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川县水洞

清溪东南驰,碍此碧玉峰。蛟龙夜相宅,奋迅生雷风。剨开两贝阙,凿翠成珠宫。坐令空洞处,一水油然通。泉流百道来,投注万斛钟。不知深几许,湛若镕青铜。定应天下稀,岂但湘南雄。嘉与二三子,叶舟渺相从。周旋乳盖底,荡漾菱花中。为我告行客,无为苦匆匆。小酌清泠渊,洗汝尘坌胸。

寿平章秋壑师相

稽首毗卢法身主,三身一体圆满觉。曼殊室利大智海,普贤清净行愿门。大慈悲父观世音,信住行向地等妙。五十三位善知识,权实拥护天龙神。慈威加被俨在上,鉴兹赞祝日行空。癸酉仲秋之八日,定光金地产异人。自威音前秉正因,向灵山上受记莂。优钵孕奇时一现,昴宿腾精瑞两间。千灵嘉会当其时,君臣道合若符节。升平规模愈持重,呼吸变故常镇浮。身徇国难入重险,手扶日毂升中天。远夷缩缩惮威略,生民熙熙安衽席。嗣皇矜式尊为师,万汇仰戴恃为命。佛法流行明盛世,持世护法端有凭。二千年后视今日,二千年前等无异。如来慧命期永续,众生正信当不断。整顿乾坤大力量,安乐黎庶大福德。我此伽蓝鄮岭东,释尊舍利所镇临。即兹吉祥殊胜地,衮绣光仪立寿祠。穰穰缁侣方俨集,钟鼓梵呗何所祝。万象舌头悉称寿,宝塔显为舒瑞光。昔阿育王造佛塔,其数满八万四千。一塔该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同一塔。八万四千妙吉祥,八万四千妙殊胜。愿均吉祥与殊胜,散作寿域无边春。

谢人惠笋

箨龙初萌豹文点,味阙盘飧心正慊。二公好事为髡锄,一日分甘香掩冉。小靳全胜沈道虔,纵取何殊范元琰。趣令庖宰事烧煮,未怕旁人呵聚敛。白醪赤米最相称,紫蓼绿葵当少贬。验长须知韩老嗜,称冤却笑卢仝俭。遥怜萌出盛家林,岂不怀归畏官检。愿君继饷走舆隶,莫遣烟篁拂崖广。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

三数茎须细撚金,圆齐五瓣外红深。酷憎媚俗长垂首,善处骄阳不动心。色变化成丹灶火,时开落应土圭针。感怀南北多分裂,此独全名古到今。嫩绿扶疏红倒垂,红閒黄染数茎丝。牢存本色心为主,懒竞时妆面向谁。受二气中开止昼,当三伏里傲炎曦。阴崖故国长安路,万里倾阳共藿葵。赤日黄尘任涨浮,直茎疏叶里垂头。金心不逐时妆褪,赭面应为世态羞。分昼夜閒开落准,备离坎气品题优。倚栏感物伤怀处,何日崔卢入此瓯。低垂不足畏炎氛,自是居高避俗喧。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林下何人修炼到,丹馀流入此芳根。

念奴娇 夏日,同徐方虎、周广庵、弟子昭游龙泉寺,即席有作

清和新霁,杖孤筇、野外追随上客。望去琳宫千树里,磐响乍传遥碧。山色当门,葵花盈砌,到此尘嚣隔。衔杯籍草,赏心更拥图册。谁道冠盖京华,偏容吾辈,泉石留行迹。醉后看松过别圃,细雨沾衣将夕。公瑾风流,伟长词赋,此会高今昔。岑参兄弟,愿言常奉游屐。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后人依托黄帝所作,成书年代不详,唐代始通行于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应盗机,则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四百余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余字本,各传本字数有所增减,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阴符经》历代注家解经要旨不一,或以为兵家权谋之书,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内丹功法注经,文人则以儒家性理之说释之。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阴符经》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五方瘟神,即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内称凡人遭遇瘟疫,皆因其作恶自召。若能燃灯供奉五方行瘟使者,礼赞启告,即可收瘟摄毒,保佑全家。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原题「东海青元真人注」,此人盖系南宋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清河老人序,称赞青元真人注《度人经》,「条分八事,详释二章。首明理性之因,终显命根之秘」。注文偏重以《道德经》思想解说《度人经》旨义。对原经《洞玄》、《玉历》二章,改换章题,标举八个要点,详加训释以便初学者阅读。又节取《天公经》之文,增补原经《元始灵书》三篇,改作四篇。此外,本书每段注文之后,又有清河老人颂、郭岗凤参校文及赞文。全书之末附《诵度人经灵验》一篇,记述南宋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年间念诵《度人经》应验小故事数则。

诸师真诰

诸师真诰,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末明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书中罗列道教诸天尊神灵及真人祖师之名号、真诰,共四十一条。其中包括元始天尊号、上清号、泰清号、弥罗号、天皇号等神灵名号十七条。又有三官诰、祖天师诰、仙公诰、三茅真君诰、全真五祖诰等祖师真诰二十四条。名号真诰皆用于道门法事,唱诵神真师尊之名号以表达志心归礼之意。每位神真师尊名号之前,皆以骈体短文赞颂其道行德化和神功妙迹。由此书可知明代道教所尊奉之神灵真人。

青天歌注释

青天歌注释,题「混然子释」。混然子即元末道士王道渊。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篇首混然子序称:「夫《青天歌》者,真人丘长春之所作也。是歌演音三十二句。……前十二句乃明修性之本体。中十二句为覆命之功夫,末后八句形容性命混融,脱胎神化之妙也。」注文逐句解释歌词,发明内丹修炼之旨。其说本全真教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之旨。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简称《四极明科》。早期上清派经典,约成书于东晋南朝。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已引用此书。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此书以太上道君授太真玉帝,内言授受、诵持及佩服道教上清派经诀符箓之科律。全书分为五部分,即太玄上宫女青律文、太玄下宫女青律文、太玄都左宫女青律文、太玄右宫女青律文、太玄都中宫女青律文。每部各有科律二十余条,合计为一百二十条。各部律文之前先分别列举青帝玉司君、白帝玉司君、赤帝玉司君、黑帝玉司君、黄帝玉司君之姓名、服饰、侍从及职守,然后为律条。前四部律条主要列举传授经诀符箓之名称、来源、内容、功用,以及道士违反科律,轻传或泄露经典符箓应受何种处罚。第五部分为受持科律、诵经佩符之法式。全书列举的经典符箓名称多达百余种,以早期上清经为主,兼及灵宝、三皇等经。是为研究六朝道教典籍之重要资料。

清微斋法

清微斋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道士所作。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叙说清微宗派源流,列举元始、灵宝、混元、正一等四派宗谱,认为清微派融合四派而归于一。其传法谱系止于宋末南毕道、元初黄舜申。 其次论述清微道法要旨,认为道家之修持即儒家格物之学,以正心诚意为主。唯正心诚意而存养之,方能通神感物,自然法术灵验。 最后一节《灵宝大斋醮法》为全书主体,详述清微派斋法科仪。内载行斋所用各种奏章经箓简诰符咒之文法格式,分为章式、书式,经式、词式,黄箓式、简式、玉诰式、玉历式、王礼式,从九种。其中简式又分为救苦简,长生简各十二品,从中可见清微派斋法源于灵宝派。

启真集

启真集,原题金峰山通玄子刘志渊撰,此人乃超然子王吉昌门徒,约为金元时人。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道法,上卷为诗,中卷为词,下卷为论文。书中征引张伯端、白玉蟾、马丹阳、丘长春之语,兼融全真道及南宗丹法,而近于全真道马丹阳。其说以识心见性为修炼首务,认为「不识此心,见此性者。是谓盲修瞎炼」。修持之要,唯在于正念实相,对景无心,解缚释累,惩忿窒欲,使心息相依,忘形养气、忘气养神,忘神养虚。「勘破万法皆空,诸相非实,一一妄缘,当体消亡,诸漏自尽。」其说有取于禅宗。

还丹众仙论

还丹众仙论,北宋抱腹山人杨在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序,自称为汾阳河西人。曾遇明师授以丹诀,于皇祐四年(1052)集成此书。书中首先集录古来诸家炼丹要论,上自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老君、上皇,下及茅君、龙树、阴真君、马明生、魏伯阳、彭君、张天师、抱朴子、元阳子、孙真人、易玄子、日华子、狐刚子、吕先生、海蟾子等。凡三十余家。其次列举炼丹诸法,有辨井诀、居山法、造炉法、火候法、辨真铅汞诀、辨华池匹配诀、辨伏铅汞诀、辨入炉诀、砂中抽汞诀、出丹火毒诀;以及服食金丹应验候,三尸去身候、换骨变颜候、出火毒法等。全书所述丹法以外丹为主,保存不少现已亡佚之古丹书要诀。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其集张湛、卢重玄、宋徽宗、范致虚4家《列子》注,存张湛注原貌,卢重玄、范致虚二注赖该书流传,宋徽宗注赖该书存全貌。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原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疑为唐代道士。《云笈七签》卷六十已收入此篇。《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亦收载是书,与《胎息秘要歌诀》、《太清真人络命诀》三经同卷,《胎息经注》后附《胎息铭》。此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也收录有该经。全篇仅数百字,略言内丹家存神行气修炼要诀。注云:「修道者常伏其炁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炁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意思是指「胎」是从人的脐下(又称为「下丹田」或「玄牝」)所结成。「胎息」就是守住人体内脐下之气,守住「气」就可以守住「神」,因为神与气是相依不相离的,只有使神不离形,长生才可以实现。另外,人要守住神,还必须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即泯绝情念,不使神出入来去,久而久之,神就可以长住不离人身了。

黄庭遁甲缘身经

黄庭遁甲缘身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卷十二、十四收有部分内容。《云笈七签》卷14收录《黄庭遁甲缘身经》,文字与本经几乎全异。述吞符服符、内视、服四极云牙诸养生法。

注维摩诘经

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什译出维摩经之后,僧肇遂根据其师之说与道生、道融之说而发抒己见,阐释维摩经之旨意,完成此书,成为 我国佛教思想界极具影响力之书。本书卷首所附僧肇之序文叙述‘本’、‘迹’之观点,以洞察维摩经之本义,并将法华经等之深奥教理相通互会。本文内容系依经文先后加以解释,而为我国注解维摩经之始。其后,智顗之维摩经玄疏六卷、文疏二十八卷,与隋代慧远之维摩经义记八卷、吉藏之维摩经义疏八卷、略疏五卷等,均为根据维摩经所作之研究书,亦皆以本书为蓝本而成。另有窥基之说无垢称经疏十二卷则系根据玄奘译之维摩经(说无垢称经六卷)所注释者,然多少亦参照罗什所译之维摩经与本书之说法。维摩经本成立于印度,自古以来即备受重视,传说世亲(梵Vasubandhu )曾着维摩经论(今已散逸)。罗什之维摩经观乃直接采用印度本土之解释;而道生等人则根据中国人之看法著书立论,故其内容与注维摩于思想史上深具意义。要之,于古维摩中,因僧肇之皈入佛门,遂将罗什之新译加以发扬,并透过其老庄学之素养,而展开解释维摩之新天地,其例证可见于本书各处。又本书不仅于东方哲学、禅宗中具重要之价值,更以发挥大乘佛教之精髓为其一大特点。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石窗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云北昼冥冥,空疑背寿星。犬能谙药气,人解写芝形。野歇遇松盖,醉书逢石屏。焚香住此地,应得入金庭。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石洞鬨人笑,松声惊鹿眠。井香为大药,和语是灵篇。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必共玄都柰,花开不记年。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与薛昭合婚诗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长叹。月华不向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不意薛生携旧律,独开幽谷一枝春。误入宫垣漏网人,月华静洗玉阶尘。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

1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