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和向辟之元夜 其二
无愧涂人即可欢,□□□□□□□。月华瑩澈通春夕,民气融和却暮寒。捃摭肴蔬成曲会,扶携老稚任环观。邑侬他日逢今日,往往应能话旧官。
九日三首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解衣换村酒,酒薄不须嫌。节到勿空过,杯行且强拈。得闲身尚健,适意事难兼。醉卧南窗日,谁知酸与甜。幼子淮西客,双壶思老人。远来经颔淡,细酌喜清醇。饮罢遥怜汝,归来早及春。南斋昔未有,馀似旧时贫。
咏史 姜维
国小民劳事已非,城狐不斩愈危机。却屯已可擒钟会,邓艾无翎独解飞。无德那堪力不任,重关如掌寇戎深。幽冥不系枭钟会,犹有区区一片心。
次韵奉于先生
事道拳拳数梦周,好将仁义作居由。他年慰满苍生望,野服黄冠任退休。
竹轩为黄处士题
山翁满山都种竹,竹里开轩面面山。何处更容尘土入,有时遥送岭云还。诗书偃仰遂百岁,霄汉飞腾任九关。报道春风消息好,孙枝又长箨龙斑。
阻风湖口 其一
雨色千艘转,涛声万马驱。河山归惨淡,天地失须臾。独坐思舟楫,微官任道途。何堪一群雁,失侣自哀呼。
春日再游韦园仍用前韵 其一
春事携尊尽,清溪倚杖看。山容薜荔古,水气桃花寒。仗饮扶馀醉,为欢别起端。如能念狂简,吾岂任簪冠。
寿李方城宪幕八十
早岁论交在射宫,閒居欣赏胜情同。看君玉树风尘外,酌我金罍耄耋中。粤峤回车官任拙,吴绡泼墨醉能工。东都九老香山社,逾百遐龄属李翁。
麻姑峰示诸生
泰山山外又东山,意象分明在此间。化雨年长惭孔孟,春风裾后几曾颜。谈空说有嗟时谬,识我观心尽日閒。南北路歧千里别,欲行先与认三关。
赠雷元亮先生
朅来间数白头翁,有尔清标回不同。此日说诗能化俗,百年看剑自家风。春光好处心俱壮,月旦从人耳似聋。尘世一官任年少,酒杯常混野人中。
夏日院中遣兴
荷叶池塘四月初,满庭梅雨正疏疏。心閒已悟天无际,性静应知乐有馀。架上诗书频检阅,环中光景任盈虚。铁冠御史谁能识,隐几无言学养愚。
送龙君御北上
蓟北三千里,扬帆复此行。水程时序易,身计羽毛轻。玩世安穷达,移官任圣明。离心并芳草,日夜为君生。
阻风湖口
雨色千艘转,涛声万马驱。河山归惨淡,天地失须臾。独坐思舟楫,微官任道途。何堪一群雁,失侣自哀呼。津吏迎相挽,孤帆尽日稽。束云淮县小,崩浪楚山低。风雨千灵集,乾坤七圣迷。长安不可望,畏路重含悽。
春日再游韦园仍用前韵
春事携尊尽,清溪倚杖看。山容薜荔古,水气桃花寒。仗饮扶馀醉,为欢别起端。如能念狂简,吾岂任簪冠。身世吾今醉,乾坤尔辈逢。褰裳采兰芷,奏曲起鱼龙。返照杯频得,浮烟阙自重。莫嗔归骑缓,花底爱行踪。
寄金惟良二首
宣平南去把芙蓉,招手黄山万丈峰。他日相期秦观下,瀑泉飞傍石闾松。我向中原作酒星,忆君天际大鄣亭。五千欲受鞶囊字,牛出关门认是青。
西洋汤道未先生来
一日两命驾,过我松亭前。执手慰老颜,不若人相怜。沧海十万里,来任天官篇。占象见端委,告君忧未然。忠爱性不移,直谏意益坚。贾谊遇汉文,《治安书》可传。公为太史令,洛下诚并贤。翻愧畴昔交,势利多扳缘。愿从学道术,寡营成大年。
长亭怨 秋堠
望前路、依依衰草。瘦柳亭边,马尘多少。惨憺旗竿,去程愁认玉关道。夕阳来透,知每日、平安报。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驼催到。霜晓。傍山村水驿,几处荷戈人老。危楼四倚,况带著、荒堤斜照。甚时看、瓯脱烟消,定添入、秋徵诗料。任画鹭模糊,寒日鸦啼残堡。
假太子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储光羲诗集
诗集。唐储光羲(707—约760)撰。五卷。光羲,族望兖州(今山东曲阜)籍贯润州延陵(今属江苏)。开元进士。曾任微官,退隐终南。后复出,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受伪官,乱平下狱,贬死岭南。原有文篇赋论凡七十卷,乃其子储溶乞王缙编次。又著《政论》十卷,《九经分疏义》二十卷,今皆散佚。此本仅存诗二百二十余首。其诗多五言古体,除应制、应酬一类作品外,多为描写田园生活之作。如《田家即事》、《田家杂兴》等诗,风格淡朴自然,深受陶渊明影响。《天禄琳琅》著录为五卷。有《唐五十家诗集》本,《十家唐诗》本。诸家著录如张金吾爱日精庐、丁丙善本书室皆为明活字本,清雍正间有不分卷本。又近人储皖峰《储氏丛书》辑其诗为五卷、另有附录一卷。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表入贡,康熙赐敕谕,与喀尔喀修好;后来噶尔丹投敌叛国。三十五年(1696年),玄烨亲率六师远征,九月再征塞北,次年二月再次出兵,及至十月,乃廓清大漠、威定边陲,得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之尸,完成清统一大业。书前载《御制纪略》一篇,书后附告成太学及勒石记功碑文。今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1971年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略丛书》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