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
一疏纲常重,端平起直声。难磨石宋璟,不动铁元城。前辈风流在,南州个信诚。精神兼学力,倾倒为遐氓。喜怒皆和气,天全一片春。眼高多识士,心直不疑人。称得深衣古,争传判笔神。恙微谈笑去,忽失玉璘珣。纸钱森插竹,遗像在方桥。月暗甘棠密,风嘶韩木乔。所悲缘瘁国,于谊况同朝。凄断黄湾路,丹旌些莫招。
杂书五首 其一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主人不敢讶,四座悄无言。何异百鸟群,仰视孤凤骞。良史剧善绘,丹青俨如存。何当得再拜,一醒尘目昏。
奉赠蒋师相敬所致仕归湘源兼简令兄大司徒二首 其一
力辞机柄遂归田,朝野相看意惘然。直节旧尝称宋璟,抗言终不负伊川。三孤望重台阶正,八座官高棣萼联。相业都归嘉靖诏,他年信史有遗编。
奉赠蒋师相敬所致仕归湘源兼简令兄大司徒二首
力辞机柄遂归田,朝野相看意惘然。直节旧尝称宋璟,抗言终不负伊川。三孤望重台阶正,八座官高棣萼联。相业都归嘉靖诏,他年信史有遗编。椿津未老并遗荣,禄赐便蕃荷圣明。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黄扉粉署当年梦,碧水丹山此日盟。潞国平章还故事,未应畎亩便忘情。
杂书五首 其一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主人不敢讶,四座悄无言。何异百鸟群,仰视孤凤骞。良史剧善绘,丹青俨如存。何当得再拜,一醒尘目昏。美人鲜妆坐,膝下锦绷儿。珍果半衔袖,黄柑带青枝。可爱故不与,绕床牵母衣。文举方四岁,掉头扬青眉。得果尚取小,焉能为尔嬉。荠堇不同味,萧兰不共根。云鹏与斥鴳,所乐各有存。本是麋鹿性,而当絷缨繁。缨繁已自困,更使舞当轩。方将龁野槁,难报刍秣恩。抚事意不适,掩书翻自疑。皇穹降民德,圣言岂予欺。云胡康庄道,蹶入千仞溪。皮伤毛焉附,巢破卵则危。同舟济江海,生死理共之。宁当风波际,篙楫自纷披。曲突见谓早,焦头竟何裨。永念竦毛骨,中宵起呼衣。展转竟达旦,欲言当语谁。妾本田家女,出身事蚕桑。十三学抛梭,十五成文章。二十嫁夫婿,上堂奉姑嫜。伯姒调鸣瑟,小姑弄金簧。清声激四坐,欢乐殊未央。回眸忽自失,羞涩归下房。明灯发图史,彤管有遗芳。先哲岂予侮,永矢期勿忘。
阁笔
知音难得况蛾眉,手摔瑶琴谢子期。宋璟怕题梅萼赋,杜陵悲撤海棠诗。抽毫作诔循遗教,分俸营斋托诡辞。我亦怜才非好色,料无人识有天知。
刘文靖健
二公鼎鼐调和地,翊赞无如少主昏。善断固应推宋璟,反攻几至杀陈蕃。谏书泪渍金滕册,奸党名刊端礼门。居洛重思重入相,廿年顾命答明恩。
酬桐庐知县刁衎歌
诏守江西新定郡,二年抚俗谁相问。白浪青山绕郡城,卧理烟霞称嘉遁。帝乡迢迢天一涯,子牟恋阙人不知。慷慨情怀何企慕,宋璟政事杜牧诗。六县万家人辑睦,鱼盐利人茶货足。公家事简案牍稀,芳草疏篱映空狱。杨柳湖边观钓鱼,芙蓉池上静看书。优游天爵浩然性,贵如三入承明庐。靖节先生来访我,欣然延入皇堂坐。敛襟欲坐先发言,捧出尺书双袖间。七轴好词同跪授,儒雅礼丰情意厚。主人识鉴非延陵,金石何烦荣固陋。且置琼瑶未暇看,高谈如绮有馀欢。黄鹂百啭天欲暮,客去斜阳已半轩。焚香道院无人到,风花拂几收真诰。却取文编一一看,南朝体制多渊奥。两轴七字五字诗,珠贯累累乐府词。古于禅月画罗汉,丽于范蠡进西施。议论精微穷理窟,赋咏升高能体物。一篇序送周子通,飘飘思若翻冥鸿。自有沧浪高尚志,因人命笔生词锋。尝闻水国清辉殿,曾事吴王侍文宴。田园未遂归去来,严子台边知一县。古人穷则善一身,达则惠泽如阳春。一邑生灵如受赐,何须兼济方为贵。金门吏隐能安身,何必弃官为逸人。桐庐山水幸堪赏,歌诗酬唱且相亲。
良弼使君寄梅花翌日曹宪仲约偶成长句
北归已度梅花岭,洗尽瘴尘愁欲醒。一枝何处最奇绝,镜里形容水中影。西湖处士语已妙,东坡先生句尤警。三篇自可追少陵,一赋谁复传宋璟。老人新从海外归,枕冷灯清愁夜永。使君怜我老无伴,折赠欲令娱晚境。夜寒相对默无言,耿耿此心如古井。主人皓首自能歌,倒载花前拚酩酊。
奉饯定庵张先生之南台
四历雄藩秉宪旄,荐更三府肃铨曹。文章旧是南金重,风节遥淩北斗高。舆论只今推宋璟,空群他日想方皋。两京均逸天心在,莫向霜台梦午桥。
赴召留题英德驿
英德县前多好山,山峰拥翠出云间。人家星散盗贼少,官舍日长文字閒。江水舂容涵夕景,岸花红白带春殷。愧无宋璟匡时策,也自交州奉召还。
书南康山中公馆
山馆题诗已十年,重来风景更凄然。黄蒿满地秋无主,白水迷村冷浸烟。烽火四郊频送警,江湖一念独相牵。翻思献纳当时旷,策马斜曛愧负暄。
台阳杂咏 其六
方法唐僧授,凝冰滤蔗浆。输租连蔀屋,擅利走帆樯。味压嵰山雪,光欺宋井霜。缘知雩都县,何减木奴乡。
归粤十四年矣,爱其风土人物,将长为乡人,诗以志之;十五、十六、十七叠韵 其二
一曲清江几画楼,水松阴里暑全收。孟尝去后珠仍海,宋璟来时瓦此州。万斗量花持互市,十年种果等封侯。粤讴听久吾能解,拚己将心与解愁。
以顾南雅墨梅赠仲仁题二首
铁干横斜写折枝,直臣风格冷花知。山温水腻吴侬语,木石心肠却问谁。魏徵妩媚人皆识,宋璟风流赋自工。历尽冰霜何足论,天心还与盼春风。
太乙金镜式经
十卷,唐王希明撰。此书系奉敕之作,故书中行文往往自称“臣”;而今本推“太乙”积年有至宋景祐元年者,显然后人有所增入,已非王作之旧。《汉书·艺文志》“五行”类有《泰一阴阳》二十三卷,即太乙术家之书。其书早佚。为仿《易历》而作的占卜书。以一为太极,太极生二目, 二目生四辅,犹《易》之两仪四象。又有计神,与太乙合之为八将,犹《易》之八卦。其法以岁、月、日、时为纲,而以八将为纬;三基五福十精之类为经。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十五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年),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遂退居教授乡里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从沈贵宝,董梦程学,著《周易启蒙通释》。而沈贵宝受《易》于董梦程,梦程受朱熹《易》于黄干。一桂继承家学,尤精于《易》。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并行于世。朱熹认为,“《易》只是卜筮之书”,主张于卜筮上推理义,撰 《周易本义》。胡一桂乃取朱子 《文集》、《语录》 中有关于《易》者,附录于《本义》下,谓之《附录》;又取诸儒《易》说之不悖于《本义》者纂之,谓之《纂疏》。其书前十二卷为《本义》,十三卷为《五赞》,十四卷为《筮仪》,十五卷为《卦图》,包括胡一桂自作的卦象、爻象、卦序、卦互体四图及《十翼论》、《文言辨》、《本义启蒙论》三篇。论中有很多阙文,其前无《本义》所有的九图,《郑堂读书记》疑有缺佚。宋末元初讲学者门户最严,而新安诸儒于授受源流辨别尤甚。故胡一桂此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如杨万里《易传》远宗程子,而早工吟咏,与范成大、陆游齐名,不甚以讲学为事,一桂竟无半字及之,盖以词人摈之也。倪氏《宋志补》载此书,作十四卷,《郑堂读书记》已辨其误。今存最早版本为四川省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仅存三卷。《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并收入。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朱子诗传附录纂疏》。是书始自三皇迄于五代,广搜史事,并且附加论断。作者于书前作序且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此书议论精辟,并且在古今兴亡问题上有深刻研究。熊禾《勿轩集》有胡一桂之史纂通要语序,就是为《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而作的。有大兴朱氏元刊本。
五分律
全称《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简称《弥沙塞五分律》、《弥沙塞律》等。佛教律典。南朝宋佛陀什与竺道生等共译。三十卷。是印度上座部系统化地部(音译“弥沙塞部”)所传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组成,故名。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据该书后记及《高僧法显传》载,法显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求得此律梵本,东晋义熙九年(413)回国,未及翻译而殁。南朝宋景平二年(424)罽宾化地部沙门佛陀什应竺道生等人之请,与于阗沙门智胜共同译出。据近人研究,此律与南传巴利文律藏在内容上十分接近。本书见载于历代大藏经。
题卢鸿十志图
厓欲脱,峰欲飞。水洒洒,烟熹熹。石间老树不老色,翳萝悬阴石入黑。调琴未了趣观泉,十处奇踪日相迫。紫虚万里丹霞开,直上倒景之高台。佳云好花满嵩少,仙友为我今归来。莫嫌登山脚,曾踏东都路。姚崇宋璟可人故,不然岂肯容易出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