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忆昨闻君谓君老,及见知君得名早。文章妙处殆夙成,不作扬雄少而好。西山南浦饫搜寻,武陵桃源暂探讨。诸公识面争我出,学子闻风竞门扫。嗟我无闻不足畏,何事相逢亦倾倒。论诗未易当韩豪,聊复悲吟似郊岛。

清娱阁晚眺怀佩芳妹

空阶微雨过,高阁销烦暑。虹影驾长桥,崩云乱烟屿。畦蛙阁阁喧,归鸟喈喈语。徘徊动远情,尺素经年阻。忆昔垂髫时,深闺日为侣。欣看案上书,倦织窗间杼。细字写红蕉,新词题白苎。星霜催鬓发,聚散消时序。怅望竟何如,落霞际沙渚。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一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春醑如渑介眉寿,亦应兼喜颂陈椒。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春醑如渑介眉寿,亦应兼喜颂陈椒。试向黄堂寿我公,庞眉齯齿气冲融。乌飞会看三松老,鲸饮何辞百榼空。的皪方瞳曜迟日,扶疏绿鬓受春风。摩挲铜狄长安道,肉眼它年记此翁。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次韵答奎章虞阁老伯生见寄

衮职须公称,江波属我閒。宦情鱼鸟畔,德誉董韩间。黄阁论思地,金焦放浪山。尽操舟泛泛,空忆佩珊珊。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 其二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不愿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 其一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

雨中送客观鱼阁

送客观鱼阁,山光水色中。最怜秋惨澹,况复雨溟濛。坐久觉衣薄,杯行到手空。恨无佳句子,唤醒少陵翁。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二

试向黄堂寿我公,庞眉齯齿气冲融。乌飞会看三松老,鲸饮何辞百榼空。的皪方瞳曜迟日,扶疏绿鬓受春风。摩挲铜狄长安道,肉眼它年记此翁。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三

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不愿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奉安道经一藏于阁西室敬述

太上携众真,逍遥于玉清。蚁观下土士,秽浊锢三灵。慈悯激流徽,贯珠自泠泠。精微缀宸章,错绣何青荧。轩辕启阴符,玄女驻缁軿。灵威抉潜宫,禹文不沈冥。隐约五千言,致柔澹无营。洸漾漆园叟,游戏与道并。内景散蕊珠,洞玉启丹扃。南真纡初秘,缘㖟在兴宁。滥竽昉灵期,殽玉实光庭。及乎宣和季,紫色复蝇声。误解抱朴书,九咽焰烟生。妄讴紫阳咏,恍焉丧其精。罔象获玄珠,中智谓非诚。将配西天言,及我东鲁经。含辉各垂照,皦若日月星。澄乳出醍醐,和美故无争。分流虽殊派,不悖当并行。小兆匪南董,慨焉慕赤明。上论九玄度,下纪万椿生。窃从玄卿后,良常勒新铭。

减兰 题三馀阁

雕栏玉砌。帘幕低垂香雾里。中驻婵娟。十五盈盈未解怜。遥山晓翠。恰是双螺初扫黛。恍对云英。何必崎岖上玉京。

过嘉定集张伯隅阁上同房仲孺谷诸君

绿野堂开碧水头,平原河朔让风流。雕阑百折扪霄汉,画栋双飞挟斗牛。丽赋总输鹦鹉捷,清歌如跨凤皇游。莫将十日淹行旆,极目华阳待紫骝。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十六 于阁学慎行 纪赐

龙胎密孕御园春,蔬署寻芳剥锦鳞。天诏正如裁玉版,臣心未敢拟霜筠。中宵酒醒香生颊,缓火羹清玉点唇。肉食承恩沾凤实,秋风忍忆故乡莼。

代书寄周愚卿二首 其一

友于阁上友于人,忽忽分携又两春。剩欲作书书不得,旧知吾懒是吾真。

代书寄周愚卿二首

友于阁上友于人,忽忽分携又两春。剩欲作书书不得,旧知吾懒是吾真。穷冈冈上欧阳子,荷屋屋中常不轻。邂逅论诗傥相及,为言即日鬓霜生。

诗格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在唐代诗歌理论著作中为首见。由对具体诗例的研究得出的“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的结论,对诗歌理论的深化有启发。又如“含思落句式”中讲“不得令语尽思穷”,写景要“与深意相惬”,指出写景可以使诗中的情意更加含蓄感人,实际上是承接了六朝诗歌理论中对“兴”的认识。这在“理入景势”、“心期落句势”中也有所反映。《诗格》论诗十分重视“用意”,既要“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不傍经史,卓然为文”、“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又要含蓄不尽的“含思”。王昌龄论创作中的运思,继承了陆机、刘勰的“神思”理论,主张由“忘身”、“凝心”、“心击”超越物象的外在形貌,从而创作出尽情而又得物之妙的情物相融的诗作,这在唐代诗歌理论中是很突出的。今本《诗格》的内容真伪相杂。读《诗格》,应以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地卷》中的“十七势”、“六义”及《南卷》“论文意”中引录的“王昌龄语”为准。有的研究者认为此书系伪托王昌龄撰。

重修革象新书

中国古代全面探讨天文学原理的综合性著作。赵友钦著。原书共5卷,33篇,元时由作者门人章濬编辑出版,收入《永乐大典》。后由王袆删改润色为2卷,改名《重修革象新书》。明清时有多种版本刊印。其“革象”之名,取义于“革卦大象”之文。《四库全书》2种版本并载,其《简明目录》评论曰:“术数主于测算,不论文词之工拙,且儒者之兼通终不似专家之本业,故二本今并存焉。”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明初与宋濂同修 《元史》,官翰林待制。有 《大事记续编》《卮辞》《王忠文公集》等。王氏称《革象新书》芜冗鄙陋,便“为之纂次,削其支离,证其讹舛,厘其次等,挈其要领”。与原本相校,润色者颇多。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 诃陵尊

鱼骼匠成尊,犹残海浪痕。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崙。水绕苔矶曲,山当草阁门。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