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此《本义》、《启蒙》(《易学启蒙》)所以作也。”(《答刘君房》,《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卷首列有《周易本义卦歌》和《周易本义图》。本书卷首除刘世谠所辑考证,为卦歌,易图。易图为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等,并解释曰:有天地自然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画,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即今之《周易》,然读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卷末为易赞,筮仪。自宋元以来,易宗程朱。程传经文从王弼本,以传附经。

周秦行记

传奇小说。旧题牛僧孺撰,一说韦瓘撰。本书有《顾氏文房小说》、《说郛》、《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唐代丛书》诸本。这是一篇虚构故事,小说以僧孺自述口吻,记唐代牛僧孺于贞元年考进士落第,返苑叶家乡途中迷路,误入汉文帝之母薄后庙,与高祖戚夫人 薄太后、王昭君 南齐潘妃、杨玉环、石崇爱妾绿珠等人相会,共同宴饮,作诗,昭君伴寝。天明众夫人送别,旋失所在。

和李汉臣韵四首 其二

龙飞登九五,历数与天膺。休运绵瓜瓞,功臣列土封。但期酬子志,奚虑枕吾肱。千载圣人出,休嗟见有恒。梦中身世鬓垂斑,方士从誇药驻颜。性海一波涵万象,威音双箭透重关。圆融活水非生灭,浩渺虚舟任往还。便好灰心养愚拙,须知大智本闲闲。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

要洗襟怀万斛埃,一尊相属莫迟回。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花刺水开。懒矣宦情甘冗长,拙于句法强追陪。人生行乐须閒健,千古朱颜同一颓。

汉武词

通天楼阁排云开,仙掌露寒金作台。八月一日王母降,七龙九凤相裴回。手持玉桃献天子,此桃结实三千岁。东方小儿窗间笑,此儿三偷入瑶岛。帝欲种核留人间,服之可使长朱颜。茂陵秋草今何在,回首云霞渺瀛海。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武皇按剑明光宫,夜发材官六郡雄。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白羽九边传汉月,霜戈千里排胡空。辕门岂闻天子诏,帷幄宁多策士风。书记翩翩尔其选,志勒燕然禅姑衍。业许原尝念已深,情忧平勃交仍浅。药囊每拟提荆轲,骢马何曾避桓典。淮阴恶少旧相轻,朔方健儿知姓名。身为揖客元戎府,意气秋高出塞行。二百年来无一战,今日王师遂北征。便当灭虏始朝食,不击单于不解兵。

周易函书

包括 《约存》十八 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 共五十二卷,清胡煦撰。此书原本一百 一十八卷,正集九十九卷,别集十九 卷。正集包括 “释经”四十九卷,“原 图”八卷,解伏羲之 《易》;“原卦”三 卷,解文王之 《易》;“原爻”三卷,解 周公之 《易》;“原古”三十六卷,集前 人《易》说。别集包括“函收约”三卷, “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异”三卷, “篝灯约旨”十卷。别集先已版行,正 集因卷帙浩繁,乃将“释经”之文摘 要为“函书约注”十八卷,余五十卷摘 要为十六卷,附以 “续约旨” 二卷为 “续集”。胡煦死后,正集散佚,其子季 堂重新校订,将 “续集”编为十五卷, 冠以 “函书约”三卷,共十八卷名为 “约存”。将“续约旨”二卷散附“篝灯 约旨”合 “易学须知”三卷,“易解辨 异”三卷共十六卷为 “别集”。而 “释 经”之文十八卷仍名 “约注”,成今本 五十二卷。此书说《易》大体斟酌于汉 学与宋学之间。《四库全书》 收入。

汉上易集传

十一卷,宋朱震著。据书前《进书表》,此书之作始于政和丙申(1116年),完成于绍兴甲寅(1134年),历十八年而成。大旨以象数之学为主,多发明卦变、互体、伏卦、反卦、纳甲等说。为反对象数之学的讥诋。但魏了翁以为,《汉上易》太烦,却不可废。其《进周易表》称:“以《易传》为纲,……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而复合。”其中对六十四卦之解说引用程颐《伊川易传》处近百条,多属政治思想及修养方法。《卦图》及《丛说》中保存大量象数学资料。《四库全书》、《直斋书录解题》俱作十一卷。题曰 “汉上”,盖因所居以为名。凡十八年而成。其说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老庄虚无之失。

周易述

《周易》注释本。清惠栋撰。二十三卷。原书目录为四十 卷,但自卷二十四至四十则有录无书,或系未完之作 (其再传弟子江藩沿是书体例另撰有《周易述补》)。《周易述》自一至八卷注疏《周易》经文,其中第八卷当是对“鼎”、“震”、“艮”、“渐”、“归妹”、“丰”、“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既”等十五卦的注解,但全卷已缺。卷九至卷二十一,都是对《周易》传文的注解,其中第二十一卷当为《序卦》、《杂卦》注解,也已缺。卷二十三、二十四为《易微言》,杂采经典论《易》之语。主于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参以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融会其义,自为注,又自疏之。原本汉儒,推阐考证,皆有根底,惟未能备拾散佚。

周易略例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周易注

易学著作。魏王弼、晋韩康伯撰。是一部带有“统合儒道”思想观点的《周易》注本。全书十卷。王弼撰《略例》一卷、《上下经》注以及《文言传》、《彖传》、《象传》注六卷,韩康伯补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三卷,使之成为一个体系齐全的注本。魏晋时代,玄学盛兴,谈玄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玄学家分为两派:一派崇尚老庄思想,完全鄙弃儒学;一派则援道入儒,企图使儒道合流。王弼是后一派玄学家的代表人物,《周易注》就是他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的产物。《周易》本为古人卜筮所用之书,原只有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纯粹为一个符号系统;先秦儒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撰成《易传》十篇(称为《十翼》),与六十四卦合为一书,使之成为专谈儒家哲理的书,以后便成为儒家经典。西汉时,大多数易学家吸取了《易经》卜筮方法,融入方士术数,说以象数灾异,到了东汉便流于谶纬迷信。王弼对此不满,于是摒弃汉儒灾异、谶纬之说,以《传》解《经》,将解释卦、爻辞内容的《彖传》、《象传》分别附在诸卦之后,将论述乾、坤二卦基本思想的《文言传》分附二卦后面,恢复先秦儒家说《易》之本来面貌。然后援道入儒,以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体系,对六十四卦作了思辩哲理的精致解说,开了后世以义理说《易》的先河。此书颇为后世推重,魏晋以后说《易》者多从之。版本很多,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以及《十三经注疏》本。

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二

金茎孤峙兮凌紫烟,汉宫美人望杳然。通天台上月初出,承露盘中珠正圆。珠可饮,寿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从空下来玉杯冷,世间綵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称上药。静者服之常绰约,柏梁沈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独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载金盘竟何处,当时铸金恐不固。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

汉宫春慢/汉宫春

春日迟迟。称游人、尽日赏燕芳菲。新荷泛水,渐入夏景云奇。炎光易息,又早是、零落风西。白露点,黄金菊蕊,朝云暮雪霏霏。光阴迅速如飞。邀酒朋共欢,且恁开眉。清歌妙舞,更兼玉管瑶篪。人生易老,遇太平、且乐嬉嬉。莫待解,朱颜顿觉,年来不似当时。

汉宫春

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天公著意,安排巧、特地教开。知道是,仙翁诞节,琼英要泛金杯。人学寿阳妆面,正梁州初按,羯鼓声催。年年此花开后,宴启蓬莱。朱颜不老,算难教、绿野徘徊。消息好,行看父子,和羹鼎鼐盐梅。

汉宫春 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

北首褒斜又几程,骄云未放十分晴。马经断栈危无路,风掠枯茆飒有声。季子貂裘端已弊,吴中菰菜正堪烹。朱颜渐改功名晚,击筑悲歌一再行。

汉武帝二首 其二

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汉武帝二首

武帝固英雄,总揽皆轶材。南并桂林地,北守单于台。军费累万金,马迹穷九垓。时独卜大夫,规规输其财。忠义岂不然,告缗自此开。茫茫文景后,田野卒污莱。孰谓将相谋,竟贻黔首哀。晚悟富民侯,后时信悠哉。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寄刘内翰海樵

多君握手重相怜,桑梓情深念昔年。即墨谤书劳访问,燕台游铗感周旋。诗篇一起中原色,经术原居汉室先。别后青毡多阒寂,何因门下听朱弦。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海内才名五十年,圣恩荣许晚归田。金华父老如相问,曾是瀛洲第一仙。新赐宫衣雪色如,归荣况及早春初。公卿祖帐都门外,人道风流似二疏。二十馀年侍禁闱,趋朝常早晚归迟。春坊一掬临分泪,记得垂髫受业时。门生日日侍谈经,独向孙蕡眼尚青。几度背人焚谏草,风灰蝴蝶满中庭。千载班扬亚六经,先生高步续芳声。高丽日本朝王使,长向仙班问姓名。万丈文光北斗悬,清名不独域中传。东夷买得潜溪集,已向扶桑石上镌。头白勋庸列上卿,君王岂是重文名。朝廷礼乐新寰宇,半是先生撰次成。几逆龙鳞进治安,朝回只说圣恩宽。小儒日侍丝纶阁,不得囊中奏稿看。令子内庭书制诰,佳孙复作序班郎。一门三代沾恩泽,更着锦衣归故乡。事业文章满汗青,白头归去世缘轻。双溪水绕苍松下,唯读楞伽一卷经。红鞋金带荔枝花,三品词林内相家。归去山中无个事,瓦瓶春水自煎茶。盖世文章未是雄,真纯卓有古人风。赐金长是沽春酒,醉杀邻家桑苧翁。乞与山童润笔钱,归时正及早春先。玉堂分取薇花树,种在双溪浅水边。玉树芝兰取次成,小孙开岁亦能行。悬灯夜读元朝史,认得前编老祖名。不用黄牛教子孙,为儒三世受君恩。却将视草堂前笔,归去题诗水竹村。山僧野客莫相过,碑板人间刻已多。从此黄庭不须读,自开池水养群鹅。荣归诏许老山坰,火枣交梨养性灵。秘府图书翻阅尽,却从方士借丹经。近欲长参不语禅,水云飞尽月轮圆。惟馀一册龙门子,留与西江学者传。后学无师误少年,在于蕡也更堪怜。联班欲上陈情表,留取先生住讲筵。华发朱颜六秩馀,还乡犹驾软轮车。龙江关吏如相识,应止青牛乞著书。祖考荣封宠数优,君王亲为制词头。临流好起云章阁,高压清风八咏楼。羽衣来自大江西,打得旌阳铁柱碑。闻道珊瑚缠乐石,碧潭清夜老龙嘶。建业钟残禁漏稀,九重天上早朝时。玉堂清署风霜冷,常恐先生入奏迟。凤翥龙飞御制文,人间未见墨花新。恩荣独为词林重,亲向宫门赐老臣。晚出金闺望故乡,芙蓉峰影月苍苍。归途跨得银鞍马,原是天闲小乘黄。

1 5 6 7 8 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