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读《石遗室诗集》呈石遗老人
有清一代间,论诗首渔洋。渔洋标神韵,雅颂不敢望。归愚主温厚,诗教非不臧。然或失而愚,字缺挟风霜。是皆傍门户,终莫拓宇疆。寿阳祁相国,辅以曾湘乡。寿阳宗杜韩,春海相颉颃。湘乡诗若字,低头豫章黄。杜韩苏黄间,猿翁自助张。郘亭巢经巢,列宿森其旁。诸公丁世乱,雅废诗将亡。所以命辞意,迥异沈与王。穷者秋蟪馆,并世伏敔堂。诗人信以穷,诗道于以昌。石遗老人出,揭橥号同光。双井孕散原,半山孳海藏。韬庵于二者,亦颇扼其吭。节庵工超逸,中晚多感伤。乙庵喜诘屈,深语难浅商。觚庵学简斋,吐珠得苍凉。香宋比陵阳,精卓莫低昂。剑丞视伯足,长者或徐行。博丽斗工巧,云门共龙阳。暾谷迨观槿,后山步趋跄。苍虬起后劲,陈郑观彷徨。壬秋守汉魏,旧派衍湖湘。公度五七言,谢翱欲与翔。喜苏不喜黄,南皮一文襄。各不为地囿,道分而镳扬。诸子自一时,石遗实兼长。石遗持偏师,能以弱制强。石遗挥巨刃,大道辟榛荒。石遗拗秃笔,有时放毫芒。每每下一语,鍊于百鍊钢。生涩者平易,平易者微茫。微茫者冷峭,冷峭者郁苍。池馆恣闲适,江山助凄怆。风雨供驰骋,凤鸾接高飏。词约而事备,貌柔而气刚。视孟穷累累,视韩富穰穰。穷可医肥俗,富可馈贫粮。有如一老树,著花自芬芳。又如老雄鸡,爪觜独擅场。橄榄初苦涩,啖之甘回尝。洪钟无大小,扣之声铿锵。白日忽飞动,大风翻巨樟。攀跻既非易,摹仿焉可常。云从皮陆入,毕竟多皮相。用心已到圣,直逼夫子墙。近人盛宗宋,时服炫古妆。根本不盛大,谬云欲祧唐。学人与诗人,大抵非殊方。往持诗教者,大官坐庙堂。石遗位非高,大力鄙小仓。小仓结公卿,遂令天下狂。公独洁其身,俗士踣且僵。公身虽独善,公名乃弥彰。品诗轶钟嵘,话诗凌沧浪。徵诗逾南山,评诗厌两当。说诗渊无尽,千顷波汪洋。诵诗如闻政,尤能振纪纲。庚戌客宣南,偶见长短章。丙辰过申江,公名震书坊。立志学公诗,此愿久不偿。杂报乏胥钞,剪采贮奚囊。虽未窥全豹,清词沁肺肠。厥后常知公,讲学居上庠。庆历胡安定,元和韩侍郎。今岁侯乙符,言公寿而康。言公工琢璞,琢焉成圭璋。言公敛槎枒,不肯露锋铓。侪辈偶疵谬,舍公孰相匡。后生偶造请,公语必精详。侯子言未终,而今起肃将。年来诗道衰,白战方披猖。其中空无有,咀嚼若秕糠。话言谓独创,寒山实滥觞。谓辟新纪元,击壤早津梁。自命活文学,病已入膏肓。筌蹄视经史,可嗟不自量。野狐思参禅,野马思脱缰。野草终猕薙,野火终自殃。际此道扫地,念公愈不忘。恶风日澒洞,有公抵危樯。途路日纷歧,有公不忘羊。今读《石遗集》,恍如饮琼浆。侯子抱此本,余臂欲先攘。鮀江隔鹭岛,一苇幸可杭。
凯庐主人康晓峰以沈石田山水卷嘱题为赋柏梁体五十韵以应之
钱塘江与秦皇山,飞入凯庐之堂前。堂上忽生九点烟,堂下中喷百道泉。矫首回顾眼为穿,暂休还动心茫然。岂有彩笔如修椽,何代何人能写焉?谓真山水言非偏,君曰乃明沈石田。五老不足穷渺绵,三湘殊难画洄沿。飞来一丹化万千,苕溪兰溪蛇蜿蜒。紫霞山头霞欲燃,万松岭顶松凌天。白云红树争绵绵,朱栏翠壁斗娟娟。小桥浮梁左而旋,欹峰侧岛盘且连。有二三子异时贤,或口吴歌脚敲舷。或办布袜青行缠,或壮驱驴老忘先。或书声敌秋声坚,亦有游山翩翩联。亦有活水将茶煎,更有渔竿弄潺湲,更有农具耸双肩。子桑鸣琴散天边,惊起渊底蛟龙眠。子真结屋谷口巅,一壑髣髴半山专。点缀毫末不弃捐,娈化开阖尤雄妍。周去人间五百年,舍周外谁天机全?倪黄吴王不可传,李成往矣遑郑虔。后有图者徒戋戋,那得杭州及秦川?君得此图无一钱,辗转来自米家船。漫笑与周有宿缘,此图犹人脱拘挛。可作遨游地行仙,否则聊参画室禅。君谓画法玄乎玄,我不识画天应怜,拉杂书之我其颠。
灵岩
四大海水擎瓯中,瓯海一勺龙为宫。鳞堂蛟室千万户,坐见百渎来朝宗。斧扆御帐簇旂纛,锦帆殿脚安艨艟。甲盾鼎士守武库,球图法物开辟雍。藁街蛮邸幻百戏,豪牛丑犀王会同。翔鸾孔雀集灵囿,奇琛瑰宝府库充。宫中佞佛朝象设,偏袒膜拜驯群龙。龙腾上天触天阙,天怒降谪囚金墉。山渊反复尾闾竭,拔地忽睹百二峰。所惜历劫市朝变,有如错简难寻踪。收场傀儡杂倾置,袍笏颠倒随儿童。文章幻化有妙理,此法吾与庄马通。独馀天柱表奇伟,令我想见当朝容。屏霞嶂开锦绣谷,筼筜翠夹山鹃红。灵岩胜绝冠雁宕,捲图卓笔宜诗翁。支颐听诗道旁叟,我吟击节君耳聋。山僧邀看龙鼻水,水滴洼樽如石淙。蜿蜒鳞角爪鬣具,丧精无复表海雄。古今霸王迹如扫,蛇蚹蜩翼难追穷。归吴更放灵岩棹,琴台落日呼天风。
初入房山
大房号奥室,雄深蔽幽都。我行犯阳?,西笑矜良图。连山鄣良乡,剑弩为前驱。笋将五十里,何止痡仆夫。岂知神灵宅,其藏固郁纡。襟喉孤山口,左转徐崎岖。翠岑从天来,远观疑路无。渐穷擘苍苍,松石礐且粗。翼然一茅庵,接引名不虚。稍得辨山脚,真面仍模糊。微径据蜿蜒,众壑皆北趋。回看衔尾舆,若缘九曲珠。一转一绝壁,肃与人间殊。峭碧耸山骨,缛绿敷山肤。千寻竦长戟,两涧刓谲觚。阴阴坠萝春,邈邈馀禽呼。仰睇狭旻色,臆想必日晡。遂忘跻攀缓,但有颜神愉。粼粼欢喜台,挂岭支我趺。上犹岧峣青,下已杳窱逾。用叹兹山阿,颀然甲朔区。当年华严师,扰龙安浮屠。是何无外力,凿此造化炉。吾生厌忧患,回向期团蒲。何时象王峰,盂杖相提扶。
感事书愤五首
特种降幡竖国都,秣陵宫阙聚妖狐。日支调整新关系,南北勾通众叛徒。大宝喜登蛴阁揆,天皇遥拜效山呼。任他铁铸夫妻像,志士由来不爱躯。南都从古属偏安,便作儿臣亦大难。将士沦亡司马法,江山点缀沐猴冠。和平两字张群口,主义三民闭一棺。谁识紫金山上墓,墓中双泪不曾干。共同反共侪鹰犬,经济提携任马牛。九国约从降表废,一心忠为敌人谋。南天五管情难断,西尾双簧唱不休。记否当年燕市句,此头仍是旧时头。苍苍底事此安排,傀儡齐登大舞台。虎踞龙蟠王气歇,天罡地煞鬼门开。浑志附逆干刑典,翻说穷兵是祸胎。世交贪污言不尽,中华拍卖信奇哉!尤物天生必祸人,倾城哲妇古今闻。汉奸鬻国汪精卫,臣妾签名陈壁君。事主比肩还比翼,怜卿为雨复为云。不知曾醒何时醒,一读华侨讨贼文。
感士不遇赋并序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淳源汨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独祗脩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悯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恸众人之悲泣。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苍旻遐缅,人事无已。有感有昧,畴测其理。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韦苏州集
又名《韦江州集》、《韦刺史集》。诗别集。唐韦应物(曾官苏州及江州刺史)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应物诗集》十卷,原本不传。宋嘉祐间王钦臣重加编定,题《韦苏州集》十卷,序称收赋、诗五百七十一篇,按十五门类编列。今传宋乾道刻本十卷,有拾遗一卷,收赋一篇、诗五百六十三首,仅十四门类,系从嘉祐本流衍而来。又有宋刻元修、明铜活字、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诸刻本,大体属同一系统,而编次、篇目略有差异。嘉靖间华云刻本题《韦刺史诗集》(又名《韦江州集》)十卷,拾遗外更增附录一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康熙项絪《王韦合刻》本则据宋本翻刻,共十四门类五百七十一篇,《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并加采录。另有《韦苏州集》八卷,明嘉靖吴汝纪刻本;《韦苏州诗集》二卷,清汪立名辑《唐四家诗》本。近人卢文弨有《韦苏州集校正拾遗》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评本则有宋刘辰翁《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十卷,元刻本和明刻朱墨套印本;又刘辰翁批点、明袁宏道评《韦苏州集》五卷,明刻《韦孟全集》本。
江西诗派小序
诗话著作。宋刘克庄撰。该书一卷,十九则。前十八则分别论述被吕本中列入《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山谷(黄庭坚)、后山(陈师道)、韩子苍(驹)、徐师川(俯)、潘邠老(大临)、三洪(朋、刍、炎)、夏均父(倪)、二谢(逸、薖)、二林(敏修、敏功)、晁叔用(冲之),汪信民(革)、李商老(彭)、三僧(饶节、祖可、善权)、高子勉(荷)、江子之(端本)、李希声錞)、杨信祖(符)等二十三人加吕紫微(本中)共二十四人诗。末则为“总序”,云:“吕紫微作《江西宗派》,自山谷而下,凡二十六人,内何人表颙、潘仲达大观有姓名而无诗,诗存者凡二十四家。王直方诗绝少,无可采。馀二十三家,部帙稍多,今取其全篇佳者,或一联一句可讽咏者,或对偶工者,各著于编,以便观览。”又谓以吕本中本人“继宗派”,庶几不失其初意。书中论黄庭坚称:“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崑体,故优人有挦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于宋诗发展演变轨迹之勾勒及黄庭坚所以成为江西诗派宗祖之论述,极为精要,颇为后人所称引。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陆机集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说明南北朝时期,陆集卷帙浩繁,到隋唐时散佚已多。宋代公私书目著录《陆机集》仅1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以《晋书》、《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晁说可证宋刊10卷本乃是宋人据唐前类书、总集重新纂辑的,故其中残篇断简较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汇刻陆机、陆云集为《晋二俊文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徐本翻刻,其中《陆士衡集》10卷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明人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即用陆元大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点校本《陆机集》,亦以陆元大翻宋本为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并参校总集、类书及史传资料。原集10卷保持不变,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1卷(包括《演连珠》50首),文2卷。经考证,诗的部分删去卷7《悲哉行》(萋萋春草生)1首,此为谢灵运诗;文的部分删去卷9《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1篇,此为陆云作。点校中辑录的集外佚文,按赋、诗、文编为3卷,附于10卷之末作为《补遗》。此本还附载陆机的专著(《晋纪》、《洛阳记》、《要览》)遗文,以及陆机传记、陆机集序跋资料。又,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忍古楼词话
词学著作。夏敬观著。凡八十三则。记录近现代词人轶事及其作品,并略加评论。论词以自然、意境新颖、词境空灵、俊丽雅切、精婉有致、诗笔不为词伤、词笔不为曲伤、不失天然之美等为上。唐圭璋《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收录。是书以词人为纲目,然不按年代先后排列,而依《词学季刊》发表的次序编排,所记清末民初至近代词家名流有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陈衍、王闿运、徐珂、吴湖帆、叶恭绰、张尔田、杨铁夫、邵瑞彭、严复、易孺、潘兰史、吴梅、冒广生、汪东、夏承焘、卢冀野、赵尊岳、龙榆生等近九十家,大多为作者昔时相从或共游唱和之作,极有文献资料价值。
空轩诗话
近代诗话。吴宓著。附刊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出版之《吴宓诗集》。卷首有1934年作者自叙。自叙说:“近年编辑读书,及与友人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所录诗话52则,约7万字。其内容则兼顾记事与评论。所记述与评论者均为清朝末年及民国年间人士,其中不乏吴宓的师友。如杨钟羲、吴芳吉、张尔田、黄节、王国维、梁启超、姚华、柳诒徵、胡先骕、黄遵宪、于右任、汪荣宝、曾广钧、曾宝荪、胡子靖、凫公、徐英、陈家庆、吕碧城、李思纯、王越君、卢前等。所记黄节临终前关于顾炎武的谈话及王国维自沉前的题扇诗,均可补文献记载之缺。偶尔也有独到之见。如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以黄遵宪、夏普佑和蒋智由为晚清“诗界三杰”。吴宓却说:“细按之,蒋君殊平庸,夏君为史学家,帷黄先生可当此名”。吴宓认为爱国救亡与民族之复兴,同传统文化之保存完全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旧诗之不作,文言之堕废,尤其是汉文文字系统之全部毁灭”,是最令人感到悲伤痛苦的。主张“以新材料熔入旧格律”,方才是诗歌创作的正轨。而黄遵宪正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典范,故“可作吾侪继起者之南针”。
一峰集
十四卷。明罗伦(1431—1478)撰。罗伦字应魁,改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家贫好学,樵牧携书,讽诵不辍。成化二年 (1466)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擢进士第一,授修撰,因疏劾大学士李贤,谪福建市舶司提举,李贤卒复官,改南京供职,不久引疾归,以授徒讲学终。著有 《一峰集》。罗伦的诗文集于弘治初年由王昂开始刊刻,其版毁于火。正德年间,罗伦之子罗干任江阴教官,又重新刊刻,不久又毁。是集为嘉靖二十八年 (1549)刻本,张吉任永丰知县,嘱教谕林应芳搜集罗伦诗文稿,校刊而成。共十四卷。集前有罗洪先、聂豹二人序及罗伦遗像,并正德十六年(1521)制诰、陈宪章所撰传。《一峰集》另有万历十八年 (1590)刻本,吴期炤任永丰知县,此时嘉靖二十八年 (1549)刻本又已蚀败,吴期炤又请邹元标重校,并且还购得罗伦手录《梦稿》,计诗三百余首,合策奏序记诗文编为十卷,刊刻行世;集前有吴期炤邹元标序。罗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已,要求自己“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风烈而雷迅,迁善犹风,改过犹雷”。其文章自具清刚之气。黄宗羲认为其文 “刚毅之气,形于笔端,芒寒色正”。其诗虽非所长,但抒情写景之作,尚有几分艺术魅力。还应指出,其集中的纪梦诗甚多,但构思雷同,缺乏创造性。有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泊庵集
十六卷。明梁潜(1366—1418)撰。梁潜,字用之,江西泰和县人。洪武二十九年 (1396)举人。授四川苍溪训导,历知广东四会、阳江、阳春三县。永乐元年 (1403),召修《太祖实录》,擢翰林修撰,后迁右春坊右赞善。会修《永乐大典》,代礼部尚书郑赐为总裁,升侍读。永乐十五年 (1382)北征,仁宗高炽监国,以释陈千户事牵连坐死。著有《泊庵集》十六卷。该集共十六卷,前有王直、胡俨二序。胡俨序称是集为梁潜子梁婺所编。考萧镃 《尚约居士集》 有 《陈循墓志》,称 “梁公潜以职务违错,被逮且籍之。梁潜平日所作诗文,悉估书册,卖钱入官。循遣人访求,倍价赎还。今锓梓以传者,循所赎也。”则其稿为梁潜亲自编定,因陈循而传于世。胡俨序不载其事,而但称其文章遭际,大概是为讳言其被赐死之事。梁潜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在明初可自成一队。故郑瑗《井观琐言》称 “其丰赡委曲,亦当代一作家。”杨士奇 《梁潜墓志》称“其为文章,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赡,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陈言出新意。”可谓推崇备至。其文颇有气势,如江河之流汪洋衍迤,但文学色彩并不浓厚。集末附有康熙二十年(1681)梁潜裔孙梁天清续刻的 《家集小引》。该集四库已存目。
中州名贤文表
地方诗文合集。文三十卷,诗七卷。明刘昌编纂。刘昌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此编即其提学河南时所编。刘氏在此为官九年,多有馀暇,为表彰中州先贤,乃选许衡(河南沁阳人)、姚燧(河南洛阳人)、马祖常(河南潢川人)、许有壬(河南汤阴人)、王恽(河南汲县人)、富珠哩翀(河南邓县人)六位名家诗文,合为一编,略依其本集之体,各以传志碑铭附后。每位各录诗一卷(或不到一卷),唯独马祖常录诗二卷,祖常在六人中诗歌成就亦最大。许衡、许有壬、王恽、马祖常皆有集传世,姚燧、富珠哩翀虽亦有集著录,但姚书仅为残本,富集已不传,端赖此书校正其误,或补其佚。此编每集之末皆有刘昌所作跋语数则,颇见考订之功。刘氏自序曾言此编为内集,尚有外集、正集、杂集若干卷,但未见传世。“文集”初刻于成化间,此本尚有传世者,嘉靖间有重刊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士禛劝河南达官宋荦重刻,宋荦委托钱塘汪立名重刊。《四库全书》著录者即此本。
谢宣城集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累尚书吏部郎,为徐孝嗣构陷,狱死。少好学,以文辞清丽称著,是“永明体”新诗的主要作家。现存诗二百余首,优秀之作,多为山水诗,风格清新流丽,深受谢灵运、陶渊明影响。朓曾官宣城太守,故名。原集十二卷,至宋存十卷。南宋楼炤取其前五卷诗赋歌曲刻之,名《谢宣城诗集》,后五卷应用文屏而不取,已佚。今有影印明依宋钞本。别有明薛应旂、汪士贤刻本及张溥刻一卷本等。又有明正德间刘绍刻本,名《谢脁集》。
太公金匮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仪礼郑注句读
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清张尔岐撰。《仪礼郑注句读》附《监本》、《石经》正误,是他为《仪礼》标点句读、考证字句的着作。此书全录郑玄《仪礼注》,精摘贾公彦疏,并阐发已意。因郑玄注文古奥难通,张尔岐则分章节解,断其句读,故称之“句读”。《句读》每句空一字书之,难句者为之离析,于字句同异,考证尤详。所校除监本外,还有唐开成石经本、吴澄本、陆德明《音义》、朱熹与黄干《次经传通解》诸家。对其错误、脱漏、颠倒以及经注混淆之处,均进行参证得实。对王尧惠所刻《石经补字》错乱一一驳正。所附《监本》、《石经》正误,考订亦详。《仪礼》一经,自韩愈已苦难读,故学者较少,以至传刻错乱愈甚,张尔岐此书保持《仪礼》经文原意,纠正谬误,对《仪礼》研究有一定贡献,甚得经家赞许、推重。顾炎武给汪琬的信说:济阳张君稷若名尔岐者,作《仪礼郑注句读》一书,颇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使朱子见之,必不反谢监岳之称许也。顾炎武《广师》一篇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永涣称《仪礼郑注句读》于仪礼家为善本。张尔岐《蒿奄》中有自序一篇称尚有《吴氏仪礼考注订误》1卷,《四库全书》着录《仪礼郑注句读》时没有收录。版本有乾隆八年(1743)高氏刊本,藏于人民大学图书馆;乾隆八年(1743)和衷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荟要》本;1957年上海书局出版《十三经注疏》本。
礼经会元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文康。《礼经会元》以概括《周礼》而立论,共一百篇。除第一篇总序泛论《礼经》、第二篇驳汉儒之失、第一百篇补《冬官》之佚外,其发挥经义实为九十七篇。其中《朝仪》、《宫卫》、《王畿》、《祭乐》、《明堂》、《分星》六篇,各附以图,由于刊本错乱,“祭乐”后所附之图,实为“乐舞”之图,“祭乐”之图移于前幅。《礼经会元》体例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略同,议论多互相矛盾,从内容上看,《太平经国》所论庞杂,《礼经会元》则无此疵。叶时受当时疑古风影响,极力驳贬前儒而立己说,如“注疏”一篇,认为刘歆诬《周礼》,基本承先儒旧论;“补亡”一篇,认为《冬官》散见五官,与俞庭椿《周礼复古编》观点相同;至于认为河间献王以《考工记》补《冬官》是多余的,汉武帝不信《周礼》,由此一篇,则无根据;又驳难郑玄所注深害《周礼》,诋其不该用纬书注《周礼》以及用《国语》注“分野”等,则过于偏颇。其必欲复封建、井田、肉刑则显与时事不合。然总体而论,叶时的《礼经会元》对《周礼》概括基本准确,较为可取,《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大旨醇正,多能阐发体国经野之深意”,是后世研究者研究《周礼》的一部有价值参考书。《礼经会元》版本有:元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明嘉靖萧梅林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元至正杭州路儒学刊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元至正藤花榭刊本;汪氏丛刊本;陆有元刊本;明初黑口本;陆子全书本;明复刊元至正本;洞庭席氏刊本;清许元准刊本;乾隆桐柏山房刻本;乾隆间写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春秋师说
三卷。元赵汸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泽谓”,概是黄泽之作,故题曰“师说”。元代《春秋》学,以黄泽和赵汸最有成就。据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载黄泽说《春秋》之书,有《元年春王正月辨》、《笔削本旨》、《诸侯取女立子通考》、《鲁隐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作丘甲辨》、《春秋指要》。赵汸本黄泽之意,以类分为十一篇,其门人金居敬又集黄泽《思古十吟》与吴澄之序及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附录于后。据赵汸所云,黄泽论《春秋》学以《左传》和杜预《集解》为主。黄泽《春秋》学之着作已不可考,其说则赖此书以行。其论《春秋》述作本旨云:“《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其论鲁史策书遗法云:“鲁史《春秋》有例,夫子《春秋》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也。……《春秋》凡例本周公之遗法……说《春秋》必须兼考史家记载之法,不可专据经文也。”其论三传得失云:“孔子作《春秋》以授史官及高第,在史官者则丘明作《传》:在高第者则一再传而为公羊高、穀梁赤。在史官者则得实之情实而义理间有讹;在高第者则不见事实而往往以意臆度,若其义理则间有可观,而事则多讹矣。酌而论之,则事实而理讹,后人犹有所依据以求经旨,是经本无所损也;事讹而义理间有可观,则虽说得大公至正,于经实少所益,是经虽存而实亡也,况未必大公正正乎。使非《左氏》事实尚存,则《春秋》不可晓关。”其论《左传》之文体云:“《左氏》乃是春秋时文字(指文体),或以为成国时文字者(按,朱熹有此说),非也。今考其文自成一家,真春秋时文字。战国文字粗豪,贾谊、司马迁尚有余习,而《公羊》、《穀梁》则正是战国文字耳。《左氏》固是后出,然文字丰润,颇带华艳,汉初亦所不尚。至刘歆始好之,其列于学官最后,太抵其文字近《礼记》而最繁富者。”现存元至正二十四年休宁商山义塾刻、明弘治六年高忠重修本、元刻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伤寒兼证析义
清·张倬撰。成书于1665年。全书3. 3万字。 书凡1卷。该书不以六经分篇, 而专以伤寒兼杂病立论。其将伤寒常见兼证 如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素患咳嗽、宿病咽干 闭塞、头风、心腹诸痛、亡血家、多汗家、积聚动气、疝证、淋浊、泻利、 胎产等, 分作17大类, 以问答形式, 而发明之。尤对各兼证之病因、病理、 证候、治法、鉴别等作了详尽阐释。案《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 止言六 经兼证而不及杂病, 医家不明兼证之意, 往往脉证参差之际, 或顾此失彼, 或治此而妨彼, 为害颇深。张倬于此一一剖析, 使治病者, 不拘于一隅, 不惑于多岐, 亦可谓有功于伤寒矣。另书末所附十二经、奇经八脉、五运 六气、方宜诸源之论, 于伤寒学说研究亦具参考价值。本书不足之处在于 “其所用方药, 亦多偏僻, 恐难取正也” (汪琥语)。此书有清·金阊书业堂 刻本、《四库全书》本, 《伤寒大成五种》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及《张 氏医通》诸种本。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六年丁 未(1667) 金阊书业堂刻本;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藏有 清·康熙间刻本; 北京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