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原题「大罗真人元天大圣后紫光天母下传」。经文乃元始至真大圣在大梵真天玄空之中,「化诸外象,以表内景」。真人分东方九气、西方七气、南方三气、北方五气,以四方余气分布中央。此诸气与人之肝、肺、心、肾、脾五脏相应。又分别为魂、魄、神、精、思五识。五脏五识「共具十真,十真之英能成九转,聚为丹药,散为甘露,周旋上下,炼养百骸,沐浊留清,消阴铸阳」;「复我太初。保我大全」;「尽更凡骨,飞升上清」。篇末附偈文一首,概括经旨。
儿易内仪以
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 (1593—1644) 撰。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二年 (1622)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明亡后殉难。后来,清顺治帝赐谥为“文贞”。元璐善书法绘画,除此书外,还著有《倪文贞集》十七卷,《续编》三卷,《诗集》四卷等。《儿易内仪以》一书专门以大象之辞解释经文,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大象都有“以”字,故称之为“内仪以”。《儿易外仪》则分原始、正言、能事、尽利、曲成、申命六目,又分别为小目以纪之,都取系辞中的字义来命名,而且每篇都有图。朱彝尊在其所撰《经义考》中著录此书时只言《儿易内仪》,脱漏了一个“以”字。据倪氏自序知,此书之所以称为“儿易”,“儿”是孩始之义,明万历年间苏浚就曾作过《儿易》一书。可见“儿”字并不象蒋雯阶序中所说的那样,是“倪”的古字通假。倪氏此书作于明末危亡之时,所以书中所说大都忧时感世,借《周易》来阐发自己的感受,不囿于经文本义。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道光、光绪间南海伍崇曜刊《粤雅堂丛书》本。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是清代 锡山等人编撰而成。该书是阳宅入门必看的典籍风水秘笈。该书为历代研究风水者必读之书,被历代地理人子奉为正宗宝典。因此,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丛书之中。风水学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涵盖了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等,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避凶趋吉、去祸求福是人们不变的追求,风水学则以《易经》为理论依据,为人们选择建造阴阳宅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判。正确运用风水,可以打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改变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千百年来,人们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尽管这一观念有偏颇之处并掺杂着迷信色彩,但应蕴含着人们由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合理因素。风水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明精髓,仍然值得我们透过现代文明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了解,以去伪存真,汲取古人的智慧。
天玉经内传
《天玉经内传》三卷、《外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考郑樵《通志·艺文略》、陈振孙《书录解题》,杨、曾二家书无《天玉经》之名。相传杨氏师弟秘之,不行於世。至宋,吴见诚遇真人,始授以此经,其子景发乃鸾明其义。然则是书亦至宋始出。其为筠松所撰与否,更在影响之间矣。特其流传稍远,词旨亦颇有义意,故言理气者至今宗之,其真伪可置勿论也。内传首言江东一卦,江西一卦,南北八神一卦,术者罕通其说。近时潘思榘作《天玉经笺》,许清奇作《天玉经注》,始推绎下文有父母三般卦,又有天卦江东掌上寻之语。疑所谓江东者即天卦,所谓江西者即地卦,所谓南北者即父母卦,大抵以甲丙庚壬四阳干左旋起长生者为东卦。阳数奇,故曰天卦,曰八神四一。以乙丁辛癸四阴干右旋起长生者为西卦。阴数耦,故曰地卦,曰八神四二。又以山家之坐向为南北一卦,由天地而及人,故曰父母卦。盖自神其说,故为隐奥之词,使人惝恍迷离,骤不得其指要。方技家之谲智,往往如斯,不独此书为然也。外篇专言四经五行,其以子寅辰乾丙乙为金,午申戌坤壬辛为木,卯巳丑艮庚丁为水,酉亥未巽甲癸为火,又谓之玄空卦。亦莫能明其所以然。旧有天谷散人注,未详其名,词意尚属明显,合并录之,以备考证焉。
溪山馀话
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载录明朝朝章典度及人物事迹。其中不少内容如经筵进讲、漕运、官民田、漕运、南曲、北曲的记载,都是很宝贵的,价值较高。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白话文)
瞿祐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明初两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言小说集,其故事内容大多新奇怪异,是对唐传奇的有意复归,既弥补了明代文言小说的空白,同时也影响明代及后来的文言小说创作,在文言小说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此外,两部作品还流播海外,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剪灯新话》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遭到明文禁毁的小说集,一经问世便引起不小的轰动,仿效之作更是层出不穷,《剪灯余话》便是其诸多仿效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剪灯新话》共四卷二十一篇,《剪灯余话》不论在体例、题材,甚至篇幅、卷数都承袭了《新话》,但在内容和思想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也存在小说中大量羼入诗文从而导致偏离小说文体特征的现象。此为这两部小说的白话文合集。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简称《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二卷。是《华严经》之《明法品》的论释书,但所释概念和命题并非全部取自《明法品》。全书分七章:(1)“三宝章”,分八门论述佛法僧三宝;(2)“流转章”,分十门论述生灭流转;(3)“法界缘起章”,分四门解释法界缘起;(4)“圆音章”,分四门讲佛说法的神异;(5)“法身章”,分四门解释法身概念;(6)“十世章”,分两门论述十世;(7)“玄义章”,回答有关“缘起无碍”等十个问题。七章题目之后注“七科已上并未入疏”。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第三会是“依信生解”;第四会是“依解起行”;第五会是“依行发愿”;第六会是“三圣位极,圣地将登”;第七会是“摄因成果”;第八会是“有无双泯,非真妄之可分”;第九会是“境智一如,岂筌蹄之所及”。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佛说盂兰盆经
梵名Ullambana -su^tra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即强调本经特具孝子报恩之思想,与调和中国人伦与佛教间关系之性质。本经之同本异译经为报恩奉盆经,译者不详,又称报像功德经。又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所述之大盆净土经,或亦为异本。此外,历代三宝纪卷六、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九、开元释教录卷二等皆载本经之译者为西晋竺法护;然或谓本经为伪作,指其内容与翻传等无不有待商榷,出三藏记集卷四即记载本经译者不详。盖‘倒悬之苦’印度自古即信之,未可遽断本经为伪;若自经文揣摩,并与异本相较,则经文中可能有若干释者所附加之语句。本经之注疏颇多,较著者有吉藏之盂兰盆经疏一卷、慧净之盂兰盆经赞述一卷、宗密之盂兰盆经疏二卷、智旭之盂兰盆经新疏一卷、元奇之盂兰盆经略疏一卷、高辨之盂兰盆经总释一卷等,计六十余种。
七美鄉城內陳氏祖譜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有本而豐碩富麗,水有源而川流不息。人為萬物之靈,奈可忘其本乎?況且家之有承,族之有譜,猶如國之有史,故考世序,編造族譜,意義非凡也。 綜觀全國各姓皆有其族譜,本鄉呂姓也有之。陳氏族系源遠流長,為百家之大姓,在七美也不例外,若不自編族譜,當有愧於顏面矣。鑑於先祖開荒闢地之維艱,纂輯造冊之不濟,實難達成此願。據聞六世聽叔公曾倡議編造,也因資料難覓,考據艱辛,而不了了之。西元1969年,余學成返鄉,經七世文遠之指點與提示,方決心擔此大任。 本族自清朝乾隆年間(約1760年),由開基祖進公隨母自八罩遷徙至此,已衍傳九代,世澤衍昌,近達一千五百餘人,如今幹茂枝繁,分居各處,久而久之,難免足上手下,尊卑顛倒,親親之誼,視作路人,應修譜系,急於眉睫。 受命編造之初,實有做事起頭難之感,既無經驗又無助手,僅憑個人淺薄才能,造訪長輩年高者,口述經歷記載之;挨家逐戶啟視家神牌而抄錄之;藉假期赴戶政事務所參閱戶籍而彙整之。經多年的細按統系,得已成譜,足徵本宗族大小皆以稟賦慎終追遠、尊祖敬宗、團結和諧之美德;藉此寄望祖澤綿延、奕世隆昌;俾我世世子孫借鑑既往,策勵來茲,修己敦倫,繩我族戚;而能以此為榮,莫忘根源,共負光宗耀祖之大任;俾萬世而流芳,自強而不息。最後尚冀族中先進,匡持督勗;凡我族親,同心同德。是為序。
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诚明所钟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攲倾。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无徒奸者朋。主知胶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欧阳秘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汲黯尝纠公孙诈,弘于上前多谢之。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己过扬当时。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夜宿苍岭苗寨四首用虞廷兄韵
万瓦参差碧,山居落照中。相携穿石磴,遥见走苗翁。包谷当檐缀,桃花铺巷红。开轩閒话久,不觉月朦胧。街门乘月叩,却遇葛天民。见客言虽讷,倾瓶酒自醇。灶头鲜腊味,锅底野松薪。围坐火铺上,融融暖意真。曲巷寻幽赏,欢声隔院来。引吭云蔽月,起舞袜生埃。古曲凭挥洒,新词任剪裁。先民多逸事,即此见琼瑰。寂寂古山乡,溪声入屋凉。树颠鸡破梦,岭外日初光。檐雀啄包谷,耕牛过院墙。炊烟轻袅处,早饭已飘香。
丙午中秋与余左司王山人高记室同过张文学宅看月
商飙吹秋天如蓝,出户圆月生东南。众星次第敛芒角,独有桂影垂毵毵。澄光无私照应遍,不间污泽兼清潭。冰轮轧轧上银汉,玉龙左右驾两骖。须臾当天蟾魄正,八表洞视明相涵。自怜下界苦迫塞,未得变化同书蟫。遥思海上看更好,水气颢颢云无昙。鲛人机室仰虚炤,绡丝薄袖抽冰蚕。孕珠老蚌跃波出,吸纳华采争谺谽。山河大地影倒入,嗟此尺璧何由含。曾闻月乃七宝合,坳处修补须斤錾。又闻嫦娥窃灵药,直欲不死真贪婪。如此怪事各有说,理或有之幽莫探。化桥掷杖本幻戏,兹事何故推难谙。分明以术诳人主,不即加罪诚痴憨。今宵贵家盛开宴,奔走席上罗女男。清弦脆筦乐正作,金尊玉斝情方酣。羁愁谁念独居者,家无隙地惟书龛。南邻庭院未为广,较之我处殊差堪。便携浊酒扣门去,肴核琐细无烦担。移床露坐共邀月,更呼故友来清谈。诸君豪迈总名士,长材落落皆楩楠。词锋出硎赌快利,钝斧宁敢膺长镡。胸奇每能斡造化,语峭似可欺岩嵌。我今结托岂偶尔,内切自喜忘其惭。当歌且用脱边幅,买酒奚问堕珥簪。为君起舞明月下,两袖拂鬓风䰐鬖。佳节于人既不恶,畅怀痛饮心所甘。缘知乐景不易遇,匪曰嗜好成淫耽。此月一去又一载,坐看直待鸡号三。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佩。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其二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其二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示诸同我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驾月宾帝旁。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早夏乘休沐,离襟属饯壶。欣同佩荷橐,恨及唱骊驹。感恋陪云筑,翻飞别帝梧。腾装照鱼服,行帐绕犀株。惭去班中诏,宁容滞左符。惟应九里润,蒙福在京都。
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不耻篆刻赋,来肩英俊游。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备员太史氏,补属富民侯。姑学了官事,何尝分主忧。日贪斗食利,岁感星躔周。中都富才彦,方驾若龙虬。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高文用司马,格五宠虞丘。间阔路逢葛,缤纷人召邹。桑羊兴贾竖,安国出缧囚。汲郑贵交盛,徐陈英藻遒。况乃天下枢,雄雌来九州。衣冠径复道,鼓吹出长楸。席上万钱箸,桥边八列驺。雍容缓鲁玦,意气拂吴钩。咨予良不韪,瓴甓厕珠璆。吹竽昔已滥,在梁今可尤。台阁魏舒被,风霜苏季裘。有志谢轩鹤,无机防海鸥。恭俟杜陵课,诛茅归故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