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拾遗记
一名《南部烟花录》、《隋遗录》。传奇小说。旧题唐颜师古作,后人多疑其伪。上下两卷。叙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巡幸江都之逸事。上卷记隋炀帝巡幸途中花天酒地,唯事女色,下卷记他至江都后侈靡无度的行宫生活。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 “《隋遗录》上下卷,据原本《说郛》七十八录出,以《百川学海》本校之。前题唐颜师古撰,末有无名氏跋,谓会昌中,僧志彻得于瓦棺寺阁南双阁之荀笔中,题《南部烟花录》,为颜公遗稿,取《隋书》校之,多隐文,后乃重编为《大业拾遗记》。原本缺落,凡十七八,悉从而补之矣云云。是此书本名《南部烟花录》,既重编,乃称《大业拾遗记》
灵应传
传奇小说。见《太平广记》卷四九二,无出处及撰人名氏,当为单篇流传的作品。亦有《古今说海》、《唐人说荟》诸本。《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另有题于逖《灵应录》者,非此本。鲁迅称此传“在记龙女之贞淑,郑承符之智勇,而亦取李朝威《柳毅传》中事,盖受其影响,又稍变异之。”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传中主人公善女湫龙女九娘子自称洞庭君是她的外祖父,父亲为普济王,象郡石龙少子的遗孀,被父母强迫再嫁朝那小龙的季弟,坚拒不从。朝那兴兵逼其就范。九娘子率众抗拒,三战三北,求助于泾原节度使周宝,借大将郑承符助战,终于打败朝那。
宣验记
志怪小说集。作者刘义庆。原书13卷,已佚。约成书于晚年(元嘉十七年)之后。该书最早见于《隋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三卷(一作三十卷)。两《唐志》不录。鲁迅据《太平广记》、 《说郛》等书辑其佚文三十五条,编入《古小说钩沉》内,这是目前较为完备的辑本。《宣验记》是南朝出现较早的、专为宣明因果应验的佛家观念而产生的志怪小说。当时由印度传来的佛教影响很大,它的灵魂不死、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之说,在社会上特别盛行。宋书》、《南史》刘义庆本传中未著录。《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13卷,一作30卷。两《唐书》未录。法琳《破邪论》卷下、《辨正论》卷6都提到刘义庆撰《宣验记》。刘义庆晚年信奉佛教,此书当是其晚年之作。其佚文散见于南朝梁代慧皎《高僧传》,唐《初学记》、《白孔六帖》、《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
无双传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亦收有此篇。小说描写的是刘无双与王仙客悲欢离合、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仙客与无双是姑舅表亲,自幼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互相爱慕,结果二人长大之后却不能结成姻缘。后来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冲破了种种阻挠,在众多好心人和侠义之士的热情帮助下,才使二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作品构思奇特,情节曲折离奇,结构严谨,处处设悬念,引人入胜。
旌异记
志怪小说集。隋侯白撰。《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五卷,称侯君素撰。 《旧唐志》误作侯君集;《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卷帙均同《隋志》。该书久已亡佚,遗文存《法苑珠林》、《续高僧传》、《三宝感通录》等书中。鲁迅辑其遗文十条, 载《古小说钩沉》。唐人有称《精异记》、《积异传》者,乃字音讹传之故。
妒记
轶事小说集。又称《妒妇记》。南朝宋虞通之撰。 《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二卷。 《新唐志》同,但不著撰人。 《旧唐志》及《宋志》均不载。此书久已亡佚,遗文散见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艺文类聚》、 《白孔六帖》、 《太平御览》诸书中。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七条,是今所见唯一的辑佚本。 《宋书》卷四一《后妃传》云: “宋世诸主,莫不严妒,太宗每疾之。湖熟令袁慆妻以妒忌赐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妇记》。”(《宋书》卷四十一《后妃传》)可知是书乃是受钦命为现实治政者服务而作,当成书于刘宋末。书中全记两晋以来妒妇故事。
甄异传
东晋·戴祚撰。又称《甄异记》、《甄异志》、《甄异录》。志怪小说集。三卷。原书早佚。《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杂传类,题“晋西戎主簿戴祚撰”。 《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大约亡于宋。重编《说郛》本辑其遗文五则,但多有误收;鲁迅《古小说钩沉》自《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齐民要术》和苏易简《文房四谱》诸书中辑其遗文十七条,是当前较完备的辑佚本。所记多为晋太元、建武中鬼神怪异、感应灵验之事,为此前志怪书所不载。其中“秦树”、“杨丑奴”记人与鬼、人与妖恋爱,“张阁”、“张牧\"记鬼使、鬼奴故事,皆首尾完整,情节曲折,较有小说韵味。
郭氏集异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郭季产撰。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隋书·经籍志》古史类有《续晋纪》五卷,题宋新兴太守郭季产撰。《宋书》和《南史》之《蔡兴宗传》中有前废帝领军王玄谟所亲故吏郭季产云云。所知作者事迹仅此。此书古无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录其遗文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鬼怪故事,四条宣扬卜筮之术、预知人间吉凶的故事。
迷楼记
又称《炀帝迷楼记》。小说。旧题唐韩偓撰。一卷。偓有《韩翰林集》已著录。是编取隋炀帝晚居“迷楼”,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终使隋朝灭亡故事。 写出建造迷楼, 役夫数万,经岁而成。又制“任意车”,游荡后宫,荒淫糜乱。有《古今说海》本、 《历代小史》本、《古今逸史》本、 《五朝小说》本、 《说郛》本、 《唐人说荟》本,鲁迅《唐宋传奇集》卷六自原本《说郛》三十二录入。 《四库全书总目》说此书“亦见《青琐高议》”,鲁迅驳之,说:“然《青琐高议》实无有,殆纪昀辈等之误也。”本书作者, 《唐人说荟》题作韩偓,《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与《海山记》等“同出依托”,鲁迅题作“缺名”。
孔氏志怪
志怪小说集,原书4卷,已佚。孔约撰。《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注云孔氏撰。两《唐志》卷帙同, 《旧唐志》不著撰人,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题作《孔氏志怪》。《太平广记》卷二七六《晋明帝》条引作孔约《志怪》,故知孔氏即孔约。该书古无辑本,鲁迅辑其遗文十条,载《古小说钩沉》。
列异传
笔记小说。魏曹丕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此集旧题魏文帝(曹丕)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卷数同,而撰人则改题张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撰人同《旧唐书》,而卷数则减为一卷,或已有阙失。宋以后未见著录。原书已佚,而晋唐人著述颇引用。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五十则。今人辑本增《韩凭夫妇》一条,而去其窜入甘露、开始年间曹丕身后事五条,存四十六条。《新唐志》作一卷。宋时亡佚。因书中有记正始、甘露年间事,故宋以后人多以为晋张华撰,然初盛唐人皆不云张华。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云: “意张华续文帝书,而后人合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于两说间不作抉择,惟据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有征引,定其为“魏晋人作无疑也。”
灵鬼志
志怪小说集,三卷,东晋荀氏撰。荀氏名字籍里未详。是编所记皆鬼神怪异、佛教灵验之事。原书今佚,佚文散见《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说郛》本存一卷。《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 《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该书大约北宋亡佚,而且古无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于《世说》注、《法苑珠林》及唐宋诸类书中辑其遗文二十四条,其中《嵇康》、 《蔡谟》、 《李通》诸条系误收《灵异志》和《虚异志》。该书原曾分篇,鲁迅辑本中有题作《灵鬼志·谣征》篇者,但仅此一篇而已,其他各篇篇名,均不可考知。
录异传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说钩沉》。该书产生的时代亦不能确知。据鲁迅辑本所录,有晋隆安中事,可以推知其成书约在东晋末或南朝。《录异传》属于杂鬼神志怪,所记内容起自周秦,迄于东晋的鬼神、妖异、奇闻、怪事之类的传说
冥祥记
古小说。南朝人王琰撰。辑佚书,不分卷。琰约生于宋孝建元年(454),卒于梁天监、普通间(502—527)。仕齐为太子舍人,仕梁为吴兴令。据自序说幼年居交阯(今越南河内),从贤法师受五戒,后还都,云游各地。此书撰成于梁初,系感于观世音金像显验而著。《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志》同,《新唐志》人小说家类。唐前释家书多有记载。此书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疑其亡于宋。遗文存《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类书中, 《说郛》、《古今说部丛书》各有辑佚本,一卷。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一百三十一条及自序一篇,绝大部分取自《法苑珠林》,其中有记隋及唐人事,当系后人窜易,非王琰原作。
绿珠传
传奇小说。宋乐史(930—1007)撰。一卷。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南唐时任秘书郎,入宋初仕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赐进士及第,历三馆编修、直史馆,数任知州。著有《太平寰宇记》传世。是篇系据《语林》、《世说新语》、《晋书》等记载,有《说郛》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多种本子,以鲁迅辑《唐宋传奇集》本为常见。《绿珠传》从绿珠诞生说起,次叙其美艳善歌舞,为富户石崇所宠爱。赵王司马伦叛乱,原石崇的部下孙秀附之,使人求绿珠。石崇出侍婢数百人任其择取,但使者坚持只要绿珠。石崇勃然变色,不肯给。于是孙秀唆使司马伦族灭石崇。后绿珠跳楼自杀,石崇被弃东市。
神异记
晋代志怪小说集。王浮撰。原书已佚。该书史志不见著录,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收载此书,但未言卷数,亦不知亡于何时。 《太平广记》、 《事类赋注》、 《太平寰宇记》等书存其遗文,唯《太平御览》引称“王浮《神异记》”。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帛远传》记载:王浮,晋惠帝时人,官祭酒,曾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 《神异记》,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共收八条,大部分残缺不全,内容多记神仙事,颇符合王浮的道士身份。较完整者,仅有三则:一为《晋冶氏女徒》,取于《古文琐语》,一为《陈敏失信受罚》,一为《丹丘茗》。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分17节。不题撰者姓名。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张家为宋时临安书铺,故王国维、罗振玉皆以为宋人作。然鲁迅以为“逮于元朝,张家亦或无恙,则此书或为元人撰,未可知矣。”书叙唐玄奘取经故事。情节与后世所传不尽相同,但为《西游记》之蓝本。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有猴行者的加入,虽尚是“白衣秀士”,已自称“花果山紫云洞铜头铁额猕猴王”,主动帮助唐僧取经,战胜了妖魔,其次有深沙神出现,为沙和尚原型,再是途中遇到多起阻难,出现过火焰山、女人国,入王母池等情节,均为《西游记》所本。为研究《西游记》来源重要参考书 是编传世有二本,一为日本德富苏绛藏本,名为《大唐三藏取经记》三卷,缺第二卷。一即本书,上卷缺第一则,中卷缺第八则。二本虽命名有别,内容全同。前者为罗振玉收入所编《吉石庵丛书》中。后者亦有罗氏影宋本。
俗说
轶事小说集。南朝梁沈约作。原三卷。已佚。今存佚文五十余条,记东晋宋齐名人遗闻轶事。沈氏《俗说》主要记东晋和南朝宋社会上层人物佚闻杂事,内容相当杂繁琐碎。有的写妒妇美妾的新奇轶事,有的写士人之间的调笑戏谑和庸俗无聊的日常生活,只为博得读者一笑而已,其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相对较小。大约成书于南朝齐、梁年间。当时以此名书的有两种。《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著录: “《俗说》三卷,沈约撰,梁五卷。”又小说家类《世说》刘孝标注本下附注: “梁有《俗说》一卷,亡。”清马国翰据此以为后者为刘著。两书均已散佚。今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一卷,题沈约撰。鲁迅《古小说钩沉》本,不分卷,不题撰人,然《中国小说史略》以其佚文属沈约。两辑本均为五十二条,其中只有四条互异。
笑林
轶事小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撰。原书三卷,今佚。 《隋书·经籍志》和两《唐志》均有著录,《宋史·艺文志》不载。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云:“秘阁有《古笑林》十卷,晋孙楚《笑赋》曰:‘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 ’《笑林》本此。”王利器据此认为该书赵宋时尚存,唯卷帙由三卷扩充为十卷,或有后人附益。(《历代笑话集》)今有清马国输《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一卷。鲁迅辑其佚文二十九条,载《古小说钩沉》
齐谐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东阳无疑作。七卷。所记多鬼神灵怪之事,故取《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语为书名。原书已佚。《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 《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常见的辑佚本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和鲁迅《古小说钩沉》本,均为十五条。又南朝梁吴均作《续齐谐记》一卷,内容与《齐谐记》相近,有《说郛》、《顾氏文房小说》等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