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

短篇小说集,台静农作,收入《地之子》 中的小说有14篇,正如鲁迅所说:“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作者从民间取材,以朴实而略带粗犷的笔触,描画出人间的酸辛和凄楚。《蚯蚓们》展现的是典卖亲人的尘世惨剧,《负伤者》 中反映的是富豪霸妻,自己也被陷入狱的人间不平,《烛焰》描画的是旧社会习见的所谓“冲喜”,揭露了那种封建婚姻的残酷面貌,《天二哥》里把那种以欺凌弱者为荣的天二哥的愚昧自负刻画得生动逼真,《新坟》里的四太太,女儿被大兵奸死,儿子被大兵打死,家产被吞没,她被折磨得发疯,而这一切,却成为茶客们取乐的谈资,茶客们冷酷和麻木的面貌,跃然纸上。《拜堂》描写了穷人汪二和自己寡嫂成婚,细腻地刻画了他们那种追求、羞愧、委屈的复杂心理,写出了下层人民暗淡的生活和顽强的生存意志。作为未名社的一员,台静农明显地受到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他执著地反映着现实人生,用他的心血描画着耳闻目睹的种种人间不幸,因而这些作品尽管主要还只是素描式的勾勒,它毕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某一方面。

自剖

散文集。徐志摩著。1928年1月新月书店出版。收散文24篇,分为3辑。“自剖辑第一”中,有《自剖》、《再剖》、《求医》、《想飞》、《迎上前去》、《北戴河海滨幻想》等6篇;“哀思辑第二”中,有《我的祖母之死》、《悼沈叔薇》、《我的彼得》、《伤双括老人》、《吊刘叔和》等5篇;“游俄辑第三”中,则是题作《欧游漫录》的一组文章,共13题,它的副题为“西伯利亚游记”。此书没有序跋一类文字。扉页上是徐志摩自署的《自剖文集》,所以有人称它为《自剖文集》,也是不错的。这是作者的第三本散文集。抒写自我,是徐志摩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自剖》这一部文集中,这个特色尤为明显。像《自剖》、《再剖》、《想飞》、《北戴河海滨幻想》、《我的祖母之死》等等,都是如此。对于徐志摩瞑想式的小品文字,阿英曾归纳说:“用一颗宁静的心,抓住了一个问题的中心,慢慢地发展开去,而且发展得很远,甚至把问题的每个细胞,也同样的加以发展。”确实如此,《自剖》中的一些文字,便是如此发展开来的,《想飞》就突出地表现了这个特色。“西伯利亚游记”这组文章,是作者赴欧途经苏联时的见闻录。由于徐志摩是独游,又不会说俄语,所以游踪多限于车上,他以奇异的目光,看待苏联,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这组游记中,反映出了作者思想的驳杂,信笔写来,乱发议论,读者很难理出个条理来。这组游记,成就不高,倒是依然表现了徐志摩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自剖》一书解放后没有重印过,现收入1983年10月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徐志摩全集》中。

一叶

中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 1922年5月。同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小说的主人公李天根是一个青年学生。在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以“爱”作为“人间最大的补剂”。但是现实中却没有“爱”。他的父亲死于封建家族的迫害,他的恋人死于“野蛮的强迫婚姻”,他的朋友们也因无法忍受黑暗势力的迫害而远走异邦。他的信仰崩溃了,感叹“人生还不如一叶”,于是变成了一位“悲观主义和定命论”者。在描写李天根思想历程的同时,小说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二次革命”后反动军阀疯狂捕杀革命者和无辜平民的罪行,也有所揭露。《一叶》不仅勾画出了自清末至“五四”前夕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端,而且比较细致地描绘了“五四”时代觉悟了的知识分子对人生问题的思索。李天根变成一个“悲观主义与定命论”者,说明他并没有找到新的人生道路。但李天根的挫折、苦闷以至失败,录下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分子在探究人生问题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一叶》技巧上还不够成熟,情节中含有作者较明显的主观倾向,但它以较大的格局,丰富的内容,显示出新文学开创期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初步成绩。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 “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 “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年十一月某日项王自刎而死”说起,则推知“正集”的内容可能就是讲述项羽生前及楚汉之争的故事。本书卷上记诛韩信、征陈豨,捉季布及钟离末。卷中记汉高祖杀彭越、英布;高祖崩,吕后杀赵王如意及戚夫人。卷下记吕后专权,刘泽举兵反吕氏,终于文帝即位。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 《汉书》其他史传如 《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全书以斩韩信事件为主,兼及其他功臣被戮,线索分明,结构紧凑,与元代虞氏同刊的其他四种平话相比,是故事系统性较强的一部。该书是研究宋元话本小说的重要资料,并可见到戏曲与小说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影印本。排印本有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本。另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宋元平话集》本。

南游记

又名《华光天王南游志传》、《五 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章回 小说。明余象斗编著。四卷十八回。叙华光天 王故事。华光原为如来佛前一盏油灯,修成人 身,名妙吉祥。被罚到下界投生,名三眼灵光。 他为父报仇杀死龙王,被困死,又托生为炎梓 宫炎玄天王之子,名三眼灵耀。灵耀拜八景宫 妙乐天尊为师,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被封为火 部兵马大元帅。因在琼花会上打了金枪太子, 被天兵捉拿,便反出天界,自号华光大王,终败 于北方玄天上帝,再次到中界托生为萧家之 子,名华光。与铁扇公主成婚,当得知其母在酆 都受恶报时,三下地狱救母;又入天宫偷仙桃 医好其母嗜人的怪病。与齐天大圣相斗,议和 结为兄弟,最后归灵山。此书明显受吴承恩《西 游记》的影响。存明昌远堂李铺梓行本,“三台 馆山人仰止编”,上图下文。清嘉庆十六年《四 游记》本收入,有图,署“福文堂”。还有道光十 年《四游全传》、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等均收 入。

孤山再梦

清王羌特撰。三卷六回。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羌特字冠卿,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十二岁入泮,顺治四年选拔贡,康熙九年授云南顺宁府。书叙江南姑苏梅雨林与万宵娘的婚姻故事。梅生与宵娘去游春时相遇,互相爱慕。经木婆从中帮助,二人得以相见,面订终身。梅生请媒作伐。宵娘之父万钟正拟应允,有白姓各加色者从中破坏,污梅生与宵娘有伤风化,万钟不允婚事。梅生闻变。忧郁成疾。父母以程氏女冒充宵娘与梅生成亲。梅生知情后病愈重。宵娘开始以为梅生轻薄,悲愤而病,经木婆探明真相后,方释怨恨。宵娘病危,向父母表明心意,要求死后不埋葬。父母因怜爱女儿,从其意,将灵柩放在虎丘观音庵殿内。梅生至京师赴试,被选为杭州推官,趁赴任之机回苏州与父母及妻程氏团聚。宵娘托梦给父母及梅生,说将还魂。遂开棺,还魂再生,与梅生完婚,与程氏姊妹相称。梅生赴杭州任职,为官清正,受百姓称颂。梅生遂急流勇退。书属中篇才子佳人小说。明显受戏曲《牡丹亭》、《孤山梦》影响。第一回正文前入话称:“风流一事,可感天地,动鬼神,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以生。有如《牡丹亭》一本传奇。”有清抄本。未见出版。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不录。

小城三月

现代短篇小说。萧红著。初载1941年7月1日香港《时代文学》杂志第1卷第2号。香港海洋书屋1948年1月初版,1948年11月再版。为“万人丛书”之一。作品描写一农村少女的爱情悲剧。主人公翠姨是“我”的亲戚。她没有读过书,却很喜欢同正在读中学的“我”接近。妹妹出嫁以后,她就住到“我”的家里。翠姨是一个性格温柔内向,诚挚多情的少女,言谈举止娴静幽雅,但时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她会弹日本琴,会吹箫和笛子,参加“我”的家庭音乐会后,与“我”的堂兄产生了爱情。然而翠姨的母亲为她订了婚,对象是一个岁数比她小,个儿比她矮,正在乡下读私塾的有钱人家的独生子。她不满意母亲包办的婚姻,又不能自行作主与心中理想的伴侣恋爱,终于抑郁死去。《小城三月》是萧红在香港病中完成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饱经忧患之后,怀念故家、追忆往事而创作的,作品充满着温柔的感情,其风格明显地不同于作者其他带自传性的作品。

三梦记

唐代传奇小说。 1卷。白行简撰。现存本最早见于原本《说郛》所收。《五朝小说》、《唐人说荟》、《龙威秘书》、《香艳丛书》、《唐宋传奇集》、《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唐人小说》、《旧小说》都收有本篇。所谓“三梦”,指3个异常之梦的故事:其一为刘幽求远出夜归,途经寺院外,见其妻与十余人在寺中宴饮,掷瓦击之,忽不见。急归家,其妻自述梦中被瓦击醒, 这属于“彼有所梦而此遇之者”。其二为白行简,白居易等某日同游慈恩院,10余日后,收到远在梁州的稹寄来《纪梦诗》,叙其梦中见白氏兄弟游慈恩院、日期完全吻合。这属于“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其为窦质、韦旬一同入秦,宿潼关旅舍。窦梦至华岳祠遇一赵姓女巫请求为他祝神,醒后告知韦旬。次日果在华岳祠见赵姓女巫为之祝神。更奇的是赵巫也事先梦到窦质、韦旬即将来到,也曾告知同辈。这属于“两相通梦者”。接着,便以“行简曰”,议论三梦。全篇记事简明。篇后又有“行简曰”,叙张氏女梦中被召一事,明显超出本篇结构范围,时间又在会昌二年(842),当时自行简已卒多年,显然是后人伪托。三梦中刘幽求的故事较有影响。《河东记》中“独孤遐叔”事、《纂异记》中“张生”事,皆源出于此而稍详。

观心论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观心论》是智顗劝戒弟子学法归心而作。其用意在于为诸学徒随记而载,对空无所获者令其置文,以此观察学法的用心程度;也是为外诸四众接受佛法,便于传授。智顗并以此来区别世俗人等,若于观心答此无滞者,当知此人即是五品第子中初随喜品人,若不能答此问者,即是天魔外道眷属,方处三界牢狱,未有出离之期也。此论在序言中,以问答形式说明造论的意思,并在答中有六十五行偈,论述十六因缘。在因问引中释不生偈云,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在约观中列有一念自生心,引发三十六问,使有三十六偈。一偈问原理,有两偈问见思二惑,有四偈问四教,有一偈问四三昧,有一偈问二十五方便,有一偈问十境,有一偈问十乘观法,有七偈问果证,有十四偈问起教,有四偈问归趣。劝人信佛,不但要从行动上,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信服。其教化劝戒作用十分明显。现常见版本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载有 《观心论》一书。

演兴四首 初祀

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云缨为?兮愚木栭,洞渊禅兮揭巍巍。涂木兰兮莳糅蔫,被弱草兮禘礿联。仡浑洪兮馥阗阗,管化石兮洞刳天。翘修钐兮掉芜殳,灵巫?兮舞颙干。荐天?兮酒阳泉,献水芸兮饭霜籼,与太灵兮千万年。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见樗栲兮相阴覆,怜梫榕兮不丰茂。见榛梗之森梢,闵枞橎兮合蠹。槢桡桡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樒林樽兮不香,拔丰茸兮已实。岂元化之不均兮,非雨露之偏殊。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不如瘗吾心以冥想。终念此兮不怡,佁予莫识天地之意兮。愿截恶木之根,倾枭獍之古巢。取囗童以为薪,割大木使飞焰。徯枯腐之烧焚,实非吾心之不仁惠也。岂耻夫善恶之相纷,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济水之清涟,将封灌乎善木。令橚橚以梴梴,尚畏乎众善之未茂兮。为众恶之所挑凌,思聚义以为曹。令敷扶以相胜,取方所以柯如兮。吾将出于南荒,求寿藤与蟠木。吾将出于东方,祈有德而来归。辅神柽与坚香,且忧颙之翩翩。又愁㺠之奔驰,及阴阳兮不和。恶此土之失时,今神柽兮不茂。使坚香兮不滋,重嗟惋兮何补。每齐心以精意,切援祝于神明。冀感通于天地,犹恐众妖兮木魅。魍魉兮山精,山误惑于灵心。经绐于言兮不听,敢引佩以指水,誓吾心兮自明。囗群山以延想,吾独闵乎岭中。彼岭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殊閟绝之极颠,上闻产乎翠茸。欲采之以将寿,眇不知夫所从。大渊蕴蕴兮绝嶘岌岌,非梯梁以通险。当无路兮可入,彼猛毒兮曹聚。必凭托乎阻修,常儗儗兮伺人。又如何兮不愁,彼妖精兮变怪。必假见于风雨,常闪闪而伺人。又如何兮不苦,欲仗仁兮托信。将径往兮不难,久懹懹以㥄惋。却迟回而永叹,惧大灵兮不知。以予心为永惟,若不可乎遂已。吾终保夫直方,则必蒙皮篻以为矢。弦毋筱以为弧,化毒铜以为戟。刺棘竹以为殳,得猛烈之材。获与之而并驱,且舂刺乎恶毒。又引射夫妖怪,尽群类兮使无。令善仁兮不害,然后采梫榕以驾深。收枞橞兮梯险,跻予身之飘飘。承予步之??,入岭中而登玉峰。极閟绝而求翠茸,将吾寿兮随所从。思未得兮马如龙,独翳蔽于山颠。久低回而愠瘀,空仰讼于上玄。彼至精兮必应,宁古有而今无。将与身而皆亡,岂言之而已乎。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已受鲈乡招,柴车异尘鞅。方春融融时,红紫形梦想。胜游计自今,乐事何曾往。迎意引壶觞,班荆集少长。容膝地有馀,意不在袤广。牧竖良知心,长歌振林莽。蚕姑馈新蛹,篱落桑柘稀。一茧视万事,浮生同于归。水浅凉可濯,荷深香可衣。载言老圃计,勇决无依违。疏牖炷柏子,日与琴书娱。已复回商飙,凉意浮郊墟。自成松菊趣,不杂轩冕居。悠悠鸟脱罟,局局兔守株。试叩塞上翁,得丧为何如。元亮抱至道,诗发道之馀。利名莫能束,精神游太虚。冥想田园归,其乐无时无。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缤纷天上花,拍拍春意足。能追兹辰欢,独许苏玉局。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野翁太无营,借暖待晴旭。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筱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读史

孤竹之二子,曰伯夷叔齐。相揖不能祚,相依往西陲。煎民生水火,武王发威机。间间不识变,扣缰为嘘唏。迂哉溷中石,历久愈嵚崎。卒能赴首阳,憔悴赋采薇;虽曰瞢大理,守志固未移。我仰古高风,叔牙与管仲。处阵时对垒,相知不可动。三逐三走客,碌碌固何用?乃自阶下囚,一跃为梁栋。今则等斗鸡,利害相欺弄。苟有蜗芥得,卖之为梯奉。吁嗟不能言,舞月霜心痛。士有报知己,人则利其用。吴起吮卒疽,欲得其命送。巫祝于牲彘,欲得为祀供。剽人肝胆者,道德为面孔。在德不在险,舟中为敌国。复思牧民计,毋以防民舌。舌或可能钳,腹诽安能绝。峻刑油灭火,三赦一何悦。古风荡吾胸,古事泣吾血。英哉郑武公,伐胡有高计。投子于焦釜,燃萁于釜底。昧哉关其思,聪明过害已。其言固中事,其命固当取。武公去千年,山河纷变异。冥想生渺茫,传火今存未?伍尚共伍员,佳哉奢二子。从容赴大难,或奔欲雪耻。必一中大德,必一伸大义。一何果暴甚,日暮鞭尸体。阖闾昏不明,小利买伯嚭。抉眼欲悬吴,诅咒声切齿。此志卒不得,鸱夷浮江里。才具若良剑,斫铁如泥易。遇善秋水光,不善徒害己。空见浙江魂,万古鼓潮水。岂知之难哉,处知则难矣。逆鳞虽径寸,关枢之所系。愚子不能办,韩非良见理。饰敬而灭丑,委曲何侮耻。耻亦未能防,丧命于秦李。哀哉谈何易,行为辄乖背。处世有故技,后来当慎己。交亲二丈夫,反复敌阵垒。握兵能鞭尸,亡人走秦鄙。赤贫空一身,赖有七日泪。存楚覆楚间,毁悴岂顾己。高风并管鲍,同工异曲理。天下夫何物,一夫私物耳。群犬争一骨,狺狺露牙齿;吾民无胜负,终竟为彼噬。插身左右袒,不亦自污耻?四子地下逢,大梦今醒未。

秋夜九首

桐风弦商声,竹露琤寒滴。室幽月离离,壁古虫唧唧。迟莫行可企,朱明奄成昔。方来无新欢,既逝多故戚。晶晶窗下灯,照我为生客。西陆气凄恻,败扉宵不扃。片月落空隙,冷烟攒破棂。戚戚少安卧,悠悠孤抱醒。悲蛩呻酸响,老木挺瘦形。即此丛众感,懵然使心冥。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瘦骨惧寒集,病怀惊运周。回愁缘肠转,孤绪随噫抽。念昔苦多谬,惭今未违尤。流光逐逝水,瞬息不暂留。涉川当乘舟,遵岐当驾辀。前修有良轨,后辈宜勉由。尚须策其驽,庶几道可求。寒月如利戟,棱棱不可干。愁人如秋蝉,嘒嘒皆哀酸。新泪迸故眼,后噫续前叹。谁言一寸心,中有虑万端。冷衾无暖卧,短烛无长明。志士有愤叹,忧人多苦声。凉月挂寒壁,枯飙嘶商茎。四时递相促,羲驭长不宁。□□忽如剪,抚□飒已盈。窦虫鸣幽幽,馀生欲何成。四壁鬼神满,单栖谁与群。凝心无定寐,集耳多虚闻。病骨利于刃,瘠肤皱成纹。盘盘愁轮运,袅袅忧绪纷。强为咿嚘歌,鸣响如悲蚊。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寒蜂刺双足,峭若撄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露滴夕气瘦,风泣霜天枯。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感怀二十首

春日二三月,百草恣妍美。瘦马仰天鸣,壮心殊未已。日望苍梧云,夜梦湘江水。晓镜览朱颜,忧伤自此始。古人重附民,后世重兵车。鲛革与铁釶,兵败于垂沙。田野有饥色,千金购莫邪。将军不好武,守身无与蛇。蜜山多丹木,其下有丹水。中产白玉膏,食之长不死。哀哀世上人,果腹任鞭棰。栖迟尘网中,局蹐待销毁。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余里。得失在跬步,杨朱泣路歧。变易在俄顷,墨翟悲染丝。人心有取舍,爱憎随相欺。八骏虽神逸,绝尘犹可追。美哉武灵王,梦登黄华颠。女娃挟赵瑟,歌诗流眄妍。变服习胡射,宗族害其贤。奇计竟不成,美人空弃捐。昔有梁孝王,风流歌吹台。西行见天子,侍从多贤才。相如虽未至,得见邹与枚。旷世无伯乐,骐骝为驽骀。筑墙非过计,领人乃见疑。忠言戮其身,哀哉关其思。周泽即云渥,爱憎谁能期。奈何婴逆鳞,福祸岂不知。鲧死于羽邱,乃因窃息壤。义士与顽民,周师异诛赏。圣贤秉至公,曲直应无枉。人心无是非,是非徒自网。木鸣响焦杀,怪星党天居。人情有忧乐,天意亦惨舒。穆王得造父,八骏供驰驱。如何致千里,辟马驱毁舆。取士必取骨,相马莫相毛。淮南养宾客,所重斗与筲。照蝉不明火,振树将徒劳。哀哉蒙鸠子,托命于苇苕。威风敛羽翼,众口誉焦明。焦明与威风,异命不同声。西巢三珠树,振翮一哀鸣。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猛虎长百兽,梧斗轻重围。群鸟待凤凰,摩天能高飞。人王御万众,勇武世所稀。鲛韅与弥龙,乌足养其威。力父佩璇玉,被服妖不妍。背人傅脂粉,巧笑尾群仙。玉台谒王母,心醉天子篇。高邱一回首,众女空婵娟。魂魄昆仑气,洛洛清溪流。琅玕出西极,光采粲九州。鸾凤一朝去,宫馆颓山邱。崦嵫不可望,望之令人愁。女娃为精卫,街石堙东海。东海水未堙,女娃心已改。夸父走虞渊,白日终相待。奈何金石心,坐视生吝悔。天路绝泥滓,人世终苦辛。一念脱尘网,双足生青云。云中发箫管,悦耳何缤纷。回瞰所来地,泣下为人群。百川深自回,噭焰坐相失。饮羽及石梁,九载甘肃瑟。八表问阴霾,虚白自盈室。十日丽芜皋,光明冀来日。

咏怀诗五首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中路高韵益,窈窕钦重玄。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偃蹇收神辔,领略综名书。涉老咍双玄,披庄玩太初。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涂。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神理远不疾,道会无陵骋。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余生一何散,分不咨天挺。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

明宪宗实录

二百九十三卷。述宪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天顺八年(1464)正月,终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以刘吉为总裁纂修,四年八月成书。因刘吉与宪宗末年大学士刘珝及吏部尚书尹旻不和,故记事中多有曲笔。

明宪宗宝训

明宪宗朱见深语录汇编。刘吉等编纂。弘治四年(1491)成书,与《明宪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六十三子目,前有明孝宗序。

刘敬子心所题桂林栖霞洞诗见寄梦想之馀次韵奉酬

从教扰扰校亏成,且可蘧蘧了死生。八极神游应有分,几时杖屦得同行。

客秋偶憩西子湖皆令携幼女过访发方覆额遂能诵诗写法帖楚楚可人今依然梦想间并裁小诗似之

瑟瑟轻罗澹澹妆,柳梢莺语乍调簧。乌云应拂春山小,红蕊初含夜雨香。鸳水毓灵多鲍谢,蝇头妙楷逼钟王。梦回犹记殷勤别,几欲笺诗燕子忙。

金陵道中遇雨寄功父光国五首 其五

梦想江南今日到,肩舆过处落花风。行人五月金陵道,石竹花开白雨中。

1 7 8 9 10 1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