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儒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简郑叔贞四十二韵
结交匪无人,知己贵有适。十年走东西,浩怀久无得。中岁友郑子,诚哉我三益。文采绚鸾凤,才华炫金璧。譬若云台将,折冲慑强敌。叱咤惊鬼神,人马皆辟易。又若邓林材,挺出樗与栎。蔚为栋梁望,庸竖所共识。器大不小成,材良远绳墨。物理古则然,子实甘蓬荜。迢递天台山,回首关河隔。旅食困盐齑,久作山南客。为言从师游,担簦来卒业。阿师正学公,长才驾濂洛。儿童推世贤,朝野称文伯。蹇予在弱冠,共寓萝山宅。虽号同门生,实藉师资德。叩道辱弦应,问疑承缕析。乍别书累篇,同处日共食。契谊等弟昆,交情固胶漆。一自事分离,十载关良觌。重逢锦水滨,握手道夙昔。云萍总心知,顾我眼独碧。惟子蚤及门,器业尤英特。钻瞻久己悟,升堂仍入室。董薛未足伦,游夏庶其匹。贤王雅乐道,醴筵日宏设。羡子富文辞,诹咨动移刻。屡续梁园赋,每前贾生席。缁衣敝复为,白驹去还絷。恩礼实己隆,负荷成感激。念我自远归,神疲肢体瘠。慰藉尽衷曲,周旋竟晨夕。维时秋正高,商飙怯絺绤。篱菊吐芳华,鲜鲜斗黄白。呼儿具鸡黍,郫筒篘酿秫。情真味自长,道合趣何极。盍簪人所乐,况尔同师泽。万里获良晤,忻忭宜无斁。圣辙岂难追,行之在不息。但愿长相亲,永言共鞭辟。
送郑叔贞之成都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况我?迫士,志意早衰弱。辟如绕指金,讵耐膏火烁。岂无骨肉亲,相望天一角。两生万里至,讲道慰寂寞。探奇忘旧悲,观妙有新乐。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林也前岁归,重来忘曩约。郑子今复去,南行踰巘崿。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壮游岂不佳,观国资所学。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擒毫歌盛美,文彩纷烜赫。卓尔乐邦风,巍乎王者宅。王诚天人秀,令德颜闵若。神机尽经纬,大度蕴才略。心融群圣言,颖铳智独觉。坐收千古秘,万理随综错。尚友师徽猷,姚姒靡间隔。励精施惠政,民物沾德泽。至化通幽明,馀恩及飞跃。小心事天子,放意耽简策。道积不自盈,怡怡躬吐握。知名久伫望,前席启东阁。立谈尽欢娱,至理无适莫。从容倘垂问,占对慎酬酢。为言寡朋俦,旧业愈荒落。疑经待同勘,芜史期共削。相须左右肱,理势不可各。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囊馀旧赐钱,箧有新颁帛。身为微职绊,感叹颜面怍。使子能输忠,宁不副所托。金门盛才彦,德星耀井络。翙翙白凤群,岂复少一鹤。惟玆山南郡,士气陋且薄。古心莫与论,积疢谁为药。愿子早告归,离忧变欢噱。四科洙泗道,五等成周爵。真知苟内充,外物奚须度。旱麓清照人,汉水浅可濯。怀哉春服成,重继咏归作。
中秋夜听张友鹤郑颖孙弹琴
日昃消阴翳,暝霭催林乌。秋帝解人情,慰我以望舒。张筵挈丝桐,乐酒倾杯壶。郑子奏高山,张生和于于。清风响林樾,高步坛壝虚。夜半逍遥游,江上生明珠。连舟杂宾饮,狎坐皆丽姝。左顾河岸南,右眺城楼隅。皎皎天与水,嘈嘈笙若竽。灯阑出瓴甋,沙白横烟墟。柔妻粉黛光,款款临前除。稚女斗红绫,团团得双鱼。黄园集俦侣,明塘长菰蒲。陈洵苦为诗,露立鹭两趺。赏心情所极,即景境亦娱。浦江辟楼扃,栏槛与海俱。潘子忽过从,邓君持轩车。飞龙蹴波浪,落雁沉江湖。朱颜发越艳,渌酒歌吴趋。廿年今夕情,若或先后殊。欢怀忽以觉,一事无复馀。俯仰池上柏,灭没洲中凫。疏星渐隐约,来朋空归欤。岭东望不极,江南哀具区。
关子东约中秋游天竺再用前韵有诗和之
湖光尽处两山开,夹道苍松郁壮哉。水过冷泉双涧合,石飞天竺一峰来。胜游喜有幽人约,佳句俄催爽气回。桂子中秋正芬馥,流霞好泛月边杯。
送郑无忌南归
我家本南闽,处世若羁寓。侍亲从宦游,东西迁者屡。因循历年载,未识南中路。间岁至都城,始与里儒遇。尝闻闽中奇,英隽所丛聚。山川降灵气,禀肖时魁梧。往在祥符中,黄李称独步。当时盛文物,在廷充振鹭。二子簉其间,轩轩并镳驱。得志何所如,康庄跃骐馵。时文变新律,高辞无累句。人传幼妇碑,朝奏客卿赋。奇器擅圭璧,至音有韶濩。当宁喜同时,士林争景附。渊澄或无鱼,木秀乃生蠹。嗟哉士之贤,入朝尝见恶。叔才亦稍迁,秘书观四库。命穷时不偶,伶仃独翁孺。名虽鼎甲贵,官止尘劳污。蹉跎三十年,困踬卒颠仆。伊予生后时,举颈徒企慕。郑子乃其甥,肖貌何颖悟。读书博而详,伟词亦能铸。朅来至京国,首与予款晤。吾尝念古昔,人贤犹爱树。况遇贤之出,何必缘雅素。从游遂无间,往来靡常度。近遭试秋官,报罢不知故。飘飘叹穷途,归橐不能具。当路少知己,腹心谁可布。我嗟近世人,龊龊何足数。见善不能举,徒然用炰喔。士有处忧困,岂尝一蒙顾。劝君自求己,何用频龃龉。还家乐诗书,养心益坚固。无因一伤手,乃欲改前措。泽豹未成文,尚能隐深雾。齐禽戢其翼,久亦蒙傅羽。况子气方刚,丁辰年未暮。勉勉信予言,勤勤蹈前趣。更想渭阳贤,怀道当有遌。王忱希范宁,羊昙宗谢傅。武子称卫玠,逢时乃腾骛。深源赏康伯,传经有训注。子其慕斯人,戒哉惇向素。还来取高第,擢俊膺帝吁。更发翁孺名,后来益垂裕。作歌送子行,予言岂虚谕。
樵溪行送郑一鹏给谏
淜湃水流云雾中,江翻急浪奔长虹。君侯览之动高思,悠然若破冯夷宫。投鞭断河洛,挂剑倚崆峒,松舟桧楫乘长风。棹歌依依明月小,帆影落落青天空。三山郑子好狂者,夷游海内靡所同。羡君高雅,为君和衷,百年意气多豪雄。宓琴奏西响,乔舄度南鸿,飞飞野雉春桑中。君胡为乎去岁朝京师于千里,拜舜华而九重。答兰陵之嘉命,奏蒲长之肤功。扁舟信于迈,落日吾追踪。万山云来意不极,一尊酒尽情无穷。君亦不能语,吾亦不能从。忽闻前峰战雷雨,乍惊别浦吟蛟龙。琅邪叟,渔阳童,群走江上呼明公。寇恂胡为不吾借,天阍高叫谁能容。长辞竟尔此黎赤,使我闻之为中激。民愚而神岂易得。道傍更有牵情者,杨柳依依漫垂碧。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百里原非人贤居,鸾皇岂可终栖棘。汎三江,浮七泽,爱尔骞腾万里翮。吁嗟乎,别离可悲,长何足惜。
寄计议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
远书来稍稀,叔也经月病。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
八哀诗 其三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纷华勿与战,深沟闭坚垒。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秋声在树间,饷我一睡美。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我观众草树,等是气所囿。蓬茅一何荒,桃李一何秀。荣悴固不齐,受命了无缪。所以山中人,翩然拂归袖。丁宁语泉石,此误不可又。开帘受微飔,排闼入孤岫。是身如虚空,一室宽宇宙。夫何不訾省,与世争决骤。天分有固然,吾力岂其究。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奋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人言老先生,膏以明自焚。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乃肯巾柴车,林壑伴野麇。相从亦何乐,赖有中书君。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吾仕竟三黜,吾气竭再鼓。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抔土。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但恨齿发衰,无力供保伍。结茅得幽深,杉竹自成坞。食贫秋田少,酒不供小户。醒眼对佳山,日夕迭宾主。有谈及世故,使我舌屡吐。常恐天地间,愧仰而怍俯。所以猿鹤居,不嫌蓬藋拄。可惜秋风至,送君又南浦。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
夜灯同永叔话旧仲子弼年十四于座中戏咏白石榴有霜寒秋色净明月挂枝头之句余嘉其风格朗朗赋此勖之
石梁驾丹壑,赤城横紫霄。天台八万丈,的皪悬霞标。司空毓灵秀,龙跃随神尧。华名走绝域,茂实腾中朝。郁郁庭阶树,三珠粲同胞。青钱捷唾手,俯拾如承蜩。高阳失才彦,颍上惭时髦。文章聚花萼,薄海誇贤豪。缅余识季公,把臂成久要。古心出坟索,逸韵驰风骚。矫矫八尺躯,耻偕儿女曹。胸吞梦泽水,气折洪河涛。雄飞邈广汉,雌伏怀穷交。皇皇潞河涘,十口勤维梢。空同倚长铗,函谷遗绨袍。吹嘘及朽干,揽挈当前茅。狂歌复痛饮,浩荡穷深宵。呼卢堕明月,角奕流神飙。情投俨胶漆,契合钧咸韶。酒酣见仲子,烨若英琼瑶。翩翻慕周孔,卓荦谭伊皋。孤芳涤尘腻,五字驱炎嚣。灵光诧授简,鹦鹉怜挥毫。扬收劣加岁,子安正垂髫。伊余越四十,兰玉殊凋萧。对此重叹息,中肠热如焦。于门一何盛,咄咄钟灵苗。丹山讵凡翮,渥水真奇毛。勉哉事大业,岁月如风飘。无穷有令闻,不朽宁金貂。下帏第发愤,惜阴竞蓬茅。六经鼓元气,百氏罗秋毫。馀皇破巨浪,繁弱联双雕。祖孙及子父,奕叶驰华镳。回首天台色,东南正寥寥。惟应太原望,世世争岧峣。
故许昌薛尚书能尝为都官郎中后数岁故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八座外郎皆一时骚雅宗师则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予早年请益实受深知今忝此官复是正秩岂唯俯慰孤宦何以仰继前贤荣惕在衷遂赋自贺
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
儒門事親 一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二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三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四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五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六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 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今来送归秋风后,秋风摵摵沙满川。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后先。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毡。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馀尺椽。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题阙
郑子吾楚秀,文章焕神渊。北望言远游,手把泗水边。昔我识汶叟,尝闻鲁山川。居民有淳风,古服尚宛然。今送子复去,鸿飞冒寒天。长河合层冰,土井无暖泉。雪片没枯草,严风折重绵。长歌杏坛春,俯拜阙里前。行道各有志,韶音振朱弦。回首郭愧台,期君步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