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斋类集

诗文别集。二十二卷。明袁宗道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前后刊刻。《白苏斋类集》按文体编次,前有姚士麟《白苏斋类集序》一篇。正集包括古诗类二卷,今体三卷,绝句一卷,馆阁文类二卷,序类二卷,志状祭文类三卷,记类一卷,笺牍类二卷,说书类三卷,杂说类三卷,共计二十二卷。袁宗道的诗歌清润和雅,平稳清秀,很接近白居易、苏东坡那种平易畅达的风格。集中诗歌的数量不及散文多,成就也不及散文高。他的文章有一种温文典雅,雍容和平的气度,有较强的馆阁气,这同他供职翰林院不无关系。他的诗文求新求异,不落旧套,给人以清新和煦之感。但由于他受禅学影响较深,所以其作品常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远情趣。总的说来袁宗道的文学成就不及他的二弟袁宏道和三弟袁中道。《白苏斋集》曾刊刻多次。袁宗道在世时已有刻印,他逝世后书坊又陆续刻印过。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刘氏嘉业堂藏书《白苏斋类集》二十二卷,应是袁宗道最早最完全的诗文刻本,此书每卷前有“弟宏道、中道参校”的字样,当是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或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前后的刻本。《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都著录袁宗道《白苏斋类稿》二十四卷,但此本未传。明天启、崇祯年间也有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公安继善堂重刻本《白苏斋类集》为十八卷,封面题为《白苏斋集》,有光绪七年袁照跋,此本与嘉业堂藏本略有出入。后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钱伯城标点本。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 其十

寄迹小园中,倒指五十日。既得故人书,南游吾事毕。再拜谢主翁,奉还此一室。云萍聚复散,欲住住不得。折柳当马鞭,明朝有行色。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

寄迹小园中,自笑客异乡。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咀嚼唇齿赤,亦能醉我肠。南人敬爱客,以此当茶汤。慇勤谢其来,此意不可忘。寄迹小园中,岂不胜旅舍。俗事无交加,客身自闲暇。邻家有酒沽,杯盘亦可借。吟侣适相过,新诗堪脍炙。足以慰我怀,留连日至夜。寄迹小园中,数椽亦潇洒。主人既相知,此地可久假。县官送月粮,邻翁供菜把。咫尺是屠门,亦有卖鲜者。里巷通往来,欲结鸡豚社。寄迹小园中,馀春接初夏。问木木成阴,问花花已谢。黄鹂出幽谷,杜鹃叫长夜。把酒酌园婆,远客此税驾。有时吟声高,鬼神莫惊怕。寄迹小园中,一心安淡薄。每坐竹间亭,不知近城郭。昨日看花开,今日见花落。静中观物化,妙处在一觉。委身以顺命,无忧亦无乐。寄迹小园中,第一薪水便。逐一炊黄粱,兼得鱼虾贱。饱饭日无营,遮眼有书卷。时逢好客来,应接不知倦。最苦风雨时,有人招夜宴。寄迹小园中,新晴风日丽。好鸟竹间鸣,野鹤空中唳。悠然动诗兴,行吟抚松桂。久客若忘归,此身笑匏系。五月倘未行,尚及食丹荔。寄迹小园中,颇欲閟形影。谁为饶舌者,太守忽相请。开心论时务,细语及诗境。坐中有蛮客,狂言事驰骋。明日酒醒来,熟思令人瘿。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邻来聚观,若有流涎意。呼童急开樽,四邻同一醉。寄迹小园中,倒指五十日。既得故人书,南游吾事毕。再拜谢主翁,奉还此一室。云萍聚复散,欲住住不得。折柳当马鞭,明朝有行色。

竹枝词 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风前烛焰片时红。马首西时马尾东。两只鸳鸯睡不醒,一只相思愁杀侬。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竹枝词 其一 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风前烛焰片时红。马首西时马尾东。两只鸳鸯睡不醒,一只相思愁杀侬。

竹枝词 其二 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袁中郎全集

《袁中郎全集》,24卷,明袁宏道诗文集。袁宏道 (1568−1610), 字中郎,亦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石头道人。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宏道少年即能文,结文社于公安城南,自为社长。21岁举于乡,25岁成进士,先后两次出仕,曾官吴县知县、顺天府学教授、国子助教、礼部主事,乞假归;复职后,又调任吏部主事,升员外郎,终以郎中归里,只活了43岁。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文名,世称“公安三袁”,三袁中以其成就最大。中郎为“公安派”创始人,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其诗文颇不满前后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风格真率自然。间亦有批判现实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云:“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又复靡然而从之。”有明崇祯二年(1629)武林佩兰居刻本。今人钱伯城著有《袁宏道集笺校》,诗文均按年按集重编,颇多考订,又附录辑佚、传记、题跋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另,今人任访秋著有《袁中郎研究》,分上下二编。上编为论述,下编为年谱。年谱中已将诗文一一编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

敝箧集

桃源友弟江盈科进之譔 世之称诗者必曰唐称唐诗者必曰初曰盛唯中即不然曰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瞧鸠驺虞矣腕能运心即谐词 谑语皆足观感不必法言庄什矣叺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是之谓真诗而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之为沾沾盖中郎尝与予方舟泛蠡泽适案

西湖杂记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时的几个月。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尤其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此篇不见于原本古文观止。校以上海古籍版钱伯城《袁宏道集校笺》卷十

瓶史

明代插花名著。袁宏道撰。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曾在地方及朝廷任官职,但无意于仕途,而将兴趣转移在插花艺术,根据其见闻与心得于1599年写成本书。分上下二卷。上卷有瓶花之宜、瓶花之忌、瓶花之法三目;下卷有12类。上述3目疑为高濂所作,而12类则为袁宏道所著无疑。全书论述的插花技艺分为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目。本书对国内外插花艺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觞政

酒令。袁宏道撰。一卷。见《袁中郎集》卷四十八。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金瓶梅》条记载,撰成于1606年前。文中将《金瓶梅》与我国另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并称为“逸典”,予以很高评价。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公安 (今湖北公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 “公安派”的创始者之一。在三袁中文学成就最大。除著有《觞政》外,还有《瓶花斋杂录》、《袁中郎集》等。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华嵩游草》等。其诗文颇不满前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真率自然,内容多闲情逸致,间亦有批评现实之作。此编一卷,多记闻见杂记,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亦多偏驳,如孟子说性善、儒与老庄同异诸条等。有《学海类编》本。

西方合论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

赠广东袁生

山川知粤尽,风物到吴新。旧业馀孤隐,时名傍此身。酒旗随处是,诗卷未全贫。为语袁宏道,谁堪赋里人。

徐文长集

三十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谓著有《笔元要旨》等。据陶望龄所作徐渭小传载,渭尝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书画流传,时称一绝,其诗亦受人推崇。徐渭所著有《文长集》、《阙篇》、《樱桃馆集》三种,钟瑞先合刻,以成此集。又有商浚所刻,题曰《徐文长三集》,亦即此本。集前有陶望龄、袁宏道所作二传。宏道以为徐渭一扫近代芜秽之习。望龄称“文长负才性,惟不能谨防节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则说“文长讥评王、李,其执论迥绝时流,”其文类宋唐,诗杂入于唐中、晚。”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张伯渊茶录

明代茶书,张源撰,1卷。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江苏吴县西山人。此地乃名茶碧螺春产地。据顾大典《茶录·序》称:其人“志甘恬淡,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录》得茶中三昧。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此书仅见《茶书全集》乙集本(刊于1613年),但屠本 畯1610年成书的《茗笈》中已引用此书内容。今见明代姚可成辑《食物本草》卷一六辑入此书,改题中郎先生《茶谱》。考袁宏道(字中郎)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95~1597)间曾任吴县知县,则此书成书当在此几年之间或稍前,约在16世纪末。此书共1500字左右,分为23则,多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是明代茶书中极为罕见的精审之作。如其言“选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的精、燥、洁三字经茶道,堪称言简意赅。又如品泉、投茶诸条,多不乏独创之见。与转相抄袭、人云亦云的明代茶书相比,实乃迥出流品,不同凡响。作序者,顾大典,字道行,江苏吴江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为绍兴府教授,历南京吏部郎中,迁山东副使,改福建提学副使,请托不行,忌者追论,坐谪禹州知州,遂自请免归。大典工诗善画,长于音律。博学多才。有《青衫记传奇》、《清音阁集》、《海岱吟》、《入闽游草》、《园居稿》、《北行集》等。

雪涛谐史

古代笑话作品专集。明江盈科集撰。为《雪涛阁四小书》之一。由“天都外史冰华生” (即潘之恒)校梓。收笑话168则。本书所收笑话,涉及从宫廷到民间各个方面,其中收有大量民间笑话。如嘲假道学的有《讲学赠牛》、《菽粟布帛》等;嘲贪官污吏的有《做科道》、《一伙滑吏》等;嘲宦官的有《下他腐刑》、《十目所视》、《王见之》、《中贵问书》、《一代不如一代》等。尤其后者,表明江盈科对宦官政治的深恶痛绝,在宦官势力一直很大的明代,也可看出他的胆识过人。所以袁宏道曾赞他:“才高识远,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

净土十要

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收有宋代遵式之往生净土忏愿仪、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明代成时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及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隋代智顗之净土十疑论、唐代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元代善遇之净土或问、明代妙协之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元代梵琦之西斋净土诗、明代传灯之净土生无生论及净土法语。就其编集之顺序,以最初三要为经文之解释,同时叙述所依之行愿仪则;其次净土十疑论以下七要则依隋唐宋元明之时代顺序而编次。

韦苏州集

又名《韦江州集》、《韦刺史集》。诗别集。唐韦应物(曾官苏州及江州刺史)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应物诗集》十卷,原本不传。宋嘉祐间王钦臣重加编定,题《韦苏州集》十卷,序称收赋、诗五百七十一篇,按十五门类编列。今传宋乾道刻本十卷,有拾遗一卷,收赋一篇、诗五百六十三首,仅十四门类,系从嘉祐本流衍而来。又有宋刻元修、明铜活字、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诸刻本,大体属同一系统,而编次、篇目略有差异。嘉靖间华云刻本题《韦刺史诗集》(又名《韦江州集》)十卷,拾遗外更增附录一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康熙项絪《王韦合刻》本则据宋本翻刻,共十四门类五百七十一篇,《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并加采录。另有《韦苏州集》八卷,明嘉靖吴汝纪刻本;《韦苏州诗集》二卷,清汪立名辑《唐四家诗》本。近人卢文弨有《韦苏州集校正拾遗》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评本则有宋刘辰翁《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十卷,元刻本和明刻朱墨套印本;又刘辰翁批点、明袁宏道评《韦苏州集》五卷,明刻《韦孟全集》本。

明诗综

明诗总集。一百卷。清朱彝尊编纂。此书辑录从明初到明末(包括明遗民)三千四百馀人的作品。明代诗歌创作凡三变:永乐前后的台阁体;正德、嘉靖、隆庆之间的前后七子;此后的公安、竟陵二派。明末清初明诗选本往往出入三派,有所偏袒,而此书之编纂意在纠正其谬,取材广泛,“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期不失作者之旨。明命既讫,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焉”。“庶几成一代之书,窃取国史之义,俾览者可以明夫得失之故矣”(见自序)。书中涉及明代政治、社会情况的作品收录了不少,可是在收录明末抗清烈士富于战斗性诗篇时仍有忌讳,瞿式耜、张煌言、夏完淳的代表作品都未录入。另外朱氏对后七子及公安、竟陵二派贬斥太甚,李攀龙只选了十八首,其七律七绝佳作多未采录,徐中行、吴国伦律绝俱佳而入选更少。袁宏道佳篇秀句,多有刊落,钟惺、谭元春竟目为“妖孽”,全没其真,有失公允。其他如误收、失收,失于考订之处亦屡有出现,还有任意删削原作、为古人改诗之处,这些皆为此书之病。但此书仍是大醇而小疵,它基本上反映了明诗概貌和各个诗派发展变化情况,入选作品也以佳作为多。有康熙白莲泾原刊本和乾隆六峰阁刊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