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演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
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红药阶边怀老谢,桃花观里忆刘郎。首烦贤舅书增喜,想见慈亲色更康。无忌安能真酷似,愿从外氏借馀光。敢谓封伦据此床,幸从科级绍馀芳。紫薇继直中书省,丛桂犹为同舍郎。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外家宅相君馀事,鱼目何堪比夜光。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
于惟绍兴,扶危支倾。揠校涖戎,不识一丁。先王奋呼,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翠微之诗,五岳之盟。祁阳整旅,东松纪行。迹遍九州,气凌三精。粤时出师,首兹抗旌。规模弗愆,忠愤莫撄。上心载嘉,奎章式形。谓朕何忧,惟尔责成。以百万师,观我甲兵。仅四十里,复我旧京。日却阳侯,星陨中营。苌血遂碧,狐史漫青。天不诱衷,曷其底宁。伤哉离骚,坐此修能,冰镂芷馨。惟帝鉴忠,惟人与诚。烈并褒鄂,志恢幽并。有奕龙迹,遹昭骏声。遗墨既刊,大猷是经。对于庙祧,岂惟云仍。
乐石鸣韶
赫赫虞皇绍治平,翠华曾向此南行。风微林谷和丝竹,日暖温泉漱锦筝。三月味忘韶乐美,九成音协凤凰鸣。昌山今幸留遗迹,愿奏钧天入大廷。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其四
近传铁马哨榆关,想见西南杀气蟠。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本无高论生丛谤,虚过明时死厚颜。春水渐生天向暑,寄声速载帝羓还。
新仪象法要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于宋绍圣元年至三年(1094—1096)著成,共三卷,内容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该书卷首有《进仪象状》,介绍了建台的缘起、经过和特点。上卷描述了一座复杂而完善的浑仪,不仅附有仪器全图,还画出了每一重要部件。中卷描述了一座天球仪(即浑象),并附有多幅星图,从而保存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象观测的成果。成为我国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下卷描述了天球仪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的动力由装有特种擒纵器的水轮提供,使天球和机轮保持不停的转动。据统计,全书所绘各类工程详图六十多种,描绘了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各图均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解释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结构,为我们保存了仪器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显示了宋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此外,其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 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经过屡次战争的摧残,早已破损不堪,不能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部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这台复杂的天文仪器才有重新复制的可能,宋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得以传世。所以《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天文仪器著作。
甲寅十月十日四首 其四
九有传家继夏商,漫言逊位绍虞唐。祭天已定新仪注,画地空移旧土疆。三海风云天帝怒,五湖烟雨酒徒狂。东华夹道多杨柳,应有词臣赋未央。
折狱龟鉴
《折狱龟鉴》是宋代法学家郑克撰著的一部法学著作,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全书共八卷,分为释冤、惩恶、察奸、迹盗、议罪、严明等二十门,包含了侦查破案、法庭审讯、司法鉴定、痕迹物证、调解纠纷、辨诬雪冤、定罪量刑等方面疑难案例三百九十五个,并加有作者精到的评论。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狱讼案例汇编,作为宋代侦查类文集的集大成者,其所反映的鞫情断狱思想突破了前世较为朴素的侦查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些治狱思想也为后世所称道借鉴。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其九
鱼龙古仙翁,诸人赖私淑。五教绍虞敷,六艺极周郁。邦侯绝相知,异君大雅姿。胡欲撤皋比,不愿为人师。老我羽已铩,栖此鹪鹩枝。君当上青云,阿阁巢长离。
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 其三
圣治日休明,奇文播芬郁。伊我二三子,于何绍芳躅。大雅既堪师,稽古念逾笃。末学安足云,中行贵独复。探讨多会心,俦侣情俱属。梦寐昔贤豪,千秋矢与续。日月惜居诸,飞光一何速。艺苑有宗工,相期善自勖。
尔雅注
训诂学著作。三卷,宋郑樵著。约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专门诠释《尔雅》的训诂书。郑樵认为,经文散失,然后才有《尔雅》的疏和注;而疏注又往往以数十言为义,言理不明;兼以解释《诗》义,又多昧于事物的情状,故尤须加以辨证。书中坚执作《尔雅》的是江南人,对郭璞所说河语、蜀中语悉加辩驳,虽未免太过,但驳正旧文,多极精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郑樵“作是书,乃通其所可通,阙其所不可通。文似简略,而绝无穿凿附会之失,于说《尔雅》家为善本。”今存《四库全书》本。
将归操
美哉水洋洋兮,中有潜龙变无方兮。饵欲蔽灵黯行藏兮,黾蚁伏窥胡弗祥兮。盍归乎来惠吾党兮,息魄虞渊众趋冥兮,加我数年绍馀光兮。
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 其一
皇初世弥远,大朴日已漓。蒙泉到西湖,溢载筝与丝。挺挺苍玉质,矫矫逵羽仪。愿言绍于迈,揽辔追黄羲。
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
皇初世弥远,大朴日已漓。蒙泉到西湖,溢载筝与丝。挺挺苍玉质,矫矫逵羽仪。愿言绍于迈,揽辔追黄羲。老翮冲图南,眷集琼海北。虎门扇艚么,聊借干羽格。惭余藐太丘,恶少苦群迫。欃枪落旄头,东阳见生白。神尧驭疆宇,杰俊罗四方。章缝集佳士,韎鞈呈素长。荐书效奇策,烨烨明天章。因之骛遐轨,永以驰康庄。
宝刻丛编
《宝刻丛编》20卷,南宋陈思撰。陈思乃临安市贾,其书编成于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有魏了翁、陈振孙、孔山居士3篇序,其中陈振孙序说:“始欧阳公为《集古录》,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先后;赵德甫《金石录》乃自三代秦汉而下叙次亡,而不著所在郡邑;及郑渔仲作系时、系地二录,亦疏略弗备;其他如诸道石刻录、访碑录之类,于所在详矣,而考订或缺焉。都人陈思,一旦取诸家所录,辑为一编,以今九城京府州县为本,而系其名物于左,昔人辨证审定之语具著之。”此书按地登载碑刻,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凡石刻可考郡县者,均分别辑入各路之下,最后一卷收录不详其地者。每碑之下均引录前人考证,并注明其出处。其中所引《寰宇访碑录》、《诸道石刻录》、《集古后录》、《复斋碑录》、《京兆金石录》、《元丰碑目》等书,今皆散佚不传,借此可见其涯略。就是所引存世著作,也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清初朱彝尊就曾辑录此书所引《隶续》佚文,以补今本《隶续》之阙。《宝刻丛编》今天的传本均有所残佚,《四库全书》本残阙较多,较完备的版本是《十万卷楼丛书》本,已经收入《丛书集成初编》。这个版本缺卷情况如下:第11(秦风路、河东路)、12(淮南东路、西路)、16(荆湖南路、北路)、17(成都府路)共4卷全缺,第15卷江南东路缺饶州以下,江南西路全缺,第18卷梓州路和利州路只存渠、巴、文3州,其余均缺。
素问经注节解
医经类著作。清姚止庵撰。九卷。止庵字绍虞,会稽 (浙江绍兴) 人。初业儒,涉猎医学。因感《内经》之学“其旨奥,其事博,其文错杂而难稽”。遂寝馈于《内经》 中十有四年,参断诸篇斟酌损益。撰成此书与《灵枢经注节解》 等。因书中贯穿“损有余,补不足,以归乎中正之节”宗旨,故名。成书于康熙十六年(1677)。分内、外篇。内篇三卷,首论阴阳,再论治法,载文四十八篇。外篇六卷,论针灸,运气等,载文三十一篇。书中注释,以王冰注为主,兼采杨上善《太素》、林亿等《新校正》、马元台 《注证发微》、张景岳《类经》等各注释之长,并抒发己见。对经文“斟酌而损益之”,并将经文中 “赘词”、“重出”者,进行删削;“脱误”、“舛讹”者,进行“补葺”和“订正”;对“句语之颠倒,段落之参错”者,进行更易。书中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逮之论注。为研究《内经》很有价值的文献。有一九六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后山诗注
宋诗别集注本。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十二卷。任渊的《后山诗注》与其《山谷内集注》并行,《山谷内集注》刊行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由此推断《后山诗注》问世也不会晚于此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中说:“原本六卷,此本(浙江巡抚采进本)作十二卷,则渊作注时每卷厘为二也。”《后山诗注》之前有后山门人彭城魏衍所编的《后山集》、刻本现存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为最早,刻本前有绍兴二年(1132)汝南谢克家序,其中收诗六卷,与《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原本六卷”相合。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中说:“先生既殁,其子丰登以全稿授衍曰:‘先人实知子,子为编次而状其行。’衍既状其行矣,……今又受其所遗甲乙丙稿,皆先生亲笔,合而校之……衍今离诗为六卷,类文为十四卷,次皆从旧,合二十卷,目录一卷,又手书之。”诗文卷数与《后山居士文集》同,编次皆从陈师道亲定旧本,以岁月为序。任渊即用魏本作注,任渊绪正仅限于《示三子》等数篇,并在目录之下作了说明,编次按后山诗写作年月先后为序,自元丰六年(1083)始,皆为陈师道三十一岁以后的诗,独有《赠二苏公》一篇为少作。任渊作注每首诗下都释词阐义,注释所引材料出处都比较精审,然小误亦所不免。《后山诗注》有宋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明弘治杨一清序刊本、清武英殿本,《四部丛刊》本借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朝鲜活字本影印,卷首有政和五年(1115)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和王云政和六年的题记,以及任渊的《后山诗注目录年谱》。
风月堂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风月楼诗话》2卷。朱弁著。本书成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书前自序云:“予复以使事羁绊河,阅历星纪,追思曩游,风月之谈,十仅省四五,乃纂次为二卷,号《风月堂诗话》。”可知其时作者正被拘于金国,而所录则为昔日论诗之语。书中多记北宋诗坛旧事,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及诸晁均有涉及,而尤重苏轼,以为“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
藏海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吴可著。此书约成于南宋绍兴(1131—1162)中,为作者暮年所撰;但一度沉晦,直到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后,才得以刊刻流传。观其内容,不主记事,多为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对诗法诗理的探讨。作者论诗承元祐余绪,主张“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其重视来历出处,讲究锻字炼句,推崇点铁成金,认为作诗“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乃源出于黄庭坚;而其“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见解,则更近于苏轼。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考》讲,吴可“受苏黄影响,而于苏为近,故能深知江西诗之利病,而折衷于苏黄,同时复足以救西昆秾艳之失”。另外,书中还提出了“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之说;作者另有《学诗诗》3首,讲“学诗浑似学参禅”,可与此相参证。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古代金石学著作。薛尚功著。旨在于鉴别书法,故名之曰“法帖”。而后人所重视者乃因其是一部宋代收罗铜器铭文最富的拓本集。此书石刻本成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石刻残叶现存上海博物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处。木版本以明崇祯六年(1633)朱谋垔刻本最佳。1983年中华书局重新影印于省吾1935年影朱本,流传于世。该书共有20卷。著录历代彝器510件,摹录其文字并加考释。宋代所出青铜器有铭文者收入十分之七八。今仅有宋拓残叶留传。木刻本以明崇祯六年朱谋校刊本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