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 雨夜
万瓦瑽琤,千柯淅沥,横飞势挟秋潮。电掣雷轰,翻疑海岳倾摇。天风撼闼狂如虎,掩书帏、绛蜡高烧。夜迢遥。炉火无温,更鼓频敲。年来听惯潇湘雨,在孤舟芦荻,客馆芭蕉。坠玉跳珠,声声叶叶魂销。填词且作惊人语,对金尊、击剑吹箫。共谁豪。唤起湘灵,叱起潜蛟。
庆春泽 读梅叟师诗集题后
寄驿南华,驱驴朔雪,撚须珠玉盈篇。归隐茅茨,希音自托琴弦。为怜弱植离披久,勉青蕤、默养根蕃。耐频颂,刻意穷参,犹落蹄筌。深恩欲说如何说,数书声灯影,宵月晨烟。廿载从游,追踪半在长安。桂香满院谁先省,奈真源探讨偏难。费微叹、测海孤蠡,欲涉漫漫。
庆春泽
暮野疏钟,迷楼病柳,晚风着意轻吹。顾影销魂,夕阳步去迟迟。赧霞涂抹天如血,变凄红、不似胭脂。正纷然、一片蛙喧,万点鸦嘶。白蕖幽静吾能画,祗风裳水佩,太作矜持。脉脉韶华,深情负了当时。明朝风雨愁难料,且归来、独唱清词。更那堪、淡月横窗,新恨支颐。
庆春泽·壬辰1952瞻鲁迅先生新墓
大柳初髡,残阳尚煦,虹园景物娟妍。水木清华,人豪对此长眠。我来瞻拜疏林外,有亭台、辉映新阡。更巍然。造像庄严,白石贞坚。如磐风雨当年夜,想眉凝正气,笔扛山川。卅载悠悠,精魂长耀光天。遗型岳岳经纶在,启后生、步武高贤。看当前。接踵联肩,尽是青年。
庆春泽慢·壬午重九,游兰州后五泉山
倦眼新开,雕鞍初驻,山回响彻鸣泉。蜡屐凭高,平生意气都捐。锦红霜杂秋芳白,映参差、金碧巍然。省晨钟、清越遥岑,曲涧轻传。几番耐得扬州梦,奈三三风月,九九云烟。消尽清愁,怪他又送华年。御沟流到飘红处,问偏幽、倘有神仙。恐无人、解得相思,又费留连。
庆春泽慢·重阳登高归赋
万里乡思,十年春梦,枫红又染重阳。谙尽孤怀,沈吟对酒花黄。秋风浪冷平沙雁,问天涯、书信微茫。数茱萸、遍插东皋,地老天荒。雕戈剩有埋愁地,待题诗红叶,流趁潇湘。菰渚莓苔,飘零路断横塘。泠然吹彻胡笳曲,截幽思、听谱流亡。罢登临、莽莽山河,有泪盈眶。
庆春泽·乙酉,一九四五年
狞石拿云,渴苔酣雨,草堂暗倚修竹。香冷螭头,尘荒鱼眼,人天一梦方熟。万花吹散,料天女、应颦怨绿。铜铃何语。莫是分明,秀支劬秃。孑遗总是无余,心苦身危,泪枯陵谷。薇蕨尝饥,卷葹不死,弹断水云哀曲。古今相接,总愁我、长歌当哭。山空人渺,零落南枝,故乡乔木。
庆春泽·国庆之夜天安门前观灯
广厦凌云,通衢溢彩,新都不夜堪夸。灯海人潮,喷泉飞浪无涯。长城移在金桥畔,亮晶晶、火树银花。走钿车。妙手铺成,锦绣中华。恰逢双喜临日,看高擎旗帜,织就红霞。赛过元宵,依然欢动千家。粮仓丰满琼篮富,访嫦娥、还泛星槎。奏筝琶。琴曲悠扬,笑语喧哗。
庆春泽·己卯正月十三日寿杨只庵丈六十
蟾月初圆,鳌山乍结,人间瑞霭千重。彩户垂弧,玉梅枝上香浓。当年雁塔题名姓,有光芒、直耀星宫。到如今、庐阜甘棠,还染春风。閒枰劫老苍茫世,对浮云沧海,吐气如虹。雪椀冰瓯,新诗丽夺天工。良方肘后能医国,抚青囊、一笑鸿濛。待年年、共祝长生,同倒金钟。
被责南归至中山
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王泽岭遭洪水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伊则吉尔老婆子
短篇小说,高尔基著,一八九五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对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情节和形象的借用上。而他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尚理想的新人形象来完成的。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篇作品中,有两个显明对立的传说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腊拉。腊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少女,从而遭到人民的惩罚和唾弃。他在人民的生活中失去了位置,在草原上游来荡去,最后变成了一个像影子一样的人。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集体主义英雄丹柯。他年轻、勇敢,对人民怀着强烈的爱。当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燃烧着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照亮了拯救人民的道路。
丽则遗音
元赋别集。4卷。杨维桢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元刻本(卷1—2抄配)传世,全名为《新刊丽则遗音古赋程式》,主要版本有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与《铁崖先生古乐府》16卷、《复古诗集》6卷合刊)。本集为元人陈存礼编,卷首有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杨维桢自序。自序中说:元朝科举“设科取赋以古为名”,“余早年学赋,尝私拟数十百题,不过应场屋一日之敌,而敢望古诗人之则战!”“近至钱塘又有以旧所制梓于书坊”,“而吾同年黄子肃君又赘以评语”。4卷中收有杨维桢所写的赋32篇。《东维子集》中未收入赋,他的赋主要保存于本集之中。卷末有元至正三年胡助跋,跋中说:“丽则之名其殆伤今之赋之不古乎?”“场屋之士果能仿佛其步趋,吾知斯文之复古矣!”最后是毛晋写的1则跋语,说明本集是附刊于元乙亥科湖广乡试《荆山璞赋》之后的,由毛晋录出,与《复古诗集》等合刊。
震泽集
明代诗文别集。王鏊(字济之)著。初刻于嘉靖间,署名《震泽先生集》,凡36卷。前有嘉靖十五年(1536)霍韬序。《四库全书》即以此为底本著录。万历年间,王氏三槐堂重新刻印,署名《王文恪公集》,并附《鹃音》1卷,《白社诗草》1卷。集前朱国桢序云:“《震泽先生集》年深漫漶,而先生之曾孙闻溪公(王禹声)清风伟节,异世同符,亦著有《鹃音》、《白社》二稿,存笥未刊。玄孙文学永熙、及经辈,合梓于家塾。”《广理学备考》收有《王守溪集》,为王集的选本。四库馆臣评其文说:“鏊以制义名一代,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读八比,即无不知有王守溪者。然其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盖有明盛时,虽为时文者亦必研索六籍,泛览百氏,以培其根柢,而穷其波澜。鏊困顿名场,老乃得遇,其泽于古者已深,故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也。”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评其诗文说:“文以修洁为工,规摹韩、王,颇有矩法。诗不专法唐人,在北宋梅圣俞(尧臣)、南宋范至能(成大)之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其诗文的特点。
梦泽集
明代诗文别集。王廷陈(字稚钦)著。旧刻于家塾,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弟王廷瞻刻于淮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侄王同道又刻于吴中,均为17卷。诗赋11卷,文6卷。万历十八年(1590)王追伊重新翻刻,万历三十年(1602)王追淳又加以修补本,为23卷。《四库全书》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如良马走坂、美女舞竿,五言尤是长城。又称王稚钦、吴明卿之五言律各集,妙境专至而有余。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音高秋竹,色艳春兰,乐府古诗,殊多精诣。盖在正、嘉之间,何景明最为俊逸。廷陈之天骨雄秀,抑亦骖乘矣。若杂文则藻采太多,华掩其实,等诸自郐无讥、无庸深论也。”陈田《明诗纪事》亦评论说:“稚钦格矜复古,意取标新,亮节清音,绵情丽制,大约古体胜于近体,五言胜于七言,固由诣有专精,亦是才分各限。”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作编为《松陵集》十卷,皮日休为诗集作序。在序中说:“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其与李蔚、卢携友善,二人复相位时,召陆龟蒙为左拾遗。诏命方下,病逝于家。著有 《诗编》、《赋》、《松陵集》、《小名录》。此集为陆龟蒙自编。因其烦琐细碎,故名丛书。以甲、乙、丙、丁为次。后有补遗一卷。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政和初年,毗陵朱衮复行校刊,只分上、下二卷,及 《补遗》一卷。此本为元至元五年(1339),陆龟蒙的裔孙陆德源才又重刻,共四卷,《补遗》一卷。并在 《题记》中说:“此编又谓之《笠泽丛书》者,盖以丛脞细碎,多补遗残编。然起甲迄丁,篇什不满百,定犹有待后欤”?前有樊开序,第五卷补遗收有补遗诗,陆龟蒙传,朱衮后序,待补遗赋四首,陆德原跋等。最早有北宋元符三年(1100)樊开题序的刻本,共七卷。之后吴江朱衮刻本。到南宋宝祐五年(1257),叶茵编的《甫里先生文集》问世,《笠泽丛书》几乎芜没不闻。到了明代所流行者为《甫里先生文集》,所以《笠泽丛书》的宋元旧刊本很难见到,各藏书家所藏多为传抄本。其中最好的为拜经楼藏的吴骞校本七卷,《补遗》一卷。至清代,考据之学兴起,新本迭出,计有雍正九年(1731)江都陆钟辉覆刻本,四卷,补遗一卷。乾隆、嘉庆本子,都源于吴骞校本,被称是《笠泽丛书》至足至精之本,光绪年间姚觐元大叠山房重雕陆本等。《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作四卷。
文则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二卷。南宋陈騤(kui)著。《文则》所谓的“文”,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包括诗在内的文学与应用作品,狭义则指文辞。它虽可宽泛地列入文学理论著作,但所论着眼于句法、修辞、用语、文体等细处小处。共六十二条,显得比较烦琐,体例也比较杂乱,有时则不乏精辟见解。所论的依据及举例均本之于先秦诸子与六经。《文则》论及为文的一般原则,如主张语言协调,简洁,不可强搜古语以叙今事,以意为主,等等,都较为允当。其论句法,如助词的作用,倒装句法的功能,以及文辞的上下相接、彼此交错等等,都较细致,为过去所少见。在修辞方面如论比喻以达其情,罗列了直喻、隐喻、类喻、诘喻等十种方法,可谓辨析细微,发前人所未发。最后论“序”、“说”、“问”、“记”、“传”、“解”、“辩”、“论”等近二十种文体,都从六经、诸子中寻其渊源所自。这种各类皆备于先秦之说,上承刘勰,下启章学诚之论。《文则》的弊端,一是过分琐细,二是多为“死法”,但毕竟是古代句法、修辞学较早、较集中的探索,对后人有启发意义。要重视作品语言文字的提炼、修饰、安排,以便更好地达意抒情,这是我们应予把握的精神实质之所在。至于书中所讲的种种方法,既不必一意遵循,亦不必一概否定。
震泽长语
笔记。明王鏊(1450—1524)撰。二卷。鏊有《王文恪公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嘉靖初。凡分十三类:经传、国猷、官制、食货、象纬、文章、音律、音韵、字学、姓氏、杂伦、仙释、梦兆,共一百六十一条,近三万字。是编言史论致、说文谈诗、考音究字,持论皆有根据,多为见地之谈,颇有裨于文史研究。详载明初都市中的荒凉及宣德后经济发展情况,其中记明中期纳税,俸粮等资料,可与史参;记查抄刘瑾、朱宁货财数,亦颇缕悉。还辑录有时人遗闻轶事及诗词,可资参考。间有失考、过迂之论,杂迷信灵异之说。北京图书馆现藏有明刻本一册,善本。通行的有《四库全书》、《借月山房汇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及《说郛续》一卷本。
丽泽论说集录
理学著作。宋吕祖谦著,吕乔年编。是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学说的汇辑。十卷。祖谦所创书院名丽泽,故名。其中《易说》、《杂说》各二卷,《诗学拾遗》、《周礼说》、《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史说》各一卷。吕祖谦生前讲学由其门人记录,但因所记多有舛误,故告戒弟子不可传习。卒后,其记录广为流传,而又无所是正。故其弟吕祖俭广为搜录,加以整理。吕祖俭子吕乔年在其父的基础上加以补缀,始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