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译注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疡科心得集

外科著作。清高秉钧撰。四卷。秉钧字锦庭,江苏无锡人。工内、外科,为江浙名医。此为辑录多年外科临床经验心得而成,刊于嘉庆十年(1805)。前三卷为 《疡科临证心得集》,首列病证总论等三篇医论,后列辨痈疽、疮疡、瘰疬、癣疥等百零一论,凡百零四论。编次诸证,依人身上、中、下为序,对各种外科病证阐述较详,并有所发挥。后一卷为秉钧与吴辰灿、姚志仁合编之《景岳新方歌》,系据张介宾 《新方八阵》 各方,编以七言歌诀而成。书中有论有方,特别重视辨证,适于外科临床参考。有嘉庆十四年尽心斋刻本,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无锡日升山房重刻本。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造。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召请五岳仙人,安灵镇神拔度亡灵之法。内有炼度亡灵章文,书于黄缯之上,故名「黄缯章」。据称依法以此章文镇于死者宫宅(坟墓),即可使死者魂神安定,还为生人。或升天为神。篇末附记行此法灵验事例。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五代后蜀道士彭晓撰。南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彭晓撰《参同契明镜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以此书附录于《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之后,收入太玄部。书中有《鼎器歌》,歌咏炼丹所用鼎器制度。又有《明镜图》,其图由八圈同心圆组成。依次标举八卦、二十八宿、月象、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十二地支及四时、五行之名。旨在图解《参同契》所述,卦爻天象阴阳消长变化之说。

宋名臣奏议

一百五十卷。赵汝愚编。赵汝愚(1140—1196),南宋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字子直。宋宗室,乾道 (1165—1173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 (1190—1194) 初召为吏部尚书,除知枢密院事。绍熙五年(1194),与韩侂胄共立宁宗,任右丞相,引用朱熹,彭龟年,图论黜侂胄未果,反被侂胄的宗室为相不利社稷为由,黜知福州,继责永州安置,途经衡州暴疾死,后追谥忠定。有《国朝诸臣奏议》、《赵忠定公奏议》、《诗文集》、《太祖实录举要》。《诸臣奏议》书前有淳熙十三年(1186)札子,称尝备数三馆,获观秘府四库所藏,及累朝史乘所载忠臣良七便宜章奏,收拾编缀,殆千余卷,文字纠繁,疲于检阅,后出知福州时,因政事之暇,因事为目,以类分次,而去其重复与不合者,获余数百卷,厘为百余门。始自建隆 (960—963),迄于靖康(1126—1127),推寻岁月,粗见本末。共分为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学、礼乐、赏刑、财赋、兵制、方域、边防、总议十二门,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与奏进之年月,亦极详核。此书以事而分,可以参考古今,尽其事之沿革利弊。

蒙古源流

蒙文名《额尔德尼脱卜赤》,汉文译名或题《珍宝史纲》、《宝史纲》等。记述元明两代蒙古族历史的著作。彻辰萨囊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转译成汉文刊印,收入《四库全书》。后有沈曾植笺证、张尔田增补并校的孱守斋校补本及各种手抄本流传。在国外,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原文本和德译本。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出版蒙文本。另在日、美、德等国也有影抄本或译本出版。彻辰萨囊(1604—?),中国清初鄂尔多斯(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个蒙古贵族,喇嘛教徒。依据多种史书和佛教经籍,撰成本书,意在写一部蒙古通史。共8卷,依喇嘛教为纲、各汗传统世系为纬、按年纪事,著述体例颇近于《蒙古秘史》。第1卷首讲佛教的“运数”,作为本书的缘起。第2卷记额纳特(又作卫拉特)、土伯特(又作图伯特)蒙古汗传世次序及崇尚佛教事迹。第3卷以后,则记蒙古族的发源和发展,兼述蒙古各部的兴衰治乱和遗闻佚事。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是提供了14世纪后期至17世纪前期蒙古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珍贵史料。对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封建领地的分割,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以及喇嘛的传布等,也叙述的颇为清晰和详瞻。书中有许多韵文体记述,所记录下来的17世纪以前的蒙古语,有助于研究蒙古语言的历史。书末所附《红册》、《大黄册》等蒙文史料,亦颇珍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书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3大历史著作。

史记索隐

三十卷。唐朝司马贞撰。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河内(河南沁阳)人。官至散大夫,弘文馆学士。撰《史记索隐》及《补三皇纪》三十卷。生卒年不详,约开元中人。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又有裴骃集解的音义,但散佚,邹诞生、柳雇言的书亦失传;刘伯庄、许子儒等人的书又多疏漏,于是就专心注司马迁书,只标出所注的字,不抄原文,又作《述赞》一百三十篇,及补《史记》条例,最后补作《三皇本纪》一篇,《索隐》中批评《史记》,认为项羽不该列入本纪,而应该列入世家;陈涉不该入世家,而应列入列传。《三皇本纪》题名小司马氏,采录各种传说,并加了注解,宋代以来各种刻本都列在书首,清殿本改附在全书之后,《老子庄周列传》与《伯夷列传》《申不害·韩非子》同一卷。有广雅书局本、汲古阁本、毛氏单刻本。现通行本《史记》中均附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皇清开国方略

又名《清开国方略》、 《开国方略》、《皇朝开国方略》。33卷。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阿桂、梁国治、和珅等奉敕编辑,乾隆五十一年 (1786)成书。该书采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清朝开国史。在卷首篇里,记载了努尔哈赤前史; 卷一至卷八记“太祖高皇帝”,从努尔哈赤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征讨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开始,至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逝世; 卷九至卷三十一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朝的事迹; 卷三十二记“世祖章皇帝”福临嗣位、入关、定都北京的事迹。在卷首的前面,有清高宗弘历御笔作序及其同臣下的“联句”以及编辑人的上进表文,书末有编撰人写的跋。乾隆皇帝敕命编撰此书,主要是为了要“直书”爱新觉罗家族的崛起、兴盛及有清一代的开国者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统一女真、建立大清国、巩固和扩大满族共同体、入主中原统治全国的丰功伟绩。因此,虽称资料来源是“依三朝实录”,曲笔失实之处颇多,但它对研究清入关前史、满族史、爱新觉罗家族史仍有很大的参考作用。有光绪十年 (1884) 上海广百宋斋本。

说唐后传

又名《绣像说唐演义后传》、 《绣像后唐全传》。章回小说。题“鸳湖渔叟校 订”。八卷五十五回。书叙唐代罗通扫北,薛仁 贵征东事。北番狼主遣使者挑战,唐太宗御驾 亲征。不料为屠炉公主设空城计,困于木杨城。 程咬金突围,回朝求救。罗成之子罗通,比武夺 魁,为二路扫北元帅。途中被屠炉公主强逼招 亲,乃得屠炉公主相助,大胜番兵。后高丽国又 挑衅,太宗再次御驾亲征,薛仁贵英勇善战立 功甚多,却为张士贵女婿何宗宪冒领。张士贵 妄图篡位称帝,薛仁贵根据徐茂功锦囊妙计, 擒获张士贵。后薛仁贵挂帅大破番兵,高丽国 王投降,遂班师回朝,受封平辽王。书中多写仙 人、法宝及妖魔。孙楷第认为此书系根据《隋唐 两朝志传》第七十至九十八回,演为罗通扫北、 薛仁贵征东二事,较《说唐前传》尤为荒诞。坊 间多有将一书分为两截,成《说唐小英雄传》十 六回,《说唐薛家府传》四十二回。有乾隆三年 (1738)姑苏缘慎堂藏板本、乾隆三十三年鸳湖 最乐堂发兑本等。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律学著述。明智旭辑。一卷。作者在前言中称,此书系《沙弥十戒经》的重辑本,以补袾宏辑本之不足。全书分十戒、威仪二门,威仪门中含敬大沙门至比丘六物名相,共二十六章。书尾有附录,摘录三藏典籍中的有关论述。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林为之送笔戏赠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閒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第六卷八首

欧风美雨久飘摇,港雾台霜两寂寥。酷毙帅呆推另类,哈韩一族最新潮。卖嗲装憨打打逛,阿哥格格递登场。从今弱智开生面,傻冒能教举国狂。整版通栏广告多,黄金时段又重播。威龙猛凤排行榜,出尽风头是伟哥。跳楼盘点庆开张,各找由头打折忙。百炼精钢成绕指,温柔宰你没商量。清水衙门八品官,袖中自有渡人丹。舒筋活络通关节,送尔飘然上九天。卖官鬻爵不新鲜,头顶乌纱好整钱。一事百思浑未解,春蚕蜡炬有捐班。东舍西邻有是非,捕风捉影报官知。无端翻弄广长舌,搅得鸡毛满地飞。石魅山魈莫漫狂,上清仙录有金章。凭他只说能驱鬼,不料钟馗是鬼王。

颂陈母刘太夫人请旌

鸣琴为奏离鸾曲,冀挽颓风砭薄俗。陈君寿母太君刘,翟茀来归年十六。嫁得读书人亦喜,食贫竟自甘藜藿。闽垣未试槐花黄,鲁頖已沾芹藻绿。岂意才人多薄命,召赴修文天亦酷!山厨日日冷炊烟,大儿啼饥小儿哭。况有尊章病不仁,经年颠沛延床蓐!太君父职兼子职,日计参苓谋饘粥。未亡人竟不能亡,忍死提携一块肉!有如此者亦有年,儿辈峥嵘露头角。始信读书原有种,奇才不受人雕斲。大儿乡荐小儿庠,一脉书香相继续。德政覃敷长泰城,去思亦在华崶麓。褒扬节孝吹休明,太史輶轩贡当轴。君不见清漳华表矗如云,尽是前朝纪绩勋。第一新歌褒壸范,请看怀清望峻文!

衡庐精舍藏稿

诗文集。明胡直(1517—1585)撰。三十卷,续稿十一卷。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罗洪先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他公开接受佛教“三界唯心”之观点,反对程朱“穷理致知”之学说。有《胡子衡齐》。是集为其门人郭子章所刻。直家泰和,西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亦不千里,故取“衡庐”名其书屋,亦因以名集。约万历间成书,三十八万二千余字。卷首有子章之原序与《衡庐精舍藏稿》及续稿目录。正文含赋一卷,古乐府一卷,古近体诗五卷,序、记等十九卷,杂著四卷,续稿含诗、赋一卷,文十卷,收其诗赋《双松赋》,《枯鱼过河泣》、《昭君怨》、《嘲梦四绝》,文《太极图说辨后语》、《游峨嵋山记》、《念庵先生行状》等作品。大抵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部分诗文颇含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笃实近理”,然亦指摘其部分文章“疾恶太严, 嬉笑怒骂”,“言之过欤”。有《四库全书》本。

赠韩印曹归会稽

韩君奇男子,意气凌秋旻。峨峨步摇冠,玉雪映长身。谭锋勇无敌,筹策捷有神。读书耻沿袭,投笔弃里邻。翱翔黄金台,慷慨倾缙绅。开口论利害,不避雠与亲。争欲出门下,荐剡相交陈。和林控大漠,天高地无垠。宗王锡茅土,蕃阃多重臣。带甲四十万,车庐日辚辚。诏设大宗正,抚绥播湛恩。长官挟权势,淫刑虐边民。椎剥尽膏血,游畋彻昏晨。君时主印绶,裂眦忿且瞋。陈书上东阁,愿言达枫宸。丞相惊吐舌,群僚汗沾巾。小臣敢讪上,封章竟沈沦。捃摭舞文法,苍蝇点贞珉。同列愤挥涕,将佐含悲辛。青天日惨淡,愁云夜氤氲。皇皇绣衣使,执法推忠循。飏言力辨雪,抑滞一朝伸。旦夕受殊擢,言归念鲈莼。蔷薇满东山,芙蕖映湖滨。白酒溢春瓮,高堂尽嘉宾。剪烛悦情话,牵衣叙亲姻。丈夫负奇气,终当追古人。张仪口有舌,范叔岂长贫。揽镜叹勋业,天运无停轮。念我客京邑,漂零六徂春。高歌送君别,握手金河津。因之怀东越,扁舟理丝纶。

送赵使君老父吟

使君朝天骑霜蹄,朔风猎猎吹裳衣。钲铙聒天山谷应,旌旂弄日龙蛇飞。邦人遮留留不得,壮儿截镫小儿泣。老翁数十相扶携,喘若筒吹行转疾。且行且止相叹嗟,若怨若慕言纷拿。一翁指我门前土,向时蓁莽今桑麻。自言新年年九十,旧使姓名多记忆。从头屈指细平章,清静安宁今第一。狡胥每欲挑民争,能令衽席生五兵。我公平易与民近,智巧有尽苦难行。里中少年号刀笔,曾向公庭瞯消息。归来语我使君明,胸中是非纸上律。吾农疾苦年来多,公今归去谁抚摩。留公无计可奈何,呼儿起舞吾当歌。官家神圣似尧禹,蠖濩宫深有言路。借留谁格向来书,犹有民谣能取否。或闻朝廷虚柄臣,须公经济难逡巡。延英奏对刻易下,囊封且说江南贫。

送刘晋父监岳

济南刘夫子,生来逢百罹。乃翁负长才,宦游至京西。时当建炎间,寇盗纷不齐。转徙入湖广,一家屡阽危。五羊买海舟,万里向鲒埼。舟破投永嘉,有如鸟择栖。哀哀老治中,藁葬山之垂。母家在衡阳,孤嫠往相依。久卧漳滨疾,羁穷命如丝。事母以孝闻,执丧礼无亏。庐墓屏荤茹,至行彻丹墀。有诏宠数蕃,得官祇奉祠。行年六十二,霜髯照厖眉。慨然念防墓,千里来海涯。西山如莲华,古今冢累累。况此久宿草,芜秽不复治。孝思虽甚切,冥漠何从推。行道为兴叹,智力无所施。有僧几九龄,自言记当时。君闻亟叩请,东冈指荒基。吾师慕泓公,少也从吾师。墓中有版识,仓猝不暇碑。素棺无石椁,灰炭周四围。君方感斯言,钻穴从旁窥。其言皆可验,自此不置疑。惟馀盖棺木,遗骨不堪移。斲石表故阡,遂塞无穷悲。此僧老而壮,斗酒如覆卮。与君登山椒,下上几如飞。竣事才数日,溘然不可为。孝感人益仰,真有神相之。君曰某不孝,迁奉致失期。未得如有失,既得涕满颐。嗟我诚寡陋,识君顾已迟。一朝来短札,谓我从此辞。皎皎真白驹,安得施絷维。戴侯旧山长,参语心相知。谓余当诗此,颓风激浇漓。世出世间法,君方探玄机。引證即剩语,焉用骫骳词。衡阳尚寄书,当有鸿雁归。后会渺无日,为赋古别离。

潮平颂五章

明明天子,嘉靖殷邦。率地普天,万方来王。北虏晨遁,倭奴夕襄。矧尔广潮,居国南乡。而抗车辙,臂若螗螂。明明天子,赫震厥怒。我有方文,我有召武。桓桓于征,阚如虓虎。歼厥渠魁,仍执丑虏。俾民突有烟,俾民室斯堵。海涛既清,京观峨峨。潮方既平,厥功孰多。予曰有奔奏,政清人和。予曰有奔奏,先驱震那。人亦有言,抚制惟烈。以峙其粻,戢寇有截。维我蔡公,炳先作哲。人亦有言,政在元戎。以逭其逋,以馁其锋。俾获就擒,实维蔡公。于惟蔡公,仁而有勇。缓带轻裘,不戁不竦。大憝既澄,群奸滋恐。谁则剥脂,谁则窃俸。言奏肤功,蕃锡斯宠。爰握政枢,爰司宪总。俾霖雨于八方,华夷一统。

阳山顾生愿甫赠我长歌颇过推与乃述怀志答

男儿七尺期自爱,要令姓字千秋在。不然草木与同腐,富贵纷华何足数。吾家骠骑从文皇,赏延带砺山河长。谁知后世贱介胄,虫沙猿鹤无低昂。吾生久拼弃五斗,无奈嗷嗷啼八口。身沾寸禄为人役,手持破斧门挂席。逐队随行公府间,缁尘赤汗难为颜。借人瘦马风吹倒,传家旧芾屋漏殷。首如飞蓬色如土,傍人犹妒蛾眉妩。以兹贝锦耀空幻,屏居寂寂南山涧。阴符在匣羞与传,父书剩有毛苌编。皎月流辉照白雪,飞泉疏越鸣朱弦。虽然踉蹡人间弃,但言风雅心如醉。乍来破产聊自放,青山啸傲常无恙。江东复生顾虎头,自云痴绝无所求。徙倚沧浪赓孺子,拍浮绿酒歌张侯。贫交廿载真尔汝,何事长歌太称许。谓我斯名堪不朽,敝帚千金良可丑。吁嗟发短心则长,敦诗说礼聊自藏。攀援今人身徒瘁,尚论古人口亦香。君不见扬家子云老执戟,至今玄草光生白。又不见湘累沉浮在鱼腹,世间离骚比珠玉。毋论鹖士与波臣,日月文章万古新。即今青鬓不弩力,辗转白发来侵人。

送张大参知睿父擢江右廉访四律

万户欢声彻海圻,喧传除目下皇畿。当年石室紬中秘,此夕天垣动太微。玉匣灵文双剑启,银河寒影一槎飞。谁言卤簿江州贵,小队时能问蕨薇。朝看纶綍下宸旒,千骑传呼簇上游。帝命西江移斧钺,人从南国望轩輶。能无丽赋誇滕阁,剩有雄章压沈楼。惆怅双溪溪上月,胡床遥夕梦风流。突兀匡庐雾里来,登高词赋并堪裁。留题欲占青霞色,倚和谁当白雪才。九派寒光彭蠡泽,万家晴色豫章台。遗踪谢监俱零落,一为名流问草莱。望里襜帷大国悬,一时名胜总堪怜。蓝舆数载徵君过,木榻长偕孺子眠。赋忆寒云三洞底,书酬明月九江前。何缘并撷香炉秀,徙倚东林话白莲。

1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