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过能拙翁兰若
盐铁塘边草色齐,我居塘东子塘西。兴来相过不相问,自把新诗竹上题。
赠别王少府擢任比部
佐郡馀三载,徵书正及期。遥乘青雀舫,前赴白云司。落日孤帆远,清风一鹤随。东南民利病,应达九重知。
送王民望擢河南少参
早年青琐擅才名,薇省参知政不轻。长剑倚天酬壮志,疏钟落月动离情。夷门山色吟边见,洛社秋光马首迎。应与三槐绵世泽,联班鹓鹭位三卿。
武安除夕酌王抑之宅其子易从易知侍侧
旅况乘时切,年华隔夜新。捧觞君二子,弹铗我孤身。地得青山赋,天留白发人。谁为岁寒侣,松老见龙鳞。
沈翁一拙
刻画棘端猴,新封万户侯。沈郎惟一拙,甘自老林丘。
临江仙 吴道翁索拙句即歌旧事新事
白简难言往日,黄泥尚记当年。麦场深夜共凉天,班排严禁制,恨不学苏仙。伐鼓喧声乍息,归来愧作閒员。传经教语并为缘,帐前桃李满,应叹著鞭先。
大观祀武成王一首 酌献用《成安》。
凉彼周王,君臣相遇。终谋其成,诸侯来许。洋洋神灵,尊载酒醑。新声为侑,笙箫备举。
浣溪沙 奉和叶圣翁题拙作《吴中园林图》
四代名园胜画图,神工束手苦难摹。拈毫遥寄且为娱。盛德高名倾四海,春风词笔梦三吴。欣然与点在斯乎?
惜红衣·金纤纤墓铭册,袁随园撰,王梦楼书。及门王韶九大成藏其世父惕庵翁物
斗茗妍姿,调姜韵事,丽娃班首。吐尽春蚕,罡风夜来陡。瑶阊难叩。命如花不久。辜负一缕倩魂,泣晓堤杨柳。野王二老,老去多情,分飞惜珍偶。怜才补恨,月色尚依旧。为问采香径畔,果见优昙开否。剩一椿公案,珍重托,青箱守。
正学隅见述
一卷。清王宏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今无持是非之平者,故撰此书以折衷之。该书以为,格物之说当以朱熹所注为是,无极之说,当以陆九渊所辩为是。广引诸书,进行辨正,持论平允,词气平和。凡崇朱学者,称先朝之乱由于学术不正,其首祸为王阳明;崇陆学者,称无极二字出于老子,而为周敦颐真赃实犯。宏撰皆指为太过。他说:“予素信朱子,惟于无极太极之说小异,诚不敢以心之所不安者,徒剿袭雷同,以蹈于自欺欺人之为。”该书有《四库全书》本、《王山史五种》本等。
周易筮述
清王宏撰撰。八卷。《四库全书》本。王氏因朱熹曾谓“《易》本卜筮之书”,故作此编,以述其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卷一曰《原筮》、曰《筮仪》、曰《蓍数》,《筮仪》本朱子,并参以汴水赵氏;其卷二曰《揲法》;其卷三曰《变占》,尊圣经,黜《易林》,稽之《左传》,与朱子大同小异;其卷四曰《九六》、曰《三极》、曰《中爻》,中爻即互体;其卷五曰《卦德》、曰《卦象》、曰《卦气》,卦气本邵子、朱子,并附《太乙秘要》;其卷六曰《卦辞》;其卷七曰《左传国语占》、曰《余论》;其卷八曰《推验》,采之陆氏,其涉于太异可骇者弗载。其书虽专为筮书而设,而大旨辟焦、京之术,阐文、周之理,立论悉推本于经义。较之方技者流,实区以别。故进而列之《易》类,不以术数论焉。”
赠韩拙堂
世所谓巧,请为翁说。巧于利口,佞辞河决。何如吉人,其言呐呐。巧于附势,炙手可热。何如节士,刚肠若铁。巧于营生,百计渔夺。何如儒家,冷淡生活。拙反为巧,巧乃大拙。蓦然猛省,比论未彻。本无巧拙,奚较优劣。大道融融,旷兮太空。恶不待攻,善与人同。客访拙翁,携酒相从。客去西东,翁数飞鸿。春日烘烘,适兴携筇。兴尽呼童,燕坐堂中。一门雍雍,兰玉玲珑。客贺拙翁,笑倚长松。
王著作集
宋文别集。 王蘋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卷,宝祐年间其曾孙王思文刊于吴学,卢钺为之作序。明代弘治中,其十一世孙王观重编为8卷本。其卷1为传道支派图,卷2为札子、杂文等18篇,卷3至8为像赞、题跋及门人私志的语录之类。此集与陈振孙所记相比,虽然卷数增加一倍,但王蘋的遗文实则不过1卷而已。可见其著作已大都散佚,此本不过捃拾残丛,另加附录而成。此集卷首列卢钺宝祐四年(1256)序、祝允明弘治三年(1490)序及杜启序。集中卷3所录袁万跋,称王蘋之文章“皆温醇平实,沉潜蕴藉,蔼然有馀味。”而汪悫跋则说:“玩其议论,想其辞气,雍容切当,自有奕奕映照简编者”。本集全称为《宋著作王先生文集》,其弘治刊本现已不见于图书馆及藏书家书目,但北京图书馆等均藏有清抄本。另有清抄本将王蘋著作编作1卷,另编附录1卷(今藏上海图书馆)。
王端毅公奏议
十五卷。明王恕撰。王恕(1416—1508),陕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进士,历任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孝宗时召为吏部尚书。居官历中外五十余年,为人刚正清严,所引荐皆一时名臣。辞官居家后致力编著,有《石渠意见》、《历代名臣奏议》、《介庵奏稿》等。《王端毅公奏议》由两书合二为一:一为《吏部奏议》九卷,由文选郎孙交于弘治四年(1491)编次;一为兵部尚书王宪取王恕在任大理寺左寺副至南部兵部尚书时的奏议,编成六卷。最初在苏州刊刻,后又在三原重刻。《王端毅公奏议》于正德年已 (1521年) 由三原知县王成章编次刊刻。此集按王恕历官的先后顺序排列,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奏疏,有《四库全书》本。
王文恪公笔记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拙庵
笑携藜杖倚寒松,现世神仙一拙翁。冠简投关离玉阙,天人推出镇琳宫。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烟都月府中。岂是摩挲令发黑,不须服饵自颜红。百年赢得十分讷,万事算来俱是空。解织蜘蛛空结网,能言鹦鹉被樊笼。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学巧不如藏巧是,忘机不与用机同。虚空不语虚空广,造化无声造化公。六贼奈人闲不得,十魔见我懒相攻。凝神多得佯呆力,养气无非守口功。欲雨只消呼瀣沆,要雷略目召丰隆。人间若也不容住,学骑白鹤乘天风。
题于潜张明甫爱拙堂
高洒潜川爱拙翁,堂閒雅与拙情同。宦涂耻用机心达,圣世宁为直道穷。千载奸纤羞白骨,一时夷坦擅清风。邑人三岁观贤化,巧诋销萌讼缿空。
题王二秋塍诗稿即送北上
故乡吟伴集羊何,磊落王郎斫地歌。同辈欲归君更出,满天风雪渡黄河。
王舍人诗集
诗别集。五卷。明王绂撰。绂卒于官舍,其集为其子王默所编。王进为作序云:“其子默裒集遗稿,得诗若干首,汇次成帙,题曰《友石先生诗集》,将寿诸梓,求余序之。”可知王集最初之名与现在通行之名不同。此编前有曾棨写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之序及王进写于仁宗洪熙元年(1425)之序,其刊刻当在宣宗宣德(1426—1435)初年。但此本已不可见,传世最早之本为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无锡知县荣华重刊本及弘治六年与《虚舟集》(明王偁着)同刊本。《四库全书》所收当为此本。民国十三年(1924),无锡陶守恒以刻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抄本,编为《王舍人诗集》五卷。前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附王洪撰《王孟端小传》、章昞如撰《孟端王公行状》、胡广撰《王孟端墓表》。全书按诗体排列,卷一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五言排律,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五言律诗,卷四为七言律诗,卷五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此书有中华书局民国十二年排印本,收入《锡山先哲丛刊》第二辑。
王氏谈录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此书原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子录其父所言。今观此书,凡九十九则,而称先公及公者七十余则,说明此书不是王洙亲撰。王洙(997—1057),字原叔,天圣进士,历官史馆检讨、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博览多闻,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曾校订《史记》、《汉书》,预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三朝经武圣略》等书。平日谈论经史百家之言及朝野逸闻等事颇多,其子王钦臣将其父所谈,录以成书,称《王氏谈录》。书中内容博杂,所录包括经史典籍,朝野掌故。其中,解“绘事后素”一条,为朱熹《四书集注》所取;其论校书当两存、解经不可改字就义等,皆有见地;称校书之注,二字以上谓之一云,一字谓之一作,也有道理。版本主要有《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唐宋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本、《四库全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