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无咎学士

毗陵城如金斗方,往事历历那能忘。相逢童子佩兰芳,秀发人指谁家郎。未几重见突而长,即今不觉秋蓬苍。戏笑岂复为儿狂,追昔宓子初登堂。辞锋峭拔森刀枪,器识沉远包氐羌。阳秋宁肯露否臧,有子游学先聚粮。相将百里陟岵冈,邂逅一挹坐僧床。大辩倾注如无旁,天马方谓先骞骧。观鱼谁复驻濠隍,瓜期受代垂趋装。当路奏牍交称扬,行将超擢奄云亡。坐令志气不得偿,传家岂诧钱一囊。诸儿经行名州乡,挟书继踵诸父行。旋见天衢飞骕骦,论治直要超周商。术卑效浅笑杜房,况是亨运遭兴王。致君绍祖邦家光,何止追考归焚黄。邃庭朝露明芸香,异书满阁秋气凉。咏歌间成随豆觞,读之如欲凌云翔。暂近大手离未央,□□□□□□望。挈箧来寄深闺霜,宾兴贤能视文章。尊尚周孔麾韩庄,搜奇殆有通夕忙。英游疑动聚星祥,我归复翳环堵墙。世味已能如饮浆,羲皇上人琴一张。

题赵子昂行书幅

癖有南宫嗜,秘笥珍子昂。花斋亦宝晋,一轴争奇光。走笔惊波发,神韵自非常。有如龙蛟斗,鳞甲怒飞扬。复如公孙舞,剑器拂风霜。平视欧褚辈,超妙埒钟王。岂不进文董,未许列其行。矧以孟郊作,珠玉相辉煌。历载已四百,鬼物护幽藏。神魄中夜动,疑登松雪堂。

齐天乐 宋拓梁萧敷敬太妃双志,次周清真韵

南朝金粉浑如梦,台城更怜悽晚。故雁分襟,新龙补衮,盛事宏文修剪。天情未掩。认嫠纬崇銮,玉鱼重簟。树满长干,乱鸦何计暮云卷。清风乡里井畔。翠珉荒卧久,肠断无限。王录齐收,陶钞一志,踪迹沈湮莫转。凝思代远。赏梁苑孤芳,宋场双荐。异趣宫装,隐居眉黛敛。

说郛

丛书。元末明初陶宗仪辑。一百卷。宗仪有《南村诗集》已著录。书仿曾慥《类说》之例,曾所编者则略去之。采辑自汉、魏至宋、元各种笔记小说,也有经、史、诸子及诗话、文论等,凡一千二百九十二种, 自三十二卷刘鯨《传载》以下,有录无书者七十六种。书名出自《扬子法言·问神》:“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句。每书大多为节刊,较少有全,其中少数作品,世无传本;亦有原本久亡,而从类书之中钞合其文,以备一种者。古书之不传于今者,断简残编,往往而在;佚文琐事,时有征焉,于考证颇有价值。然体例较芜杂,往往一书多出,或别立名目。盖屡经窜乱,早非宗仪原本。后三十卷明时即已散佚,明人郁文博补为一百卷。原本已佚,民国张宗祥据六种明钞本校改删补,希复宗仪原书面貌,成百卷本,有涵芬楼排印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清顺治三年(1646)陶珽重校整理的《宛委山堂刊本》,为现在通行的百二十卷本,舛误颇多。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八年将涵芬楼百卷本,明刻《说郛》一百二十卷本及《说郛续》四十六卷本,三种录集影印,定名为《说郛三种》(精装十册),选国内各种善本校刊,将各种误谬处,一一勘正,合而观之,已多于《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书后有索引,为最佳本。

会稽记

地理杂志。东晋贺循撰。一卷。循字彦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阳羡武康令,召拜太常,行太子太傅,卒赠司空。原本久佚,今存千余字为鲁迅等人于《太平御览》、《舆地纪胜》诸书中辑出。凡四条,载少康封子号“越”、会稽山禹穴、石篑及始宁置县时间,间附逸闻掌故。今有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本及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本。

谢师恩 赠福山县仁寿保善众

福山仁寿堪予羡。各各施方便。感得天公垂照管。迁恩布德,灭衍消过,福禄随年转。搜真去假心无变。渐渐通修炼。俱得拿云亲手段。先亡往逝,尽令超度,满却平生愿。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撰。周婴,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条以两字标目,系以作书人的姓氏。如“格鲍”是纠正鲍彪的《国策注》,“驳鱼”是驳鱼豢的《魏略》。其体例类似孔丛子的《洁墨》以及王充的《刺孟》。书名《卮林》,取《庄子》“卮言日出”之意。其所刊正,有据者居多,是为有本之学,并非草率著书。此引一、二条以为证,如:“原谢”知星条云:“《五杂俎·天部》引习凿齿谓星人曰: ‘君尝闻千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凡占星者皆于中天野外窥之,故云不覆。原曰: 知星宿,衣不覆,古之遗谚也。晋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引之。谓术弥精而穷益甚也。是以桓宣武以绢一疋为戏。在杭不悟晋书有字为衣字之讹,遂至燕说矣。”又“奔牛”条云:“《五杂俎》云: ‘丹阳有奔牛坝,相传梁武帝时,有人于石城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于帝,帝问志公。公曰:此入定耳,令人于旁击磬,则出定矣。帝命试之,果开目。问之,不答。志公乃说其前事,僧一视志即起,南向奔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为牛,因名。近时樵阳子亦类此。’ 原曰: 按《南齐书》,全景文与沈休之出都,到奔牛埭,有人相之,曰:君等皆方伯也。景文、孝建初以功封汉水侯。《宋书》曰:孔觊反,会稽太守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至奔牛,筑垒自固。又元凶弑立,世祖入讨,遣顾彬之、刘季之合势,与劭将华钦庾导相于曲阿之奔牛塘,路甚狭,军人多赍篮屐,于菰葑中夹射之,钦等大败。据此,则奔牛之名,宋、齐前已有,云梁僧化,谬也。”如此旁征博引加以考证,令人信服。王士祯《池北偶谈》认为其“辨石尤风”一条及“解古乐府赐字义”一条、“君苗无姓”一条,高似孙误引金楼子一条尚可称信,但其诠钟一条,则不足辨。此书有《湖海楼丛书》本、明刊本、明崇祯间刻本、王宗炎手校旧钞本、《四库全书》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新修南唐书

纪传体国别史。十八卷,外加音释一卷。南宋陆游撰。关于此书的成书年代,诸书均无记载,经据陆游生平考证,约作于淳熙八年至十二年间(1181—1184年)。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荫补登仕郎,初为福州宁德主簿等职,因善词章、谙熟典故而被史浩、黄祖舜举荐。召见后,赐进士出身。曾任建康府、隆兴府通判。乾道六年入蜀,通判夔州。是一部专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一国君臣事迹的纪传体史书。南宋陆游撰。孝宗淳熙年间成书。在此以前,有北宋马令的《南唐书》30卷传世,陆游以马书未尽善,故重加编撰,乃称 《新修南唐书》。据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王谷祥称其钞本出自陆游长子陆子家藏宋刻本, 可见此书宋代已有刊行。元、明、清时期,对是书的著录、刊印、考订、注释,前后相望。

书北宋王逢原令广陵诗钞后

浑沌凿破宙合六,营造怪物古不独。昌黎门中三见之,刘叉卢仝暨昌谷。广陵异代尤绝奇,鬼伯头角神龙姿。赵宋南北寡侪偶,能以名姓怖小儿。张惶万态不可掳,风雨怒发鳞之而。飞头海角世所有,参目虎首臣能为。天生灵物岂有待,罔两问景殊失辞。仅得月岩斋一篇,笔端字字腾蛟螭。馀子碌碌少光气,不才空使蛇怜夔。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二首 其二

万古乾坤意,居然见草堂。净心超大士,弹指谒空王。永悟三生劫,时翻二酉藏。何如浣花叟,白首杜陵庄。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二首

欲问西天乐,聊同北谷愚。山围迦叶坐,水净法兰居。藏室栖龙象,经文蚀蠹鱼。慈航容并载,吾亦慕真如。万古乾坤意,居然见草堂。净心超大士,弹指谒空王。永悟三生劫,时翻二酉藏。何如浣花叟,白首杜陵庄。

延平二王遗集

延平二王指延平武王国姓爷朱成功(郑成功,字大木)与其子延平文王郑经(字元之)。伪将施琅攻占台湾后,搜罗明政府与二王资料销毁篡改。大清时代满洲人用文字狱恶法压制汉人,使得关于二王的资料不仅无法付梓,甚至私人传抄保存都要承担宗族性命危险。有佚名人氏在其侄即将烧毁的书籍中发现延平二王诗一章,求借不得,连夜抄录。之后冒死保存诗集,并补上别处收集的延平文王墨谕编成延平二王遗集,希望能使二王诗文以后重见天日。辛亥复国后,郑振铎搜集晚明史料编纂《玄览堂丛书》时将此集收录影印。

东莞伯何真

钞悬十千募擒贼,王成之奴缚主出。如数予钞赏不虚,随具汤镬烹于车。扬旗伐鼓吁尔众,奴叛主者罪深重。呜呼缣囊夜络彭宠头,裂地曾封不义侯。侯兮侯兮乃不义,起自贼中铜马帝。

送从叔赴洪州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迷羊

中篇小说《迷羊》,作者为郁达夫,写于一九二六年底的广州,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名叫王介成的落魄文人从一个叫谢月英的女老生那里寻找放纵的故事。小说隐藏着一个超越文本的深层结构:王介成希望从谢月英那里得到的不是情欲的享受,而是对于生命力的肯定。然而,最终他却发现灵魂的痛苦,是用任何方式也消除不掉的。在《迷羊》当中,王介成表现出对于自身性能力的高度重视,因为性能力是与意志力联系得最紧密的一种肉体状态,可是,对于意志力的证明最终以他对意志力的失望而告终。

宦门子弟错立身

南戏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题古杭才人新编。该剧讲述的是河南同知完颜永康之子完颜寿马因沉迷戏剧艺术,与山东东平府散乐年轻女演员王金榜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故事。才情过人的完颜寿马,在和王金榜的相恋中,摆脱了人生迷惘,借助戏剧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他不顾双方家族门第的巨大反差,冲破了父亲的阻挠,一路艰辛,跋山涉水,只身追寻王金榜的家庭戏班,从河南一直赶到山东。当他以叫化子的形象与王金榜再度相遇后,他以领异标新的艺术思想和超乎寻常的艺术造诣,经过王金榜父亲的严格考试和艰苦卓绝的实习过程,终于由一个宦门之后蜕变为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思念儿子的完颜永康在廉政访察的路上与儿子儿媳不期而遇,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不仅被二人出色的艺术创造所打动,而且从中获取了反腐败的灵感和动力,经过一番历练,最终接纳了眼前的事实,阖家团圆。讴歌了一曲女真族皇亲与汉族艺人和亲的民族团结之歌。

逊志斋集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二卷。明方孝孺撰。孝孺诗文在其生前即行编辑,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林右、王绅曾为作序。孝孺遇难后,其作品严禁流传。其门人王稌将其文私下抄录成《侯城集》,但未能刊刻。英宗天顺七年(1463),临海赵洪始从烬馀采掇编辑其诗文,共得二百六十七篇,得以在成都刊刻,世称蜀本。此为方身后之首刻本。宪宗成化(1465—1487)间,谢铎、黄孔昭等人有慨于蜀本遗漏太多,又与叶盛、林鹗、王汶等人勤加蒐辑,编成文集三十卷、拾遗十卷,共得诗文一千二百馀篇,宁海(方氏家乡)守令郭绅愿为刊刻,遂于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刻于宁海,世称邑本。武宗正德(1506—1521)间,台州知府顾璘有慨于邑本之版年久漫漶,遂与参军黄绾等删定伪谬,重加订正,于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刊于台州,版藏郡斋,世称郡本。世宗嘉靖(1522—1566)间,浙江按察司提督学政副使范惟一、浙江按察司佥事唐尧臣及台州知府王可大以郡本为底本,参酌蜀本、邑本等版本,去伪存真,增遗补漏,编为二十四卷本,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刊于浙江。后世刊方集多据此本。民国间商务印书馆所编《四部丛刊》即影印此本。明神宗万历(1573—1620)间,丁宾、孙如游等在南京所刊《逊志斋集》亦据此本,只是增加“外纪”二卷。《四库全书》所收亦为此本。

灵宪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撰。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 志》皆作一卷。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 书》、洪颐煊《问经堂丛书》、《经典集林》、王谟 《重订汉魏地理书钞》皆辑为一卷,《说郛》弓六 十亦有辑本。内容为阐述古代的宇宙和天体理 论。发挥《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义,推 测宇宙是由寂冥无象的“汉倖(一作茎)”、萌而 未兆的“太素”、阴阳动静的“元气”和有形有象 的万物所构成。认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 穷”,它没有起点与终点,强调人们对宇宙的认 识是从“未知”向“知”逐渐转化的过程,并非定 论。以“日譬犹火,月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 景”为喻,科学地解释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 月食是由于地影遮蔽了月亮所致。探讨了紫 宫、太微、明堂、大角、天市诸星位置,提出行星 运行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有关的见解。但也 包含“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 福”等迷信成分。

初寮集

诗文别集。八卷,其中诗、赋二卷。宋王安中撰。安中以四六骈文名于时,诗亦曾为宋徽宗叹赏。《宋史》本传记其“有《初寮集》七十六卷传于世”。《郡斋读书志》著录王履道《初寮集》十卷、《内制》十八卷、《外制》八卷,凡三十六卷。《郡斋读书志·附志》著录《初寮先生前集》四十卷、《后集》十卷,并云:“《读书志》止载《初寮集》十卷。希弁所藏乃周益文忠公必大序,《前集》中兴以前、《后集》中兴以后文也。《内外制》二十六卷,则李文敏公邴序。”《直斋书录解题》记《初寮集》四十卷,《后集》十卷,《内外制》二十四卷。《宋史·艺文志》记《王安中集》二十卷。四个记载中唯有赵希弁之《郡斋读书志·附志》所记与《宋史》本传同。这些不同卷次之王集皆佚,亦不见抄本流传。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采掇裒次,得诗文数百篇,厘为八卷,前二卷为诗赋,后六卷为古文杂著,前有周必大、周紫芝及李邴三序。考诸南宋间诗话杂著,知安中诗文遗佚尚多,此仅其十分之一。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御史集

唐代诗文别集。黄滔撰。黄滔曾官监察御史里行。《新唐书·艺文志》载《黄滔集》15卷,又曾编闽人诗为《泉山秀句集》30卷。2书早已散佚,宋人书目也不见著录。到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才由其八世孙黄公度辑成10卷,题为《东家编略》。淳熙三年(1176),黄公度之子永丰县令黄沃又加裒集,杨万里作序,曾时杰、曾晞说雕版印制,这是《黄滔集》的第一个本子。稍后,庆元二年(1196)又刻于邵州,洪迈作序。明代,则有正德八年(1513)本、万历本、天启本、崇祯本。《四库全书》据崇祯本收录,《总目》记为10卷,附录1卷;实际则是8卷,附录1卷。1至4卷赋和诗,5至8卷文,有洪迈序和谢谔序,书后附录《唐昭宗实录》及有关黄滔的评介资料。由于其卷数与《总目》不合,人们怀疑崇祯时有两种刻本,一为10卷,一为8卷。清光绪十年(1884),福山王祖源又将影抄宋庆元本残卷补以崇祯本,交其子王懿荣刻于北京,这是黄滔集最晚的刊本。

1 4 5 6 7 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