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蒙引
十二卷。明蔡清(1452—1508)撰。清字介夫,晋江(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曾师从林玭学《易》,尽得其肯綮。其学初主静,后主虚,故以虚名斋。清以善《易》名于时,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嘉靖八年(1529),其子存远将其书进于朝廷,诏为刊布。万历中追谥文庄,赠礼部右侍郎。事迹载于《明史·儒林传》。该书专以发明朱熹《周易本义》为主,故其体例以《本义》与经文并书。但于《本义》每条之首加一圈以示区别,然而实际上多与《本义》异同。该书不全以朱熹《本义》,但能发明《本义》者莫若该书。今南京图书馆藏有明万历三十八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明林希元重刻本,皆为十二卷本。浙江图书馆藏明葛寅亮评、明末刻本,华东师大藏明末敦古斋刻本,皆为二十四卷。《四库全书》 收入。
后汉通俗演义
有汉一代,史家分为两撅,号为前、后汉,亦称东西汉,这因为汉朝四百年来,中经王莽篡国,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汉,王莽以后,叫作后汉。且前汉建都陕西,故云西汉,后汉建都洛阳,故云东汉。 《前汉演义》百回,自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此编从前编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一个无独有偶的创格。 若要论及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国,祸由元后。外戚为害,至于此,光武中兴惩前毖后,亲揽大权,力防外威预政;明帝尤有父风,章帝初政可观;和帝以后,国事日非,外戚,宦官争斗,终至同归于尽,国家大权归入州牧掌握,群雄争霸,弱肉强食,遂有三国。总计自光武至章帝,是君王专政的时代,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若献帝一朝.变端百出,初为乱党交讧时代,继为方镇纷争时代,终为三国角逐时代……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刘秀光武中兴至三国混战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前汉演义
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秦朝自始皇起,经胡亥、子婴共历三世。只存在十五年。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成一卷。而且虽名为一朝,实则只闻暴政,未见平治,则秦朝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故列于汉前,简述事迹。前汉二百多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佞幸,有阉宦,有权奸,古今以来乱国之祸端,俱汇集其中。或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始终,亦无不可也。本编旁釆博收,将所有前汉治乱之大事,备载无遗。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篡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南北史通俗演义
《南北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该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南北史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字,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就在此时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收周禅又灭陈氏,最终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州
眼明蔡谱稔莆风,筠笼初开见老红。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州同?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
有赠
不知海外有奇童,赠汝加名蔡汉融。四岁能通千百字,鸡群一鹤立当中。
邓季明挽词三首 其三
道人于世已忘名,相府闻风眼自青。险韵旧联韩子句,直词今称蔡邕铭。壁间玉唾情何厚,梁上银钩墨尚馨。只尔便知君不朽,岂缘中说载元龄。
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
入气生旁薄,玄功接杳冥。江开吴楚白,山直斗牛青。玉牒呈天秘,金潭泄地灵。百盘工取势,千叠互殊形。石吐高低笋,峰罗大小屏。忽如森队仗,复似倚娉婷。六六移诸洞,三三映列星。静宜营道室,幽或下仙軿。客有依文物,儿皆尚典刑。卜藏思买宅,佩训谨趋庭。娱老心能远,登高步每停。艰难成宿志,窀穸慰千龄。雨潦供漂木,神祗助荐牲。史留徐稚传,碑勒蔡邕铭。碧水通银汉,苍霞护石扃。暝迷中谷路,晴见隔溪亭。凤穴含飞旭,龙湫蓄震霆。倚庐浮晻霭,行径俯清泠。鸾鹤轩群岫,龟蛇汎远汀。阴阳祠抱负,存没总安宁。种竹期成实,栽松拟伏苓。久居邻吠息,清诵野猿听。夜烛吹藜杖,歌饔啜土铏。马卿能作赋,韦氏旧传经。伯仲翔雕鹗,东西念鹡鸰。辟雍初识面,京国共漂萍。磊落珠藏椟,光芒刃发硎。即看培远业,谁得限修翎?何日过彭蠡,从君感醁酃。遂求灵运屐,一往眺林坰。
寄升庵(近撰海口碑文,极奇)
公子思归几岁华,王孙芳草遍天涯。楼头艳曲包明月,海口新铭蔡少霞。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鞍马临岐路,龙钟对别离。寄书胡太守,请与故人知。
贺洪阳岩帅闽
万马群中一马骢,击奸白简尚生风。衣冠南纪瞻鸣凤,云雨东山起卧龙。台阁难招真铁壁,林泉未隐且金狨。拥旄前有莆阳蔡,相继名齐石鼓峰。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其一
慧灯溥照人幽隐,心秤能权物重轻。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来时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龟作伴行。安得四方皆结辈,苍黔开眼看升平。
新晴
积雨已凄冷,新晴还少和。稼收平野阔,木落远山多。土润朝畦菜,机鸣夜掷梭。时清年岁好,吾敢叹蹉跎。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其二
向来皇祐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乐府君挽诗 其二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慧灯溥照人幽隐,心秤能权物重轻。士子比之常相国,吏民道是蔡端明。来时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龟作伴行。安得四方皆结辈,苍黔开眼看升平。十行礼促归荷橐,五朵云飞堕草庐。西北战尘锋锐甚,东南民力磬悬如。帝开宣室初前席,公忆康山旧读书。问讯少君无恙否,衰残久不奉双鱼。
谷日晴
谷日更宜晴,晴知百谷成。人情先卜岁,禽语已催耕。冻渚蒲芽短,春畦菜甲明。惟欣田舍酒,归与老农倾。
挽拙庵徐子信
行义时人重,才能邑里称。系传高士远,家挹太湖清。身世惊流电,朋游叹曙星。从知郭有道,不愧蔡邕铭。
上詹仲通县尉 其一
松竹不著花,密叶徒如帚。江梅不藏叶,寒花缀枯朽。独有龙焙茶,花叶秀而耦。冰霜著群木,冻死十八九。惟此百草灵,名可缀三友。春雷迸雀舌,夜雨滴龙口。皆萌哺啜心,谁假栽培手。惟有蔡端明,识之在蒿蔌。移根入北苑,金碧焕星斗。夸作龙凤团,封成献元后。问花何以报,牙舌甘鼎臼。他时子复生,为公涤繁垢。
上詹仲通县尉
松竹不著花,密叶徒如帚。江梅不藏叶,寒花缀枯朽。独有龙焙茶,花叶秀而耦。冰霜著群木,冻死十八九。惟此百草灵,名可缀三友。春雷迸雀舌,夜雨滴龙口。皆萌哺啜心,谁假栽培手。惟有蔡端明,识之在蒿蔌。移根入北苑,金碧焕星斗。夸作龙凤团,封成献元后。问花何以报,牙舌甘鼎臼。他时子复生,为公涤繁垢。西风卷荷衣,披披不成幅。清霜拆蕙囊,冽冽已成蓿。如何独东篱,黄华笑寒菊。物之有盛衰,循环若推毂。世事良亦然,亦岂物所欲。金钿镕落日,零露洒寒玉。人皆惜芳菲,谁复念幽独。惟有陶渊明,慇勤费培沃。簪花从帽落,撚酒醉商陆。从此擅秋芳,芙桂非同录。问花何以报,剪首荐醽醁。他时更粉躯,为公采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