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日喜闻施愚山汪钝翁秦对岩钱宫声曹峨嵋乔石林李子德陈其年毛大可朱竹垞汪舟次严荪友徐胜力潘次耕李渭清方渭仁周雅楫暨家戒三诸公以鸿博制科同官翰林赋赠五十韵
泰华因培塿,涓流赴溟渤。凤翙仪高冈,麟游以时出。圣朝栋梁具,峨峨皋与卨。更闻辟门典,搜剔遍岩穴。博学鸿词士,有诏徵诣阙。奏赋太和殿,金石殷摩戛。清越谐璆琳,镵镂讵?蛣。三相验讨论,天子亲甲乙。拔尤五十人,一一枚马列。维时月在皋,既望越二日。喧喧下明诏,并命登禁闼。冢宰持故事,圣恩特超越。鸣佩翔凤池,排风羡毛质。我方客京华,枯兀类株橛。庑下新僦居,畏热脱巾袜。当食闻除书,惊喜失喔嗗。同时诸君子,与我半胶漆。故欢谐缟纻,提携愧先达。新交纫兰?,推挽比蛩蟨。亦有吾宗贤,飞辔偶时哲。群公既汇征,吾贱亦庨豁。此举良旷典,盛事久雍阏。科名束缚人,如骥就衔钀。奇士若挛拘,平流得津筏。嘉祐举制科,得士惟轼辙。三等占久虚,何况二与一。浩荡蒙殊恩,公等宜惕怵。比闻启史局,行绸金鐀繘。兹事诚大难,煌煌钜著述。余子何足云,晔寿颇排讦。龙门扶风后,庐陵庶顽颉。发凡及起例,郑重非琐矞。前明三百年,大事凡六七。文皇靖难师,忠臣惨刺剟。逊国诸名贤,姓氏半磨灭。兴献议大礼,杖戍坌肉血。三案益纷拿,贤奸慎剖别。呜呼镇抚狱,清流离罗罻。阉寺内灶炀,盗贼外溃决。民穷赋敛繁,遂令国步蹶。思陵死社稷,中外多杖节。褒忠自圣朝,阐幽待特笔。此皆关治乱,件系宜缕悉。微词或隐显,义例严揃截。我学愧雕虫,我生类蠓蠛。讵能生羽毛,行当返蓬筚。东涧躬桔槔,南岨茹薇蕨。茅檐日偃仰,简编事翻阅。庶人岂敢议,草野有公骘。努力期诸公,千秋光史帙。
寒食日雨中吴竹屿先生招同钱献之洪稚存孙渊如集杏花春雨山房看花用昌黎寒食日出游韵
百卉待泽如渴病,花信番番吹转盛。朝来泼火恰如期,黯黯檐端湿云映,野外闲情拾翠偕,城南嘉约摇鞭竞。绛帏高卷赏秾华,药鼎微温伴清咏。含风翠筱弱欲扶,带雨红妆欹不正。及时良会安可多,过隙韶光岂能更。先生早自遂初服,廿载名山天所命。白公旧赋紫薇诗,杜老新歌白木柄。云霄故人远见招,河汾弟子交相庆。冷节才逢插柳新,殊乡仍展维桑敬。座中钱孙话昔游,芳草天涯阻遥夐。二分月影到芜城,千顷波光泛明圣。频年远道各羁孤,几月官斋欢合并。争看好古发幽情,亦或耽吟同僻性。向晚廉纤响渐稠,笼阴绰约枝交横。屋角频听鸠妇呼,篱根暗想龙孙迸。良宵拌共倒深卮,陋质真惭对清镜。沈沈漏箭早催归,既醉还期缓觞政。六街镫火照初更,料峭穿衣寒尚劲。伫教来日快新晴,还拟寻芳趁佳令。
金缕曲·题皋兰吴柳堂侍御罔极编册。册为侍御遭母丧时日记,时值文宗有木兰之狩,家国巨变,均详记中。后为第三孙郭龄所藏,郭龄予僚婿也。以难荫试令鄂中,于宣统辛亥兵变失之,今归浙人姚某
费尽褒贤笔。祗鲰生、云愁海思,百端交集。亲见悯孙同砚守,与乞俞楼短律。更屡拜、城南遗宅。尸谏一封惊急递,曲江翁、老病还亲说。家所宝,宝此帙。修罗劫到俄亡失。料已归、秦坑楚焰,不堪寻觅。家国伤心无限事,谁补庚申日历。喜还入、云东秘笈。昔有兕觥还赵例,要遗孤、重把清门立。当不诧,吾言直。
许崧老赋三友篇以遗东林圭禅师余尝次韵和之未几余被命宣抚荆广崧老复以诗来曾未一岁间闻吴元中薨于柳崧老东归薨于虔余方罢帅事屏居长乐圭禅师自江西见过阅箧中得崧老二诗相与读之怆然因复追和其韵 其一 次孙字韵古风
胡尘暗神州,宝玦悲王孙。六龙转淮海,荆棘生中原。时危赖耆俊,引手开雾昏。廓清天宇间,复见咸池暾。跨海斩长鲸,驱石驾鼍鼋。悼心失良策,至今声尚吞。二公直以方,象在六二坤。英英鸾鹄姿,超然脱笼樊。才雄一世表,学贯万象根。皇天不慭遗,三友独我存。去岁适湖湘,戈甲照旗幡。龙城得吴书,心契久益敦。襄陵寓营道,诗句来清温。回头失良友,谁能诘其源。我老卧江海,病鹤栖荒园。娱心岭白云,濯足溪流浑。幽人幸见过,握手得晤言。从来心地法,半偈已觉繁。愿磨习气垢,坐觌出世尊。喟彼泉下人,何由复轩轩。
会匪纪略
金钱会匪起于咸丰八年。有卖笔者金华周兆荣,流寓青田,粗识字,能卜卦,取妻于青田小溪,以妖术教人吃菜。入其教者,出钱二百五十,投沸汤中煮,焚以符咒,取汤饮之,刀棒不能伤,谓之“铜钱壮”,聚于永嘉青田之山中。是时粤贼已陷处州,村民惧引寇,一夕纠众掩之,毁其巢。而青田令亦名捕兆荣甚急,兆荣遂走温州,流转至平阳钱仓镇,易名曰周荣。
西庵集
九卷。明孙蕡撰。孙蕡,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江苏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洪武二十六年 (1393)因牵连蓝玉案被捕杀。著有《西庵集》九卷。现存有弘治十六年(1503)金兰馆活字印本,凡十卷,集前有张习序。是编为万历十五年(1587)叶初春刻。凡九卷。其中诗八卷,文一卷。前有黄佐、叶春及所撰小传,称孙蕡著述甚富,自兹集外,尚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和陶集古律诗》。其《孝经集善》宋濂为之序。孙蕡没,诸书散佚。其诗文行世者为门人黎贞所编。孙蕡当元季绮靡之余,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仍非林鸿诸人所及。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岭南派之首。”才情烂漫,尤善作七言歌行,清圆流丽,挥洒自如,如《紫骝马》、《下瞿塘》等皆各具特色。朱彝尊 《静居志诗话》则认为其“诗行尤琳琅可诵,微嫌繁缛耳。”是编还被收入《四库全书》。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诗文,后1卷附录。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规外任》等篇并存集中,为史所称述。制诰亦渊懿温纯,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此本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曾思孔刻本,胡思敬作校记,列入《豫章丛书》,亦分4卷,卷1、2为奏议23篇,卷3为诏、制、表、启32篇,卷4为碑、记、序、墓志铭、祭文、论10篇,诗16首。另有《曲阜集补》,清陆心源辑,收入《群书校补》之中。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 (1373),召修 《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外,授太平府 (今安徽崇左)教授。入为国子助教,寻迁司业。以事废为民。后复官福建长乐县教谕。著有《东家子》、《沧螺集》。是集为明末汲古阁刊本,凡六卷。诗一卷,文五卷。其诗为追黄庭坚,在元季自为别调。五言古与七言律绝稍有特色。如集中《与陈检校诗》有:“苏子落笔崩海江,豫章吐句敌山岳。汤汤涛澜绝崖岸,㟧㟧木石森剑槊。”等句,皆可见其熔铸陶冶之匠心,然其才力不及黄庭坚之富,故虽颇拔俗却未能造古;其文则磊落奇伟,隐而有程度,卓然足以自传。宋濂 《东家子传》评论说:“他人之文束于理则词不畅,肆于词则理不直。唯作洞瞩千古之上,析之则理胜,阙之则词严,动有据依,皆非臆说。”《明史·文苑传) 亦称其文醇正典雅。是集收入《四库全书》。《江阴丛书》、《粟香丛书》、《元四家集》亦收入此集。
洪范统一
一卷。宋赵善湘(生卒年不详)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南宋经学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绍定中,李全进犯淮东,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屡建战功,《宋史》有传。所着除《洪范统一》之外,尚有《周易约说》、《周易或问》、《中庸约说》、《大学解》、《论语大义》、《孟子解》、《春秋三传通义》以及诗词杂着等书。《洪范统一》又称《洪范统论》。《洪范》为《尚书》重要篇目,其作者及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善湘注《洪范》,参考欧阳修《唐志》、苏洵《洪范图论》,对汉儒旧说多所驳正,定“皇极”为九畴之统,每畴之中,如五行则水、火、木、金皆统于土;五事则貌、言、神、听皆统于思,以为得其统而九畴可一以贯之。善湘注《洪范》,正当学界门户森严之时,然此书释“皇极”为大中,与陆九渊之说合;又谓“九畴”皆运于君心,发为至治,复合于朱熹“建极”之旨,取舍之间,不存门户之见,其学风亦属难能可贵。该书原本久佚,库书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现存《函海》本、《艺海珠尘》本、经苑本及文澜阁传抄本。
乾道稿淳熈稿章泉稿
诗别集。宋赵蕃著。南宋乾道、淳熙间曾刊其诗,十册,赵汝腾为之序(见方回《桐江集》卷四《跋赵章泉诗》)。然世久不传。《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旧题厘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后附《宋史·文苑传》本传及刘宰撰《章泉赵先生墓表》。武英殿聚珍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重刊此书,后有孙星华所撰《拾遗》一卷。《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四有《章泉诗集》一卷,选诗三十三首。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
元杂剧剧本。简名《张鼎勘头巾》。孙仲章撰(一说陆登善撰)。末本。剧写刘平远的妻子与道士王知观有染,二人谋害刘平远,嫁祸于贫民王小二,王小二被昏官判处死刑。河南府六案都孔目张鼎不避灾祸,主动要求重审刘平远被杀案。张鼎从一头巾发现疑点,一追到底,终使案情真象大白,王小二获释,王知观和刘平远妻被处死。本剧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推理细致入微,真实可信。主人公张鼎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善于做调查研究,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为伸张正义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全剧结构谨严,脉络明晰,戏剧冲突一波接一波,环环紧扣,针线极为细密。吐言发字,一划口语,尤易打动读者和听众。张鼎在元剧众多能吏形象塑造中是最成功的一个。历史上的张鼎系元代著名清官,元世祖中统十四年任鄂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参知政事。据《元史·世祖本纪》载,元世祖中统十五年因刘铁木儿向元世祖进谄言,元世祖下诏罢免了张鼎的官职。据传他在职期间曾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传张鼎事的元杂剧除本剧外,还有孟汉卿的《张鼎智勘魔合罗》。今存《脉望馆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
考古文集
二卷。明赵撝谦撰。赵撝谦,原名古则,字撝谦,以字行。浙江余姚人。幼孤贫,寄食山寺。长大后,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事之学,人称“考古先生”。著有《六书本义》。《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称:“其诗集名 《考古余事》,凡千首,不传于世。”然焦竑 《国史经籍志》,赵撝谦集已不著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虽列其名,而不著卷数。应亦未见原本,概其久已不传。此本凡二卷。所录诗仅十余篇,古文亦只五十余篇。前有顺治十四年 (1657) 黄世春序称:“其子孙式微已甚,而能录其遗集,出没于藏书之家,殆天将藉是而彰考古。”盖其后人掇拾散亡,重裒而成帙。集后有附遗言十六条,又载其裔孙诸生頀《上琼州姜参政请复姓书》、及 《与浙中族姓札》数通,可能赵撝谦没后,其幼子流寓海南,依母族冒吴姓,故頀请于姜参政而复之。赵撝谦所作 《造化经纶图》,亦附于后,编次颇无条理。赵撝谦以小学名家,不以文章著称。此本虽仅存残卷,亦可见其诗文于一斑,终究与钞语录者有别。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肯綮录
一卷。北宋赵叔向撰。赵叔向号西隐野人,一作西隐老人,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潜出至京西。金人退,引众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义兵。因部将密告将谋不轨,被刘光世奉诏捕杀。赵叔向平时“闲居多暇,饮酒读书,足以自娱,有疑误随即记之”,以成此书。自谓“昔蒯生自名其书曰《隽永》,取肉肥而味长,我则异于是,殆是眉山先生羊骨帖中语,终日摘剔仅铢两于肯綮之间者,因以名录”(《肯綮录》小引),特定书名为《肯綮录》。全书共记俚俗字义、签美误、梅雨、伯夷叔齐名字、筠为竹、圣节香钱、万俟音墨其、九方皋、孟子字、晋宋前南方鹅贵、震灵丹、涕洟、伊蒲塞非素馔、钟馗小妹、㕲漱书、燕脂、客作、紫姑伸狱、 火骨成灰、长物、元二、井干、絃当作弦、抨棋、九拜、三老五更、香薷、玉龙膏、赵清真高士入冥、东坡易箦、衡字从角、撰与择通、就馆等三十三事。《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首辨俚俗字义,于陆法言唐韵注中摘录以备考证。然唐韵为孙愐作,法言隋时人,所著乃切韵,非唐韵,开卷先误。又谓孟子名 ‘轲’应读口个切,不知韩愈石鼓歌正押平声。其他辩证亦多说部习见之文,无可采录。”其实,书中所记多为赵叔向耳闻目睹之事,皆有根据,非为臆造,亦可参考,不能全废。今传本主要有《学海类编》、《艺海珠尘》、《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商务印书馆 《说郛》节本不分卷。
续红楼梦未竟稿
《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原本系周绍良先生珍藏,海内未见第二本,周先生《红楼梦书录》中此书提要云:张曜孙撰。二十回。稿本,共九册,第一册末题:“徐韵廷抄”。书前有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无有流传。阅后即送还,勿借他人,致散失为要。阅后即送北直街信诚当铺隔壁余宅,交赵姑奶奶(即万保夫人)。”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五字。张曜孙,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武进人,张惠言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书接第一百二十回。无回日,未完。第、回记丙辰秋至丁巳冬事。第二回有眉批:“口声不是黛玉,何妨另做一部书。”
寿母生朝四首 其二
荪襦兰佩拥萱阶,绿发朱颜照酒杯。九十九洲春色里,老人星动寿筵开。
二乔观书图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丰姿联璧照江东,都与乔公作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阑喜色双□□。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波并蒂开芙蓉。身嫁英雄知大□,日把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
昨夜天孙拥翠軿,馀光犹此照河津。且欣大暑去酷吏,更辱诸君为主人。庭桂酿花香有信,盆荷迎露绿长新。浮云扫尽天无滓,仰面争看月半轮。
子荆复倒压前韵一首亦复和之即以奉赠并呈端己韬仲子山诸叔及孝仪兄
孙楚新裁得几篇,倚楼吟断夕阳天。游装书画春风棹,饮令诗歌夜月筵。庭卉客怜双树好,瓶花自选一枝妍。炉烟细穟穿芸帙,砚沼微澜堕柳绵。绮语难从开士戒,朋欢不受内人牵。羡君兄弟皆好同,愿就连床听雨眠。
吊黄侍中观用痴山皖伯台韵
明诏建文颁,亲藩尚恃蛮。龙孙何处去?燕子忽飞还。命付长流水,魂依故国山。夫人有遗石,迹渍血痕殷。
浯溪
舣棹依江岸,寻桥过寺门。竹深题字满,苔古刻文昏。石色兼云冷,溪声杂雨喧。吾亭正何处,为觅漫郎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