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濮翁七十以翁子部将张云翼请也
将军剑术世稀有,出匣风霜吼晴昼。十年不试成地仙,有髯绝群继其后。智何必挂阴符口,贵何必悬金印肘。健何必搴狼头纛,猛何必取虎牙首。试登铃阁看浮云,欲指沧溟变春酒。我有一言聊戏翁,更二十载鹰扬否。
和僧白鹇诗二首 其二
醉涂玄鹤顶丹砂,閒住山中几岁华。虞网忽迷三面雨,樊笼身掩一身花。永怀五柳先生宅,静忆孤山处士家。若向风前轻脱钥,高张云翼趁飞霞。
和僧白鹇诗二首
双颊彤彤点绛纱,满身霜拂更光华。栖来晚树烟笼叶,叫落春山雨湿花。曾逐绣衣朝帝阙,偶随珠句到禅家。主人料得相看好,不用昂头羡野霞。醉涂玄鹤顶丹砂,閒住山中几岁华。虞网忽迷三面雨,樊笼身掩一身花。永怀五柳先生宅,静忆孤山处士家。若向风前轻脱钥,高张云翼趁飞霞。
雍正广东通志
广东地方志。清郝玉麟等监修,鲁曾煜等编纂。六十四卷。玉麟,奉天镶白旗人,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东总督。曾煜,浙江人,官翰林院庶吉士。广东地处岭南沿海澳区,汉魏以还舆图可考。明有戴璟、郭棐、谢肇淛、张云翼诸家之书,但仅粗具崖略。清康熙二十二年始有通志,此为雍正八年(1730)玉麟承命所辑。次年成书。首为典谟、次星野、舆图、疆域、沿革、编年、礼乐、海防、学校、公署、坊都、贡赋、兵防、屯田、盐法、职官、人物、风俗、物产、外藩、艺文等三十五门。图有省总、府疆域、城郭、海防、梅岭、澳门、虎门等二十三图。全书约一百七十字。为广东现存体例内容较完备的地方志书之一。记事止雍正八年(1730)。以康熙志为底本,新增四门。旧志海防不绘图,亦不列卷,今各补入。旧志公署职官,俱详文职而略武职,详汉籍而略旗籍,今汉旗文武分类均编。旧志职官始自明,自秦迄元缺载,今俱辑补以存历代官制,并以省总各府为分序之例。特别新增《外藩志》考及海外诸国入贡道路,有由广东者,有昔由广东今改福建者,有由福建、广西境接广东者,俱历载之,以备观览;共志暹逻、荷兰、安南、苏禄,占城、锡兰等三十三国朝贡、诏赐、通使,贸易等情况。对研究我国古代南海对外关系颇有意义。编年始颛顼五帝,历雍正八年,记有关该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亦为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因成书仓猝,多沿袭旧文,未免失之冗蔓,体例不一, 彼此牾。有乾隆二年(1737)刻本, 《四库全书》本。
寄张云松
关塞风尘暗,山林出处难。生涯谋钓艇,世事笑儒冠。有酒?长醉,无衣度苦寒。南山有奇士,扣角夜漫漫。
寄张云松 其一
谷口生涯已白头,量才揣分早知休。春风茆屋初巢燕,晓日桃林未放牛。儿拟力田承素志,客来扶杖共清游。南山芝草年年长,更与相寻绮里俦。
寄张云松 其二
杜甫平生草堂兴,老我正尔经营间。溪流浅似浣花水,秋色高并成都山。爱客自须开竹径,故人谁肯访柴关。吟边却忆张君子,危坐皋比也未閒。
次韵张云松
怀友轩前百尺梧,每从清荫共趋隅。学诗到老终教拙,种药扶衰自笑愚。高入天风鸿避弋,长鸣秋雨鹤将雏。甘同木石居贫贱,肯信寒松作大夫。
次张云松山行韵
行上西峰眼界宽,白云红树久盘桓。纫兰自作幽人佩,拾橡还随野老餐。秋尽未苏南国瘴,日斜空觉北风寒。道人卖药归来晚,留宿松轩一榻安。
寄张云松
白发林居思不群,丹砂分得武夷君。梅边玩易千山雪,松下篝灯一榻云。红叶临池工鸟篆,青萍在匣秘龙文。草堂回首惭逋客,猿鹤秋声处处闻。
寄张云松
谷口生涯已白头,量才揣分早知休。春风茆屋初巢燕,晓日桃林未放牛。儿拟力田承素志,客来扶杖共清游。南山芝草年年长,更与相寻绮里俦。杜甫平生草堂兴,老我正尔经营间。溪流浅似浣花水,秋色高并成都山。爱客自须开竹径,故人谁肯访柴关。吟边却忆张君子,危坐皋比也未閒。
清平乐 与张云川重见都门,感怀万端,漫占小阕
停辛伫苦。有恨凭谁诉。十载伶俜悭会遇。犹忆彭门夜语。难教竖子成名。衰年喜见河清。最是多闻直谅,相期无负平生。
太原赠张彦远
并州城边十月末,清霜棱棱风入骨。因君夜话吴江春,酒光潋滟金杯滑。閒閒骑鲸去灭没,当年爱君俊于鹘。平生我亦识翁人,惆怅流年如电抹。官家新筑文昌台,苍生不忧堕巅崖。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晨鸡未鸣子当发,明星煌煌大于月,野夫一笑冠缨绝。
历代名画记
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绘画通史。张彦远(约815~约875),字爱宾,河东(今山东永济)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书成于大中元年(847)。十卷。记述自轩辕黄帝起至唐会昌元年间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的传记和有关绘画史论的专文十六篇,其论述中多有卓见,如论“六法”,强调立意和用笔;指出画风演变,因时而异;以顾恺之、陆探微为密体,张僧繇、吴道子为疏体;阐明书画同笔同理等。传世版本有明王世贞刻《王氏画苑》本,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本和清张海鹏刻《学津讨源》本。
法书要录
书学论著汇编。唐张彦远编。十卷。辑录东汉至唐代元和年间各代的书法理论著作及著名法书著录等。收录较广,采辑较精,保存不少书法史料,对研究书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收载东汉至唐元和 (806—820)时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名法书著录等共38篇,存目4篇。采集较精,前代遗文佚篇,往往赖此以传。存世版本主要有:《王氏书苑》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奉酬郑诵先先生赠诗原韵
早从江海斫鲸鲵,耄隐京郊乐纵离。著论已高张彦远,礼贤还过郑当时。达尊三具真成瑞,景福兼臻并可诗。借问谁为杜陵叟,时同此老共襟期。
画山水序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论文。宗炳著。最早载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收入明刊本《王氏画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中国画论类编》等版本中。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好游山水,信奉佛教,曾作《明佛论》。《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关于山水画的美学论文,作者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也体现在这篇论文的基本美学命题“畅神”说之中。所谓“神”,既是指与佛学之“道”相联系的“神明”,一种无限、绝对的精神本体,又是指已经掌握了这个“道”的超脱、自由的主体精神。在客观方面,“山水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即山水自然处处都亲附着,显现着这个精神本体,并因此而显得有“灵”有“趣”。山水画固然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但亦应象领会典籍那样“旨微于言象之外”,即超越“形”的有限性而去领会那无限的“神”。这是构成“畅神”说的一重含义。书中尽管论述了类似西方透视法的远近法,但最终仍归结为得“嵩、华之秀,玄牝之灵”,即为了得山水之“神”。在主观方面,已经“含道”的主体在“映物”、“味象”、“应目会心”中,感发着自身的自由无限的内在精神,使得“万趣融其神思”;在和山水之“趣”的这种两忘俱一中,主体精神也得到了无限的解脱、展发和怡悦。这是“畅神”说的又一重含义。《画山水序》的“畅神”说,既深化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说,又突出了主体表现的意义,对中国古代的后期写意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野趣有声画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回跋。本集中的诗未按体裁类编,上卷主要写隐逸情怀,表达山斋独乐之趣。下卷除这类作品之外,有些干谒、应酬之作。方回跋中说:“叔明能画能诗,笔愈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未老也,岂胸中有所养而然乎?其无声之诗,当求米元章、张彦远辈评之;其有声之画如《回溪道中》,此五十六字《溪山村落图也》。”《四库全书总目》评杨公远的诗作说:“其诗不出宋末江湖派之格,盖一时风尚使然,一丘一壑亦有佳致。以久无刊本,故选宋元诗者多遗之。”今传《野趣有声画》系明嘉靖十五年(1536)汪元锡传抄于杨公远的后裔。《四库全书总目》还说:杨公远“入元以后干谒当路,颂扬德政之诗不一而足。其未出仕当由梯进无媒,固不能与密之终身隐遁者同日语矣。今系之元人,从其志也。”对杨公远的大节颇含微词。
六艺之一录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一为“金器款识”,二为“刻石文字”,三为“法帖论述”,四为“古今书体”,五为“历朝书论”,六为“历朝书谱”。此书搜集极广,凡六书之异同、八法之变化,及刊刻墨迹之源流得失,凡以往典籍所具者,无不辑之。其原则是只录前人成说,而不以己意参入,即使彼有异论及舛互不合者,也两存其说,以待后之抉择。考自古论书著作,唐代以前者,只有张彦远《法书要录》为详。唐以后论书之著,没有比此书更详尽赅备者。虽然采择收录不尽纯,体例也不尽完善,但其排比贯串,上下两千余年,洪细俱备,实为书学之总汇。惜此书未列目次,翻检甚为不便。其稿本后归潘红茶家,八千卷楼有抄本,不全。原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有旧抄本,残存一百三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