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编

十二卷。陈深撰。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代经学家、书法家。宋亡,陈深放弃科举,笃志苦学,闭门着书。元文宗天历时,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陈深潜匿不出。其平生着作,除此外,还有《读易编》、《读诗编》。此书大旨以胡氏为宗,而兼采《左传》。如隐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陈氏云:“传例言‘得俊曰克’,以必诛为期也,《左氏》言‘段奔共’,非也,奔共则不书克矣。盖段之子公孙滑奔卫也,厥后滑假卫之力取廪延,而段无闻焉,见杀无疑矣。”又引《穀梁》“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以证,最后引胡氏。“《春秋》推见至隐,诛郑伯以为首恶,示天下为公,不可以私乱也,垂训之义大矣”为说。实际上,《左传》之“得俊为克”之例虽不可信,然其所述则实。隐公十一年《左传》记郑庄公云“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口于四方”,可见此时段尚存。《公羊》、《穀梁》训克为杀实误,胡氏因《公》、《穀》而发义,则又误。现存元泰定二年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道教炼丹著作。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在本书《序》中,陈氏称其遇至真之人授以“灵砂要诀”,又追述该要诀的师承系统为:丁真人→吴天师→许仙君→至真之人。全书共7篇,主要论述丹砂的产地、性状及其反复煅炼的处理过程。书中描述了矿产丹砂的性状后指出,优质的光明砂、白马牙砂和紫灵砂方可服饵,而溪砂、土砂、杂砂则不宜选用。这些看法虽然是基于服丹砂可成仙这一错误理论而提出的,但积累和丰富了对于各种丹砂的认识。在前人化学性质炼丹(即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书中进而将不同的汞合金或汞化合物作为中间产物,要求对其作“伏火”处理,这比单纯的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反映出盛唐时期化学炼丹实验的进步。在实验的基础上,书中对质量守恒定律作了朴素的叙述:“马白牙一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抽汞得十二两,而含石气四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而含石气六两。石气者,火石之空气也。”这里对石气成分的概括虽不确切,但其已认识到,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总质量不变这一规律。是书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白喉条辨

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喉科著作。清陈葆善撰。一卷。葆善字瑞安,浙江温州人。精于本草、喉科,著有《本草时义》。本书为陈氏博采众说,择其精华,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而成。陈氏先撰有 《白喉订正论》一卷,未刊。后删其繁,于光绪十三年 (1887) 辑成此书。内容包括白喉病源,所中经络、辨色、辨脉、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书中汇总前人论治白喉之精华,并以自创三气降龙丹为急救白喉之主方,兼载录青黄散及张氏雄黄解毒丸外用方药。在治疗上提出六禁,即“忌升提并吐、忌温散发汗、忌大下亡津、忌刀针、忌病重药轻、忌苦寒助燥”,体现了陈氏论治白喉的丰富经验及独到的见解。有光绪二十三年 (1897)刻本及二十四年刻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女才子书

十二卷。清徐震撰。徐震字秋涛,别署烟水散人,浙江嘉兴人。约生于顺治、康熙年间,康熙末年尚在世,生平事迹不详。所著小说有 《女才子书》、《珍珠舶》、《乐田演义》、《合浦珠》等多种。《女才子书》又名《美人书》、《情史续书》、《女才子传》,短篇小说集。每卷记一个女子,共十二人事。每卷有偶句题目,述事用文言,近于唐传奇笔法。卷一写杭州豪公子妾冯小青才貌双全,为大妇所妒,幽怨而死;卷二写杨碧秋守节,被人逼作尼姑,后遇其子登科团圆事;卷三写张小莲与朱生相爱,几经曲折终成良缘事;卷四写崔淑被休,后嫁杨汝元享荣华富贵事;卷五写张畹香善于持家处世,得免贫穷灾祸事;卷六写陈霞如与表兄崔襄婚爱事;卷七写卢云卿学卓文君守寡又嫁事;卷八写郝湘娥尽节,奸人崔平仲得冥报事;卷九写王琰贞节自守事;卷十写谢彩与丁七郎婚后双双成仙事;卷十一写妓女郑玉姬与吕隽生相恋成婚事; 卷十二写宋琬与谢骐私奔,历经波折终归美满事。故事不出才子佳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男女青年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但又有宣扬贞节观念的矛盾,寓含劝惩说教。有清初刻本。清顺治间刻本,题《美人书》。清乾隆大德堂刊本。道光味根斋刊本,题《女才子传一名情史续书》。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陵通纪

《金陵通纪十四卷》清‧陈作霖编辑,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约成于光绪六年(1880)。续编记事止宣统元年(1911)。全书约二十三万字。对南京地区自古以来人文历史变迁,自然水涝、江溢、山崩、大旱、地震、雨雹、陨霜等备录,对研究该地自然灾害规律颇有价值。 敘:孟子言王豹綿駒之變,俗記亦言紫縞之尚由於人,豈不信然不誣乎?李唐以來,憑弔往昔,儱侗日六朝詞章人語爾。夫吳自武烈開基,忠勤威略赫赫於宇內,崇文召賢,鼎立蜀魏,歷世六七,風尚未有牀第之失。晉之東,謝安始以風流扇俗,忘其端揆具瞻之尊,當朞功之慘,而妓女絲竹不攺其素,歐陽公所謂知勇国於所潮,安之謂矣。其下化之子夜、讀曲,矢詞尤猥褻。由是言俗之不良者,捐目六朝,而以秦淮爲桑濮。數千年來,人士委靡,若廢疾之不能振,非安有以作之俑哉?吾友陳君雨生以所纂金陵通紀眎吾,吾聞之,羿之射有的,秋之奕也有道,輸之削必有定矩,曠之操七絃也,必有旋宮之調。陳君之纂此書,非漫然無所指明矣。其書上述邃古,下迄殘明,甄列史之關乎金陵者備列之,不浮譽,不隱惡,固卓然良史之盛軌矣。且於謝傅事不多捃拾,獨詳載郡中豐歉憂樂之繇,寇亂時諸軍屯戍之地,措置先後得失之機,後世可奉爲鑒戒。最後乃以錢謙益、阮大鋮收其禍末,亦可以見古昔是非之有定矣。夫寇盜侵軼,三代……

梅苑

词总集。宋黄大舆编。卷首黄氏自序云:“己酉之冬,予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曰《梅苑》。诗人之义托物取兴,屈原制骚或列芳草,今之所见盖同一揆。”自序此书成于己酉,即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冬,录词十卷,存词四百余首。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云:“绍兴庚辰(1160),在江东得蜀人黄大舆《梅苑》四百余阕,煇续以百余阕”。宋本已不可见,毛氏汲古阁有影宋抄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清康熙丙戌(1706),扬州诗局刊刻《楝亭十二种》,内有《梅苑》十卷。《四库全书》亦收有此书。读有用书斋藏有何小山、戈载校本,目录为五百零八阕,仅存四百十二阕,目录后题《群贤梅苑》,与汲古阁影宋本同,其卷五、卷一○之脱文亦同,曹元忠以为“群贤”二字与睦亲坊陈道人所刊《群贤小集》相同,则何、戈所校、汲古所影,皆出于陈氏书棚本。1919年,武进李祖年圣泽楼有新刻本,并附有校记。曹元忠序亦称之为书棚本。近人赵万里称,曹楝亭刻本讹夺满纸,而圣泽楼新刻本据吴县曹氏校何小山、戈载本移录;杂采他书校之,虽差可读,但卷五、卷一○脱文依《花草粹编》补入者仅二首,其他讹夺未能悉正,故据《永乐大典》、《花草粹编》以校李本,补正约数百事,搜得佚词十八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钟离春智勇定齐

一作《丑齐后无盐破连环》。简名《智勇定齐》、《无盐破环》。杂剧剧本。元郑光祖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及《战国策·齐策六》。剧写齐公子出猎,遇无盐邑采桑女钟离春,貌丑而不俗。晏婴吟诗诘问之,女以诗答,讥齐国无人能御秦楚。婴知女贤,告公子聘为正室。时强秦称霸,列国贡秦,独齐例外。秦遂遣使持玉连环至齐,令解之则免贡;燕亦遣使持蒲弦琴至齐,令弹响则奉之为上邦。齐众臣不安,独无盐女以长竿挂琴,风吹之而自响;以锥击玉环而解之;遂将两使黥面刺背而纵之归。秦、燕大怒,结魏而合兵伐齐,无盐女摆九宫八卦阵生擒三国主将。三将不服,女又纵之使再战,复大败之。于是秦会诸侯至临淄,尊齐为上国。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孤本元明杂剧》及《元曲选外编》即据此排印。今人或以其名异而疑存本非郑所作,然无确证。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后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其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日官场丑态有所揭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集初刻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年),由门人林聘中、黄中等人校刊。凡八卷。其中,诗四卷,文四卷。前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樊献科序。是为闽本。是集乃万历年间,由林聘中、黄中等人重新编辑、校刻,凡十五卷,篇目有所增益。此本前有欧大任撰《宗子相传》,王世贞撰《子相墓志》和《宗子相祠碑》及王世懋、张养性等人祭文。《宗子相集》尚有十二卷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书林郑氏云竹斋、万历四十年(1612年)范济宇均按十二卷本翻刻。此外,《宗子相集》还有明天华阁刊刻的二十五卷本存世。

蒙古源流

蒙文名《额尔德尼脱卜赤》,汉文译名或题《珍宝史纲》、《宝史纲》等。记述元明两代蒙古族历史的著作。彻辰萨囊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转译成汉文刊印,收入《四库全书》。后有沈曾植笺证、张尔田增补并校的孱守斋校补本及各种手抄本流传。在国外,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原文本和德译本。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出版蒙文本。另在日、美、德等国也有影抄本或译本出版。彻辰萨囊(1604—?),中国清初鄂尔多斯(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个蒙古贵族,喇嘛教徒。依据多种史书和佛教经籍,撰成本书,意在写一部蒙古通史。共8卷,依喇嘛教为纲、各汗传统世系为纬、按年纪事,著述体例颇近于《蒙古秘史》。第1卷首讲佛教的“运数”,作为本书的缘起。第2卷记额纳特(又作卫拉特)、土伯特(又作图伯特)蒙古汗传世次序及崇尚佛教事迹。第3卷以后,则记蒙古族的发源和发展,兼述蒙古各部的兴衰治乱和遗闻佚事。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是提供了14世纪后期至17世纪前期蒙古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珍贵史料。对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封建领地的分割,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以及喇嘛的传布等,也叙述的颇为清晰和详瞻。书中有许多韵文体记述,所记录下来的17世纪以前的蒙古语,有助于研究蒙古语言的历史。书末所附《红册》、《大黄册》等蒙文史料,亦颇珍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书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3大历史著作。

春秋经传阙疑

四十五卷。郑玉撰。郑玉字子美,歙(今安徽歙县)人,元代经学家、教育家。郑玉博究六经,尤精《春秋》,教授于乡,门人甚众,学者称“师山先生”。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奉议大夫,托病不赴,日以着述为事。后自缢以殉元。郑玉着述,除此书外,还有《周易纂注》、《师山集》。此书属集注性质,模仿朱熹《通鉴纲目》体例,以经为纲,以传为目。叙事以《左传》为主,而附以《公》、《穀》;立论则先以《公》、《穀》而参以历代诸儒之说,大旨也以《胡传》为宗。经有残缺,则考诸传以补其遗;传有舛误,则稽于经以证其谬。经之脱误无从质证者,则缺之以存疑;传有不同无所考据者,则两存其说。此书力求合《左传》之事与《公羊》、《穀梁》之义为一,则是步前人治《春秋》者之后尘,而其“愚按”之议论,亦大率陈腐无足多取。现存清康熙五十年郑氏天游堂刻本。

高丽史

朝鲜断代史。总编审郑麟趾,参加编纂的前后约数十人。1451年成书,用汉文写成。郑麟趾,朝鲜李朝领议政(首相)。著作除《高丽史》外,还有李朝的《世宗实录》、《文宗实录》、《资治通鉴训义》、《治平要览》、《历代兵要》等。本书共139卷,150多万字。分世家、志、表、列传4部分。世家46卷(1—46)记载高丽王朝34代国王在位时期活动的传记。志书39卷(47—85)记载高丽王朝的典章制度。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在各志中又分成若干条目,分别叙述。表即年表2卷(86—87)。将高丽时期的史事用表格形式简要表示,采取高丽年号与中国年号并用的方法。从“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契丹太祖神册三年、〔高丽〕太祖天授元年”起,到“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恭让四年”止。列传50卷(88—137)。记载高丽时期950余人的传记。分后妃、宗室、公主、诸臣、良吏、忠义、孝友、烈女、方技、宦者、酷吏、嬖幸、奸臣、叛逆各类。本书史料价值很高。书中保有大量原始资料,诸如国王诏书、大臣奏疏、外交文书、各种条规和法律条文等,有的全文照录,有的摘录于各篇中。由于高丽王朝的档案资料及其他重要著述毁于兵火,本书保存的史料,就更显重要。但书中所载事物也有失真之处,将禑王和昌王定为辛盹之子孙,不把他们做为国王,两王执政15年,被列入叛逆传中。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十八

簸土扬尘,金刚正体。七颠八倒,大寂定门。排空烟嶂添愁色,著雨林花带泪痕。

过南阳挽孔明

三面英雄正角持,孤臣生死系安危。大星不向营前坠,混一寰区未可知。

题泰山仁安殿壁

大极何年诞帝孙,中居岱岳镇乾坤。三千馀载昭明代,七十二君来至尊。鲁甸齐邱雄地势,秦松汉柏护天门。兵尘不动绵香火,万里车书寿一元。

煎茶坪

振衣千仞破尘容,天险初过第一重。俯瞰白云沈大壑,平临红日上高舂。雍梁横界标群望,陇蜀中分据要冲。见说汉王还定日,煎茶曾此驻苍龙。

幽居遣怀三首 其一

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须枵腹对空囷。扶持接客宁嗟老,质贷迎医未厌贫。碓下罕遗鸡啄粒,席间不扫鼠行尘。时时笑顾儿曹说,纵有烟霄莫问津。

留题浯溪

开元初政尽精明,岁晚色□□牝晨。胡雏养虎自遗患,马嵬□袜生战尘。幸哉有子系民志,宗祏将倾犹未坠。当时监国若□避,大物必归安与史。较轻量重法受恶,父子至情休责备。南内凄凉叶落时,尚胜公侯草间市。镂刻摹写皆瑰词,□□以颂而以规。我来解嘲千载后,□起九京共评之。

奉和御制重阳五七言诗

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晓烟篱菊嫩,霄露畹兰红。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民在华胥正乐康,高秋宾雁指衡阳。蒹葭渐见凝清露,鶗鴂先惊歇众芳。节值登高真胜会,年逢大有是殊祥。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幽居遣怀三首

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须枵腹对空囷。扶持接客宁嗟老,质贷迎医未厌贫。碓下罕遗鸡啄粒,席间不扫鼠行尘。时时笑顾儿曹说,纵有烟霄莫问津。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案乌藤坐草亭。闲久更知贫有味,病多那责药无灵。农书甚欲从师授,忍字常须作座铭。更喜友生能饷酒,欣然一醉倒长瓶。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

送彭都宪济物乃弟锦衣千户冲回籍祭扫

台端大老归未得,夜听春雨晨恻恻。燕山高处望秦云,漠漠西南天一色。四郊未可少英卫,一德正尔咨夔稷。分将经济系重轻,其那蘋蘩在胸臆。圣皇方抱股肱忧,次公正侍明光直。便令己事往可遄,永言简在思同则。朝廊别调埙篪鸣,帑藏来供筐篚实。花萼三春明昼锦,松楸千里荷天力。班列何人备忠孝,君侯此去真奇特。邮亭看剑星磊落,沙场度马夜昏黑。平生万卷罗心胸,不效书生数行墨。众中开口论世务,重霄惊见扶摇翼。以兹壮志挟胜游,无限奇观入藏息。千旌遥指金城路,鱼鸟亦避金吾职。邻翁两两持壶觞,乡吏纷纷事修饰。两朝遭际九泉通,一日声名万夫识。祗陪谈笑无终极,太行东峙黄河北。西顾重瞳计日程,莫为莺啼滞乡国。

1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