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峡

山木无端又一秋,夕阳和影上扁舟。旧时十二峰前路,惟是猿声共客愁。

冬至

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閒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衰病

衰病集馀日,推移成老翁。衡门隐者趣,大布古人风。几杖呻吟里,山川苍莽中。从来世缘簿,不是坐诗穷。

古乐府

乐府诗选集。元左克明编选。克明,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其书自序题至正丙戌(1346),则当是元顺帝时代人。此书共十卷。专录唐以前古乐府诗,分为八类: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自序云:“首以古歌谣辞者,贵其发乎自然也。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也。”此书编著时当参考了《乐府诗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元童万元刻本《乐府诗集》李孝光序,称其书岁久将弗传,至正六年(1340),济南彭叔仪始得元本校刻,因谓《乐府诗集》校刻,“仅在克明成书前六年,其版又在济南,距江西颇远,则编此集时当未必见郭书,非相蹈袭”。但《乐府诗集》实有宋刻本,流传已久,左氏此书各类歌辞小序及各曲调题解,大抵采用郭氏之题解而加以简化。尤其是杂曲歌辞一卷,各曲调先后次序,基本上同于《乐府诗集》,因袭之迹,极为明显。但《乐府诗集》卷帙繁多,不便浏览,此书屏弃死气沉沉之郊庙燕射歌辞不录,于其他古乐府亦不全录,如《子夜歌》晋宋齐辞,《乐府诗集》有四十二首,该书仅录二十首。“所重在于古题古辞,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此颇为后人重视。但其对《乐府诗集》的考订加以简化,有失妥之处。如郭书鼓吹曲辞题解引《宋书·乐志》之说,以为短箫铙歌至魏晋世始名鼓吹,然后引《晋中兴书》加以驳斥;此书略去《宋书》之文,而照录郭书驳论,变成无的放矢。更有误解郭书考订语者。郭书于吴声歌曲末尾录《黄竹子歌》、《江陵女歌》,引唐李康成语曰:“二歌皆今时吴歌也。”“今时”乃指唐代,左氏亦编入《古乐府》。故从研究角度言,此书颇多疵漏。有明嘉靖汪尚磨刻本。清初又有吴门刊本,不佳。

归来篇

君不见陶公饮酒负奇气,平生下笔五千字。不肯上书干明主,安能束带见小吏。归来不愿千顷田,但须囊中有酒钱。男儿委身事权贵,摧眉折腰诚可怜。朱君雄豪气如虎,风期直与陶公伍。青袍银带不复视,壮年弃官如弃土。雅性好酒兼好文,眼中富贵岂足论。五花换酒召宾客,千金买书遗子孙。人生百岁终萧索,如子从容胡不乐。未似原生少宿储,却比苏家多负郭。长安陌上久离群,子亦还山卧白云。南岩桂树花自发,岁晚相看一望君。

荅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于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娘。夫是之谓东山正续,毫发不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续荔枝叹

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圣僧已捧火齐至,绛襦仙人殊未来。去冬严霜击炎海,迸碎虬珠春不綵。红云阵里无星苞,顿使南珍阙今载。南珍自古遍南州,甘香绝胜闽与涪。若令今岁是元狩,举酒何须酬伯游。天生尤物媚天子,岂必一物成疮痏。献珍贡异谁问瑞与妖,但愿无妖即为瑞。翰林主人五云芽,人间烟火不敢加。自言一啖三百颗,天浆玉液不数卢仝茶。东坡亦言本为口,食指君能无动耶。请君莫过方陈家,不如来看西园花。

游莆中麦斜岩 其一

陵坡回燠风,楸枰净如沐。戒言寻浩渺,聊以散沈郁。况兹二月半,芳草萋以绿。青霞媚遥天,乌巾入殊俗。嵚崎麦斜岩,幽人有高足。怀贤招艾轩,探真小樵谷。世缘夙已断,碧岭不可辱。君看南昌尉,去去从所欲。

题陈道士处静轩

素性便孤寂,无营昼掩关。卧闻清露坠,坐见白云还。鹤梦棋敲醒,蜗墙藓蚀残。仙瓢休挂树,风起厌喧烦。结宇汴城闉,开门见市人。轮蹄连旦暮,烟火杂军民。向闹寻閒处,随缘寄幻身。凡心如未泯,林壑亦埃尘。虚室原生白,寥寥一榻清。石坛云影度,金掌露光凝。叩齿宫神集,斋心道气澄。三尸能斩却,铅汞自然成。轩车从扰扰,窗户自幽幽。药径人踪绝,苔阶鹤迹留。平生双短屐,浮世一虚舟。即此堪栖隐,何须物外游。

游莆中麦斜岩

陵坡回燠风,楸枰净如沐。戒言寻浩渺,聊以散沈郁。况兹二月半,芳草萋以绿。青霞媚遥天,乌巾入殊俗。嵚崎麦斜岩,幽人有高足。怀贤招艾轩,探真小樵谷。世缘夙已断,碧岭不可辱。君看南昌尉,去去从所欲。麦斜何崭崭,兹游惬心魂。石洞入窈窕,不说桃花源。白云走平地,崇冈亦崩奔。松篁翳重阴,境幽判寒暄。天关手可摩,始觉所历尊。赤城去不远,玉禾行当蕃。相期马子微,于此采灵根。

寄谢吴司空推荐议大礼四首

古称议礼家,聚谈如聚讼。矛盾各门墙,隔越若楚宋。纷纭无定说,嗫嚅徒口诵。庙堂富才猷,德光望弥重。指挥定仪注,检束谁敢纵。顾我葑菲才,落落莫与共。明公重遐遗,一言思我供。老马还识途,爨桐亦可用。目断江东云,空切贤臣颂。昭代有俊臣,留都大司空。寸心凌白日,千载思高风。昔为权倖挤,九死心尤雄。今受圣主知,一德眷无穷。矫矫孤根桧,的的高飞鸿。相彼齐麦姿,雪霜愈青葱。又如岩壑流,万折不改东。桃李接庭堂,药物归樊笼。虎凤跃文彩,宇宙无全功。草泽萍蓬客,幸亦得帡幪。我本疏狂士,作吏风尘下。一落坎阱中,谁是援手者。谤薮困宗元,黑索絷公冶。纷纷竞下石,濒死犹未舍。归来恍若梦,遇事噤如哑。感公不我弃,盛德殆天假。再拜读封章,郁怀顿陶写。初读心惊疑,再读神清洒。前席羡贾生,南州滞司马。千里一缄书,独有泪盈把。古人重改过,既改人莫尤。今人幸有过,欲改终无由。宿鸟依茂林,众恶归下流。物理尚如此,况彼恩与雠。卓哉老司空,孤唱发群讴。矢心永自砺,肯作门墙羞。

玉泉元帅示余佩刀回回氏所作也如雁翎而雪色文理可观

将军太平得宝刀,爱之不殊古孟劳。三尺白鹇尾雪色,引缑脱室风骚骚。摩挲秋水生净滑,俊采犹作花门骄。盘根错节知利器,名世何必皆豪曹。万辟千灌奇乃见,龟文缦理纤如毛。当时已用兔胆铁,此物或取羊头销。传家要是公辅器,苟非其人谁得操。藏锋不试盖有待,幸勿容易污腥臊。

奉寄余廷心元帅是时出镇之舒州

保障江淮数十州,中流屹立见君侯。苍生几堕巅厓苦,白发因分社稷忧。虮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

通鑑紀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资治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袁枢为人正直,对政治腐败,朋党互争,压制人才等丑恶社会现象是很不满的。当他为国史院编修官,分配负责撰修《宋史》列传时,北宋哲宗时“奸相”章惇的子孙,以同乡关系请袁枢对章惇传加以“文饰”时,袁勃然大怒说:“子厚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后世天下公议!”(《宋史·袁枢传》)宰相赵雄“总史事”听到后,即称赞他“无愧古良史”(同上)。

近事会元

五卷,北宋李上交撰。据钱曾《读书敏求记》说,李上交退寓钟陵以后,搜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共五百余事,分为五卷,以其掇录近事之元始,故定书名为《近事会元》。其书卷首有李上交自序,谓其书成于嘉祐元年(1056)。书中主要记述唐武德(618—626)以来至后周显德(945—959)年间典制、舆服、地理及杂事细务等。所采《唐书》及《五代史》居十分之七八,其馀取自小说、杂记等。《唐史》所失记者,此书颇多记载,可补正史之不足。第一卷至第三卷主要记载宫殿之制、舆服之制、官制、军制、六部掌故等。第四卷主要记载乐曲、州郡沿革等。第五卷记载遗闻琐事,也有关于典制的。其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书中所记“霓裳羽衣曲考证”等,极其精核。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畿辅丛书》本等。

三国史记

朝鲜古代通史。金富轼著。1145年问世。1394年庆州府使金居斗等人出版的木刻本,是现存最古老的版本。金富轼(1075—1151),30岁中举,历任户部尚书、平章事和元帅等重要文武官职。1147年受封为乐浪郡开国侯,是朝鲜史学的奠基人。除本书外,还参与编纂《睿宗实录》、《仁宗实录》,另有诗文集20多卷。本书用汉文写成,共50卷。记叙前57年至935年的朝鲜历史。分为三国本纪、年表和志、列传3部分。1.三国本纪(1—28卷)。新罗本纪12卷,高句丽本纪10卷,百济本纪6卷。新罗本纪是重点,叙述从酋长赫居世至敬顺王共56王、992年的新罗历史。高丽本纪记录从酋长东明(朱蒙)至宝藏王共28王、705年的高句丽历史。百济本纪记叙从酋长温祚至义慈王共31王、678年的百济历史。2.年表和志。年表(29—31卷)。从前57年至936年,按年代顺序共记载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105位国王(有的是酋长)在位的年表,并和中国诸朝的年代逐年对照。志(32—49卷)。是有关文化、经济、地理、职官等方面的记事。3.列传(41—50卷)。主要记述50个人物的事迹。大体分为贵族传记、封建知识分子传记和人民传记三类。本书虽有某些缺点,如地名、人名、事件相互差错,重要史实有所遗漏。书中记载的高句丽第10代王经中国学者考证亦非真实。但由于朝鲜三国时代的其他古籍一本也未流传下来,使本书成为研究朝鲜古代历史最宝贵的资料。

次韵王介甫金陵怀古四首 其二

楼船西下势横江,元帅旌旗就约降。旋报前师覆张悌,亟传单骑馘王双。燕焚正自当烟突,蚁溃何堪值水窗。回首三军欢奏凯,万牛行炙酒千缸。

咏史十四首 其十四

宏范北元帅,世杰南将军。两人本兄弟,奉主各致身。厓山?风起,顷刻生死分。烈烈万古忠,矫矫一世勋。我方编二史,执笔扬其芬。

1 3 4 5 6 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