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文仲母孀节卷
截发甘扃户,同心怅结缡。百年蒿里梦,五夜柏舟诗。熊胆含辛日,鸳衾入梦时。斑衣张仲在,好为赋瑶池。
寄祝张翁源泰亭二首 其一
鸿名宿昔著关中,凫舄今飞到粤东。孝友世传张仲在,文章人羡景阳工。九成乐奏高台月,百里花开昨日风。题柱盛名何以颂,早将霖雨慰宸衷。
寄祝张翁源泰亭二首
鸿名宿昔著关中,凫舄今飞到粤东。孝友世传张仲在,文章人羡景阳工。九成乐奏高台月,百里花开昨日风。题柱盛名何以颂,早将霖雨慰宸衷。衰颓久矣绝逢迎,卜得山居却带城。方讶里中惊驷马,岂知门外驻干旌。雄谈入座师资见,玉树临风意气生。多谢文章枉相属,江淹才尽老无成。
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9年),西汉开国功臣,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颍川城父人。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谥号“文成侯”。 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起兵反秦,后归刘邦,成为刘邦重要谋士之一。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刘邦身边,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朝建立,封留侯。张良在惠帝六年病卒。张良向刘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成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
又代上张帅太尉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中秋即事和张图溟韵
夜来秋色净寒烟,万里山河一镜悬。露滴杯中宾兴剧,光垂海上主恩偏。砧声莫到斋亭处,杵影还归几榻前。兄弟颉颃张俭在,三年此夜泛霜天。
湖上同张行人章太守泛舟
水际云霞蒸暮天,雨中舟楫试登仙。寻幽兴远徐徐棹,怀古诗成细细编。词客喜逢张说在,郡侯兼得李邕贤。奚囊胜有鹅池墨,閒就湖亭石上研。
留别小妓张凤
半载心期一夕休,晓风残月怅悠悠。刘晨去后花应谢,箫史归来凤少留。别梦易迷桃叶渡,离魂难上木兰舟。秦淮便是天河水,为有张星在上头。
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四
浮名驱逐阻音尘,一别伊川十二春。顾我衰残如槁木,羡公眉寿若灵椿。寒梅乍吐香尤馥,白酒新篘味颇醇。对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滨。
送济上人归漳南
密林影群阴,露叶光翻夕。幽人独经行,满院许秋色。几年涉岭海,颇亦历佳席。迩来寄江寺,痴坐室生白。吾家在漳南,万顷苍玉璧。何当附舶归,重拂林下石。此生一梦耳,梦觉试寻绎。倚筇作长啸,万事付鸟迹。若有閒中吟,无惜寄飞翼。
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道义相期久益芳,忘年敦契自南阳。荣公三乐今谁似,李白千篇敏异常。愿见却须烦枉驾,奉欢先已辟东堂。故情新约知无改,松柏从来耐雪霜。宠荣踰分自颠跻,珍重高人早拂衣。山郡经时无好客,铃斋终日敞閒扉。琼瑶获报欣情重,酒醴将诚愧物微。道义充盈文笔健,应容残朽再亲依。思君日日上高楼,心逐西南汉水流。侧听车音常有待,互酬诗兴未能休。高阳簪履成陈迹,西洛衣冠散旧游。独有地仙年八十,逍遥林下笑公侯。浮名驱逐阻音尘,一别伊川十二春。顾我衰残如槁木,羡公眉寿若灵椿。寒梅乍吐香尤馥,白酒新篘味颇醇。对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滨。高标早与利名疏,独向先门肯曳裾。举眼正无羁客伴,解颜频喜故人书。相期消息应端的,久别情怀待展舒。闻说山城春色早,安车乘兴莫徐徐。诗筒相续到随城,练句挥毫老益精。尺素屡兼双鲤赠,一言相诺百金轻。酒思佳客忘怀饮,梅吐新香扑鼻清。但得安车寻旧约,敢施行马待先生。
题涂伯贞静深堂在南昌府
闻子筑堂依翠岑,幽耽长是寄登临。一尘不动夜方寂,万卉无言春自深。隐几看云生晚兴,写书滴露见乡心。故园亦在章江上,载酒何时许共寻。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
元杂剧剧本。简名《张鼎勘头巾》。孙仲章撰(一说陆登善撰)。末本。剧写刘平远的妻子与道士王知观有染,二人谋害刘平远,嫁祸于贫民王小二,王小二被昏官判处死刑。河南府六案都孔目张鼎不避灾祸,主动要求重审刘平远被杀案。张鼎从一头巾发现疑点,一追到底,终使案情真象大白,王小二获释,王知观和刘平远妻被处死。本剧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推理细致入微,真实可信。主人公张鼎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善于做调查研究,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为伸张正义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全剧结构谨严,脉络明晰,戏剧冲突一波接一波,环环紧扣,针线极为细密。吐言发字,一划口语,尤易打动读者和听众。张鼎在元剧众多能吏形象塑造中是最成功的一个。历史上的张鼎系元代著名清官,元世祖中统十四年任鄂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参知政事。据《元史·世祖本纪》载,元世祖中统十五年因刘铁木儿向元世祖进谄言,元世祖下诏罢免了张鼎的官职。据传他在职期间曾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传张鼎事的元杂剧除本剧外,还有孟汉卿的《张鼎智勘魔合罗》。今存《脉望馆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
南湖集
诗词别集。十卷,包括诗九卷、词一卷。宋张镃撰。张集在宋诸目录著作中皆无记载,镃早有《南湖集》之名目,故杨万里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曾为此集作序。宋末元初,方回为《南湖集》作跋云:近得其前集二十五卷,三千馀首,嘉定庚午(1210年)自序,盖所谓得“活法”于诚斋者。从方回之跋,可知《南湖集》最初编定时间及张镃诗作之多。明初书录中始见著录《南湖集》。《文渊阁书目》与《箓竹堂书目》并载《南湖集》五册,不知是否方回所见二十五卷本。但此后张集便沉没无闻。张镃之诗、词散见于《永乐大典》各韵之中,四库馆臣加以采掇裒次,以类相从,厘为十卷,得诗一千一十七首、词七十八阕,编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鲍廷博刊《南湖集》十卷、《附录》三卷,其中诗词文亦自《永乐大典》中辑得,附录为遗文一卷、碑刻一卷、逸事一卷,有鲍氏知不足斋刊本。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诗文总集。一百十八卷。明张溥编纂。张溥(1602—1641)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崇祯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二年(1629)组织当地名士,创立复社,这个社团在反对阉党和抗清斗争中起过作用。唐以前作者别集至明末只存不到三十家,大多散佚,张氏在明张燮《七十二家集》、冯惟讷《古诗纪》基础上,拾遗补阙,网罗放佚,辑成此集。上起汉代贾谊,终于隋代薛道蕴,两汉魏晋南北朝重要的诗人如曹操、曹植、王粲、阮籍、潘安、刘琨、郭璞、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何逊、徐陵、庾信等人专集俱收入书中,并有所增益,前后共一百零三家。唐以前除《诗经》、《楚辞》和无名氏作品外的重要诗歌作品都可见于此书之中,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每家之前,俱附有题辞,或介绍作家生平经历,或评述作家思想倾向,或品藻诗文的高下、特色,多有创见。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张氏对每个作家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表现他对汉至隋这段文学发展有总体性的认识。此书缺欠是:一、张氏虽已声明“别集之外,诸家著书,非文体者,概不编入”,但这个原则并未贯彻到底,也有说经(如董仲舒之集录春秋阴阳)、史类(如褚少孙补《史记》)文字阑入。二、有些诗人应编专集而未编,如左思。此书有张氏原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东海集
明代诗文别集。张弼(字汝弼)著。张弼所著诗文,现存有两种类型的版本,一种是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题《张东海先生诗集》4卷,文集5卷,万历间又在张刻本基础上重修。《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东海文集》5卷,是此刻本的后半部,不知何故《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逸去了诗集部分。另一种是正德十五年(1520)书林刘氏日新书堂刻本,题曰《张东海先生文集》8卷。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张世绶翻刻刘氏日新书堂本,改名为《张东海全集》,凡8卷,并增有附录,不分卷,还附有张弘至所撰的《万里志》2卷。其诗文在当时均享盛名。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东海诗有豪气,不受羁勒,七言断句,尤推擅场。”但是,其文并不精焊,也不如诗,《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文则直抒胸臆,不事锻炼,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载,弼自评其书不如诗,诗不如文,以为英雄欺人之语。诚笃论云。”
光福诸山记
民国张郁文纂修。郁文,吴木渎人。民国十年(1921年)纂修《木渎小志》。而《光福诸山记》原附在张郁文《木渎小志》之后,著者当即张郁文。光福诸山记是一部记录光福区域范围内的山志。吴荫培《木渎小志·序》称张郁文“究心史地学,尝辑《晋书微》及《元史地理通释》二书,又东瞻泰岱,谒孔林孟庙,南泛圣湖,上匡庐,西泝汴洛,窥黄河铁桥,俯仰伊阙龙门之胜,道武汉而归,其志趣远矣。”又云:“戊午夏,吴县修志局开幕,延君采访,并委任绘图事,时相过从。”本《记》分山水、寺院、名迹三大类,分别记述光福的山水和人文,有些名胜之下还引录了历代名流游玩光福时所留下的诗篇,可作为清徐傅编《光福志》之参照。民国18年苏城毛上珍铅印本清徐傅编《光福志》后附有张郁文《补编》和《附录》,《补编》主要补录徐傅编《光福志》未收的自宋至清22人的传记,《附录》内容略类本《记》之寺院、名迹,但有增删。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中国书画著录书。明代张丑撰。丑生平在《张氏书画四表》中著录。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取黄庭坚“米家书画船”诗句意为此书名。前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严诚序及例略。卷一至卷二为三国、晋(莺字号、嘴字号),卷三至卷五为南北朝、唐、五代(啄字号、花字号、红字号),卷六至卷十一为宋元(溜字号、燕字号、尾字号、点字号、波字号、绿字号),卷十二为明(皱字号)。全书共收自晋钟繇至明仇英一百四十家。其中书家包括少数书兼画家共七十人左右,书画几乎各占一半。以书画家为纲,以其书画作品流传者为目。首列真迹,次采与真迹有关之题跋等,各注所出。其题跋有录自真迹,有录自书画史、书谱、书品、题跋、著录及各家文集,有据传闻补入。均为有作者生平、作品的形成、品评、流传、递藏、鉴定等方面的内容。时有张丑进行评论及考证的按语。所采详备,考证亦精审。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明代赏鉴之家考证多疏,是编独多所订正”。如《宋史·米芾传》载米芾卒年四十八,而米芾尚有四十八岁以后所作真迹流传;张丑据此考证,认为米芾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大观元年(1107年),年五十七,恰与米芾印迹“辛卯米芾”相合,足补《宋史》之失。此书成后,时人“一时服其精当”,以真迹就示张丑以求鉴定者曰众。后世收藏家也多据此书辨别书画真伪。于今对古代书画作品真迹的赏鉴、流传、递藏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初以抄本流传,原本仿谢枋得《文章轨范》之例,以“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为序编排。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池北草堂以原本刊出,并附刊米芾《宝章待访录》于第九卷(点字号)后、张丑《鉴古百一诗》于十二卷(皱字号)末。《四库全书》本作十二卷,删去严序及例略。又有光绪元年(1875年)有竹主人刊本、光绪十四年(1888年)孙溪朱氏重刊本传世。
幽闲鼓吹
唐代轶事小说集。1卷。张固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张固《幽闲鼓吹》一卷”。《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同。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刊《顾氏文房小说》本,有顾元庆跋语,说明他是据家藏宋本翻刻。全书25条,为张固在唐懿宗、唐僖宗时采录唐宣宗时遗事所成。张固生平不详。其书今本实分为26条,原因是今本误把“潘炎妻”一条分为两条。书中记事不限于唐宣宗时遗事,还有元和、会昌时事,是记载中晚唐帝王将相上层人物与著名文人轶事的小说集。《续百川学海》、《历代小史》、《宝颜堂秘笈》、《说郛》、《五朝小说》、《四库全书》、《唐人说荟》、《学海类编》、《古今说部丛书》、《说库》等丛书均收有本书。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有排印本(与《大唐传载》、《中朝故事》合订为1册)。其中较精彩的有:“杜黄裳”条记其廉洁俭朴,“潘炎妻”条记一位有识见的妇女,“顾况”条记其对白居易的赏识,“李贺”条记韩愈对其《雁门太守行》的赞赏,“李宗闵”条记李德裕与李宗闵的互相倾轧,都可作史料看。“苗晋卿”条与“刘禹锡”条记术数应验,有志怪意味。
读易日钞
清张烈撰。八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尊崇朱熹《周易本义》之解,主于因象设事,就事陈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谓《易》者象也,言有尽,象无穷。伏羲画为奇偶,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系彖,逐画系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万事万理毕具。大旨在因象设事,就事陈理,犹说《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孙、升孙《纪实》云:‘此稿已删润四十余过,至易簀前数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诸书,考订知来、藏往二义,旋加改补。’云云。则其用力亦可谓勤矣。烈之没也,门人私谥曰‘志道先生’。杨允长作《私谥议》一篇,冠于此书之首。昔宋儒张载之没,门人欲为作私谥,司马光力言其非。当时手帖,犹载《张子全书》之首。古人以礼处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国家易名之典,其谨严如是。允长等未之闻乎?今录是书,而削除是《议》,用杜标榜之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