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忠集
元代诗文别集。6卷。王结撰。据《元史》本传,王结有集15卷,但久已亡佚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结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王文忠集》(或简称为《文忠集》)6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词,卷4为杂文9篇,卷5为《与临川吴先生问答》,卷6为《善俗要义》。王结被称为“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他的诗文也正体现出这一特点。他的诗以古体见长,大抵春容和平,无钩棘之态。他的文章明白畅达,不事雕琢。《与临川吴先生问答》5篇,是与吴澄论学的书信,可以略见他的学问根基。《善俗要义》33条是王结在顺德路总管任上所作,宗旨是用以化导闾里,“凡教养之法,纤悉必备。虽琐事常谈,而委曲剀切,谋划周密,如慈父兄之训子弟。”(《四库全书总目》)统观他的诗文,一般都较缺乏文彩,但以“词必轨于正理,学必切于实用”为其特点。
丁未元旦居樵立四不出关吟
美景与良朋,月白仍风清。出王及游衍,是谓与天行。
王旭高临证医案
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 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门后又有小结,有助于领会治案精神。现存初刻本、1934年日升山房刻本,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九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参军出郭匪幽寻,使者移文播德音。石蒜榆皮那得饱,刀耕火种岂能任。义仓政尔因饥发,赈历兹焉遣吏临。比屋故知难户晓,分行聊得尽吾心。闻道高原尚苦乾,未妨平陆欲生湍。眼中乍见扶藜出,耳畔未嗟啼鸟欢。汉诏当知本宽大,豳诗政复著艰难。尔能粗得饥肠实,我亦安辞脚力酸。马騣岭下源初发,鹅口山前渐可舟。一百八盘谁谓险,二十四溪何自游。深厉浅揭故数数,车烦马殆真悠悠。惜哉当此方倥偬,不然亦足供夷犹。大麦初齐积渐黄,青青小麦更连冈。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负笼不须嗟甚苦,腰镰行且看争忙。太仓红腐憎泥土,亦复遥思饼饵香。既雨得晴晴亦佳,笋舆终日度咿哑。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乾溪溪侧弹子洞,薄暮过之聊且休。志欲山林成独往,愧无名姓继三游。奇奇怪怪乏画手,凿凿磷磷宜枕流。岩岫水泉真两得,未容石井独吾州。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华。野色似云閒放犊,树阴如幄暗巢鸦。金钱满地空心草,紫绮漫郊苦菜花。试考方言助多识,欲传名字入诗家。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世奇粤水与湘山,此地元居楚粤间。尽日觅诗终莫就,有时游目不能还。骤来遥点雨初过,忽尔数峰云自閒。远碧近苍元互映,浅青深绿更相关。
春秋事语
先秦帛书。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记载春秋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题,整理小组据内容定为《春秋事语》。存十六章,每章以句首为章名:一杀里克章,二燕大夫章,三韩魏章,四鲁文公卒章,五晋献公欲得随会章,六伯有章,七齐桓公与蔡夫人乘舟章,八晋献公欲袭虢章,九卫献公出亡章,十吴人会诸侯章,十一鲁桓公少章,十二长万宋之第士章,十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十四吴伐越章,十五鲁庄公有疾章,十六鲁桓公与文姜会齐侯于乐章。每章记一事,不分国,亦不编年。所记史事最早者为十一章中鲁隐公被弑(前712),最晚的是三章内的韩、赵、魏三家灭知氏(前453)。文字以记言为主,亦记事,所记基本与《春秋》三传和《国语》等书相同。在校勘上有重要价值。
送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
簪笔三年侍禁林,分符还向蜀江浔。莫云尽处峨眉出,春雪消时灌口深。铃阁雕盘香冉冉,台门画戟昼森森。锦屏山下多遗迹,好觅城南老杜吟。朱轓五马出王庭,父老西南望福星。家世久闻清白吏,文章争诵太玄经。岷江水落嘉鱼美,剑阁春晴桤木青。若过眉州见苏子,卯君京国尚飘零。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秪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二 赋得蟠桃春坞
异果留千岁,闽山接十洲。有桃皆卵核,无树不蟠虬。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坞幽。云台朝试赵,璚实夜迎刘。汉殿来金母,玄都伴玉楼。赤瑛盘一色,金马客三偷。曾侍周王宴,初从李耳游。知君仁寿域,到处得丹丘。
医经溯洄集
医论。元末明初王履撰。一卷。履字安道,昆山 (今属江苏)人。官泰府良医正。学医于朱丹溪,尽得其传。著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均不传。是书撰成于洪武元年(1368)。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贯彻源流之义,故名。内有论著二十一篇,包括对《内经》、《伤寒论》等医著研究心得,对温病与伤寒辨析,对临床若干问题研讨及对李东垣学说探讨等。其中 “亢则害,承乃制论”,在《素问·六微旨大论》基础上,阐述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并依此原则广泛讨论病理与治则问题。“伤寒温病热病说” 中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对温病学发展有一定影响。提出中风有真中与类中之别,对后世研究中风病有所启迪。在“内伤余议”中,对李东垣学说提出不少商榷意见。为研究中医理论较有价值的参考书,亦是研究王履学术思想的现存唯一文献。版本以明初刊本为善。辑于《东垣十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丹溪全书》中。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正脉全书》,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校刻单行本传世。清季温病学家吴鞠通等对履曾有评说。
汝南遗事
杂史。金末元初王鹗撰。四卷。根据亲身经历记述金哀宗居蔡州及被围始末。因蔡州亦称汝南,故名。作者在金末任左右司员外郎,此书为蔡州被围时所作。记述自天兴二年(1233)六月至次年一月之事,共一百零七条,按日编载,依纲设目,末附总论,叙事准确,是金灭亡史迹较真实的记录。
普陀洛迦新志
佛教史志。民国初王亨彦撰。十二卷。全书共分十二部分,记载了普陀山的山川风貌、自然景观和作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兴衰史迹。同时收集了历代帝王、僧俗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敕令、奏疏、碑铭等二百余篇,其中有关寺院经济方面的敕赐、奏议、碑文等六十余篇,为研究普陀山佛教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广陵集
三十卷。《拾遗》一卷。宋王令(1032—1059)撰。王令初,字钦美,后改逢元,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王令才思奇异,其诗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孟郊、李贺之间,词句磅礴,气势雄壮。刘克庄《后村诗话》曾称其《暑旱苦热》诗“骨力老苍,识度高远。”其诗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表现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广陵集》三十卷是其子王说所编,其中诗赋十八卷,文十二卷,《拾遗》一卷,并附有墓志铭、事状及交游投赠追思之作。今有善本《广陵先生文集》二十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四册,为旧钞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广陵集》三十卷、《拾遗》一卷亦有《四库全书》 本。
开禧德安守城录
宋王致远撰。一册。致远,浙江永嘉人。以文林郎任襄阳监仓。宋开禧二年(1206)十一月,金兵围德安府城(今湖北安陆县),德安府通判王允初率兵固守,相持百又八日围解。致远为允初子,当时亦在城中,因以日记体记其事,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约二万三千字。
兰轩集
元代诗文别集。16卷。王旭撰。据明人焦 《国史经籍志》所载,《兰轩集》原本为20卷。原本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16卷。《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入辑本《兰轩集》16卷,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版本。卷1为赋、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8为七言律诗,卷9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卷10为表、书、启、疏、檄,卷11为序,卷12-13为记,卷14为题跋、赞、文,卷15为说,卷16为铭、碑、传。王旭的诗,以七言律诗数量最多,以五言古诗质量最高。他的诗往往随心所欲地抒写个人情怀,并不着力于雕章琢句,常给人气格超迈的印象,比较容易感染读者。他的古文多讲学家之言,文学色彩较淡,以议论和平通达,说理细致入微见长。他身处元初盛世却困顿终身,诗文中贯穿着怀才不遇、难为当权者所用的感慨。七言绝句《扬州城下》、《燕城书怀》正是这种情绪的体现。
句 其一
王粲初开井,山翁旧醉池。
战城南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二
王畿初作邑,终日坐鸣弦。雅量能知变,平戎在未然。裕陵俄识拔,鹏路遽腾骞。二十年间事,凄凉付逝川。
句
王粲初开井,山翁旧醉池。林掩羊公庙,渊沈杜预碑。
宿寿公禅房
王泉初解辔,松院揖方袍。地远祇林静,天空禅月高。楼真知道在,息影觉心劳。且伴山僧宿,西湖听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