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壶中天·江亭寓中寄题张进士奕山学圃居即次原韵
朱家角里,料无因、缩做对门衡宇。闻说瀛壶风景好,几许松窗云户。不似城居,谷阳桥畔,绝少山林趣。高轩曾过,愧无一字堪煮。约我春泛鸥波,秋乘渔艇,来访湖边坞。想到花香茶熟候,不禁色飞眉舞。逆旅经年,相思隔水,孤负园亭主。予怀渺渺,九峰三泖佳处。今年白下,趁春游、踏遍梵宫琳宇。记得隐仙庵里去,一抹绛云遮户。艳又藏丰,娇还带醉,满树杨妃趣。道人供客,雨前芽费频煮。那识薛淀家乡,清河宅第,也有藏春坞。花底邀宾吟玩早,怕待落花飞舞。红绮铺烟,紫绵烘日,烂漫逢贤主。惹人思忆,午晴莺语深处。才过惊蛰,是轻阴地面,薄雷天宇。一寸春泥封不住,欲进渭川千户。箨未成斑,萌刚露角,中有甘香趣。尝鲜老餮,斸来随剥随煮。知是张廌閒居,山肴野蔌。取办修篁坞。吾恐来游过笋候,唯对此君吟舞:旧掘痕边,新抽影外,看竹何须主。指尖刻粉,记参玉版禅处。洗红过了,看池塘柳絮,飞入檐宇。露湿烟笼天一幄,不辨朱门蓬户。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渔舟棹破,泊来午饭才煮。应为廿四番风,吹完花信,绿暗辛夷坞。知是谁家双乳燕,穿过浓阴而舞。碧蘸衣罗,翠黏屐藓,欲访山庄主。山童遥指,树深人不知处。何来仙种,是广寒、栽向琼楼玉宇。曾伴吴刚经斧斫,七宝同修月户。叶底翔鸾,花边驯兔,凑合蟾宫趣。垒垒桂实,生餐更不须煮。惟有张姓连天,天香飘下,金粟填秋坞。赓唱满庭芳一曲,胜谱霓裳之舞。宾客淮南,风骚泖上,先后推盟主。吾吟招隐,小山丛桂何处。先春欲吐,便琼瑶一色,铺为庭宇。林下水边装点惯,雅称高人门户。翠羽轻风,玉鳞斜月,索笑都成趣。澹寒滋味,竹炉汤茗初煮。遥识鹤径风漪,岚光塔影,一种孤山坞。幸不折来伤岁暮,几片雪花齐舞。姑射神人,罗浮仙子,与寿阳公主。依稀不见,且寻香处疏处。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譬于甘旨,五侯鲭味同煮。吾亦千里怀人。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
冬日同喻水部赵观察赵徐章叶郭郑六孝廉赵唐童范四文学游灵洞山房十首 初扺碧霞宫集赵明府汝申别墅 宫汝申新创祀碧霞元君有升仙岩礼斗台诸迹
出郭青鞋不惮劳,草堂新筑万峰高。天容二子探奇入,地引群公发兴豪。蓬岛秋声犹鹤驭,武陵春色渐渔舠。东方自识前身是,少别元君又碧桃。归来散发卧青山,丈室峰头自闭关。大药欲成丹灶底,灵芽先涌白云间。餐来四皓鸿堪住,采罢三茅鹤并閒。一笑风尘吾渐老,会寻瑶草上仙班。石窦中开雪乳悬,迎人百折自蜿蜒。瑶池忽睹三山下,玉井平分二华前。素练生风摇大壑,白波吹雨涨平川。由来郢客才堪并,一借阳春洞口传。扪萝昏黑度崔嵬,万炬山腰石扇开。巨壑迥排丹峤出,飞桥横跨赤城来。桃舒锦障猿初下,草长金光鹿未回。莫斗谢家成绮句,朝携五色上蓬莱。回合千峰望未真,平开十亩坐嶙峋。双凫忽驻神明宰,一鹤曾閒侍从臣。阮籍啸歌聊玩世,尚平婚嫁故留人。山灵咫尺堪携手,白石长松对结邻。午夜松风袭锦袍,起看孤屿矗林皋。初疑片石飞灵鹫,忽似三峰驾巨鳌。仙掌扪时应拆汉,神鞭驱处欲惊涛。何当一棹西湖上,卧对寒云万尺高。踏尽青山兴未还,帝乡仍到白云间。琼楼特起三千界,绛阙遥封百二关。自拟探游穷地脉,谁论呼吸近天颜。亦知怡悦幽人事,持赠聊当茂宰閒。蹑屩褰裳列炬从,投身捷下最高峰。壶中地欲穷千尺,杖底天犹隔九重。跂足青泥扪虎兕,荡胸苍乳攫虬龙。梯仙是处吾家在,莫遣流泉世上逢。绝磴千盘下翠微,遥惊瀑色挂丹扉。淋漓恍堕鲛人窟,灿烂全窥织女机。天远玉绳浮帝座,地寒珠箔护仙衣。庐山谷畔寻常见,得似灵源洞底飞。雪浪盘空望渐低,清湘一幅似堪携。瀫纹细绾千丝润,练色平铺万杼齐。丹阙夜悬银是槛,绛宫晴捲玉为梯。重来莫障刘郎步,咫尺桃源记旧题。
山公九原
清冯景所作。该书集中论述了生死、神怪与命运诸问题,提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无神论 倾向的观点。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死生者,人 之昼夜也”,人不应恋生畏死,而应循其自然。指出 人的祸福吉凶、贫贱富贵皆与“命”或“天命”无关, 而是决定于人自身的“能”与“不能”,“能者养之以 福,不能者败以取祸。夫祸福在能与不能,视其所养 与取以分焉,而奚其云云命?”对于人所以迷信 “命”的决定作用,书中解释说: “不可知,则归之 命”,揭示了命运迷信的认识论根源。书中还对神仙 怪妖迷信作了批判,明确指出:“凡妖之作,由人兴 也。”反对祀神禳物,主张“不禳于物,不媚于鬼”。
台湾生熟番纪事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词苑萃编
清代词话专集。24卷。冯金伯辑录。此书专辑词家的掌故佚闻,以及后人的辨证品评等言论。作者在自序中曾谈到,前此同类书籍有徐釚的《词苑丛谈》,但“惜其序次错综”,又惜其引用前人著述时不注出处,为了补偏救弊,才又重编《词苑萃编》以行世。 自称“比原书删者十之一,增者已十之三四矣”。原来《词苑丛谈》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证、谐谑、外编7部,冯金伯又增加旨趣、指摘两部,改外编为余编,以记载其他各类“难于附丽及可附丽而偶尔失载者”。全书编次井然,引文必注出处和著者姓氏,又加上取材丰富广博,遂成为研究古代词学的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词苑萃编》编成于羁旅之中,所以冯金伯虽将《词苑丛谈》细为整理,但并没有详尽地订正原书文字的失误,所补增的材料也无暇细加考校,因此,个别文字仍有讹误,也有剪裁旧籍随意删节的地方。此书于清代嘉庆年间刊刻行世。近人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即此本编入。
海岱会集
十二卷。冯琦编。凡12卷。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海岱会集》。兰田有《北泉集》。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政。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澄甫之弟,正德三年举人。应奎字文焕,号绳谷,益都人,官至知府。嘉靖年间,经以礼部侍郎丁忧里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是集凡十二卷。前有序五篇,集中所录古乐府二卷,五言古诗二卷,七言古诗二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计诗七百四十九首。八人皆不以诗出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余事,故互相推敲唱和,斐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
缙云文集
亦称《缙云先生文集》。诗文别集。宋冯时行著。四卷。《宋史·艺文志》载《缙云集》四十三卷。然原书至明初已散佚。嘉靖中,重庆推官李玺始访得旧抄残本刊行。《四库全书》本即从玺刻本传写而来。卷一至三为古近体诗、启,卷四为墓志、杂著、题跋及乐府,末附宋骞驹《古城冯侯庙碑》。计诗一百五十余首,文四十余篇,词十二首。然所收不及原作十分之一,除散佚无征者外,漏收亦不少。近人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六及续补辑得其佚文三十四篇,可补是集之失。漏收之诗则散见《蜀中广记》、《永乐大典》及同治《壁山县志》诸书中。
女科精要
妇产科著作。3卷。清冯兆张(楚瞻)撰。约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此书概述妇女胎前、产后疾病的病因证治。分月经、经门、崩漏、带下、杂证、嗣育、胎前、胎产、产后9门。重视养胎及胎前诸病的及早诊治;强调临产宜斟酌产程进展以防难产,并指出产后调养、宜忌及其护理方法。冯氏主张四诊合参,以标本兼顾为治则,临床上突出辨证论治。书中博采众长,参以己见,于后世有一定影响。现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冯氏锦囊秘录》丛书本。
历代贡举志
梦祯字开之,秀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书叙历代贡举之制,如叙周官,而於大司徒、乡老、太宰、内史选士之法不详。叙汉制,而误以董仲舒之举贤良在建元之初。魏晋以降,中正九品之法盛行。辽、金、元亦有进士科及荐举制科,载於各史志者甚悉。梦祯一概略之,未免过简,不足以资考证也。
寄禅和尚行述
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弟子成俱废读,为田家牧牛;然常携书自课。同治七年春,驱牛出郊,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师祝发,时师年十八。未几,徙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
兒童健康檢查
(一)健康教育,是近年的新興事業,也是每一位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應負的責任。在推進健康教育過程當中,健康檢查實為不可忽略的主要工作。 (二)本書對於兒童健康檢查的步驟和方法,務求簡明實用,各種應用表格都一一刊載,間附插圖,作檢查時的參考。 (三)視力測驗表係根據術生署原表尺寸仿印,檢查時即可取下應用,不必另購。 (四)本書對於檢查後的處理方法及日常檢視,均專章說明以期完成健康檢查的目的;對於流行性傳染病常識,亦擇要敍述,藉供閱者參考。 (五)本書倉卒脫稿,遺誤必多,尚望海内專家加以指正。 (六)本書承吳邦偉汪元臣二先生校訂,在編排方面,賴裴熙元先生擘劃指示,並由黃中先生繪製封面,特此誌謝。
祐山杂说
一卷。明冯汝弼撰。著有《祐山文集》、《诗集》和本书。《祐山杂说》一书自记生平琐事。然而书中也记他人事,书末载种植数种方法,与全书更显得不协调。所以,是书体例上是很混杂的。有《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梅花百咏
一卷 本书为元冯子振与释明本唱和诗集。冯子振号海粟,又号怪怪道人。攸州(今属湖南)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俗姓孙,号中峰,钱塘(今属浙江)人,居吴山圣水寺。明本工于吟咏,与赵孟頫友善;冯子振以文章名显一世,意颇轻之。一次,赵孟頫与明本同访冯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一览,走笔和成,复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遂与定交。本书中所载七言绝句一百首,即当时所唱和。后又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则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唱已不复见。《宋史·艺文志》载李祺《梅花百咏》 一卷,久佚不传;端平中张道洽作梅花诗三百余首,也仅在方回《瀛奎律髓》存若干首。冯子振才思奔放,一题衍至百篇,且往往能出奇制胜,已为不易;而明本所和亦颇雕镂尽致,足以壁垒相当。明本所著《中峰广录》虽有传本,只有偈颂数十首,不载此诗;而子振著作,唯《元文类》诸书略见一二,全集久佚无存。此集虽属游戏之作,但由此可见其才华过人。其诗别本,互有同异。东阁梅一首,中峰和章原阙,而别见于韦德珪集。此书有四库本,《元诗选》三集、二集,分别选有冯子振、明本的 《梅花百咏》。
蒿庵论词
词论。清末冯煦(1842—1927)撰。一卷。煦有《宋六十一家词选》已著录。冯氏从明人毛晋所刻《宋六十名家词》中,选其精萃作品,成《宋六十一家词选》,并在《例言》中,对各家逐一评论。此编即迻录《例言》诸条而成。作者从毛晋所刻《宋六十名家词》中,校刊各本,注明毛刻疏误,甄采其精萃词作,编为《宋六十一家词选》,并撰写“例言”,一一加以评述。是书即过录“例言”各条而成,共四十四则。前三十六则评论两宋词家,后八则为校订毛刻,对“其有显然舛失,则从别本改正”。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与《介存斋论词杂著》、《复堂词话》合刊)和《词话丛编》本。
滇考
云南地方志。清冯甦撰。二卷。甦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顺治进士,官永昌府推官,累迁至刑部侍郎。著有《劫灰录》、《见闻随笔》、《南中集》等书。冯氏宦滇十五年,以地方兴衰治乱,为施政之鉴,故广搜诸史、方志、档案、笔记、小说,访查故老,“摘其沿革之旧迹,治乱之大端”。纂为是编。约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五万五千字。全文分楚庄定滇、汉通西南彝置郡县、哀牢国内附、明三将军平云南、滇南科目等四十六篇。记叙上起战国时滇王庄蹻,下至清初平定云南之间的史事。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史料收集颇多,取材于各史、小说、笔记以及地方志。有史实,也有神话传说。比史书记载详细。
雨航杂录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产而闲涉杂事。《四库全书》谓隆庆之间,士大夫好为高论,故语录说部往往滉漾自恣,不轨于正。时可独持论笃实,言多中理。其盛赞屈原、庄子、司马子长及相如之赋,李杜之诗,韩苏之序记“驰骋纵逸,天宇不能限其思,雄矣哉!”可谓知人赏才者。而云“宋儒之于文也,嗜易而乐浅,于论人也,喜核而务深,于奏事也,粗翘拂篴,贵直而少讽,所以去古愈远而不能经天下。”亦能一语中的。论养生:“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皆有所得。书后有汤显祖跋语,评价甚高。谓其有“殊绝秀卓,伟厉之资,无所不学,而学必深”等五大优点,故其文“极古今之变化,见天地之大全。”盖此集以汤氏跋文,附不朽云。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
左氏释
二卷。冯时可(生卒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冯时可之父冯恩为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弟子。冯时可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所至着治绩。其生平着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左氏讨》、《左氏论》、《上池杂识》《两航杂录》、《超然楼集》、《天池集》、《石湖集》、《皆可集》、《绣霞集》、《西征集》、《北征集》。此书是《左传》训诂之作,其间虽有臆断,但精核可采者颇多。如僖公四年“筮短龟长”,冯时可释曰:“筮矩龟长出于卜人,术家自神其说也。而杜以为物生后而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然象数非有先后,则筮龟曷有短长耶?”较杜说为是。又如昭公二十年“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杜注孔疏皆谓冶石为铁,用橐扇火谓之鼓,计会一鼓便足。冯氏则引王肃《家语》注云:三十斤为钩,四钧为石,四石为鼓,盖用四百八十斤铁以铸刑书,适给于用,亦较杜注孔疏为胜。其间亦有议论,随事而发,如庄公三十二年“圉人荦投盖稷门”,冯氏论之云:“此力臣也,善御之则为卫,不善御之则为仇,鲁庄不委政庄父而慎于择嗣,即百荦何为哉!”此书原与《左氏讨》、《左氏论》合编于《天池集》,《四库》编辑者单独录出。现存《元敏天池集》刻本。
四书近指
明清之际孙奇逢著。二十卷。其中《大学》一卷、《中庸》二卷、《论语》十二卷、《孟子》五卷。《自序》言尊刘因《四书精要》和鹿善继《四书说约》。“吾四十年领其教旨,亦尝窃以教我子弟”。后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七十六岁时将讲稿编成此书。“圣贤立训无非修己治人亲师取友理财折狱用贤远奸郊天事神明理适用,总之皆学也,故两论遂章皆点学字,学庸两孟以学字统括之,此近指一编之义”(《凡例》)。《四库全书总目》说:“是编于四子之书,挈其要领,统论大指,间以先儒之说以证异同。”“奇逢之学,兼采朱陆”。以心学观点解释《论语》,说“仲尼之道”,虽犹天而“可阶而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心、理自同,亦吾之心而已。心以天地万物为体,操功却在日用饮食之间”(《自序》)。强调圣贤“生知之人,亦不废学”。其解“仁”为“人心,心不违仁,心才得正”。又说:“仁者原与天地万物相流通,而礼则灿然秩叙流动充满于天高地下之间,盖仁不可见,而可见者礼也。”“礼与仁非二物也,克与复非两功也,欲尽礼还而仁即在,故一日克复而天下归仁。”《四库全书》有辑录。
云仙杂记
十卷。旧题唐冯贽撰。冯贽,不知何许人。此书 《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不载。《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始载之,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总目》考二者为一书。关于作者,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洪迈《容斋随笔》、赵与时 《宾退录》均认为无冯贽此人。《四库全书总目》据张邦基《墨庄漫录》定为王铚伪作,亦尚无定论。余嘉锡《四库辨证提要》从书中年号先后颠倒,题唐人撰而引宋人书等事,考此书为后人伪作无疑。卷数为后分,书名也是后人所改。其书杂载古今逸事,记事造语颇工,多为词赋家所引用。其书最早版本为明隆庆五年叶氏菉竹堂刊本,后又有稽古堂丛刻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本、《啸园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均十卷。又有《唐宋丛书》本九卷,《艺海珠尘》本、广四十家小说本、《龙威秘书》本、《说库》本、光绪三十年南陵徐氏摹宋刻本均一卷。
宝应县志
《宝应县志三十三卷》民‧戴邦桢等修,冯煦等纂,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宝应县,江苏省财政直管县, 隶属江苏省扬州市。 寶應縣志發刊詞:辛未冬,余捧檄來寶應,甫下車,卽搜覽邑乘,知自道光以後,百年無成書。雖經賡續纂修,稿成以款絀未鋟。余亟欲付梓,值秦郵決隄之後,境内被水,盜匪復肆剽刦,民居蕩析,十室九空,招撫流亡,捍衛鄉井,方惴惴焉時懼弗勝焉有餘力講求文獻,坐是又束閣一載有奇。茲幸耕者歸來,歲獲有秋,迭殲盜魁,萑苻稍靖。若再事輾轉,鴻編巨製,散佚可虞。爰就地方政費,斟酌損益,刊印此志,庶禮樂政敎,風俗沿革,可以援古證今,甯獨官斯土者得資考鏡,儻亦都人士所樂與觀成者乎?是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