亦往往唯称东汉。梅鼎祚搜罗既富,意取全收,其间真赝互陈,异同蜂起,而订讹正舛亦不及《西汉文纪》之详。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西汉文纪
二十四卷。明梅鼎祚编。明冯惟讷曾辑陈、隋以前之诗以成《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仿其意而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则一以 《史记》、《汉书》为主,而杂采他书附益之。所据根本,较诸子杂言犹为典实。所收于班、马二史之外者,亦藉以参校是非,不至如《皇霸文纪》之滥。诸如《飞燕奏笺》,《成帝答诏》,《张良四皓往返书》,《孔臧与弟子书》,《东方朔宝瓮铭》,《李陵、苏武往返书》,《刘向上关尹子》、《子华子》、《於陵子奏》,《扬雄润州牧箴》,《卓文君、司马相如诔》诸篇,依托显然者,皆能辨之。其他如《西京杂记》、《东方朔别传》、《搜神记》、《博物志》,《佛藏辨正论》所载诸篇,及 《孔安国尚书序》,《孔衍家语序》等文,虽未一一厘正,但所漏甚微。唯《新书》节录数篇,则 《新语》、《春秋繁露》之类,以例推之,当亦收入,却弃之未载;《列女传》及扬雄诸赋并节录其序,以例推之,其他亦将多不胜收。此见殊无义例。其于诏制既以各帝分编,又往往随事附各篇之后,端绪庞杂,于编次之体亦显乖谬。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忆园梅十四韵
一从丘壑旷经巡,清赏依依感慨频。竹杖芒鞋孤旧约,石田茅屋误芳邻。冥怀邂逅琴樽远,浪说调羹鼎鼐亲。喜有心期谐冷淡,耻因滋味较酸辛。时逢杜老愁兼绝,诗许林逋句独新。东阁凭阑空有赋,西湖放鹤更何人。影迷白玉堂边月,香尽罗浮岭外春。魂断素娥精欲落,梦回青鸟思无因。繁华到处人长满,路径无媒草共湮。清白欲随天地老,孤高甘守雪霜贫。窗前夜到疑珠箔,墙角风多怅玉尘。自是穷檐堪索笑,不胜羌笛解伤神。家怜吴镇庵居好,画觉元章翰墨真。老我归来清赏在,乱山寒秀对閒身。
海州直隶州志
《海州直隶州志三十三卷》清‧唐仲冕等修,汪梅鼎纂,清嘉庆十六年刊本。 海州直隶州是清代江苏省的一个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州存县,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治海州城内。同年4月,析东海县东南境11镇置灌云县。 195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灌云县与涟水县部分乡镇成立灌南县。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计有《宸翰》、《恩纶》二纪;《舆地》、《山川》、《建置》、《学校》、《食货》、《海防》六图;《沿革》、《纪事》、《职官》、《选举》、《旌奖》五表;又有《舆地》、《山川》、《建置》、《食货》、《学校》、《祀典》、《海防》七考;《良吏》、《人物》、《列女》三传;《艺文》、《金石》、《奇观》、《冢墓》、《拾遗》、《叙述》六录。凡二十九个目,一百一十三个子目,四十余万言。在我国府、州、县的各类方志之中,虽然算不上鸿篇巨制,也可谓包容甚丰了。 海州志序:苦者,國有史而無志之作,新扵漢而山經、《禹貢》其權輿也。海州在溪為東海郡,幅頗廣,厯代分合變更不常,所轄亦稍狭。至今日而言,海州固非丙者戰争鋒鏑之區也。夫洙浴至化幾二百年,而不能臚紀盛德之麻,修葺典章之府,以無世以經遠,則司收者何詞以謝?吾友唐陶山,長沙名進士也。博雅多識,有良史才,作令花吴,源本經術,民和而政平,擢牧海州,優柔漸摩,人心欣然。濬甲子……
履斋遗稿
诗文别集。南宋吴潜(1196—1262)撰。四卷。潜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授承事郎,签广德军判官。历迁江东安抚留守。累迁左丞相,封庆国公,又改封许国公。后谪建昌军,屡徙循州安置。此集为明末梅鼎祚编,冠梅氏撰。吴潜本传。收诗凡二十八首,词百十六阕,文二十四篇。词作抒发不慕功名,关心世事之情怀,亦写其壮志未酬之愁绪。词风豪迈激昂,凄切悲凉。其文所论国计民生,抨击贪利之官,言语切直,慷慨激昂。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