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与柯参戎月波会剿石梯、珠环土匪纪事六十韵
鼍阳纵横四百里,第八珠环属北水。介在恩春东北隅,石栈天梯相屹峙。顽民据险为藩篱,法律久已弁髦视。乡邻畏之徒结舌,官吏闻之如充耳。去年我权阳春篆,群盗如麻正骄悍。遭盗死者亡妻孥,避盗生者断炊爨。陈新、陈文是盗魁,更有廖伦盗之冠。长官主抚不主剿,方谓毒攻毒即散。讵知群盗不知恩,天生野性本难驯。自从编列军中籍,更作逍遥法外人。杀父屠兄民有恨,命俦啸侣盗皆春。杯弓蛇影相疑忌,报道前营走廖伦。逃军宪法坐斩律,况原是匪罪何恤?自封伪号定南王,十道军符招不出。为盗终须为大盗,从前小盗今不造。联结叛党备军械,欲将春江城踏倒。穷民失业俱从贼,漠阳一江多荆棘。官吏因循别肺肠,士夫惨淡无颜色。儒官自恨难荷戈,其奈猖獗如贼何!况是越境难捕贼,坐看百姓日沈痾!警报纷纷朝至夕,始悔受降真失策。阳春檄调过阳江,为民请命吾之责。大帅西征靖匪氛,军声叱咤变风云。尽将琐尾流离子,寄与柯公续备军。柯公韬钤有奇特,能使健儿齐致力。六路分攻八面围,群盗欲逃逃不得。匹马身为士卒先,将军小队出淋田。万山壁立羊肠径,险仄崎岖马不前。将军纵鞭驱坐骑,冒险故犯兵家忌。诸将贾勇争先登,附葛攀藤犹整队。群盗拍手立山头,翻笑将军殊不智。轻将马上千金躯,为我弟兄入危地!忽闻巨炮如雷轰,上下四旁皆丑类。弹雨纷纷下不止,群盗四围伏莽起。挥兵转战一当千,将军一鎗廖伦死。覆巢之下卵无完,竟入虎穴得虎子。豕突狼莽贼自溃,更有一军击其背。因风纵火焚贼巢,先围黄山次良爱。练绅许生胆亦壮,弱不胜衣与贼抗。陈新、陈文齐受擒,群盗慄然心胆丧。萧萧落木寒风号,天接峰头百丈高。舍命突围慝山谷,计穷将以逸待劳。断崖绝壁悬空际,虎以负嵎为得计。将军下令纵火攻,复严要隘断接济。天公作美怒飞霜,冻者堕崖馁者毙。用兵不过三旬馀,擒贼已有百数计。个个横刀向天笑,『我辈该死早自料』!大声致祝『君高迁,速砍吾头儆不肖』!将军知兵我叹服,号令严明纪律肃。萑苻不识郑国侨,草木尽知张万福。除夕解围还细柳,马前妇孺同稽首。入耳轰轰爆竹声,不为新年为君寿。从今安业事春耕,已无强梁窥户牖。别有多情喜剧金,纪念立碑传不朽。我从两地权司牧,日对囚徒劳讯鞫。虽将火铁示明威,还是哀矜慎幽独。上有青天下赤子,失道民散已久矣。原情定罪有重轻,因法施仁无偏倚。漠阳江上有清风,劫运销沈气象融。幸有和衷能济事,但求无过敢言功。
悯灾诗三十二韵
共和十二秋,国事无一好。迟迟甲子年,望治首同矫。无何春气苏,入夏转淫潦。狂雨竟浃旬,堤溃墉亦倒。蠢矣无支祁,鼓氛弥八表。百里绝炊烟,千村汇鱼沼。流尸妇襁儿,幸活幼随老。琐尾知何穷,哀鸣动苍昊。侧闻故老言,天意不可道。道光甲午间,后此见则少。其时尚承平,逸乐久温饱。更阅十数年,半壁忽云扰。天欲降大殃,或先示其兆。我闻色然疑,兹事竟幽眇。国步颠已深,民劳休可小。河津入白鱼,道路逐陈宝。炊淅矛剑头,亿兆委肝脑。辜眚纵难宽,行罚已非藐。胡为命洚流,杀民如刈草。万国生鱼头,天醉若未晓。抑如创世谭,民罪无所祷。故令无愚贤,一洗服天讨。讵知彼天行,有若奖顽狡。恶者趋避工,弱善坐枯槁。官家令煌煌,急振毋任殍。所全能几何,一一覆巢鸟。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苟免吾滋惭,闭门梦羲皞。
冰岛渔夫
法国洛蒂著。以布列塔尼北部航海民族的捕鱼生活为题材,描写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歌特是一个纯洁而忠诚的少女,经过长时间曲折而痛苦的期待,她终于得到了青年渔夫扬恩深沉和真挚的爱情。但只过了6天幸福的生活,扬恩又得去冰岛捕鱼。她在焦虑和甜蜜的期待中度过了春天和夏天。等到快活的秋天,别的渔船都从冰岛返航归来,唯有扬恩和他的“莱奥波丁娜号”不见踪影。深夜将尽,冬季即将来临,无论她怎样等待,扬恩再也没有回来。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他被大海吞噬了。小说描绘了冰岛渔民憨厚和淳朴的性格、热烈而忠贞的爱情,反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英勇搏斗及其悲惨遭遇。全书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气氛。
南岳倡酬集
一卷。《附录》一卷。宋朱熹、张栻、林用中撰。朱熹事迹见《晦庵集》条。林用中字择之,号东屏,福建古田人。尝从朱子游。此集作于乾道二年 (1166)十一月。此集前有张栻序,称“来往湖湘二纪,梦寐衡岳之胜。乾道三年 (1167)秋,新安朱元晦来访予湘水之上,偕为此游。”布朱子诗题中亦称栻为张湖南。可能栻当时官于衡湘间,故有此称。而《宋史》本传止载栻孝宗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后知江陵府,安抚本路,不言其曾官湖南。疑史有脱漏。其游自甲戌至庚辰凡七日。朱子《东归乱稿序》称,得诗一百四十余首。栻序亦云一百四十有九篇。而此本所录止五十七题。以朱子大全集参校,所载又止五十题,亦有大全集所有而此本失载者。又每题皆三人同赋,以五十七题计之,并非一百四十九篇。卷中联句,往往失去姓氏标题。其他诗亦多依朱子集中之题。至有题作次敬失韵,而其诗实为栻作之篇。不可能是传写者讹误脱佚,非当日原本。后有朱子与林用中书三十二篇,用中遗事十条,及朱子所作守序二首,皆非此集所应有,或林氏后人所附益。收入 《四库存全书》存目。
海岱会集
十二卷。冯琦编。凡12卷。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海岱会集》。兰田有《北泉集》。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政。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澄甫之弟,正德三年举人。应奎字文焕,号绳谷,益都人,官至知府。嘉靖年间,经以礼部侍郎丁忧里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是集凡十二卷。前有序五篇,集中所录古乐府二卷,五言古诗二卷,七言古诗二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计诗七百四十九首。八人皆不以诗出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余事,故互相推敲唱和,斐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
河东集
文别集。宋柳开(947—1000)撰。十五卷,附录一卷。开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意学韩愈、柳宗元;后改名开,字仲涂,谓“能开圣道之途”,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进士。曾官宋州司寇参军、右赞善大夫、常州及润州知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沧州道病死。是集收默书、海说等论著一卷, 自传一卷,论、碑文、书、表、序等十三卷。附录收张景编柳公行状。开为宋代古文运动之先驱,集中《上符兴州书》、《应责》、《汉史扬雄传论》等,反映其反对五代颓靡文风,主张以六经为榜样,提倡古文,宣扬文道合一等理论,为后来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之先声。然其创作实践上成就不高,除《上窦僖察判书》平易而有文采外,大都辞语艰涩。蔡絛《铁围山丛谈》、盛如梓《恕斋丛谈》、王士祯《池北偶谈》,均对其文有评述。有《四库全书》本,《三宋人集》本,《四部丛刊》影旧抄本,题名作《河东先生集》。
史讳举例
陈垣著。“避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现象。《春秋》讳言尊者、亲者、贤者所做的某些有违所谓“礼义道德”的事,这是“春秋笔法”,不算避讳。所谓避讳,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避称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而用其它方法来代替。史书避讳用例十分繁杂,不仅避人名,连官名、书名、地名、年号等往往也要避讳,而且各代所避之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作者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著述,收集了100百多种历代典籍中的材料,于1928年写成《史讳举例》8卷,概括了避讳的方法,如改字、空字、缺笔、改音等;归纳了避讳的种类,如改姓、改名、辞官、改官名、改地名、改物名等;并指出了如何把避讳学应用于校勘、考古的方法。此书的出版,使后来的史学工作者及古代哲学、文学研究者在整理、利用古籍时,多了“一门径”,增了“一钥匙”。对于普通的文史爱好者,此书也不失为增长文史知识的重要读物。本书有科学出版社1958年的排印本。
玉泉子
笔记。唐佚名撰。一卷。又称《玉泉笔端》、《玉泉笔论》、《玉泉子见闻真录》。署为“玉泉子”撰。现存本为残本。作者姓氏生平不可考。玉泉子当为号。《宋史·艺文志》著录《玉泉子闻见真录》五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玉泉笔端》,似另一书。记中晚唐杂事,凡八十二条。所叙时政与掌故片断,含有他书未载的资料。有关文人轶事亦颇可采。惟部分条目已见于《因话录》、《尚书故实》等书。又有十一条为《太平广记》引作《卢氏杂记》。《类记》所收十八条,与今本多有不同。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易隐
八卷,首一卷,清曹九锡辑,子曹璿演。此书为卜筮而作。卷首谢三宾序云:“卜筮者,隐君子之所托也。昔严君平卖卜成都市,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君子以为得作者之意,不啻登太皞氏之堂而耳提面命焉。”故题名《易隐》。曹氏上究《连山》、《归藏》,下逮京(房)焦(延寿)占法,旁通壬甲,广采占歌,参考历代占书一百一十四种而成此书。卷首所载皆占筮基本知识如八卦体象、五行生克、天干地支、六神六亲、以钱代蓍及刘伯温、张星元等占断之论。正文分事专占,有身命、僧道、家宅、迁移、树艺、育蚕、六畜、奴婢、脱祸、征伐、坟茔、晴雨、朝廷、年时、婚姻、胎产、乳母、痘疹、求嗣、延师、觅馆、投师、小试、乡试、会试、殿试、武试、官禄、文书、谒贵、行人、出行、舟行、谋望、求财、贸易、开店、寄物、求病、讼狱、逃亡、遗失、盗贼四十三占。一占之下往往又分数目,如官禄占分为:何官、候选、领凭、任所、赴任、在任、升迁、替代、贪廉、官职退复、丁忧起复十一节。虽名为《易隐》,实与《易》道无关。
丁香花
《丁香花》,是 “辨伪”之作,欲辨之伪,乃是当时哄传龚自珍与绘贝勒夫人顾春的“婚外恋”。流言即以1839年自珍至北京接眷南下而自己不进京城为借口,说他正因为害怕贝勒报复而不敢进城。孟森将其他有涉暧昧的举证破除得一干二净,本可宣告辨伪成功,但他偏要加一笔,解释自珍何以不入北京。当然,他并无自珍亲供,亦即没有确证说明自珍何以如此。然他偏要说:“定公(自珍号定庵)清兴所至,原难以常理论”。一般治史者不会用“清兴所至”解释史事,因为这不“科学”,也不“专业”。孟森何尝不知?却偏要说,偏要留下“破绽”,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自信能“同情的理解”龚自珍。
台湾外记
清初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称《台湾外纪》、 《台湾外志》、 《赐国姓郑成功全传》。三十则。康熙五十二年刊求无不获斋刊本,三十卷,后来的坊刻本亦题“求无不获斋刊”,并为十卷,嘉庆六年谢氏修辑之手抄本,为五十卷一百回。作者江日升,卷首有自序,署“九闽珠浦东旭氏江日升识”,另有陈祁永等序。江日升字东旭,清康熙年间福建人,书写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参见附录小传。历史著作。作者江日昇,字敬夫,号东旭,福建同安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亲临台湾,后据耳闻目睹及《先王实录》、《海上见闻录》、《郑成功传》等书撰成此书,凡10卷,29万字。
大乘起信论义疏
凡四卷。隋代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起信论义疏、起信论疏、净影疏。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解释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而成。于文前,先分判声闻、菩萨二藏,与修多罗、毗尼、毗昙三藏,而将起信论摄属二藏中之菩萨藏,与三藏中之阿毗昙藏,其次阐述起信论以八识之理为体,而以行法为宗。其后,解释起信论之题号及撰号等。其下,则为起信论之逐文解释。本书文义浅陋,差谬处颇多,或疑非慧远所作。
妙法莲华经玄赞
亦称《法华经玄赞》、《法华玄赞》。佛典注疏。唐窥基撰。十卷(或二十卷)。敦煌遗书藏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四号:(1)结48号,首尾均残,存一百三十八行,属卷一;(2)昃68号,首残尾全,存一千一百六十四行,属卷二;(3)河39号,首尾皆残,存二百十七行,属卷四;(4)黄12号,首残尾全,存七百十二行,属卷四。其中河39、黄12号两号原属同卷,现两号间仅残失二百余字。法国亦藏有伯2176、2118、3832等多号。本书以六门科释《法华》,即:(1)说明产生此经的原因;(2)阐述经的宗旨;(3)解释各品的品名;(4)说明该经怎样由罗什最初译的二十七品演化为二十八品;(5)阐述各品的先后次序为何如此安排;(6)逐句引用经文,详为疏释。本书作者站在法相宗的立场上阐述《法华经》之一乘妙法,历代评价很高。未收入中国历代大藏经。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梵名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maha^stha^ma-pra^pta- bodhisattva-vya^karan!a-su^tra 。全一卷。刘宋昙无竭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竺法护译)、观世音授记经(聂道真译)、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译)为同本异译。本经初叙佛在波罗奈国鹿苑中,为华德藏菩萨说以无依止一法得如幻三昧,弥勒、文殊等诸正士及安乐国土之观音、势至二大士皆得此三昧。次明观音、势至发心正道之因缘,而说观世音在阿弥陀佛灭度后,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于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悲华经卷三、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三等,亦说及观音、势至成道之事,与本经意趣相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名《般若心经》、《心经》、《般若多心经》、《多心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唐玄奘译。一卷。北图有皇40等四十号以上,英、法、俄、日收藏量亦相当可观,总数当在百号以上。此经主旨讲般若性空,明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理。主张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所谓“空”,并非否定事物的存在,而是认为事物的本性超越形相、概念,是一种神秘的绝对的存在。此经说大般若精要诸法皆空之理,因讲般若心要,故名《心经》。译本有数种:一为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为唐*玄奘译;三为唐利言译; 四为唐法月译; 五为宋施护译。诸译中举世流通者,罗什所译也。各种译本皆存于《佛藏》。
山中居
山人独向山中居,风雨不庇三椽庐。短衣破帽家无储,形忘意适心自娱。挂壁拄杖悬珊瑚,鬼神遁迹蛟龙趋。眼前不识为妻孥,生平岂解躬耕锄。黄精采苗供晓餔,碧溪饮泉倾瓠壶。行歌紫薇眠枕书,梦游沧海坐钓鱼。云雾烟霞同卷舒,狙猿麋鹿相惊呼。颠崖苍苍日欲晡,举手拊掌笑挽须。起望八极吞五湖,乔松在足凭空虚。有客跨鹤来须臾,庞眉皓齿当坐隅。绮语唾落飞明珠,翻身别去登康衢。寄言击壤人有无,茅茨风俗今何如。
达理二首 其二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黄岩张之望之立来访与游梅潭诗以送之
张子好兄弟,别我今九年。东风刮眯眼,双鹄忽堕前。坐定看两鬓,喜极意惨然。来日岂不多,此意合少延。念子伏岩穴,有作皆巨编。稻粱未暇谋,从我志独坚。虚名适相累,浩叹当谁怜。积雨得新霁,绿涨弥百川。载酒问何有,漾舟随所便。与子梅潭游,以兹寓惓惓。倾崖俯仰立,中有飞瀑悬。平地俨阊阖,晴空自云烟。既见各有得,欲语不可传。众妙在领会,天成谢雕镌。子归有新诗,时寄三两篇。
寄西湖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著处。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世态翻腾不如故,青镜无情又衰暮。富贵浮云何有哉,一杯且乐闲中趣。长江浩浩东流注,梦寐孤山飞不去。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