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柱江应策不第以诗慰之且言别

风流名已帝京闻,惊座陈家复见君。自有富钩归贾客,更无贫铗向田文。他年自展图南翮,此日谁空冀北群。出处穷通非所慰,独怜万里恨凫分。

送陈柱江还长安

一旬谈笑里,万里别离中。策马春山响,孤城旭日红。离杯归思满,分手客心同。珍重千金铗,长歌使我逢。

寄陈柱尊 乙卯

君本岑寂士,我亦清閒人。孜孜岂为利,戚戚非畏贫。虽存救世念,何尝忘隐沦。志同愿亦等,莫逆相交亲。谓言学成日,与世同一新。然后赋归来,相将干白云。肆志山水间,麋鹿以为群。得失不复知,理乱非所闻。放浪形骸外,惟有酒一尊。君已得所愿,我犹牵俗尘。出处类参商,言笑难为因。宇宙为蘧芦,万里犹比邻。何必同一室,然后尽殷勤。瑟瑟生悲风,惨惨兴愁云。弱肉强之食,一屈难再伸。纵有桃源地,宁能避暴秦。岂宜慕原宪,方当效终军。閒居非今日,盍共拯斯民。功成归田去,长揖当途人。

送福州通判陈铸

州阁纡新绶,乡枌历故廛。先驱长卿贵,随子大家贤。桂蠹闽君贡,刀耕越俗田。春邮有归信,正待早梅传。

高沙曾良臣筑思堂以念亲傍辟书阁肖杨诚斋及予像求赞

德行渊骞,曾参曷遗。盖生也后,其年可推。遥遥华胄,古今与稽。诚斋则贤,我愧思齐。

送福州通判陈铸殿丞

泽宫登甲第,殿省滞时英。闽国题舆贵,稽山昼锦荣。轶才犹绊骥,美俗仰诚衡。寿母平返喜,迎知讼牒清。

渡江云 为陈柱翁题黄宾虹桂林山水长卷

飞仙苍玉佩,御风散落,疏密点漓江。剑从天外倚,剖璧分圭,千里近相望。沧波残画,仗秋阳、点缀丹黄。怀旧游、吸光餐渌,诗思乱蓬窗。谁降。年华晼晚,心迹依违,算湘累天放。空坐阅、云涯芳杜,劫海红桑。羁愁剪断淞江水,梦故山、林桂丛荒。图展对,怡然一叶徜徉。

望江南 题北流陈柱尊萝村读书图

天地窄。无处著吟身。鼙鼓声中人顿老,棋枰换后劫逾新。海上又扬尘。回首望,萝月澹村唇。寂寞空山今亦古,短长寒檠暖于春。招隐有南云。

烛影摇红 寿陈柱尊,时柱尊在沪

满地江湖,閒情尚寄吴淞棹。诗清还浥惠山泉,蜡屐梁溪到。风月秋高岸晓。抱花眠、瞢腾藉草。羲皇入梦,酒国无愁,愁怀知少。山水因缘,茂陵吟席婵娟照。故园松菊未归看,暂恋江南好。儿女灯前喜笑。乐团圞、凤笙绵邈。登高期近,萸盏长春,纤葱整帽。

宝泽堂为吴人陈翥赋

有美太丘翁,家声重吴城。授子以诗礼,不贵金满籯。笼中小学书,手笔严且精。翁去倏几年,诸郎亦多成。进思过庭训,展玩惊如生。什袭古缥囊,共守百世程。恭惟考亭老,有期在躬行。我愿君子心,顾此宝泽名。芸香拂旧签,白石回光荣。勖哉景贤范,庶以归乡评。

次韵冒鹤庭赠陈叔伊因题陈著元诗纪事后

置酒新亭便可悲,如山褪笔未能奇。见君旁礴傲新界,告我踞觚捐故知。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

山海经广注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成书。约十八万字。 卷首有柴绍炳序及任臣自序、杂述,文以山、海、大荒三经列三大门。图分灵祗,异域、兽族、羽禽、鳞介五类一百四十六幅。收入《四库全书》时将图五卷删去。杂述采摭颇宏富,并足资考证,所涉逸文三十四条。正文为《山海经》本文断句,句间有郭璞及任臣注。两注均标明,是非明判。于明物训诂,山川道理皆有所订正,引用书目五百三十余种。是书不失为我国现存《山海经》注本中的佳本。有康熙六年刻本。

本堂集

南宋学者陈著著。凡九十四卷。其中诗三十四卷,词五卷,杂文五十五卷。据其原目,尚有讲义三卷,但有目无书,盖传写时遗佚。其诗多沿《击壤集》派,文亦颇杂,其语录之体不及周必大、楼錀、陆游、杨万里之“淹雅”,又勉推佛老二氏往往过当,不及朱熹之“纯粹”。然宋自元祐以后,讲学家已以说理之文自辟门径。至南宋辗转相沿,遂别为一格不能竟废。该集既有真德秀的“甄别”之风,又有胡寅的“攻驳”之风,可谓“披沙简金,时有可采”,《四库全书·提要》称收此集之目的在于“存备一家”(《提要》)。该集集中表达了作者的理学思想。认为“人之所学何事?亦惟言必有物,行必有常,而忠信笃敬为本”(《与俞察院浙》)。又认为性出于天,道出于性,教出于道,三者一贯,“人受血气而生,心统性情之妙,心不能不感于物,静不能不动于感,而性之欲出矣。欲所当欲,则亦天性也;欲非所欲,则血气之私也。欲,其善恶之机乎!”(《剡学讲义》)司马迁“以欲为善”,陈祥道“认欲为恶”。张载的“气之性”,张栻的“性之欲”,朱熹的“欲即情”,说明了“欲”本身并不就是“善”或“恶”,而是“善恶之机”。“欲”只可“寡”,不可“无”、不可“纵”、不可“贪”、不可“绝”。这是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一大纠正。有路有钞本、天津图书馆藏本。

桐谱

植物学著作。北宋陈翥撰。1卷。庆历间,翥与兄弟分居,以所分山地植桐、竹。披榛棘,陟峰峦,采集良种,选地而艺。至皇祐时已植桐数百株。遂据实践经验撰为此书。皇祐元年(1049)作序,三年后,全书完成。书共16,000余字,分为10篇。“所出”叙产地分布;“杂说”辑录栽培史料;“记志”述生产研究经历;“诗赋”以咏桐形式阐其科学见解与社会思想。“叙源”、“类属”、“种植”、“所宜”、“采斫”、“器用”诸篇,对泡桐及其栽植、利用,作系统论述。所述形态、生态特征,及解剖比较,辨明桐与梧桐非为一类。又正确区分白花桐(白花泡桐)、紫花桐(绒花泡桐)之小异,精确程度接近于现代分类法。而于苗木选择、幼苗繁育、栽植、平茬、抹芽、修枝、中耕、追肥技术、幼林抚育、采伐方法等都有论述。在加工利用方面,指出桐木质轻、耐腐、耐蛀、不易拆裂等性质。认为紫花桐文理细,体性紧,甚光滑,用于琴、瑟、甄、杓、棺、椁、梁、柱,“莫比其固”。还论及大田农作与林业、用材林与经济林关系等,多精见。此书为宋代泡桐知识的系统总结,虽偶有错失,但不失为林业科技史上深有影响的重要著作。有《说郛》、《唐宋丛书》、《适园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六幺令 寄题张韵访眠琴小筑

绿阴时候,寒暖难将息。遥山几重遮眼,芳草向人碧。不分弦尘柱缓,板引都萧瑟。晚云离席。阳关休唱,客舍杨枝借颜色。未老江关庾信,文采留南北。试觅沧海成连,别梦怜风月。道是天涯语笑,付与闲筝笛。玉琴横膝。垂帘罢鼓,雨细烟深迟来客。

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明末清初时陈忱著长篇小说,又名《混江龙开国传》《三续水游传》成书于清初。全书共四十回,主要写梁山英雄中尚存的李俊、燕青等三十二位英雄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最后到海外暹罗国开基立业,李俊登基为王,建立新政权的故事。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杂剧剧本。元武汉臣著。清《曲海总目提要》说:“作者之意,盖欲深诫妒妇之爱女,而忘其夫之后者。”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元剧中宾白,鄙俚蹈袭者固多;然其杰作如《老生儿》等,其妙处全在于白。苟去其白,则其曲全无意味。”又说:“武汉臣之《老生儿》,关汉卿之《救风尘》,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说:“没有后嗣的富翁的悲哀,这如果用日本人的头脑想法,虽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从〔以往〕中国人的思想风俗来看,却是重大的事;其悲喜的心情,也不在《看钱奴》的主人公以下吧。取材这类问题的戏曲,时常看得见。大概定例是上天赐给一个儿子,做为善行的报应,即是寓有劝善的意思。”此剧写富翁刘从善一家关于财产再分配的矛盾纠纷,反映了封建家庭中争夺财产继承权的惨酷斗争,对现实的黑暗、世俗的丑恶,都有比较深刻的揭露。但作者宣扬善恶报应思想,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作品结构紧凑,关目布置极见匠心,宾白富有表现力。

麈史

笔记体杂史。北宋王得臣著。三卷。分类记事,共二百八十一则,分为四十四门。约3万字。对朝廷掌故,耆旧遗闻,耳目所及都进行编录。并间附考证。作者引经据典,辨别异同,考核详细精密,持论无所偏党,是研究北宋典章制度和考究古迹的参考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其间参稽经典,辨别异同,亦深资考证,非他家说部惟载琐事者比。”“于当时制度及考究古迹,特为精核。”王得臣学问博洽,摭拾朝廷掌故、耆旧遗文等,详加考据,编辑成书,以“取出夫实录,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虽小道必有可观”(《麈史》序)之意,取书名为《麈史》。是书分类记事,共分睿谟、国政、朝制、官制、国用、任人、礼仪、音乐、台议、忠谠、惠政、利疚、贤德、志气、度量、知人、不遇、治家、场屋、神授、体分、学术、经义、诗话、论文、碑碣、书画、辨误、明义、姓氏、古器、风俗、奇异、盛事、戒杀、鉴戒等等。有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续红楼梦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30卷。秦子忱著。卷首题有“秀水郑师靖”的序和“易水谭溁”的题词。清嘉庆四年(1799)原刊本问世,以后有数种坊刻本。作品内容沿着神、鬼、人3条线索离合引伸,叙述了宝玉、黛玉之间上天入地、寻寻觅觅、生生死死的缠绵爱情。书中神仙有癞头僧、跛足道与已修成半仙之体的甄士隐、主管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以及陆续归位的太虚神女贾元春、林黛玉、尤家姐妹、晴雯、金钏儿、鸳鸯、香菱等。

同沈守劝农十首 其五

沉炷茶铛且翠微,归轩何惜小逶迤。晴天璧月今宵好,待得金波泛夜时。

1 2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