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祠古梅
骑鲸人去老梅妍,古色寒香二百年。数点欲流亡国泪,一枝尚带故宫烟。魂归月下心偏冷,春涌阶前品是仙。正气独扶王气在,漫将无地为伊怜。
台南谒延平王祠
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招讨已颁唐印绶,旌旗犹是鲁诸生。浯州一旅擎铜柱,东海何年走大鲸。回首扶桑孤岛在,茫茫无地哭田横。
玉楼春 次研究生邓小军留别原韵
江南枉冀留春住,愁见春来春又去。问将何物慰离思,万里江流如系缕。锦城丝管纷纷处,工部当年原小住。谪仙终是爱江东,牛渚宣州多雅素。
春日谒延平郡王祠
天地留奇气,风云护彩椽。梅花春正放,榕叶影多圆。下马瞻崇宇,骑鲸怅逝川。英雄偏不偶,忠孝未能全。浴日生沧澥,从云正少年。恩深蒙赐姓,力小欲回天。燕蓟胡尘暗,闽瓯战火然。艰危辞紫陛,痛哭对青毡。父命虽当报,君仇讵可捐。麾戈情激烈,焚服涕潺湲。两岛初经略,三军集后先。旌旗愁粤岭,斧钺下漳泉。幕府称多士,王封锡大权。楼船逾十万,铁骑突三千。纠纠龙骧镇,萧萧虎卫弦。登坛宣敌忾,哭庙扫腥膻。北伐空驱矢,南归或扣舷。运劳陶侃甓,愤逐祖生鞭。养锐聊藏豹,当秋待化鹯。中原嗟板荡,绝海一飞骞。月落鲲身畔,潮高鹿耳前。红彝争拜伏,乌鬼舞回旋。故土归疆域,新皋辟市廛。修文明校序,偃武励屯田。桔柣延朝旭,槺榔隐暮烟。口琴螺女脆,腰鼓蜑儿妍。始创承天府,欣颁永历钱。群蛮通贸易,百姓乐安便。谩说金瓯缺,终期玉玺还。滇池龙已去,员峤鸟犹填。正朔存荒服,衣冠守汉筵。田横能得客,徐福岂求仙。封鹿秋行猎,闻鸡夜不眠。宁知风折树,遂至日沈渊。巴蜀悲诸葛,扶馀失仲坚。邦基方肇造,国步反迍邅。有子能绳武,生孙不象贤。权臣参帏幄,叛将厉矛鋋。大夏倾谁柱,危巢实可怜。飙焚澎岛舰,雷逐吼门船。南国江山改,东都日月悬。祗今尊节义,尚足起愚孱。故老谈遗事,宗臣荐豆笾。表忠原有观,坠泪已无阡。每觉沧桑换,徒惊岁律迁。我王真突兀,贱子致诚虔。未作中兴颂,先修本纪篇。蜉蝣驱俗论,鸾凤仰高诠。巨阙摩霄汉,神威震海堧。大星犹赫赫,长射赤嵌巅。
减字木兰花·近阅天文研究云,银河系星球有高级动物,智慧远胜地球人,居水中者,楼阁宏丽
夜空灿烂。银汉无声球似霰。几万光年。智慧高峰在那边。九重天外。一颗星辰一世界。贝阙珠宫。多少鲛人碧海中。
水云集
诗别集。南宋汪元量撰。一卷。元量有《湖山类稿》已著录。此集收诗凡二百三十七首。附录二卷,录诸家酬赠、诗话、作者生平事迹资料等。诗多记国亡北徙事及与文天祥狱中唱和之作。如《湖州歌》九十八首,写被俘后去北方见闻与感受,周详恻怆,人谓之诗史。有《四库全书》本,《武林往哲遗著》本,增附录三卷。另有今人王献唐《双行精舍校汪水云集》,版本校勘颇为精到。
西岩集
诗别集,南宋翁卷(约1203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卷为四灵之三。曾登淳祐乡荐,终于布衣。工诗。此集收诗几百三十九首。以应酬写景之作为多。卷反对江西诗派过分用典,专学唐代贾岛、姚合,注重修饰辞句,自然清新,有形式主义倾向。叶适评说:“自吐性情,无所依傍”。此编与《韦碧轩集》相同,唯《寄远》一首不见于《韦集》,殆当时所刊原非一本。有《四库全书》本。
看云集
周作人著。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收入写于1930、1931年的作品40篇,多为“择定了草木虫鱼”这类题材而写作的小品与杂感,以及一组序跋与纪念文,前有自序。《三礼赞》礼赞了娼女、哑巴和麻醉。先引述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价值观,讥讽“卖淫足以满足大欲,获得良缘,启发文化,实在是不可厚非的事业。”继而愤慨于湖南十五六岁的女学生因读郭沫若的《落叶》而遭枪决,感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世界,其奈之何哉。”从而肯定了先民遗训的“明哲保身”和茶馆里张贴的“莫谈国事”,叫人学哑巴。又称“麻醉,这是人类所独有的文明”,并列举抽大烟、饮酒等“国粹”的麻醉法,叹息“我们的生活恐怕还是醉生梦死最好罢”。《草木虫鱼》出于文字所表现者只是一种“可有可无不关紧急的东西”,“聊以自宽自慰消遣”的观念,专写金鱼、虱子、树木、苋菜梗、河水鬼、案山子、蝙蝠之类,以自己的见闻感受与中外有关趣闻轶事,构成一种知识驳杂而趣味琐屑的小品,其间亦有皮里阳秋,言此意彼,讽世喻志的含义。另如《伟大的捕风》、《中年》、《体罚》、《吃菜》等篇,或肯定追踪虚空,或感叹理想幻灭,或褒贬新旧教育,或主张中庸为妙;《专斋随笔十篇》或谈西班牙的古城、古希腊的歌曲,或讲西洋文学故事、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或肯定专讲产科的中国古籍、时兴的政治著作,或小论剽窃、骂人及中国文字的魔力等,均显示了博学与为文从容自如之擅长,又透露出消极达观、玩世寻趣的意味。《志摩纪念》惋惜人材的损失,评其文兼及现代散文流派;《论八股文》谈八股文的来历与特色,提倡对其进行研究;还有《文学论译本序》等序文,均有文学批评的一得之见。
龙云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弇(1048—1102)撰。三十二卷,附录一卷。弇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中博学弘词科,知峨嵋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哲宗以为其才似司马相如。徽宗时,改著作郎。其集初刻于浦城,因弇居安福之龙云乡以名集。仅二十五卷,周必大为之序。绍兴四年(1134)其乡人罗良弼搜求别本,重编为此集。后附志铭及良弼跋。明宏治中刘璋复序而重刊。含赋一卷,宏词一卷,诗八卷,表一卷,启三卷,书七卷,记、序四卷,时议一卷,策问、疏文四卷,墓志铭二卷,凡诗三百九十余首,文二百余篇。附录一卷,收文二篇。其文不名一格,大都气体宏整,词致敷腴。有《四库全书》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龙云小集》一卷。载其诗三十首,多写其赴任途中所见,为即景抒怀之作。
东岩集
明代诗文别集。夏尚朴(字敦夫,号东岩)著。他所著述的诗文,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夏东岩文集》6卷,诗集6卷。《四库全书》本仅收录了文集6卷,未收录诗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傅而保又重梓之,卷帙与嘉靖刻本有所不同,变为14卷,另首1卷。这2种刻本,今皆有存本。四库馆臣议论其文说:“尚朴本讲学之士,不以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乖于大雅焉。”(《四库全书总目》卷172)这也说明其文并无多少文学色彩。但他的诗作,却无甚理学气,颇堪讽诵,正如陈田《明诗纪事》所说:“敦夫讲学,得之娄一斋(谅),一斋出之吴康斋,康斋诗入击壤派,殊不耐观,敦夫诗清超可喜。其论诗云:‘汉魏以来,至唐宋诸大家,皆有典则。至陈白沙自出机轴,好为跌宕新奇之语,使人不可追逐,盖本之庄定山(昶),庄定山本之刘静修(因),规模意气绝相类,诗学为之大变,独古选和陶诸作近之。’盖尝究心此事,宜其所作不入击壤一派也。”统观其集,所言确有道理。
孔氏谈苑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将相器”等条)与诗歌主张(如“作诗如杂剧”、“作诗贵圆熟”等条)者。《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颇病芜杂”,且有“不合当时体制”者,“必非孔氏真本”,而疑为不知典故者“摭拾成编”而成。本书有四卷及五卷两种不同传本,两者内容相同而有异文。《郡斋读书志》卷五著录五卷本,《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二著录四卷本。四卷本讹脱较多。四卷本有《宝颜堂秘笈》与《四库全书》本,五卷本则有《艺海珠尘》与《丛书集成初编》本。
二程粹言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杨时编。是杨时汇辑二程的言论集。二卷,分为十篇:《人物》、《心性》、《君臣》、《圣贤》、《天地》、《论事》、《论政》、《论书》、《论学》、《论道》。朱熹称程颐之言即事明理,耐人咀嚼;程颢之言发明极致,善开发人。但当时记录很多,卷帙浩繁,且记录者各以己意增删,不免牴牾庞杂,读者亦不能窥其要。朱熹曾打算删定为节本而未成。作者师事二程,亲承指授,记录真切。
释枯林铁如意歌
君不是金谷园中石季伦,明珠买妾长安春。锦丝帏障轻一世,珊瑚高株碎如尘。又不是黄鹤楼边王处仲,万骑上流纵驰鞚。狂酾千石发浩歌,唾壶敲碎天为动。君是天台丞相之嫡孙,胸中八九吞昆崙。少年宝玦落荆棘,再拜禅林依世尊。手持铁如意,笑傲典午二豪之富贵。良工精发生碧花,古制蝉螭隐元气。木杯不用轻大江,蛟鲸辟易冯夷僵。蓟门骏马疾秋鹘,飞箭穿髀心如忘。谈经说史似支遁,四座公卿逊高论。古来豪杰多窜托,槁面布衫尘土混。画兰千纸生秋风,赋诗万卷老愈工。承平智策无所用,落魄行遍江湖中。嗟哉尔之如意兮,不愿为大梁游侠之袖椎。宁落为许行耕野之锄犁,宝光发匣闾里怪。珍重深藏莫轻卖,君不见干将莫邪困丰城。化为两龙飞去延平津,利器不识空有神。
仕学规范
四十卷。南宋张镃撰。张镃字功父,又作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累官承事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事。开禧三年(1207)为左司郎官,参与谋诛韩侂胄。后忤宰相史弥远,贬死象台 (今广西象县)。工诗词,广交游,著有《南湖集》等。是书搜集名臣事迹,分门别类,整理成篇。全书共分为学、行已、莅官、阴德、作文、作诗六类。统载宋代名臣事状,并征引原文,各著出处。颇有可取之处,如所采《九朝名臣传》诸书,俱为修史者所据依,故多与史合。且可补其遗阙,如所录范仲淹镇青、社时,设法免青民辇置之苦,青民为之立祠;又赵抃治越州,岁荒,令贮米者反增价粜之,而其后更贱,百姓全活:又张方平知昆山县,收余赋以给贫民,而止民数十年侵越之讼等。所据 《四科事实》、《哲宗名臣传》等书,今皆不传,而三人本传又未载其事。此类补史之处颇多,足资考证。此书与朱熹《名臣言行录》体例虽然不同,但其为一代文献之征则相同也。今传仅有《四库全书》本。
谥法
四卷。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山 (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及《谥法》、《嘉珰集》。所谓“谥法”,即我国古代贵族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称号,此法宋代尤为流行;且自周公所作《谥法》之后,历代言谥者如刘熙、沈约、贺琛、王彦威、苏冕等之书皆杂糅附益。故苏询奉诏编定六家谥法时,对《春秋广谥》及各代言谥之本详加考订,写成此书。书中共取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十一条,其中新改者二十三条,新补者十七条,另有七去八类。对前代诸家旧文刊削甚多,较之诸家,义例最为严整。郑樵在《通志·谥略》中称其“断然有所去取,善恶有一定之论,实前人所不及。”并根据此书加以增补写成《谥略》。虽然书中亦不免疏失之处,如尧舜禹汤桀纣皆为帝王之名而非谥号,但老泉沿袭前讹,概行载入。书中所收僻字,后世已不再流传,难以辨认。但本书之斟酌损益及字义之审定均确有实据,故为礼家所宗。曾巩在为苏询所作的墓志上记载本书有三卷,故本书现行之四卷可能为后人所析。有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本、明杨志仁刊本及《四库全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释氏要览
凡三卷。北宋天禧三年(1019),道诚辑。系为令一般僧尼了解佛教知识而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为有关佛教基本概念、寺院仪则、法规和僧官制度等之词义汇编,引内外典籍加以注解。全书共二十七篇,分六七九目。上卷包括姓氏、称谓、居处、出家、师资、剃发、法衣、戒法、中食等九篇;中卷包括礼数、道具、制听、畏慎、勤懈、三宝、思孝、界趣、习学等九篇;下卷包括说听、躁静、诤忍、入众、择友、住持、杂记、瞻病、送终等九篇。本书以赞宁之大宋僧史略为基础而加以充实,引证广博,保存当时有关佛教制度、风俗等资料,对研究佛教史极具参考价值。
延陵公承庆堂诗
大江苍苍兀龙虎,辅元之家百神頫。望拜受釐若稽古,上清真人阅众甫。新宫洁斋导天语,纷云郁霞错承宇。虚皇穆然阳卫武,左飙右欻降軨羽。县钟镗镗迅击鼓,赫金蔡服赭朱户。双珠月明带宝璐,挟以流黄玉■(木昙)具。既竣大礼私事举,吉日宗族奉爵俎。青紫系地簪绶组,魏张代剑新捧土。饶国开观治宿莽,报君亲师物咸睹。抚己一念或未溥,西壁考书玄范府。寒冰层阴发春煦,日若休明沐仁雨。道德大非方仙五,月佩六印非适取。持旌召趣迹旁午,下土滓?宁久处。天关会规足蹈矩,愿天愿地多黍稌。毕志万年奉明主,小史作书孰敢侮。吁嗟厚德番之祖。
至古城饮冯氏家
跋马向斯里,彷佛见乡闬。徒知故山近,终嫌归路断。移疾驻近郊,薄言息短翰。新知固云集,旧交多雨散。惟君好兄弟,视我实亲串。慷慨谈昔游,留连兴累叹。荒基记歌榭,弃础忆吟馆。不睹物兴衰,讵知时治乱。鄙人获良晤,是节牵薄宦。清卮阻久陪,别袂限长判。作诗写情虑,聊用慰忧患。
次适庵李先生韵
悠悠身世更何如,布褐由来胜锦裾。今日岐阳无凤鸟,秋风笠泽有鲈鱼。功名底用传身后,道业还应继绪馀。更好买田深筑室,相期黄发老岩居。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寄怀遂为联句所期解闷焉敢惊禅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嵚岑。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舟中频曲宴,夜后各加斟。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