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谱

明代茶书,钱椿年撰。《茶谱》,又名《制茶新谱》。椿年字宾桂,江苏常熟人。时人称其为友兰翁,或即其号。嘉靖年间尝修《钱氏族谱》。明代赵之履跋《茶谱续编》云:“友兰钱翁,好古博雅,性嗜茶。年逾大耋,犹精茶事,家居若藏若煎,咸悟三味,列以品类,汇次成《谱》,属伯子奚川先生梓之。”可知此书由其侄子刊行。又,明代顾元庆《茶谱序》称:“余性嗜茗,弱冠时识吴心远于阳羡,识过养拙于琴川,二公极好茗事者也。授余收焙烹点法,颇为简易……顷见友兰翁所集《茶谱》,其法与二公颇合,但收采古今简什太繁,甚失谱意……”末署:“嘉靖二十年吴郡顾元庆序。”可证钱氏《茶谱》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以前,书后又附录〔明〕赵之履辑《茶谱续编》一卷,内容为王友石(字孟端)竹炉并分封六事及昭代名公诸作。《茶谱》,仅见钱谦益《绛云楼书目》著录,题为兰友翁《茶谱》,编入《古今文艺丛书》(1912年编刊),改题为八十翁友兰钱椿年集《制茶新谱》,仍包括《续编》。此书也被日本青木正儿收入《中华茶书》,题为《制茶新谱》,当据《古今文艺丛书》收入;福田宗位又译成日文,编入《中国の茶书》(即青木《中华茶书》日译本)。全书分茶略、茶品、艺茶、采茶、藏茶、炙茶、制茶诸法、煎茶四要、点茶三要、茶效等目。大致杂采陆羽《茶经》、毛文锡《茶谱》、蔡襄《茶录》等书内容分别归入各目。唯炙茶、制茶诸法(橙茶、莲花茶、茉莉花茶)、煎茶四要中之洗茶、点茶三要中之择果,为根据明代烹饮茶法总结的新内容。

贾氏谈录

又名《贾黄中谈录》《贾公谈录》。笔记。五代张洎撰。一卷。洎字思黯,后改偕仁,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仕南唐,任知制诰中书舍人。人宋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官至参知政事。是书为洎任南唐使臣朝宋时,记录宋左补贾黄中所谈唐朝台阁轶闻三十余事。成书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南唐未亡。清修《四库全书》,采自《永乐大典》本,盖取《说郛》本九事,《类说》本十七事,共二十六则,近于原卷十分之九。又补录《说郛》本之序,冠于卷首,大体恢复原貌。虽篇幅简短,对研究中唐牛李党争之初始,以及有关兴庆宫、华清宫、含元殿等礼制,它如淡墨题榜、院体书、百衲琴之类文化典实,皆足资考核。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乃洎为李煜使宋时录所闻于贾黄中者,故曰《贾氏谈录》。前有自序,题庚午岁,为宋太祖开宝三年。”

周官总义

三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颜章,号山斋,湖南宁乡人,淳熙进士第一,诏事苏师旦,历官礼部尚书,师旦败,贬死。生平着述颇多,除着《周官总义》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汉南北军制》及《山斋集》等书。《周官总义》,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不载,只有宋赵希弁《读书附志》着录,称宋许仪为之序,刻于衡阳,现衡阳本已佚。仅《永乐大典》尚载《天官》、《春官》、《秋官》、《考工记》,而《地官》、《夏官》已佚。《四库全书总目》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汇合四官编次成卷,《地官》、《夏官》则从宋王与之《周礼订义》中引以补其亡,为三十卷,以存其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虽不是完整卷,但已得原书十之八九。《周官总义》对经义很有考据,于职方氏之地理山川尤为详悉,研索经文,断以己意,较有新义。书中观点与先儒有异同,如论“大宰九赋”、“九庙九献”、“肆师之祈珥”、“辀夫之四旗”,立论虽与先儒不同,但并非杜撰,皆以经释经。而“内宰”二事、“酒正式法”则出自新义。其不足在于大抵多引经证经,或有所附会。《周官总义》对经义考证详实,反映了宋儒研究《周礼》之水平,对后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版本有:路有钞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经络汇编

经络类著作。明翟良撰。不分卷。良字玉华,山东益都人。幼时体弱多病,后学医并以医为业。另有《脉诀汇编说统》已著录。作者认为经络非专为针灸而设,医者必须精通经络,为脏腑辨证所需,故撰此书。刊于崇祯元年(1628)。于经络总叙之后,载脏腑经络分合详说及分别各脏腑图论。其次循序分述十二经并任、督二脉之生理及见证、经脉走行、诸穴歌、分寸歌等项,及手经与足经起止图。后自设问答,论述阴阳、络脉、命门等问题。并载十二经脏腑图、脏腑表里图、十二经所属歌、营卫清浊升降论、循经记穴及奇经八脉论等。末为内景图赋。全书本于《内经》,参照前代有关著述,于释文中略有发挥。收载内容丰富,叙述简要。将经络与脏腑结合论述,随经而附脏腑见证,并论述手足阴阳学说,方便读者参阅。有清老二酉堂藏版《脉诀汇编说统·经络汇编》合刻本。

汉天师世家

汉天师世家,明洪武年间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道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陵,下至明代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其中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当经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增补校订。这一传法世系从张鲁以后至隋唐一段史载不详,五代以后特别是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后,统治者封赐增多,史有明载。本书前后有宋濂、苏伯衡、周天球、喻文伟等名儒官僚之序文。宋濂并且增补张良以上张氏家族世系。继《汉天师世家》之后,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又于民国年间撰《补天师世家》,增补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至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音政)之事迹。

大六壬心镜

《大六壬心镜》八卷,唐不欲子徐道符撰,宋元迄今,壬家奉为土臬,因其拟经作歌,用之无不验也。然世苦无全本,余求之十余年不可得。今年春,壬友吕君汉枫出写本壬书十数本示余,《心镜》其一,私心喜焉。惜转写讹误甚多,适程伟堂先生过舍纵谈壬术,亦以未观《心镜》全书为恨。自谓曾客维扬,于《通神集》集出一册,又未知有遗漏与误摘他文否。余以吕君抄本质之,程君雀跃后,即以其所集本与余校对,其本颇善,足以订正原文。然首例起九歌,非徐君之文,又《月将起例》、《十干课起例》、《天将顺逆》三歌,兹本无,未敢定为《心镜》。又《天将旦暮起例》一歌,兹载在《杂将门》之首;又《占怪?六丁歌》是他书而误采入;兵占一门,全未集入。程君语余依其序而复以臆裒辑。

春梦录

元代传奇小说。一卷。郑禧撰。郑禧,字宗鲁,号天趣,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及第。文前有郑禧自序,交代创作这篇传奇文的目的,序作于延祐戊午(1319)。文后有署为“嘉子述”(《说郛》卷115作“真子述”)的后序。作者及第前在友人家中坐馆。城西有吴氏女,生长于儒家,才色双全。二人诗书往来,女慕其才,欲结秦晋之好,不得已愿求其次。两人郎才女貌,然小人挑拨其间,用财物诱惑吴母,吴母贪财允亲。女被逼无奈,抑郁而死。全文情节颇象后世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只是缺乏一个令人非常艳羡,而在现实社会中又极难实现的大团圆结局,这可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设置有一定的影响。全文以诗词成篇,写得颇有情致。《娇红记》中也有很多诗词,而在唐宋传奇中这种情况颇为少见,表现出一种诗词向小说渗透的倾向,这可能与唐诗宋词的成熟有关。此文有陶宗仪《说郛》本、陶珽《说郛》本、《绿窗女史》本和《香艳丛书》本等。

林间录后集

禅宗文集。宋惠洪撰。一卷。是惠洪所撰赞、铭、偈、诗的汇编。体裁及内容与《林间录》完全不同。共收惠洪作品三十二篇,多数载于惠洪所著《石门文字禅》卷一七至卷二○。此书作为《林间录》的附录载于《嘉兴藏·续藏》,日本《卐字续藏》单出。

三國干涉還遼秘聞

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事件,是指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联手介入中国清朝政府与大日本帝国政府间的有关协定,使日本放弃占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地区的历史事件。 此書乃譯自柏林大學漢文教授O. Franke 所著之「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四年票拍联(签)Die Gross machte in Ostasien von 1894 bis 1914|新监僅限於『三國干涉還遼」一段。係原書第一篇中之第五第六第七三章。至於本書所譯『德日關於遼東問題的協定之原文』則係選自『德國外交部文件彙編』Die Diplomatischen Akten des Auswärtigen Amtes 1871-1914 C.hranke會任德國駐華使館譯官多年當三國干涉還遼之際彼正在中國是以對於各國當時縱横捭闔情形所知甚詳彼於原書序中曾有言曰『中有數事余認爲甚有將其眞相表露之必要者嘗特別加以詳述尤其是特別關於馬關抗議問題一舉。 在此時勢命運之下更有一事隨之而生卽所有當日參加討論接洽此事之德人華人。日人現在只有余一人尚係生存(其餘均已死去)因此。余遂引為己責。至少余必須……

谢张启阳

清河水木久流芳,托始为宗自汴梁。北宋国思防禦宅,东吴世德太医堂。一门博济行仁厚,八叶蝉联积庆长。觉究轩坡明表里,法循朱李按阴阳。连城赵璧起时价,照乘随珠出夜光。宾友士叨青眼顾,弟兄人数白眉良。叹余衰□仍居外,仲子扶持每待傍。三月采薪游缥缈,一朝伏枕病膏盲。口乾舌燥那能退,身热头疼不可当。难进半匙盘内食,不殊百沸鼎中汤。发馀大汗形全瘦,泛起虚阳面若妆。泡约有生真恍惚,沉绵无措竟徬徨。君过西麓神其治,我到南坡道所□。风雨远途来诊视,参苓大剂复分将。殷勤服役君臣效,慈爱全来父子昌。岂但百年延嗣续,才逾半月已安康。宋清焚券河东传,思藐千思海上方。自古乾坤生俊杰,即今名誉并昭彰。董狐奚独称先圣,司马还能表太仓。兹赋都祠酬万一,只同栽杏到门墙。

塞外哨鹿歌

北边万里开龙沙,皇仁远格同中华。时巡岁岁多盛事,首重哨鹿雄奇夸。旷原之产不一族,獐狍麀麂麋麇麚。本朝行围等行阵,营伍那敢轻嚣哗。惟兹四十有九部,率服久备国爪牙。围场初合奉宸算,不上冈麓陈罘置。额勒苏台起霄汉,幔城严肃当正衙。旁列戎幄各以次,旌旗五色飞毵㲚。人如立草马如蚁,一线出没常山蛇。星光闪闪互摩戛,不辨刀戟戈矛叉。左萦右绕鹿齐出,匝地惊跃纷于麻。箭声忽作饿鸱叫,蹄脚几欲赤手拿。须臾黄纛从中峙,渥洼天马虬五花。丽龟达腋不虚发,震叠始信威颜加。风行电扫逾晷刻,贾勇肯待鼍鼓挝。闻弦胆破半自仆,亦有带创号且讶。穷搜务竭猛鸷力,他他籍籍载满车。纵教冲突望潜逸,储胥密布还逻遮。汤网特许开一面,献功均获帝所嘉。吾观古来赋羽猎,其旨大半讥淫奢。动称苑囿夺民产,从禽先为劳费嗟。岂知绝塞乃天设,什佰云梦千琅琊。用供圣明秋狝乐,顺时杀伐非过差。而况供役并属国,推心置腹驯荒遐。羽林纵闻豹尾拥,轻裘但控骝与骅。矢诗堪续《驺虞》什,皇哉内外今一家。

采石舟中走笔寄呈刘绍庭孝廉

峭壁陡立洪涛风,孤影倒入鼋鼍宫。建业千峰似奔马,磅礴至此形将穷。蛾眉博望渺天际,大江东去青濛濛。我来吊古意怆恻,所惜不见大峨仙子锦衣玉带乘云鬉。骑鲸仙去倏千载,空馀酒楼巀嶪撑苍穹。宋虞雍公亦健者,书生唾手成大功。想其视师出仓卒,已有成竹藏胸中。或言破贼出天幸,此辈安足知英雄。英雄千古浪淘尽,惟馀二子姓氏长留天地不与江流东。问天搔首发悲咤,昏鸦如墨腾遥空。江波动摇忽变色,海天落日磨青铜。馀霞半空散成绮,寒铓激射光熊熊。天公悯我所如独不偶,故幻异景娱双瞳。忆昨夔巫返孤棹,亦于此地维乌篷。江风飒飒起遥渚,雨洗翠巘轻烟笼。芦花荻絮白于雪,青枫乌桕酣初红。终竟山川秘灵怪,朝暮变幻羞雷同。饥劬慰劳起斟酌,银鳞尺半初收筒。醉来閒抱水云宿,诗成啸傲夸穷工。因之哦诗寄刘子,缄题留待东归鸿。

唯室集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 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 (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因而长方之学以程氏为宗。长方奉母居吴,依外祖材旦,家于步里。闭户穷研经史,以教学者,人称 “唯室先生”。长方著有 《步里客谈》二卷、《尚书传》、《春秋传》、《礼记传》、《西汉论》、《唐论》等。《唯室集》原本十四卷二百篇,清四库撰官据《永乐大典》掇拾残缺,仅得诗三十九首,文五十五篇,勒为四卷,而以他人所作铭、状、记、序附录于后为一卷。今见 《四库全书》 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句曲外史集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 (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 (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等所称道。“雨诗文豪迈洒落,体格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生平诗文,曾手录成帙,但未及刊版,不传。明成化间,姚绶购得其稿。嘉靖间,陈应符始厘为三卷,校雠付刊。附有刘基所作墓志,姚绶所作小传。崇祯中,常熟毛晋复取马程闵元衢所录辑诗,为补遗三卷。附以同时酬赠之作。毛晋又与甥冯武搜得雨集外诗若干首,续刊于后。即今《四库全书》本。另有明末虞山志氏汲古阁刊元人十种诗本。元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初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句曲外史贞后先生诗集》,共五卷。

周易通论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首为 《易本》、《易教》二篇,其次论卦爻、象、彖、时位、德应、河图、洛书、占筮、挂扐、正变,环互等问题,无不逐条分析其意,并推敲阐明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说是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书中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的心学,亦全以消息盈虚观察天道整修人事,与慈湖《易传》以心谈易大为不同。李光地作《大学古本说·序》,称于易之卜筮灼然无疑。大概宗旨已明,卮言便不能混淆是非。其学一传为杨名时,有《周易札记》二卷。再传为夏宗澜,有《易义随笔》八卷,《易卦札记》二卷。虽递相祖述,但是宏大深邃却均不如李光地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榕村全书》,有道光间贵阳刊本。

同异录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古奇器录》、《史通会要》、《南迁日记》等。此书广采自汉以来,名臣奏疏和杂文中有关于典章制度和政事的重要论述,加以节录而成。分为二卷,上篇为《典常》,下篇为《论述》。每条之末,各附以论断。此书大旨为欲取古人的议论,而通融于当世的政务,以历史为借鉴。其书完成于闽中,在提学山西时重新加以诠次。本欲奏上,但不果断。其进书原序犹存于卷首。书中凡原有陛下云云之处,俱空白二字。其注称前朝臣子尊称君主之文,义当有所避阙。然而自古以来传写旧文,实无此例。此书收入《俨山外集》,另有《宝颜堂秘笈》本。

辽海丹忠录

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又名《丹忠录》。章回小说。明陆人龙著。八卷四十回。书成于崇祯年间。叙明末山海关外毛文龙的抗清事迹。后金努尔哈赤倡乱,攻城略地,明军屡为所败。毛文龙弃文习武,在辽东抵抗。时形势日非,熊廷弼代杨镐为经略使,旋因遭谤离去。接任的袁应泰懦弱无能,致辽阳失陷,袁自刎,仅剩金、复、海、盖四卫。毛文龙率二百勇士前往招抚,旋又进驻皮岛,任总兵,砺兵秣马,屯田戍守。又鼓励商贸,以利税济饷,因得足食强兵,渐成拱卫之势。又联络朝鲜拥明的国王李倧,屡获战绩。毛作战英勇,足智多谋,成为辽东抗清主力,他原有恢复全部辽东失土之志,终因权重招忌,为督师袁崇焕诱杀。书题旨在表彰忠节,故名“丹忠”。有明崇祯翠娱阁刊本。首翠娱阁主人序。序言:“此予弟《丹忠》所繇录也。”翠娱阁主人为明末钱塘陆云龙之号。据此知为乃弟陆人龙所作。此书1989年已由辽沈书社排印出版。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桂隐

未说花开好,团看叶自奇。明朝非愿避,爱树恐相离。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地势本居中,因湖别南北。三十六计中,吾今计为得。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下瞰东邻寺,钟声殷两山。贪吟尝忍冷,薄夜不知还。不作风波民,已铸赫胥印。同好岂无人,望崖行少进。宝画光腾处,乔林更碧峦。权衡主人福,压尽世间官。夜月三杯色,晴荷十亩香。若教兴世念,不甚觉风凉。相别音书断,相逢语话稀。平生胶漆处,正要世情疑。煖坐无寒涕,窗油雪让明。地炉糠火熟,饱听乱松声。杜老诗中佛,能言竹有香。欲知殊胜处,说著早清凉。香炷对清晨,微言得问津。所师非传癖,手泽仰如新。大易缘何有,难逃此问中。不从横画会,爻象总能通。因看上下经,便无烦恼事。慈俭不为先,躬行五个字。翠竹是真如,目前须荐取。恁么做禅和,被人鞔似鼓。世界无非我,心怀即是天。玉堂并草舍,何地不安然。触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阴洞亲寻遍,灯惊蝙蝠飞。坚明敲紫玉,一似采时肥。濯濯何年有,先公手种成。至今揩痒虎,来认读书声。化国舒长日,林隈分外知。年年庭荫匝,数遍鹊寻儿。抛絮轻于柳,栖禽不待凰。题诗非胜纸,留咏托枝凉。皂隶百轻肥,金朱弹丸箧。君方踞胡床,风掀缃册叶。掩抱复回环,亭居紫翠间。思量天下物,谁更好如山。立缟芳桂阴,置汝固已当。他年莫姓丁,止厕子侄行。唤作大圆镜,波文从此生。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月出烟暝时,水调谁家唱。短棹欲相寻,先经此亭上。芒屦方疑湿,天晴径又乾。由来云在下,木杪是栏干。小楫轻撶去,无人伴此翁。午烟青一点,鱼虎出深丛。溪叟挈笭箵,曾来候此亭。未知余不杀,刚要著鱼经。一片吹来锦,人言是杏花。倚栏堪把玩,胜似日边霞。莫羡海棠色,听言著子时。骊珠千万颗,撒向嫩桑枝。柘弹黄金子,谁将满树装。珍禽来往惯,风落不惊忙。疑驾洞庭帆,累累看绕山。花时芳气洁,伯仲素馨间。不向他园去,能来共竹林。故乡知我念,特地奏秦音。欲向松间去,梅西竹坞穿。莫言吟兴在,风雪灞桥边。新篁故蒙丛,恶草刚荟翳。删薙似少恩,成渠玉无际。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桥向平边度,风从阔处来。泠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窈窕或崎岖,不是邯郸步。因来此凭栏,又送孤鸿去。半岁吏尘役,天书教放归。思量难报称,安稳饭和衣。城市非无地,如何此结庐。一家耽静乐,两个水边居。闻道华胥国,依稀似醉乡。近来参得透,睡稳不因床。风日清美时,月露澄爽际。能来此徜徉,扫除闻见翳。潜通大壑水,一杯千虑散。只因都放下,如热病得汗。鹊饮树底泉,人立石边路。相亲不相疑,所性平等故。路入前山处,苍苔裹石棱。不逢负薪叟,时见隔林僧。方舟卧看花,丹霞二三里。穷眼谢玄晖,休言馀散绮。玉立蜻蜓小,香欺漫港秋。百年清绝意,孤棹抵封侯。

玉楼春 大石

当时携手城东道。月堕檐牙人睡了。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别来人事如秋草。应有吴霜侵翠葆。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大堤花艳惊郎目。秀色秾华看不足。休将宝瑟写幽怀,座上有人能顾曲。平波落照涵赪玉。画舸亭亭浮澹渌。临分何以祝深情,只有别离三万斛。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玉楼春

艳冶风情天与措。清瘦肌肤冰雪妒。百年心事一宵同,愁听鸡声窗外度。信阻青禽云雨暮。海月空惊人两处。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西亭饮散清歌阕。花外迟迟宫漏发。涂金烛引紫骝嘶,柳曲西头归路别。佳辰只恐幽期阔。密赠殷勤衣上结。翠屏魂梦莫相寻,禁断六街清夜月。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从头歌韵响铮鏦,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红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蝶飞芳草花飞路。把酒已嗟春色暮。当时枝上落残花,今日水流何处去。楼前独绕鸣蝉树。忆把芳条吹暖絮。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檀槽碎响金丝拨。露湿浔阳江上月。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夜发。画堂花月新声别。红蕊调长弹未彻。暗将深意祝胶弦,唯愿弦弦无断绝。金花盏面红烟透。舞急香茵随步皱。青春才子有新词,红粉佳人重劝酒。也知自为伤春瘦。归骑休交银烛候。拟将沈醉为清欢,无奈醒来还感旧。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沈沈庭院莺吟弄。日暖烟和春气重。绿杨娇眼为谁回,芳草深心空自动。倚阑无语伤离凤。一片风情无处用。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酒美春浓花世界。得意人人千万态。莫教辜负艳阳天,过了堆金何处买。已去少年无计奈。且愿芳心长恁在。闲愁一点上心来,算得东风吹不解。湖边柳外楼高处。望断云山多少路。阑干倚遍使人愁,又是天涯初日暮。轻无管系狂无数。水畔花飞风里絮。算伊浑似薄情郎,去便不来来便去。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朱阑夜夜风兼露。宿粉栖香无定所。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东风本是开花信。及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谢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扫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阴阴树色笼晴昼。清淡园林春过后。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佳人向晚新妆就。圆腻歌喉珠欲溜。当筵莫放酒杯迟,乐事良辰难入手。芙蓉斗晕燕支浅。留著晚花开小宴。画船红日晚风清,柳色溪光晴照暖。美人争劝梨花盏。舞困玉腰裙缕慢。莫交银烛促归期,已祝斜阳休更晚。

1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