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苦贫戏作

闭门高卧养吾真,说著生涯笑倒人。奴闵囊空辞雇直,婢愁爨冷拾炊薪。羹能有糁犹为泰,地到无锥始是贫。一饭不妨支一日,读书常愧聒比邻。

复次韵寄子我四首 其二

何须晚嫁独伤卢,云母无媒自纳模。虹断美人情不竞,雨回神女分还疏。敢同孙寿巧为态,颇称江淹懒著书。叹息火笼俱丽质,当年风韵本何如。

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 其二

献替依明主,周旋奉至公。直寻无枉道,方寸有孤忠。耻在瓶罍罄,嗟深杼轴空。苍生犹未泰,夫子已先穷。

徐程致仕寄之

浩然歌笑脱青纶,高调冥冥綵服还。智达能遗名迹去,英雄宜为泰平闲。秋风酒榼携寒野,春雨兰芽长旧山。养已奉亲心两得,世人行止是非间。

酬众士友 其二

大鹏息天地,蚯蚓洁槁壤。吾儒苟自适,心与天地广。受之不为泰,钟鼎备荣养。挽之或不留,林野歌浪莽。令誉妙文绣,片言荣爵赏。物理有乘除,大来斯小往。

和云中鸾咏鲁迅

深明大厦仗谁支,不复彷徨无所之。奋臂河山再造日,高声呐喊竟过时。风云为态仍多变,金玉其心在自持。他日相逢须一笑,并肩同拜杜陵诗。

用《双蕉草庐》有忆韵四首 其一

小绿帘衣小绿门,隔帘香雾与谁言?长疑托意春为态,自是浮萍梦作根。三载沧桑淘旧恨,一生寂寞味馀温。碧萝深藓凝芳地,粉蝶无情扑旧痕。

用《双蕉草庐》有忆韵四首

小绿帘衣小绿门,隔帘香雾与谁言?长疑托意春为态,自是浮萍梦作根。三载沧桑淘旧恨,一生寂寞味馀温。碧萝深藓凝芳地,粉蝶无情扑旧痕。亭亭露眼缀清丸,贮得人间几许寒。翠羽梳风青鸟下,绿环敲水碧云端。思沉梦后新书绝,留得堂前旧魄看。可是今宵重鹤到?灵风隐隐起栏杆。红栏曲槛莫徘徊,一叠前情踵一抬。隔梦唯期风作疏,到今才悔月为媒。屡劳慧剑挥丝去,又被愁丝接梦来。四望凄凉觅青鸟,愿将薪火续寒灰。留春百计总成非,绿萼无花搅絮飞。未嫁云英终漠漠,可来萧史太依依。且磨意气如尘渺,自任芭蕉靠雨肥。小月清梧孤对夜,吹颓一笛换寒归。

题阙 其七十六

文饶一材臣,所至树风谊。会昌式微代,皇纽将解坠。立决万里筴,手挈三镇地。宠多器不任,为汰复为忮。垂老涉鲸波,白骨无所寄。但称裴司徒,不及李太尉。

寓言十首 其九

青青百尺桐,乃在南山岑。朝阳生其颠,上有五色禽。昔闻有虞氏,斲为太古琴。一弹南风操,可以涤烦襟。如何千载下,筝笛贵哇淫。引领望苍梧,悠悠白云深。

题画凤

凤凰非圣世不生,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鸣。比之为太华、为沧溟,应之为文明。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古今四海谁与盟,姚江两蔡当代英。乾坤到处有高名,画中吕纪称两京,回头天地须此评。翩翩两凤凰,忽尔飞丹青。偶然见者无不惊,皆言摹拟真绝精。呜呼,皆言摹拟真绝精,吾于两蔡心忽倾。虞廷老凤快一睹,箫韶天地终九成。岐山万古更忽此,文王一怒西周兴。舜有二十八相,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其世瑞,其数宁。皆可以为麒麟、为凤凰、为庆云、为景星。方今尧舜正在上,乐和礼备刑更清。嗟夫姚江蔡氏两夫子,慎勿负所学孤朝廷。

赠池阳陈君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十年故国满干戈,四海移家择林薮。南武台边愿卜居,昭明楼远频回首。丈夫慷慨辞里闾,斗大黄金当系肘。轻裘每忆镇襄阳,剑气还看起豫章。弯弓近抱嵩台月,击楫遥冲瀚海霜。世间乌白马生角,书剑平生果谁学。五十归来鬓未皤,饮醇御妇聊行乐。排难惟思鲁仲连,诙谐颇效东方朔。唾壶击碎金屡挥,堪笑时人皆龌龊。我昔轻肥好浪游,黄金满腰花满头。胸中不染似皎月,调笑往往酣青楼。夫君此时便相识,坎壈只今同失职。嗔目语难非我心,高山流水和雕琴。骐骥絷足鸾凤窜,北禽日日欺南禽。相期惟有幽兰谷,袅袅轻风吹素襟。

黄河五堤咏·缕堤

黄河易停沙,恃此一束力。东注建瓴势,犀利划南北。敬告阳侯乡,勿谓太相逼。

塞上吟二首 其一

九龙山控小淩川,朔气凝寒欲暮天。设险重关勤远戍,戒严三卫想当年。华风渐被通蕃汉,文教流传孰后先。总为太平安土乐,人家多半是屯田。

塞上吟二首

九龙山控小淩川,朔气凝寒欲暮天。设险重关勤远戍,戒严三卫想当年。华风渐被通蕃汉,文教流传孰后先。总为太平安土乐,人家多半是屯田。我今来此又隆冬,极目斜阳簇乱峰。松岭设关分界限,淩川入塞识朝宗。边防将吏兼司税,土著兵民久务农。一带疏林成列处,当年细柳想军容。

北来诗稿第六章(十首选四) 其四

五幡归命八旗降,海宇清平大业张。嗜好累人儿女气,金钱役物少君方。藩侯锡麦风符瑞,岛客神仙卖帝王。馀位太赢龙体缩,此回甘苦最难当。

浣溪纱

往事无端忽怨伊,偶闻断梦耐伊思。万般惆怅叩心扉。桃杏东风年一度,百年都是几多时?当前只为太矜持。

高东溪集

一名《东溪集》。诗文别集。宋高登撰。二卷。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今属福建)人。宣和间为太学生。靖康祸起,曾与陈东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等六贼。绍兴二年,举于礼部,以廷对过于切直,授富山主簿,又改任右县令。以不肯为秦桧父立祠而被陷害。后经朱熹奏乞褒录,追赠为迪功郎。其集《文献通考》作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俱作十二卷。原本今皆不传,是集为明嘉靖五年(1526)林希元所编辑,仅分上、下二卷,有书、疏、论、议、辨、说等二十篇,诗三十一首,赞五篇,箴铭二十六篇,词十二首,启二篇。佚文甚多,今观集中遗作,忠义抱国之志尚见,凡书论时事,言直词梗,如其自述,“性兮火烈,心兮石坚。有誓兮平虏,无望兮凌烟”。其诗虽平凡,但志节尚高,多含忠烈之气,愤怒不平之情。词《渔家傲》:“名利场中空扰扰,十里南北东西道,依旧绿衫尘扑帽。空懊恼,羡他陶令归来早。归去来兮秋已杪,菊花又绕秋篱好。有酒一樽开口笑。虽然老,玉山犹解花前倒。”乃晚年之作,反映超世之情,退隐之心。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本,前有序文二篇和《宋史》本传,后附录一卷,为朱熹注《褒录奏状》、《建立东溪先生词记》和东溪先生言行录。另有《四库全书》本,题《东溪集》;《艺海珠尘》本,作六卷;《乾坤正气集》本,作一卷。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臣下碑。碑末刻至元三年,又系以龙儿年、牛儿年。明成祖即位时,自谓神之祐,因尊为太岳,敕建宫观。常遣内臣,司其香火。嘉靖间,提督太监王佐,始纂志。太监吕评续增之。万历十一年,田玉复增补为太岳太和山志。此书则为明人所撰又一太和山志也。《大岳志》广百川学海本,共一卷。分为八述。一曰太和宫四图述。二曰南岩宫七图述。三曰紫霄宫五图述。四曰五龙宫八图述。五曰玉虚宫六图述。六曰遇真宫三图述。七曰迎恩宫一图述。八曰净乐宫二图述。兹篇志太和山,各方面均十分详细。其增于旧志者,十之三。删削旧志者,十分有五。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1 4 5 6 7 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