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赣滩读伯友赵君知非藁命同李以庄进士韵题其后
正冠坐方舟,晨诵赵子诗。风湍忽荡激,感此危苦辞。古人去已远,来者知为谁。正音堕空阔,遗响何差差。桂枝岂不华,天霜肃严威。春风在中泽,日长蒿与藜。乘休不得奋,吐气千丈霓。徒令文字间,勃郁含愤悲。兹晨岁云暮,矧当违远时。且复对尊酒,高歌送寒曦。歌竟不重陈,潜心以为期。
夜宿宝岩寄寇李二鍊师兼怀王环中
北风驱云度危峤,日下苍茫烟霭横。山灵唤客起杖屦,定自不凡为此行。山南冥搜未得妙,山阴问津向猿鸟。遥岑叠叠罗峻屏,溪流溅溅鸣楚调。眼明全椒道士家,丹砂入颊暾朝霞。谈间勃窣妙理窟,挽不听去犹欲遮。缥思右辖千丈松,眉宇中藏嵇阮风。放船云梦鬼作祟,磈磊仆卧洪涛中。此翁身大不及胆,引帆复逐天边鸿。渊宗堂中柱史裔,黄鹄作雏欺鹤唳。衣裾不著京洛尘,潜心涪翁哦五字。相逢俄顷复解携,韵胜遣人增想似。僧窗梦短夜复长,句挟寒霜聊可寄。
感遇三首 其三
日月光华道义存,孤舟援手久铭心。清庠俯首传薪火,浮世潜心远秽尘。三径无心陶令隐,四贤有志雪泥馨。从来学术通达事,未必冠猴也作真。
感遇三首
当时一念作学人,未许清贫夺此心。唯乐杏坛尊学隐,也凭栀酒细论文。前贤偃蹇康园路,后进蹉跎岭海魂。拟把鄙俗浑抛却,无奈清宵入梦频。清夜无端又引觞,徘徊吊影叹悲凉。含羞苟且容无赖,忍诟求全为稻粱。世路幽幽天作怪,归程历历辱频尝。未成芳意情已惫,不肯灵台变心香。日月光华道义存,孤舟援手久铭心。清庠俯首传薪火,浮世潜心远秽尘。三径无心陶令隐,四贤有志雪泥馨。从来学术通达事,未必冠猴也作真。
腊月二十九日陈万石石室吕潜心三兄相访夜坐分韵得年字
二十年前旧师友,一灯相对坐谈玄。炉香茗椀不须睡,惟有今宵是旧年。
腊月二十九日陈万石石室吕潜心三兄相访夜来分韵得年字
一年一度一除夜,趱得世人霜满颠。七十三年除过了,未知除尽是何年。
读书闲夜
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然灯对古人,相对还相悦。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
某靖国中与时发同寓郡庠潜心之北窗凡三年而别别后三十五年复相遇于荆溪颐山之下苍颜白发互相惊叹追数一时同舍生在鬼录者十八九独两翁无恙耳方筑室山中以老焉将与时发杖屦往来如杜子美所谓两老者乃赋诗而以为之先
簪盍尽晨夜,裾连讲肆朝。昂霄初一睹,历块已先超。竟卧盐辎老,终遗爨鼎焦。月分千里共,波折两萍漂。卷地边尘合,弥天劫火烧。途穷歌兕虎,巢燬赋鹪鹩。稚子开三径,先生守一瓢。但空囊似腹,莫折磬如腰。帻堕樵风过,袍斑钓雪饶。蜗盘怜角缩,鼠黠看须摇。凫雁吾何算,松筠子后凋。共怜身独在,相视意俱消。负衅投炎海,全生托圣朝。那知龟是鳖,已见鹏如雕。楚玉号三献,尧云焕九霄。啼乌占夜喜,归马弄风骄。便杀鸡为黍,休寻鹿覆蕉。并邻如可卜,半道不须邀。汲井浇桑本,携锄莳药苗。千端身外事,一噱醉中嚣。蚁泛莲垂叶,鱼烹柳贯条。往来成二老,随分各逍遥。
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 其一
孰识东坡第一仙,谪来儋耳久悠然。潜心学易忘忧患,筑屋闲居度岁年。兴遣不为哀屈事,情高尝见和陶篇。拜公遗像浑如在,曾与乡人恭敬贤。
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
孰识东坡第一仙,谪来儋耳久悠然。潜心学易忘忧患,筑屋闲居度岁年。兴遣不为哀屈事,情高尝见和陶篇。拜公遗像浑如在,曾与乡人恭敬贤。公已归为玉局仙,茂林乔木自苍然。乡时寓客共千载,今日新堂恰百年。铁画银钩三大字,金章玉局一佳篇。远烦几似真双美,后世应知两并贤。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谈艺录》出自陈衍弟子黄曾樾手,《谈艺录前言》有言:“曾樾幸生同乡国,自有知识,则知景仰先生,窃揆梼昧,不敢自致于门墙。 丁卯孟冬初弦,由董仲纯丈介谒先生于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园,呈诗文为贽。 ”黄曾樾拜师期间,聆听教诲,潜心研究,为备遗忘,条次记录陈衍的谈艺评论,“有所请益, 必为畅言,退而录之,以备遗忘,随闻随记,无有汇次,名曰《谈艺录》,记实也”,从丁卯拜师,到“十九年七月”,成书仅三年时间。 在《谈艺录》中涉及人物更多、话题更广,此外,大谈诗歌写作之法,对《红楼梦》亦有见地。 陈衍认为作诗要“学问足,虽求工亦不至于苦也”,要“深于经史百家以厚其基”,“学文字当取资大家”, 更告诫黄曾樾“文字与人品有莫大关系”,人正文章自然正气凛然;此外,如何作七律、为高调、避熟字等,均详细阐述。 对诗人的评点则如:“清初诗人,吴梅村固是大家,然即其擅长之七古论,只能备一格,作诗史观”;“樊榭诗五古七绝为上, 七律次之,五律又次之,七古为下”;“渔洋虽喜用典,而用得恰好处,簇簇生新,盖以少许胜人多许也”。从唐宋之杜、韩、白、陈师道、刘克庄等,至清钱谦益、王士禛、查慎行、厉鹗等名家,陈衍评各家皆细致入微,谈艺挥洒自如。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一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二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三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四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五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六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七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三因極一病源論粹 八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全书18卷,分180个门类,录方剂1050余道,近24万字。内容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等科病症。本书强调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对由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中医临床医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 《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
和傅钦之见寄
至道潜心信有功,目前超悟忽圆通。三身不在诸尘外,万象全归一照中。念绝去来随处乐,法无取舍自然空。护持雅属当仁力,枉问麻阳懒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