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秋来何事爱登楼。晚云收。暮烟浮。两过遥山,青翠上帘钩。一半夕阳人影外,风正紧,水东流。徵鸿列阵起汀洲。去南州,肯淹留。叮嘱明春,千万伴归舟。织就回文犹未寄。鸿不语,去悠悠。

晋太康三年地记

区域志。原书不著撰人,清毕沅辑。一卷。有《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已著录。《旧唐书经籍志》、 《水经注》皆称《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新唐书艺文志》称《晋太康土地记》十卷。见于《宋书·州郡志》会稽郡始宁令下,称为《晋太康三年地志》。《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均称《地理记》。经毕氏考证,实为一书。原书于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282)成书无疑。因取《晋太康三年地记》名篇,较为确切。遂采诸史志,辑得二百余条,依《晋书·地理志》州序组排,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成书。约一万七千字。收入毕氏自刻《经训堂丛书》、《广雅书局丛书》。另有《史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据《经训堂丛书》本排印。

沙州记

一名《吐谷浑记》。地理杂志。南朝宋段国撰。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乃张氏于《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 《太平寰宇记》、 《北堂书抄》诸书中辑出,共二十二条,亦称“段氏沙州记”。清嘉庆年间张澍编辑。收入《张氏丛书》。道光元年(1821)辛巳新镌。张氏为沙州记作序云:“阿豺自号沙州刺使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宋新亭侯段国所纂《沙州记》即唐志之吐谷浑记也。原二卷。今亡佚甚多,特就所见抄之。又录《太平寰宇记》吐谷浑始末目补其阙。”张氏辑录沙州记残文七百三十九字。记述:浇河(城)(东晋末吐谷浑筑城。故址在今青海省黄河南岸贵德县境)。

法书通释

二卷。书论。明代张绅编。周履靖、陈继儒同校。绅生卒年未详。字士行,又字仲绅。自称云门山樵,登州 (今山东)人。洪武(1368—1398年)中。曾仕浙江布政史。绅有才略,谈辩纵横,能作篆书。善写墨竹,精于鉴赏。诗文亦自成一家。对法书名画多作品题。是书集前人之论,分上、下卷,对晋唐以来书家的论述,加以例释、说明、分析、归纳、阐述、类聚、寻法,属辞比事,以类相从,以期后学者众举旁通,提纲会要。分10篇,一、八法(附偏旁),二、结构(附形势),三、执使,四、篇段(附性情变化风神);五、从古;六、立式;七、辨体;八、名称;九、利器;十、总论。皆汇集晋、唐以来所论作书之法。间折衷己见,颇有卓识。有明刊《夷门广牍》本、《四库存目》本等

毛诗指说

诗经学专著。一卷。唐成伯玙撰。伯玙生卒年及生平未详。此书凡四编。第一编曰兴述,说明陈诗观风与孔子删诗正乐等事;第二编曰解说,先解释诗义,《风》、《雅》、《颂》次之,《周南》又次之,诂训序又次之,篇章又次之。第三编曰传受,说明四家诗授受世次和说诗源流。第四编曰文体,研究《诗经》句法的长短、篇章的多寡、措辞的异同以及用字的体例等。此书篇幅不多,前人很少提及。今按其书,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解诗上,不管毛亨、郑玄说法如何,成伯玙完全按照己意去解诗。影响所及,开启了宋以后学者以己意解诗的风气;二是对于《诗序》,定“首句为子夏所传,其下为毛苌所续,实伯玙此书发其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苏辙作《诗集传》,于《诗序》惟存其发端一语,以下馀文,悉从删汰。其后王得臣、程大昌、李樗,皆以辙说为祖,实则成伯玙已先言之,他对《诗经》的研究,的确起过一些启迪作用。此外,他注重文体,对于研究《诗经》的艺术特点,也是很有帮助的。有《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

海药本草

本草类著作。唐李珣撰。六卷 (一说五卷)。珣字德润,四川梓州 (在今四川省境内) 人,以售香药为业。李氏主要收录海外输入移植南方的药物,约一百余种。多录自 《唐本草》、《本草拾遗》及其他本草著作,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后世药物著作中。是书将药物按玉石、草、木、兽、虫鱼、果米分为诸部。每药录其产地、形状、性味、采集、主治、功效等,多引证他书,加以注释、说明。书中记述翔实,对研究外来药物有一定的帮助。有一九八三年尚志钧校辑缮写校印本,典藏北京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亢仓子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历代纪事年表

一百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布衣袭士炯献历代年表,所载至隋而止,乃先后诏工部侍郎周清源、内阁学士王之枢重修,相续成书。该书所载史事上起帝尧元载甲辰,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3750年,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维以正统居第一格,为全书之通例,不可限以一法者,则每代变动体例,在表首予以说明。该书网罗历代,总括始终,记录无遗而义例至密,翦裁得体而书法至明,读史者奉此一书亦可以知所津逮矣。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 (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宗时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南诏犯蜀,诏绛募兵入援,兵乱遇害。本集所录李绛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及宰相时论谏事共65条,其中多为正史所不载。司马光《资治通鉴》多采纳其言,如论镇州事宜、镇州淮西事宜、论裴武事、泽潞事宜、上言承璀事、论魏博等等。故本书实为研究唐史特别是宪宗一朝历史的重要史料,足以补两《唐书》之不足。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指海》(道光本、影道光本》第八集,另《畿辅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 有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遗文》 一卷本。

艳魔岛

本书作者在《炼魂谷》一集内,曾经提到崆峒派掌门人大力黄能胡剑秋,他因自知敌不住剑客,曾向南海艳魔岛大南洲洲主白了翁求助。白了翁念在自己当年与他师父悟真禅师的交谊,不便坐视,便派了两位高徒去帮他的忙。此二人一精拳技,姓柳名桑,人称紫煞神;一擅剑术,人称飞燕胡曾,二人在白了翁门下,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此番奉命派赴中原,以后如何情形,此时暂且不表,单要说明这座“艳魔岛”。

吴山对雪诗

腊前有雪宜三白,笑倒田翁手齐拍。去年天气不多寒,盈寸犹难况盈尺。嗟予亦是田舍翁,敢以玉山高两峰。二贤珠玉在我侧,绿发青瞳颧颊红。久交共喜情怀尽,意行不觉吴山近。松间小径纵萦迂,竹杖芒鞋须一进。山前相府何潭潭,山中道院邻禅庵。兴来偶到故人宅,出果行酒方交谈。岁如何兮岁云暮,白首重来乩前度。湖山倒浸水晶奁,玉树琼林归措顾。山阳先生坐高堂,挺然特立逾脩篁。谁怜衰翁方避俗,寒窗痴坐如绳僵。失喜一时观二妙,剡曲回舟岂同调。明朝呵笔和新诗,檐有梅花须索笑。

清溪谒象山先生祠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或疑昏垫初,屹立中流许。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入舟耿清梦,前溪听鸣橹。

题金台集四首

崇天门下听胪传,台阁联翩四十年。今日悬车归故里,杖藜携酒落花前。玉带难围老病身,庙堂补报乏涓尘。衰年作别情怀恶,秉烛题诗赠故人。爱君谈辩似悬河,更喜交情古意多。长使马周贫作客,令人千古愧常何。百尺高楼易水东,千金曾此彀英雄。君来却在承平日,先策诗坛第一功。

咏十器 虾须杖

曾读安南奉使书,海翁往往策虾须。隐居素号江湖侣,老去仍充疾病扶。不涉畏途愁鬼夺,怕行沧海见龙趋。乌巾鹤氅舒徐步,宜入香山《九老图》。长颈中虚发妙音,秋风一曲《水龙吟》。唤回城郭千年梦,吹断云霄万里心。楚水棹閒修竹老,孤山春去落梅深。此时消尽扬州兴,只有山阳泪满襟。野老铺陈亦好奇,聚毛曾到蔡州池。每思叠雪敷云处,尚想眠沙泛浦时。坐石未温惊客至,累茵虽贵恐身危。正宜布被梅花帐,旦粥凝香起未迟。烹不能鸣有近忧,羽毛之美为谁留?几挥赤壁千年敌,借得衡阳六月秋。蒲箑未书尚待贾,素纨捐箧有馀愁。西风不受元规污,一幅纶巾对白鸥。何人遗公鱼魫屏,定须东海鲙长鲸。不应虚室自生白,正与幽人相对清。素色晓涵银汉冷,寒光夜照玉蟾明。平生未识豪家客,金雀徒闻后世名。

月夜泛舟

今夕何夕夜未终,长空月出光瞳眬。乾坤一色净如镜,水天上下磨寒铜。晃如径寸珠,高耀冯夷宫。清寒泣神鬼,奇怪惊蛟龙。我乘万斛舟,直入玻璃中。双浆击空明,孤帆飏天风。狂吟发长啸,有似苏长公。湘水居其西,采石居其东。屈原与李白,此地遗高踪。我处二者间,拍手招两翁。独醒醉魄呼不返,扣舷大叫应耳聋。百年清赏谁与同,茫茫千载情何穷。采兰芷兮水冷,探明珠兮江空。诗成叹息无可语,因风寄与天地之内古今不朽之群雄。

雪夜与友人同赋四十韵

碧宇凝瑶雪,璇霄散彩蟾。清华交灿烂,劲气稍沉潜。漏冻更偏永,堂虚夜正严。徘徊云母帐,绰约水晶帘。鹤梦疑还觉,蜗痕眩莫觇。近林生薄曙,傍水夺初暹。远近迷鸳瓦,高低湿草苫。乾坤同一色,海岳混群瞻。转讶肤生素,因疑首变黔。无端琼屑屑,有底玉纤纤。积处逡巡厚,消时次第渐。应期三白见,触物六花黏。沙际渔收艇,街头酒宿帘。青楼娇管歇,琐闼禁铃恬。?火残鸡舌,泓冰折兔尖。囊琴栖宝匣,台镜掩芳奁。茶椀醒仍索,樽醪醉稍厌。沈腰吟后瘦,潘鬓暗中添。阮籍今青眼,孙权故紫髯。高怀期旷世,俗态鄙趋炎。题出寻腔和,䦰藏觅谶拈。消闲清事迭,肆谑笑声兼。坐久情逾浃,欢浓睡未忺。锦䄄温翠被,缃帙冷牙签。日杮含脂腻,霜柑剖密甜。拥炉容少憩,促席绝微嫌。霭霭深衷露,霏霏剩馥沾。町畦应遂略,崖岸竟忘谦。病怪当隅鵩,难思上钓鲇。且须联石鼎,未用叹衣镰。有客歌如玉,何人咏撒盐。剡舟怀返棹,关马忆征韂。牢落梁园赋,凄凉渭水占。秉忠苏节在,克敌蔡师歼。焦祖称高士,袁僵举孝廉。世徒誇盛丽,谁复恤闾阎。门有仙人氅,家无孝子缣。平安传竹屋,妆点向梅檐。兴逸真何适,才疏乏我砭。摛辞聊纪述,文彩愧江淹。

钱塘春感六首

紫罽軿车从六龙,尽随仙曲度青空。苍山楼阙旃林里,赤羽旌麾野庙中。百姓未忘周大赉,成都元有汉遗风。流莺不管伤春恨,冲落桃花满树红。王气凌虚散晓霞,虎闱麟阁静烟花。中天日月迂黄道,沧海风云冷翠华。望帝神游夔子国,乌衣梦隔野人家。当时举目山河异,岂但红颜泣塞笳。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銮。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文化有馀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瑶池青鸟集觚棱,白塔金凫閟夜灯。云母帐虚星采动,水晶宫冷露华凝。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南省风流又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曾侍虚皇第二筵,铁仙轻脱故依然。江州坐上初相见,还识人中孟万年。杜牧寻春苦未迟,水晶宫里旧题诗。小鬟莫讶腰如束,善唱白家《杨柳枝》。马上郎君出帝城,璚林宴里记相迎。吴山吴水新迎送,学唱《阳关》第四声。淮南八月雁初过,奉使槎回乌鹊河。十里扬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无多。夏驾湖头朱雀舟,湖光山色不胜秋。丘中不见金银气,台上閒看麋鹿游。江上梅花铁石心,江南肠断越人吟。南垣阁老多情甚,才见梅花便抱琴。鸱夷仙去五湖船,故国何人忆计然。昨夜洞庭秋水长,梦闻广乐下钧天。地行仙子羊权家,曾降山中萼绿华。三十六桥明月夜,姑苏城内有琼花。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赵璧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辞雄皓鹤警露啼,失子哀猿绕林啸。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促节频催渐繁拨,珠幢斗绝金铃掉。千靫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众乐虽同第一部,德宗皇帝常偏召。旬休节假暂归来,一声狂杀长安少。主第侯家最难见,挼歌按曲皆承诏。水精帘外教贵嫔,玳瑁筵心伴中要。臣有五贤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钓。一贤得进胜累百,两贤得进同周召。三贤事汉灭暴彊,四贤镇岳宁边徼。五贤并用调五常,五常既叙三光耀。赵璧五弦非此贤,九九何劳设庭燎。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忆我苏杭时,春游亦多处。为君歌往事,岂敢辞劳虑。莫怪言语狂,须知酬荅遽。江南腊月半,水冻凝如瘀。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女墙城似灶,雁齿桥如锯。鱼尾上奫沦,草芽生沮洳。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四野万里晴,千山一时曙。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善恶有惩劝,刚柔无吐茹。两衙少辞牒,四境稀书疏。俗以劳徕安,政因闲暇著。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豫。寻幽驻旌轩,选胜回宾御。舟移溪鸟避,乐作林猿觑。池古莫耶沈,石奇罗刹踞。水苗泥易耨,畬粟灰难锄。紫蕨抽出畦,白莲埋在淤。萎花红带黯,湿叶黄含烟。镜动波飐菱,雪回风旋絮。手经攀桂馥,齿为尝梅楚。坐并船脚欹,行多马蹄跙。圣贤清浊醉,水陆鲜肥饫。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虽微五裤咏,幸免兆人诅。但令乐不荒,何必游无倨。吴苑仆寻罢,越城公尚据。旧游几客存,新宴谁人与。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江上易优游,城中多毁誉。分应当自尽,事勿求人恕。我既无子孙,君仍毕婚娶。久为云雨别,终拟江湖去。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舆。两心苦相忆,两口遥相语。最恨七年春,春来各一处。

1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