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江右诗社周年萍乡小石源雅集 雅集在即先寄吾社诸君子

又是江南三月初,青钱摇落买舟车。一年风雨春相似,别样溪山梦不如。暂脱俗骸同野鹤,便将诗笔作烟锄。文章大块先铺就,归撷清芬到我庐。丰仪初识隔萤屏,一握鄱湖白鹤汀。绕阁晴烟红袅袅,如人脩竹绿亭亭。邀君醪醴薄难醉,赠我琳琅清可听。别去不愁云路远,因知此物已通灵。炊烟真欲与云齐,山半幽居隔路岐。家犬小怜迎远客,野蔬新摘带春泥。徐舒醉眼犹疑梦,狂放诗心不忌辞。草木自然成境界,人间笔墨岂堪题。一洞幽深鱼贯行,眼前顽石幻奇形。或为虾鳖依崖立,曾佐龙蛇倒海惊。过处阴风犹凛冽,当年恶迹渐零星。也无轻怪后来者,竟把妖邪冠义名。踏破荒烟向一隅,万竿翠竹拥坟孤。细摩字迹沧桑辨,若见文公涕泪俱。新法当时成废纸,后人至此束生刍。可怜亘古山河在,家国忧怀最误儒。车行缓缓到安源,乍起雷霆城欲翻。数片残英浮野水,一天急雨洗荒垣。当时只怪世多舛,此刻枉怜魂有冤。苦难于人略相似,楼头伫立各无言。

送金令尹仲经之平乡

尊酒相违逾十载,俄惊飞舄到金銮。共怜华发添双鬓,独喜清廉守一官。绩奏九重名姓显,化行百里吏民安。秪今膺最平乡去,忍向离亭醉晓寒。

宣风公馆适遇萍乡俞杨二邑慱同宿为余沽酒次璧间韵

斑斑山雨乱衣痕,那得新诗属意浑。近市辙泥深没马,傍江云树半连村。幽花掩映春光老,宿鹭骞飞野水昏。此日逢君不解饮,何劳辞客更招魂。

巳邜八月东还次萍乡感激时事适少府李君见邀且谕以尝献策平寇移时江省报至不觉喜形于色相与散步正衙纵观楚王台古桂姿有凌云之气慨然赋此用写一时欣戚之怀云

少府高时论,尘襟喜暂开。我无乡井累,渠有折冲才。月露团秋桂,天风落古台。闲寻五柳宅,剩对菊花杯。

高阳台 陪邬碧泉刘一佛李作屏茶话,北郊吊绍武君臣冢

桥咽花流,碣凭藓篆,苍蝇吊客仍稀。去矣王孙,萋萋芳草霜欺。烽烟岭外惊人讯,马首尘、偏向江西。小朝廷、几日君臣,共穴狐狸。江山又觉今非。甚弹丸黄土,尚占天涯。风雨灵旗,几多猿鹤飞驰。杜鹃红到荒坟角,学粤讴、北客题碑。祝山灵、大壑藏舟,莫任宵移。

燕山亭 甲辰腊月十四日,萍乡换船,泛醴陵渌水,出湘入涟,一日夜至山塘庄,喜而成咏

细雨催春。兰桨顺流,回避残年风雪。十五尽头,早约还期,圆梦胜于圆月。鸳瓦油衣,从前意、如今都歇。佳节。只粥嫩糕甜,酒温香热。多少离合悲欢,算年去年来,大家休说。谁是倦游,那有闲情,朝朝替人伤别。若望归舟,乱山里、片帆明灭。山缺。刚见绮窗梅发。

鬲溪梅令 寄钝根萍乡

鹃啼辛苦恨春迟。酷相思。滴下鲛绡红泪一丝丝。天涯寄予谁。海枯石烂尽情痴。悄寒时。尽管玉梅风骨著胭脂。临风不自持。

临江仙 为王筱婧评点所作诗词,漫题一阕归之。时筱婧任教俄语明溪中学

老眼摩挲情转切,幽花秀发山隅。采芳何惮路崎岖。乾坤清气,迤逦到吾庐。我亦江潭憔悴客,几番忍死须臾。坠红留与护霜腴。朝曦绚彩,薮泽等云衢。

文叔兄以泉州丈之亡自萍乡奔赴归途以书约相见会蕃留邑中得以合并时复闻袁州先生之讣哀伤之馀诗以叙别

一雪五日阴,冰冻吹不裂。今晨定何朝,万里来霁色。我将还山中,已驾还复辍。故人有书至,会面不可失。故人江西吏,何为浙东役。恸哭竹林回,我实门下客。去年送朝天,除书报三易。心知以病辞,岂料成死隔。东怀丧未赴,西望讣复得。追惟平生游,语泪相陨杂。僧房幸小驻,聊以舒郁结。酒固不成欢,梅开况当说。

翁东厓郑长溪冯次江赴凭祥途中遇雨赋诗戏赠分韵得须字 其一

别时霁柳拂前驱,别后雷殷水满湖。俄顷阴晴迎伏暑,淩兢车马戒泥涂。岸沙带浪东西落,田鹳逢人向背呼。愁绝同袍关塞客,南山欲与剪扶须。

翁东厓郑长溪冯次江赴凭祥途中遇雨赋诗戏赠分韵得须字 其二

五月阴精长绿蒲,冥风怪雨亦相须。农人私记丰年兆,仆驭偏忧九折途。远势惊翻银汉水,怒涛疑拔老龙须。严程傍险兼奇观,沾湿何妨赤杖扶。

翁东厓郑长溪冯次江赴凭祥途中遇雨赋诗戏赠分韵得须字

别时霁柳拂前驱,别后雷殷水满湖。俄顷阴晴迎伏暑,淩兢车马戒泥涂。岸沙带浪东西落,田鹳逢人向背呼。愁绝同袍关塞客,南山欲与剪扶须。五月阴精长绿蒲,冥风怪雨亦相须。农人私记丰年兆,仆驭偏忧九折途。远势惊翻银汉水,怒涛疑拔老龙须。严程傍险兼奇观,沾湿何妨赤杖扶。

送李茜为孝廉谒选都门便道萍乡访尚渑其王孙

风前一揖五羊城,树树寒梅送子行。计日便为民父母,多年犹恋老师生。楚江地迥收萍实,燕市歌长散筑声。若到青春怀茂宰,王孙芳草总含情。

闻文芸阁同年以八月二十四日卒于萍乡感赋

公车回首齐名日,党禁寒心被锢年。共道滂膺关世变,岂知华管杂时贤。功名气尽鸢肩外,词赋魂销鵩臆前。谁向不周山上望,吞声帝座独流天。

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濂溪先生萍乡诗韵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

黔中行吟 其十 拜访傅老仰斋宜春诗友留饮时剑川剑尘自丰城汝启梅岗自萍乡水月自长沙纷至

奇岩踏遍访奇人,重整衣冠弹客尘。万壑沈酣枫点醒,一江舒啸韵流新。丰仪乍识犹疑幻,热盏频飞始认真。八面风云同此会,既宜秋色料宜春。

寄潘朴斋

半载萍乡令,南归满路悲。勤劳原自分,凋敝竟何裨。泪感攀辕日,缘悭伏枕时。深惭无惠政,去后奠遐思。

西湖杂诗 其二

游船平浅泛槎䒀,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西游原旨

小说评点本。清刘一明评点。一百回。有回评和夹批。其评继陈士斌《西游真诠》后,进一步阐发“三教一家之理”。然于谈玄说道中也涉及若干文学特点和表现技巧问题。原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嘉庆二十四年(1819)有湖南常德护国庵复刊本。亦有不载《西游》原文的评注单行本。清人刘一明所作《西游原旨》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清代众多《西游记》证道本之一。作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的代表人物,刘一明对《西游记》做了一番试图阐述金丹大道的工作,似乎比其他证道本作者的评点更系统更广泛。不光如此,他对小说中所反映出的关于儒释道三教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周易》理论等中国传统思想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阐发,对小说中的世俗人情等也有许多精辟的阐述。

西游真诠

小说评点本。清陈士斌评点。 一百回。有回评和眉批。卷首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尤侗《西游真诠序》,称评者用“三教圣 人之书”“解《西游记》”,揭示其基本精神。间有 评语指出小说“粗看极其荒唐,细味实在至理” (第六十九回评)、“借以喻古来世情之变幻” (第十回评)等,涉及到神魔小说的创作方法。 也注意到小说刻画人物时“八戒有八戒的声 口,行者有行者的身分,摩神写意,无不精妙” (第二十五回评),并认识到《西游记》“笔墨游 戏”,“趣而且妙”的特点。有清乾隆庚子 (1780)刊本等。

1 4 5 6 7 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