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浦

何年奔星坠天阙,长扼惊涛作飞雪。我来踏星欲浮海,星不能飞海难越。家山祇隔海一涯,廿年国破空思家。国人望我如望岁,临海怅惘还长嗟。楼中候潮日再至,潮声动天破吾寐。沧海桑田眼中人,袖手沈吟待天逸。

题病树居无庐圃卷

敢望吾庐好,曾无陋可铭。范车衰世志,颜巷几人经。祥满胸中宅,文辉笔底星。应怜最贫者,不悟劫初铃。

贺新凉 避寇泰和,病中两得晴梅馆自沪来书,谱此寄答三首 其三

昨又音书至。喜居然、逋仙今日,梅妻鹤子。孤馆春寒浑似梦,为问当年处士。应不再、清愁满纸。好把麟儿娱白发,算人间福庇无逾此。遥羡汝,泪盈眦。原知海上居非易。幸吾兄、中年渐定,滑稽酬世。肠热未妨双眼冷,笑看海楼蜃市。要坚信、河清能俟。十里梁溪偕隐地,倘归来有约君须记。常置酒,邀相醉。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

涉颍倦纡回,浮淮欣迥直。遥村含水气,远浦澄天色。灵涛稍欲近,仙岩行可识。玄览属睿辞,风云有馀力。

宋艺圃集

宋代诗歌总集。22卷。明李蓘编。此书选录宋代诗歌2470余首。卷1至21收作家237人,卷22收释衲33人,宫闺6人,灵怪3人,妓流6人(《四库全书总目》漏计1人),共为285人。编者《序》云:“自世俗宗唐摈宋,群然向风,而凡家宋诗悉束高阁,间有单帙小选,仅拈一二而未阐厥美,终属阙如”,编者以13年的时间编成此书,目的在“见一代之文献而为稽古之一助也。”此书在编选体例上并不精当,选录作家上限始于南唐江为、廖融,下限衍至金朝马定国、周昂、史肃。作家编排次序混乱,大体上以年代为序,却又把苏轼兄弟列在张咏、范仲淹之前,陈与义、吕本中、曾幾列在蔡襄、欧阳修之前,林景熙、谢翱列在陆游之前。入选诗作较多者为苏轼245首,朱熹242首,王安石201首,欧阳修110首。其次以苏门四学士入选较多,而范成大8首,杨万里仅6首。尽管此书编选上有欠精当之处,其网罗一代诗歌之功还是不可抹杀的。一些本无专集或专集失传的作家,其作品往往仅靠此书得以流传。有明万历刊本,《四库全书》本。

至元嘉禾志

元徐硕编。32卷。嘉禾,宋郡名,元为嘉兴路。硕为该路教授。宋时多次修志,今均散佚。此书遂为今存该地最早志书。分43门,间附考证,甚为详赅。碑碣多至11卷,水利多至8门,对考知史事、兴修水利,有裨参阅。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修,旧抄本。宋时曾数次修志未竟成。硕因旧本续补成书。地域仍因宋旧,兼及松江府华亭县。自沿革以下分四十三门,间附考证。其中部分极为详尽。如水道分江海、湖泖、浦溆、溪潭、陂塘、河港、泾沟、堰闸等八门。

至大金陵新志

元南京都邑志。十五卷。元张铉撰。刊行于至正四年(1344年)。该志采用纪传体,分为图考、通纪、世表、代表、志、谱、列传、摭遗、论辨。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表、志、谱、传“以及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摭遗论辨“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文摭其实,事从其纲”。卷一,地理图。卷二,金陵通纪。卷三,金陵表。卷四,疆域志。卷五,山川志。卷六,官守志。卷七,田赋志。卷八,民俗志。卷九,学校志。卷十,兵防志,卷十一,祠祀志。卷十二,古迹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摭遗。卷十五,论辨。

竹谱

十卷。元李衎(1245—1320)撰。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 (今北京丰台区北)人。官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少时见人画竹,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辄叹息舍去”。后跟从黄澹游学,见黄澹之父黄华所画墨竹后,兴趣大增;至元初年 (1264)到钱塘,见到黄华之师文湖州的画幅,便专心师学墨竹画。后深入东南一带竹乡,观察各种竹的形色情状,辨析精到,作《画竹》、《墨竹》两谱。传世画迹有 《四清》、《墨竹》、《双松》等图。据邓文原《履素斋集》注曰:《竹谱》原为二十卷,后二卷并一卷,成今十卷之 《竹谱》。《竹谱》前有 “竹谱原序”,后分十卷。是书分四门: 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其中 《竹品谱》又详分全德品、异形品、异色品、神异品、似是而非竹者、有竹名而非竹者,凡为六品。故卷一为 《竹谱详录》及《画竹谱》,卷二为《墨竹谱》,卷三为《竹态谱》,卷四为《竹品谱》之“全德品”,卷五、卷六为“异形品”之上下,卷七为 “异色品”,卷八为 “神异品”,卷九为“似是而非竹品”,卷十为 “有名而非竹品”。李衎于卷四《竹品谱》中释全德品为“南北俱有,宜入图画者”,异形品为“形状诡怪者”,异色品为“颜色不同者”,神异品为 “神异非常者”。其中卷各有图,广引繁征,颇称淹雅。书中有 “有说而无图者”,自序谓 “与常竹同者则不复图,非阙帙”。《竹谱》是我国绘画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论竹、绘竹著作。有 《知不足斋》本七卷、《说郛》本 (不全)、《画苑》本、《唐宋丛书》本、《八千卷楼》有钞本、《美术丛书》 本,《四库全书》本。

钦定西清砚谱

二十五卷。清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钱汝诚、曹文埴、金士松、陈孝泳等八人奉敕编写,门应兆奉敕绘画。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金坛 (今江苏金坛县) 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在军机处二十年来,交通内侍,广收地方贿赂。后事败露,曾受追究。死后数年,又被撤出贤良祠,子孙也被剥夺世职。除编有《钦定西清砚谱》外,还著有《临清纪略》。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 ,卒谥文定,会稽 (今浙江绍兴市) 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编修,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好学爱才,名士多投其门下,清廉有名,工书法,除参编《钦定西清砚谱》外,还著有《敬思堂文集》。《钦定西清砚谱》前有序言一篇,卷一至卷六,所记载之砚,皆陶之属,上从汉未央宫东阁瓦砚,下至明旧澄泥四直砚共五十五品。卷七至卷二十一,所记载之砚,皆石之属,上从晋王廞璧水暖砚,下至清朱彝尊井田砚共二百品,绘图四百六十四幅。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附录,所载诸砚四十一品,绘图一百零八幅。使当世松花、紫金、驼基、红丝诸砚品及仿制澄泥各种砚品,皆备列,使人目不暇接。书中每砚各图,其正面、侧面、背面,凡奉有御题、御铭、御玺及前人款识印记,全部按体临摹,并详细叙述其尺寸、材质、形制及收藏鉴赏姓名,系说于后。此书内廷所贮二十四册,当时按册为卷,而以原目为首卷,故为二十五卷。现存清钞本二十二卷、《四库全书》 本等。

人参谱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而完其志。其自序云:“余得怔忡疾,医者谓‘非人参不可’,顾近日辽参贵逾珠琲,贫家安所得?因感是,遂遍忆旧览,检书几百种,披阅手抄,稍加论列,不十日谱成,而病若失。岂人参有买,能阴相耶?”此乃穷书生无钱贪人参补体而以著述人参以疗疾者。其书分释名、原产、性味方療、故实、诗文等目,特别是后二目中,辑录史籍所载人参故事多种,为从文学角度研究人参文化的深刻影响提供大量资料。此书毕竟所费时日不多,有未尽完善者。然文字简洁,便于披阅,亦其长处。有《昭代丛书》(辛集)本。

水蜜桃谱

记述清代上海栽培水蜜桃的专著。作者褚华,字秋萼,号文州,清乾隆时上海书生, 成书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水蜜桃系品种在12世纪的文献中已有记载,开始仅限于浙江省有栽培,明代后期传播到上海一带,成为显宦顾氏露香园中的名品。在清代, 上海一直是水蜜桃的名产区,水蜜桃不断向外地传播,且被引种至英、日等国。水蜜桃既是当时上海的名产, 作者了解甚详, 实录其事。全书共约2000字,采用分条叙述的方式, 记述了上海栽培水蜜桃的历史、水蜜桃的特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等。

打枣谱

中国最早一部记述枣的专书,元代柳贯著。贯字道传,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官至翰林待制。全书仅一卷,不足500字,分“事”与“名”两部分。事的部分,释枣之名,记枣之用及有关枣的掌故。名的部分,记枣之名73种,有的记其产地,有的注见何书,有的只有名称而已。73种枣名之中,有的出于神话。仅有《说郛》本行世。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10卷,宋刘昌诗撰。据作者自序所称,此书“凡百余事,萃为十卷”,今本卷数仍旧,但仅有87条,则已有所散佚。本书内容偏重于考据,“凡先儒之训传,历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之变迁,皆得溯其源而循其流”。上自先秦典籍,下至宋代典章制度,以及作者所闻见之遗闻轶事,都有记载或考证。由于作者知识广博,态度认真,文中颇多创见。如第1卷“约法三章”条,谓《汉书·高祖纪》”与父老约法三章”句当在“约”字下断句,“约”字不应作省约解;第10卷“杜诗句差”条,辩杜甫《觅胡孙》诗之错简;第4卷“心经”条,驳欧阳修《集古跋》题《多心经》之误等等;均有所见,且言之成理。另外如第2卷“内长文”引《汉书·武帝记》元朔三年大赦天下诏书中“夫刑罚所以防奸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两句,从魏晋以来通行本都是如此,“内长文”3字不知何意,张晏和颜师古强作解人,谓“长文“是”长文德”之意,刘昌诗据古本《汉书》,知“内长文”当作“而肆赦”,3字皆讹。此说极为有理,但今天的标点本《汉书》仍作“内长文”,没有注意到刘昌诗的这条考辩。本书保留了宋代的一些珍贵史料和佚文,如第9卷张械的《悫斋铭》就不见于本集。第5卷的《赵清献公充御试官日记》,为北宋嘉祐六年(1061)的进士考试编排官日记,是一份宋代科举的实录,对于研究北宋的科举制度很有参考价值。此书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海棠谱

《海棠谱》 是 一本有关海棠花的园艺学和文学著作,南宋陈思编纂。前有自序,称海棠的风资艳质,不在牡丹、梅花之下。时已显闻盛传于世,故“采取诸家杂录及汇次唐以来诸人诗句”撰为此书。成书于理宗开庆元年 (1259)。本书最早著录于陈思的《宝刻丛编》,但不见于《宋史·艺文志》,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3卷与此本合,主要有《百川学海》、《山居杂志》、《丛书集成》 等本。陈思,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考。本书共3卷,上卷为“叙事”,皆录有关海棠的故实,中、下2卷分别为诗上、诗下,汇录唐宋以来有关海棠的题咏。

糖霜谱

一卷,宋王灼撰。他的家乡遂宁以盛产糖霜(指冰糖)闻名,遂总结种植甘蔗和制糖技术,大约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写成此书。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关于甘蔗和制糖的专著。分为七篇,首篇题“原委第一”,叙述唐大历年间邹和尚始创制糖霜之事。自第二篇以下,都没有标题。今以其文考之,第二篇言以蔗为糖始末。言“蔗浆”始见《楚词》,而“蔗糖”始见《三国志》。第三篇言种蔗。第四篇言造糖之器。第五篇言结霜之法。第六篇言糖霜或结或不结,似有运命,因及于宣和中供御诸事。第七篇则糖霜之性味及制食诸法也。葢宋时产糖霜者,凡福唐、四明、畨禺、广汉、遂宁五地,而遂宁为最。灼生于遂宁,故为此谱。所考古人题咏,始于苏、黄。案古人谓“糟”为“糖”。《晋书·何曽传》所云“蟹之将糖,躁扰弥甚”是也。《说文》有“饴”字无“糖”字。徐铉《新附字》中乃有之,然亦训为“饴”,不言蔗造。铉,五代宋初人也,尚不知蔗糖事。则灼所徴故实,始于元佑,非疎漏矣。惟灼称糖霜以紫色为上,白色为下。而今日所尚,乃贵白而贱紫。灼称糖霜须一年有半乃结,其结也以自然。今则制之甚易,其法亦不相同。是亦今古异宜,未可执后来追议前人也。 

扬州芍药谱

植物谱录。北宋王观撰。1卷。观字通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一说高邮(今属江苏)人。嘉祐进士。累迁大理寺丞。熙宁八年(1075)知扬州江都县事。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遂在前人旧作基础上撰为此书。全书分三部分。首论扬州芍药之盛,肯定人力的精心栽培可“盗天地之功”,故芍药奇容异色出于人间。又叙栽培之法,认为其花须二三年一分,分时以清水洗净,削去老硬病腐处,用新土施肥培植,可使花蕊繁盛,颜色多变。中评品等,大致本刘攽《芍药谱》而略易其次第,凡分上之上至下之下六等31品。此外又新增8品,不列等。后论芍药名于宋初,前人皆未及之。又指出新增8品系得于民间最佳者,然“花之名品,时或变易”,后世或有“出兹八品之外者”。此书为现存较早的芍药专谱,对研究芍药品种、培植等有一定价值。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扬州丛刻》、《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酒谱

一卷。宋窦苹撰。窦苹,字子野,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除《酒谱》外,还有《新唐书音训》。《酒谱》杂叙关于酒的故事,寥寥数条,似有脱佚。然而《宋志》也作一卷。观其书,始于酒名,终于酒令,首尾完整,知原书仅止于此。大概为摘取新颖字句,以供采掇。其体例也与谱录稍有不同。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唐宋丛书》本、《山居杂志》本、《夷门广牍》本、江阴缪氏云自在龛钞本二卷、《四库全书》本

吴普本草

又名《吴氏本草》共六卷,魏·吴普著。吴普约生于公元136—149年,卒于公 元250年前后。吴普,为华佗弟子,当时已为名医,精于本草,其著作除《吴普本草》外,尚有《华 佗医方》早佚。《嘉佑本草》称:吴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 内不复有,惟诸子书多见引录,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吴普本草》已佚(散佚时间大 致在宋代)。清·焦理堂有辑本。今人尚志钧等的辑校本系从《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药物231 种,分列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六类。各药项下记载其别名、性味、有毒无毒、产地、采 集时间(有的还记载植物形态)、功能主治、忌畏等。其所记载别名和药性类集(类集诸家药性) 比较丰富。

通制条格

元法令类编。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大元通制》的条格部分。拜住、完颜纳丹、曹伯启、普颜等修纂。《大元通制》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 (1323),分四个部分:一、诏制,九十四条;二、条格,一千一百五十一条;三、断例,七百一十七条; 四、别类,五百七十七条。全书已佚,现仅存《通制条格》残卷,1930年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出版,共二十二卷,包括户令、学令、选举、年防、仪制、衣服、禄令、仓库、厩收、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杂令、僧道、营缮等篇目。书中条格,基本上相当于唐、金两朝法律中的会,是元代社会的重要法规,与《元典章》一样,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珍贵史料。有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日本对此书较为重视,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小林高四郎、冈本敬二《通制条格研究译注》,京大东洋史研究室编《通制条格、宪台通纪目次索引》,安部健夫《大元通制解说——代介绍新刊本 〈通制条格〉》等,可供参考。

浦阳人物记

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学博览群书,尤攻经学,为文有古风,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有《宋学士全集》等。《浦阳人物记》记浦阳(今浙江省浦江)人物,分忠义、孝友、政事、文学、贞节五目,共记二十九人,后附“进士题名”一篇。欧阳元序称,宋濂所记人物事迹公允,不以私意而有偏好,行文也合章法、史法。该书现存明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知不足斋丛书》本; 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清长塘鲍氏乾隆道光间刻本。

1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