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苏公帖后

苏木空闻蜀贾舟,袜材还复望袁州。画叉犹是黄冈竹,细和陶诗饱即休。

奉陪苏参政杨御史宴冷泉亭苏公有诗次韵呈上

涧水泠泠冰雪流,波涵瓦影一亭幽。坐临石磴瑶琴响,环绕山门玉带留。白傅风流碑尚在,苏公文采句难酬。醉来倚树漱寒碧,洞口元猿吟未休。

次韵苏侍郎平村暮归

中台多暇独仪曹,退食归来路不遥。扶老未须苍玉杖,行春聊过赤阑桥。挥毫风雨倾三峡,听履星辰接九霄。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

送苏伯修宪使

久参法从侍凝旒,忽拥幨轺按列州。太史山川皆熟路,淮南草木自生秋。遥瞻龙节辞中禁,尚想鳌峰接俊游。樗散郑虔无所用,幸搜岩壑副旁求。

次韵苏伯修侍御樊川游春

霄汉春深鬓有华,离愁望眼一时赊。裁诗不待灞桥雪,醉酒莫嗔韦曲花。渭北树阴晴䨴郁,终南云气暮周遮。帝城咫尺居庸翠,谁道痴呆不念家。我别长安四见秋,当时风景如梦游。含元殿下麦初老,兴庆池头波欲流。三春柳荫北轩井,千技柏暗南坊丘。而今祇是成追忆,畴昔无因得久留。

用苏昌龄韵赋李紫筼白云窗

紫筼之筼筼满林,白云之云云复深。忽见南山有真意,时闻好鸟流清音。盆翻玉女当窗雪,棋款仙樵石几阴。为子朗歌成古调,写以老铁斛卢琴。

寄苏昌龄

东吴主者尊师相,师相匡君近若何。紫极正宜扶日月,鸿沟未许割山河。金台百丈媒燕隗,盖禄千钟客孟轲。亦有阳秋成铁史,姓名不必到銮坡。

寄苏昌龄

雄文曾读平徐颂,光射磨厓百尺长。秦府有时容魏徵,韩仇何日报张良。青草瘴深鸢跕海,碧梧春老凤鸣阳。扬雄识字知何用,只合终身白发郎。

题苏西坡编修自撰墓志后

笑傲中吴岂问津,风流自拟雪堂人。白头已了浮生事,黄土真埋不死身。江上鹤飞前日梦,门前花散去年春。汉家政尔论封禅,知有遗书献紫宸。

寄苏明远 其一

写得冰绡带晚霞,归来卷赠一枝斜。摩挲老眼看春色,却讶墙头出杏花。

寄苏明远 其二

笔下秋光最好看,相思千里寄来难。白头已入庐山社,犹忆东篱月影寒。

寄苏明远 其三

稚子牵牛似挽车,微风落日笛呜呜。故人久识柴门处,为作蓝原野牧图。

寄苏明远 其四

钓船移向夕阳边,春水桃花绿满川。一曲渔歌聊自乐,晚风休为世人传。

宿苏桥驿

桂岭愁人地,梅花岁暮天。孤云寒雨外,独鸟暝钟前。牢落空双鬓,驱驰又一年。观风愧无补,为客记山川。

寄苏太史

城隅分守地,江上断肠时。感此一日旧,坐令千里思。青云当自力,白发不须悲。泽国多鸿雁,南来好寄诗。

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其一

日月垂光照海滨,东南声教属儒臣。九天雨露金瓯重,万里山河玉烛新。田野年丰多贡赋,江湖秋静息风尘。此行宣室须前席,剩有嘉谟为上陈。

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其二

上苑东风珂佩鸣,宫莺初啭隔花声。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汉家张赵何须数,待看皋夔致太平。

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其三

天上神仙白玉京,烟花缭绕凤凰城。端门日上红云动,太液春寒绿水生。封事晓当香案奏,奎星夜接泰阶明。更看鼎鼐功成后,绿野堂深遂素情。

和苏编修㳺东明山诗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祗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数茎白发虽侵镜,百鍊丹心不作灰。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题苏庄洞神观楼

万叠青山百尺楼,倚栏空翠泼双眸。波澄碧簟铺沙际,霜重红绡剪树头。玉洞月明丹火冷,宝坛风细剑光流。平生作客多秋兴,便拟登临赋远游。

1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