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堂集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十六卷。明严嵩撰。严嵩为明中叶权奸,其贪贿误国、陷害忠良为世人所疾,故其诗文不为世人所重。其集最早编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最初为三十二卷,后陆续增刻,有三十五卷本、三十六卷本、四十卷本,以四十卷本为最全。四十卷本刊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此时嵩已年近八十,距其彻底倒台还有六年,此后即有创作,亦不会太多,故可视为其全集。此集按年编次,以其生活各阶段分为《前稿》、《留院》、《使郢》、《留省》、《南诠》、《南宫》诸小集。严氏家乡为江西分宜,附近有钤山,嵩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后,曾回乡筑钤山堂读书十年,故以之名集。其诗另有选本三种传世:(1)《钤山堂诗钞》二卷,有赵文华序,周雨选,孙伟评,刊于嘉靖十九年;(2)《钤山诗选》七卷,为杨慎所选评,约刊于嘉靖三十一年;(3)《振秀集》二卷,选诗一百五十五首,为皇甫孝、顾起纶所选,有杨慎评点,约刊于嘉靖三十四年。《钤山堂集》四十卷本在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还有万松楼刊本。
华泉集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废职,罢归。著有《华泉集》。边贡的诗文集先由刘天民编辑,于嘉靖十七年(1538)刊刻行世。此集为万历年间魏允孚刊刻;共十四卷,包括诗八卷,文六卷。其诗在当时颇享盛名,尤其是五律创作的艺术功力,一向为论者所叹赏。何良俊《四友丛说》评论说:“世人独推李、何为当代第一。余以为空同关中人,气稍过劲,未免失之怒张,大复之亮节俊语,出于天性,亦自难到,但工于言句而乏意外之趣。独边华泉兴象飘逸,而语尤清圆,故当推此人。”陈子龙在《明诗选》中也说:“尚书才情甚富,能于沉稳处见其流丽。声价在昌谷之下,君采之上。今考其诗,才力雄健,不及李梦阳、何景明善于用长。意境清远,不及徐祯卿、薜蕙善于用短。”陈田《明诗纪事》指出:“华泉古诗佳作不及何李之多,律体翩翩,自是风流一代人豪。”这一评价似较为全面、公允。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 (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推。卒谥文庄。著有《凝斋笔语》等。此书共一卷,其中论《易》十三条,论《尚书》者一条,论《左传》者一条,论《周礼》者三条,论《四书》者三条,论史者三条,论子书者三条,论《诗》者三条,引《朱子答王子合书》一条,作者自己立论的只有“男女有别”一条,共计三十二条,近两千字左右,篇幅较短,大都掇拾旧说,无甚新义。其中也有疏误之处,如其论《诗》下武条云“下武,自三后言之也,三后在天,武王在下,故曰下武”,即将“下武”解释为“天在上,而武王在下”。而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原为“皇帝以上圣之资,膺下武之运”,作者未加考证,便断然凭己意为此下注,此其误也。此书版本很多,有《百陵学山》本、《说郛》本、《学海类编》(道光本、影印道光本)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 《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避暑录话
二卷。书名又作《石林避暑录话》。《说郛》本作《乙卯避暑录》,则因作于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035),故名。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诸儒之中,首屈一指。故通悉古今,所论皆有根据。南宋初期,人们追论北宋灭亡,多怪罪王安石变法、蔡京擅权。叶梦得曾为蔡京门客,对此不加贬斥。所记内容,多为北宋故实,士人轶闻,并评论作家作品,间及考证名物,又涉及宋以前事,可资参证。作者为蔡京门客,故叙蔡京之事,有隐约为其辨解之处,而于元祐党人,语多偏激。其叙写人物,幽默有趣,文辞浅近明白。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着录「生天得道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诸仙讲说,仅二百余字。谓世人若能屏去众缘,永除染著,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使五脏清凉,六腑调泰。然后引太和真炁注润身田,安寂六根,净照八识。如此可致「得道成真,自然升度」。
绣云阁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故事情节便由此而展开。虚无子投生为三缄,虚心子投生为七窍。三缄求道但为凡心所动,求取功名美妻,紫霞真人使他娶妻不成,仕途复遭挫折,被流放塞外,历尽磨难,方领悟到功名富贵的虚无本质,开始了云游天下“阐道”的使命。而七窍却被妖怪化成的美女所迷惑,又热衷于功名,高中巍科,官放南龙。三缄在阐道途中,收服了无数善善恶恶的山精水怪和市邑俗子,堵绝旁门邪道。紫霞真人的师弟灵它真人因妒恨师兄便纠集一批妖魔与三缄作对,迷惑七窍。然而邪不压正,三缄在众仙子的保护下,力战群妖,争取了七窍,使他断绝尘根,重返道门,终在万星台一起飞升上天,住进紫霞真人造就的绣云阁。
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秋兴八首用马西玄韵
金殿瑶坛御气通,云旌羽盖袅高空。九天日月昭回里,五岳真仙陟降中。礼乐三千姬孔教,关河百二古今雄。诗人恳悃歌磐石,英主吁谟咏大风。故相门前雀可罗,沙堤新筑拥鸣珂。波澄太乙摇星斗,月冷昭阳长薜萝。绝檄羽书频岁警,蔽天风雨入秋多。寒蛩阶下鸣声急,唧唧啾啾尔为何。几向南邦仰北辰,属车无路从游巡。风云幸接夔龙侣,虚薄真惭憔悴身。多病少陵缘底病,酖人叔子岂欺人。崎岖世变江河下,寂寞羁怀感慨频。莽莽乾坤几陆沉,寥寥宇宙慨知音。松筠不受冰霜妒,霄汉常悬鸿鹄心。甲第笙歌穿窈窕,边城鼓角助阴森。节催节换频惊速,愁咏愁添转更深。燕台易水莽萧条,黄菊丹枫兴独饶。漫措归心淹岁月,空馀意气薄云霄。高天露下千山肃,大地风雄万壑摇。翘首九重宫阙壮,夜深突兀倚参寥。陆宝山浮万木巅,苍藤茆屋锁寒烟。千年古迹藏灵气,百道飞虹落涧泉。往事消磨残梦里,乡心摇荡五湖前。生平故旧多星散,怅望音尘各一天。疏林蔓草夕阳西,野菊江蓠吐艳齐。万里关河秋渐杳,五陵云物望都迷。邯郸古道争驰毂,山径幽人独杖藜。处处寒衣急砧杵,夜深敲断更清凄。上郡渔阳百战场,频年冤鬼哭殊方。阴风短日云连地,沙碛寒宵月照霜。克敌可凭天幸数,安边惟藉庙谟长。杞忧藜藿怀三饵,肉食公侯亨万羊。
惜馀春慢 同许燕珍夫人登燕子矶,即此原韵
暖水霞蒸,黛痕烟乱,百战涛声天半。多情燕子,何处飞来,雌伏一矶高阚。为问当年,风流王谢华堂,雪消冰泮。漫回思旧日,乌衣帘幕,似曾相见。只眼底、碧树晴江,滔滔郁郁,催人梦断。山灵应笑,玉树丰神,逝浪关情谁管。虎踞龙蟠,且休空垒输将,自成奇嵼。壮南邦、二水三山,天堑巢成奇险。
南归
现代独幕话剧。田汉著。初载1929年7月《南国月刊》第1卷第2期,后收入1930年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五集。剧本描写一个流浪诗人被一场战乱弄得家破人亡,他所爱恋的一个牧羊姑娘也嫁了别人忧伤死去。于是他又流浪到了南方,寻找一向钟情于他的农家少女春姑娘。春姑娘在流浪者离去后一直痴情地眷恋着他,每天念着他在树皮上刻下的诗句,每晚枕着他丢下的破旧的鞋子。当流浪者梦影似地重来时,春姑娘如获至宝,不肯舍掉他;流浪者也疲于幻影的追求,表示要永远与春姑娘相守。不幸的是,在流浪者归来前的一刻,春姑娘已由母亲作主许给了一个农村少年。流浪者得知后,在失望的痛苦中悄然远行,南归的孤鸿只好又鼓着残翼向那遥远无际的旅途飞去。剧作表达了作者和当时一部分青年对黑暗动乱现实的不满,以及寻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惆怅。该剧写于作者主持南国社时期,明显地留有早期的“唯美的残梦”和“青春的感伤”(《<田汉戏曲集>第四集自序》)。剧本以浑然一体的充满诗意的情境取胜,语言凝炼优美,抒情气氛浓郁,堪称抒情诗剧,在南国社公演时曾博得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眼泪,其感伤情调也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秘阁观书
访古求书二十年,二王真迹几人传。每寻同好得消息,闻韶忘味心拳拳。诸家真赝可屈指,缇巾入手分媸妍。道山东观富奇古,世人想望如云天。此生尘俗分不到,九重有路来无缘。岂知司存预符玺,芸台高议开宾筵。翰林入坐中执法,未容凡吏陪诸仙。酒阑接武上秘阁,皇居紫禁凌非烟。晋康法书在宝椟,傍架牙签一一穿。紫衣黄门许一见,忽开复闭严关键。右军尽善历代宝,八法独高东晋贤。宏文旧物印章在,开元小篆朱犹鲜。草行无穷少真楷,硬黄色净昏麻笺。凤翥龙翔斜复直,烟霏雾结断还连。溟涨笔力老转剧,临池尚叹张学专。言奴得法号神俊,逼人体势殊翩翩。自方家尊聘豪翰,骎骎欲过骅骝前。崇虚鹅群最真迹,万里古色星日悬。笔乾墨淡不可拓,拙手添晕难磨湔。小玺肥书两贞观,每角一字居四边。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琅琊世谱今乃识,宝章十代何蝉联。忠良贼孽无去取,茂宏处仲同一编。其间楷真特萧散,南平秘法传僧虔。卷杪题官记年月,方庆疏封在石泉。当时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传遗篇。想见举朝推好尚,小钟发论头风痊。髹奁别贮古杂迹,历代作者堪比肩。叔怀陈人有晋法,伯英汉帖疑吴颠。诚悬送瓜特枯硬,欧取方险虞劲圆。虞文发愿乃合作,壮古遒丽功力全。世间此帖岂有二,孔庙破石人犹怜。阿武章草五字句,画松分行如直弦。牝鸡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争蝉娟。青绫高标卷二十,淳化刻在诸帖先。仲尼夏禹谢太傅,山涛汉章东晋宣。体凡格陋漫收掇,一手临写烦雕镌。二王妙迹半遗落,宝章虞柳俱见捐。无盐刻画废西子,骐骥不御蹇著鞭。永熙圣学贵斯事,讨论王著何备员。百年文物盛于昔,继文真主方御乾。岩廊道业仰夔禹,太平黼藻宗云渊。宝书传世久未辑,明时盛事犹缺然。谁能借辨达聪听,愿求精识重评诠。收遗去陋再刊勒,鸠工不费数万钱。嗟哉百卷顷刻过,安得放意徐穷研。归来欲说急记取,瀛洲回首情悁悁。心存默想尚可记,以指画被夜不眠。休论顽仙与才鬼,但得典掌甘终焉。
赠南岳董少卿二首
身在南山非隐沦,闲中官贵异风尘。清泉白日预何事,华发綵衣今几人。虚室图书忘岁月,寿筵香火祝君亲。朝廷不以忠移孝,又说恩函拜命新。世人行止两匆匆,公独荣亲禄隐中。清职正同香案吏,旷怀都似漆园翁。南陵兰茂晨羞洁,内鼎丹灵老颊红。虽喜论心慰迁客,区区安足识冥鸿。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近知尽室入烟霞,儿女甘贫惯食鲑。方外何人差可友,岁阑底处定为家。江城潮盛漫秋卤,驿道风高捲霁沙。子拾堕樵归未得,能无借地种桃花。桐花竹实几时生,桑野秋枯茧未成。肯信饥寒能累道,唯馀寂寞许寻盟。年颜已愧神仙事,江海难忘故旧情。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扁舟东下初乘兴,明月南飞竟失群。田父语言时近道,世人嘲笑尚论文。九山敛气横寒野,一坞朝阳聚暖云。胜处借人教暂看,后来何必问灵氛。
白云阡为张祥卿作
物外方絪缊,白云山之巅。匡庐下马坟,是家卜牛眠。人子岂不养,生人无百年。至今心眼孤,皎如香炉烟。人人有此云,回望俱可怜。霜降春雨濡,何独君拳拳。终身知孝慕,体受当归全。一举足出言,而亲长在前。因君与世人,死生安者天。不见南阳行,荒哉原巨先。但威太行险,勿羡怀英贤。
铁十字歌
庐陵江边铁十字,不知何代何岁年。何人作之孰置此,何名何用何宛然。形模交横出四角,三尺嵯牙偃锥槊。雨淋日炙黑色滑,土中鮀鳞见斑驳。人言南唐竹木场所都,铸此罥硾筏与桴。一沉江中一路隅,是耶非耶焉得虞。或云此古厌胜法,水怪奔冲赖排压。雌雄相顾走光芒,神物护呵谁畚锸。所以往代鼓铸虔州城,此物千载为英精。舁铁过之铜乃成,精化气感理莫明。世人往往疑根植,下触每愁风雨殛。近时暴卒破盲惑,掘地出之誇胆力。终然弃置不敢匿,我时见之考其式,赤乌之年乃妄饰。吾闻天生五行中,惟金可革亦可从。何不为刀为错通商工,为耜为镈利九农。斩犀刺虎为剑锋,不然行雨极变化为蛟龙。胡独汨没在泥滓,断甓遗株等沦弃。铜仙不来秦鐻废,坐阅兴亡一流涕。
使日杂诗
平生肝胆道非孤,坐视扶桑奋霸图。四十年前花前客,白鸥年少岂知吾。山路樱花半未开,云中富士雪犹霾。车傍儿女颜如玉,尽道先生觅句来。山楼主客百重欢,红袖银灯夜未阑。诸老热肠吾自醉,不须借酒禦春寒。成围暖玉莫惊寒,诗酒相催特地欢。可惜少年心已尽,祇将红袖当花看。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涂地谁怜脑与肝,千秋转败事尤难。贪天未可论功罪,翻使英雄泪不乾。松际初阳射眼明,窗间海色卷云平。越山驰道千车过,也作风涛拍岸声。池馆幽奇窗对海,最宜风雨看惊涛。移情别有成连曲,不借诗人一世豪。琼岛仙姝不自妍,莫将脂粉拟天然。春潮初涨云初起,正在朝阳吐燄前。刻意伤春失梦痕,怀人亭下更何言。花前白发风怀尽,不是销魂是断魂。处处春山展画图,登楼小憩茗瓯俱。两丛红白谁来赏,唤起閒情到鼠姑。北戒神州久闭关,愿穿河套越天山。天公应被人窥破,鸟岛何须取半环。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炉韝原知属化工,阴阳为炭碧兼红。谁能发问谁能对,子厚灵均祇两雄。嘘气成云鳄养雏,应声掉尾果堪呼。昌黎自爱闲文字,遣与蛇龙作并驱。聪明睿智惟神武,德化二千六百年。今日日光辉万国,苍生还赖旧山川。痴云堆积天如墨,雪浪奔腾海愈明。正有万千身世恨,悲歌来和撼天声。怀古东来七十翁,穿胸贯日气如虹。双桥倒影金千尺,大淀河头夕照中。百岁才馀廿五年,任他修短且随缘。英雄花月应同尽,莫向人间叹逝川。儿女倾城为送迎,老夫感涕欲纵横。达材成德真吾党,愿汝同扬一世名。一角玄黄渐射金,半丸离海欲登临。暗中已有人相待,二十年来夜起心。骨肉凋零换劫灰,兴亡万状祇馀哀。仰天读忆儿时事,满眼波涛更不回。海上群山跋浪来,千苍万翠画图开。朝阳巧欲施金采,涌出参差白雪堆。户枢流水理殊明,惰慢终教业不成。百岁寻常应易得,何须世外觅长生。一张一弛力常均,天道如弓事在人。夏靡阿衡俱过百,张苍乳臭不须论。
康斋文集
十二卷。明吴与弼(1391—1469)撰。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崇仁 (今属江西)人。永乐七年(1409)赴南京省亲,从学于杨溥。因获读朱熹所编的《伊洛渊源录》而立志学习理学,发愤读书。天顺元年(1457)以忠国公石亨荐,征至京师。授左春圬左谕德。辞不就职,归里后,以读书授徒终志。著有《康斋集》。其集初刻于江西抚州,因岁久早已不存。后有弘治七年 (1494)江浦吴泰刻本,正德十年 (1515)彭杰刻本,嘉靖五年 (1526)林维德刻本,此本乃崇祯五年(1632)江南提学副使陈维新所刻。凡十二卷。分为诗七卷,奏疏、书、杂著一卷,序一卷,记一卷,目录一卷,跋、赞、铭、启、墓志、墓表、祭文一卷。其诗自永乐八年 (1410)至正统六年 (1441),皆以年编次,内有《洪都稿》、《游金陵稿》、《适上饶稿》、《金台往复稿》、《西游稿》、《东游稿》、《适闽稿》、《东游饶川稿》等诸集。而所注某稿止此之后,又有附赘之诗,亦以编年续入。其人,颇好自我标榜,不仅替权臣的年谱作序,还屡称梦见孔子、朱子,或孔子来访,其妻亦称梦见孔子相访,因而颇受世人诋毁、讥讽。然吴与弼之学,实能兼采朱、陆之长,刻苦自立,及门弟子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胡居仁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其功未可以尽没。其诗文亦皆淳实近理,无后来洸漾恣肆之谈。有些小诗,如“风来夜帎寒,云宿晓窗雨。旅思共秋生,遥思故山侣”(《秋晚》)等,皆写很清新,富有情致。有明嘉靖、崇祯刻本存世。
四书或问
朱熹著。此书是就《四书章句集注》经注中容易产生疑义之点,以设问作答形式说明论点,故称。共三十九卷(《四库全书》本),其中《大学或问》二卷、《中庸或问》三卷、《论语或问》二十卷、《孟子或问》十四卷。另有三十八卷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其《中庸或问》为二卷。该书特色在于以“或问”形式进一步阐发了《四书章句集注》所提出的诸多理论问题,所论述的义理较《集注》为详,但亦有与之不相应之处,这反映了朱熹的思想当时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而对研究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并非成于一时,《中庸或问》原附于《中庸章句》之末,《论语或问》、《孟子或问》原来则各自成书,因朱熹倾力于《集注》而无暇重编《或问》,不愿出版示人。大抵始于南宋末年,坊贾刊刻合为一书。有《四库全书》本和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传世。
次韵罗仲共山村题咏十首
晏坐销长日,禅心薰妙香。已成三折臂,安用九回肠。花片风前落,江流雨后浑。少陵新得句,应似浣花村。丧乱何时定,江村愁杀人。日长空有睡,花在不成春。老去家无定,名高席未前。如君尚穷约,谁与问苍天。避地成真隐,依山结草庐。此身无籍在,随寓即成居。北阙书难上,南方贼未诛。诸公在廊庙,谁与问唐虞。欲问濯潭路,悬知隔数村。晓来茅屋梦,相对饱朝暄。有醉销千日,无诗学四愁。几因君得句,技痒不能休。塞北兵戈满,竹西歌吹空。何堪故乡梦,真在白头中。两国兵难解,三春花自飞。愁因春鸟唤,心逐暮鸿归。
湖州推官史彦明碎妖石
君不见杜子美,搜诗益州城西门,所见石笋双高蹲。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又不见韩退之,□□□□怜愚民,枯株朽木事为神。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福人。安吉古庙李卫公,有一怪石左庑中。不知始初孰舁致,矫诬妄诞欺吴侬。诸欲杀人劫盗者,牲酒奠祭骈群凶。狂魂滞魄诧凭附,乞灵徼福撑虚空。忽值湖州推官史,□如明月清如水。集众搥之百杂碎,弃置沟渠同粪矢。南方淫祠百且千,焉得一一皆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