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异志

衢本《读书志》、《通考》称《括异记》,袁本《读书志》题《括异志纂》。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北宋张师正撰。王铚《默记》以为魏泰所作(据《四库全书总目》引,今本《默记》无),但尚无确证。《四库全书总目》云: “泰为曾布之妇兄,而铚则曾纡之婿,犹及识泰,其言当不诬也。”也只是猜度之词。 《郡斋读书志》云“魏泰为之序”,或即因此而疑为魏泰作。十卷,原书多散佚。《说郛》有录。今存《四部丛刊》续编本,辑一百三十三篇。内容记述宋时奇闻怪事、因果报应,不乏神鬼,《茅处士》一例,即为鬼话。如《乐学士》写乐史梦赤脚李仙人受天帝派遣,转生下界为宋仁宗。作者意在劝戒,故事内容荒诞,描写粗糙。

渔洋诗话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王维、孟浩然诗中清远闲淡意境。对当时诗歌创作和理论影响很大。因过分追求不可捉摸的意境,讲究含蓄蕴藉,其甥婿赵执信曾作《谈龙录》力排之。有《清诗话》本。有“自序”。此书是作者晚年的回忆之作。内容为“生平与兄弟友朋论诗,及一时诙谐之语可记忆者”,在王士禛的数种诗论著作中理论价值较低。作者忆事及人,间或评点诗作,信笔写来,既表现出他提倡“神韵”、晚年重尊盛唐诗的观念。

春秋谳义

九卷。王元杰(生卒不详)撰。王元杰字子英,吴江(今属江苏省)人,元代经学家。家世业儒,至正间领乡荐,以兵兴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此书辑程颐、朱子论《春秋》之言分缀经文之下,又节录胡安国《春秋传》以尽其意。王氏之说则列于三家之后,称之“谳”。干文传、寿道《序》称此书乃是放求朱熹《周易本义》、《诗传训辞》、《礼经制度》、《四书集注》、《集义》、《语录》宗旨,“凡释经引证之言,师友讲明之论,其有发明《春秋》之旨者,具载本经,证以胡氏释辞”,花了近二十年功夫而成。此书虽以程、朱、胡为主,但于程、胡之说尚有歧异,而于朱熹则无一异词,叶梦得有《春秋谳》一书,王氏可能未见,故书名与之相同。但议论则不及叶氏之精。此书虽唯朱熹是从,但亦多调和之论。如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条,胡安国提出夏时冠周月之说,且云本之程颐。朱熹对胡氏此说曾加以驳斥,而王氏《谳》主胡氏之说,又以朱熹之语委曲以证之,殊为不类。此书原十二卷,后脱佚后三卷。现存万卷楼抄本。

震泽集

明代诗文别集。王鏊(字济之)著。初刻于嘉靖间,署名《震泽先生集》,凡36卷。前有嘉靖十五年(1536)霍韬序。《四库全书》即以此为底本著录。万历年间,王氏三槐堂重新刻印,署名《王文恪公集》,并附《鹃音》1卷,《白社诗草》1卷。集前朱国桢序云:“《震泽先生集》年深漫漶,而先生之曾孙闻溪公(王禹声)清风伟节,异世同符,亦著有《鹃音》、《白社》二稿,存笥未刊。玄孙文学永熙、及经辈,合梓于家塾。”《广理学备考》收有《王守溪集》,为王集的选本。四库馆臣评其文说:“鏊以制义名一代,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读八比,即无不知有王守溪者。然其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盖有明盛时,虽为时文者亦必研索六籍,泛览百氏,以培其根柢,而穷其波澜。鏊困顿名场,老乃得遇,其泽于古者已深,故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也。”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评其诗文说:“文以修洁为工,规摹韩、王,颇有矩法。诗不专法唐人,在北宋梅圣俞(尧臣)、南宋范至能(成大)之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其诗文的特点。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谈艺录》出自陈衍弟子黄曾樾手,《谈艺录前言》有言:“曾樾幸生同乡国,自有知识,则知景仰先生,窃揆梼昧,不敢自致于门墙。 丁卯孟冬初弦,由董仲纯丈介谒先生于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园,呈诗文为贽。 ”黄曾樾拜师期间,聆听教诲,潜心研究,为备遗忘,条次记录陈衍的谈艺评论,“有所请益, 必为畅言,退而录之,以备遗忘,随闻随记,无有汇次,名曰《谈艺录》,记实也”,从丁卯拜师,到“十九年七月”,成书仅三年时间。 在《谈艺录》中涉及人物更多、话题更广,此外,大谈诗歌写作之法,对《红楼梦》亦有见地。 陈衍认为作诗要“学问足,虽求工亦不至于苦也”,要“深于经史百家以厚其基”,“学文字当取资大家”, 更告诫黄曾樾“文字与人品有莫大关系”,人正文章自然正气凛然;此外,如何作七律、为高调、避熟字等,均详细阐述。 对诗人的评点则如:“清初诗人,吴梅村固是大家,然即其擅长之七古论,只能备一格,作诗史观”;“樊榭诗五古七绝为上, 七律次之,五律又次之,七古为下”;“渔洋虽喜用典,而用得恰好处,簇簇生新,盖以少许胜人多许也”。从唐宋之杜、韩、白、陈师道、刘克庄等,至清钱谦益、王士禛、查慎行、厉鹗等名家,陈衍评各家皆细致入微,谈艺挥洒自如。

古今词论

词话。一卷。清王又华编。王又华(生卒年不详),字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古今词论》编于康熙年间,汇集宋至清初二十六家论词之语。其中较著名的词论家有杨缵(守斋)、张炎(玉田)、王世贞(元美)、杨慎(升庵)、张(世文)、俞彦(仲矛)、刘体仁(公勇)、贺裳(黄公)、彭孙遹(骏孙)、邹祗谟(程村)、王士禛(阮亭)、毛先舒(稚黄)等,而引毛先舒之词论尤多。《古今词论》主要内容多为对词的特点、作法和声律的论述,选录还算精当,但文字时有删改,也不注明出处,是不足之处。此书名曰《古今词论》,其实清以前古人只占十之一,而今人却占十之九。书中常为后人引用的词论有:李东琪论词的特色:“诗庄词媚,其体元别。然不得因媚辄写入淫亵一路。媚中仍存庄意,风雅庶几不坠。”又论小令与中长调的作法:“小令叙事须简净,再着一二景物语,便觉笔有余闲。中调须骨肉停匀,语有尽而意无穷。长调切忌过于铺叙,其对仗处,须十分警策,方能动人。设色既穷,忽转出别境,方不窘于边幅。”毛稚黄论炼意:“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又论婉约与豪放:“词句参差,本便旖旎,然雄放磊落,亦属伟观。”对研究者均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编者对所引词论均无论断、发明,也是缺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此书于“附存目”。清查继超编的《词学全书》中存有此书,今收入近人唐圭璋编的《词话丛编》第一册,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诗文,后1卷附录。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规外任》等篇并存集中,为史所称述。制诰亦渊懿温纯,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此本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曾思孔刻本,胡思敬作校记,列入《豫章丛书》,亦分4卷,卷1、2为奏议23篇,卷3为诏、制、表、启32篇,卷4为碑、记、序、墓志铭、祭文、论10篇,诗16首。另有《曲阜集补》,清陆心源辑,收入《群书校补》之中。

沛上怀古

王气销沉井邑钟,翠华曾此集扶筇。江流已失彭城马,剑去尤号芒砀龙。击筑有歌残碣卧,离宫无主野蒿封。停鞭亦自悲游子,指点风云意每雄。

江都

淮王高宴动江都,曾忆狂生亦坐隅。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惆怅晋阳星拆后,世间兵革地荒芜。

病中秋思八首 其六

学仙曾欲访王乔,中夜频将一气调。杳杳洞房开禁钥,微微面目上清潮。色湿灰时人莫识,梦钧天处语难描。怅望新秋蒲柳思,尘缘犹绊鬓先凋。

经韩侯钓台 其二

刘项曾悬命,侯王已得时。英雄天亦忌,黄老尔空师。皦日长淮水,繁花漂母祠。千秋一洒泪,仗剑复何之。

题山水图次张蜕翁韵

粤王山前云出门,叠嶂层峰万马屯。龙过怒涛翻石壁,雁回飞雨暗江村。泉头洗药流花片,松上题诗湿藓痕。长记钓船归得晚,潮平沙白月黄昏。

信国鲁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

曾是王圭坐上人,孰知孟母德无邻。长怀就养板舆日,一笑能回花县春。诗感棘风知痛苦,歌翻薤露亦酸辛。送车千两瑶塘路,奔走无从愧负薪。

送洪司令 其二

夏日曾随别驾归,朔风还作送公诗。行军司马自文采,祭酒诸生亡崛奇。国事急忙中着手,边筹閒暇处开眉。嘉陵想已波涛落,风雨无忘泊岸时。

竹鹤图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题清晖楼

昔上越王城,曾望丹山曲。千岩与万壑,一一皆经目。归来四十年,东望心茫然。至今山窗梦,夜落九洞天。叶君住东州,家有清晖楼。檐栖水色冷,帘卷山光秋。缅怀旧游处,天涯渺烟树。长吟谢公诗,安得凌风去。

临安访古十首 石镜

临安山中古石镜,曾照钱王冕服来。天遣紫苔封裹后,等闲不许别人开。旧日婆留井未堙,石栏苔藓上龙鳞。而今率土皆臣妾,莫愿皇天产异人。峰头石塔表功臣,五百年前是佛身。莫问蓬莱水清浅,野藤犹蔓劫馀春。钱王功业与天齐,百里旌旗照此溪。彼此波中铺锦后,至今光景净无泥。王子能以身施佛,何异生居净梵宫?敝屣视他闲富贵,男儿到此是英雄。还乡满山都覆锦,富贵应须白昼归。设宴九龙堂上日,沛中歌后似王稀。将军官重执金吾,不比秦朝列大夫。王为锦衣归故里,遂令老树有称呼。东山尚存环翠阁,谢傅来游经几年?可是旧时携妓到,粉香犹在画阑边。祥符赐额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仙子何年化鹤群,至今名姓只空闻。我来欲访前朝事,怅望九仙惟白云。

忆江南三首 一九九0年十月十九夜,重读鲁迅先生《野草》数页,吟此纪念先生逝世五十四周年

诗人口,大笑复长吟。欢喜腐亡成过去,證知生命继来今。野草自芳馨。诗人泪,曾抹小红花。灼灼于今千万朵,仰看双枣铁杈丫。风雨怎摇它。诗人爱,记奠小青虫。赴火身投光一闪,敲窗声破户千封。鬼眼闪秋空。

哭彦实叔祖

恭惟曾祖君,三子各才谞。伯仲既蚤亡,宗事叔是怗。当时师道尊,户外列宾屦。诸生尽显庸,夫子但环堵。几年充赋归,风雨西陵渡。捷音久不闻,乃今得哀讣。惊怛五内伤,苦泪堕如雨。偭思童丱初,侍母拜膝下。今兹三十年,吾亦丧吾母。本支百世亲,不绝仅如缕。恸哭复奚言,哀哉绳祖武。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一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烛烟。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1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