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

立春以前

现代散文集。周作人著。上海太平书局1945年8月初版。收作者1944年1月至1945年1月所写散文33篇。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写文章虽说是聊以消遣,但意思却无不是真诚的”,“对于中国却是多少总有益的吧”。在《男人与女人》、《女人的禁忌》等文中,对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礼教以及对吸毒、嫖妓、赌博等腐败社会现象进行针砭批判。《雨的感想》是篇风物小品,作者用水墨画般的淡雅拙朴的笔致,为人们勾勒出一幅浙东水乡的秋雨泛舟图,再现了田园诗般的恬淡意境,是周作人后期闲适小品中罕见的佳作。在《文坛之外》中,作者概述了他自己几十年来写文章的态度。《明治文学的追忆》一文记述了作者涉猎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文学及受其影响的情况。《十堂笔谈》这组文章是对青年谈学习的,涉及汉字、国文、外语、国史、博物、医学、佛经、风土志等方面。书中还收有24首作于1937年11月至1943年10月的《苦茶庵打油诗》和《〈风雨后谈〉序》等8篇题跋。

瓜豆集

现代散文集。周作人著。上海宇宙风社1937年3月初版。收作者1936年下半年所写的散文33篇。周作人在《题记》中说:“这三十篇小文重阅一过,自己不禁叹息道,太积极了!圣像破坏与中庸夹在一起”。《家之上下四旁》一文批评了中国的家庭关系及封建伦理中的孝道。《谈日本文化书》、《怀东京》、《东京的书店》等文叙写对东京的怀念,认为“要研究、理解或谈日本的文化,其目的不外是想去找出日本民族代表的贤哲来,听听同为人类为东洋人的悲哀,却把那些英雄搁在一旁,无论这是怎样地可怨恨或轻蔑”。《关于鲁迅》、《关于鲁迅之二》等文,介绍了鲁迅早期的情况,特别推重他“不求闻达”、“勤苦作事”的精神和“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的观察”以及“寄悲愤绝望于幽默”的创作特点。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周作人谈到了他创作思想上的深刻矛盾,“平淡,这是我所最缺少的”,“我所有的只有焦躁,这说得好听一点是积极,但其不能写成好文章来反正总是一样”。

号声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复旦书店1928年12月15日初版。收《序》1篇,《车中》、《鬼影》、《“司令”》、《买木柴之一日》、《海浴之后》、《读“易”》、《沉船》、《号声》、《纳尔逊之一课》等短篇小说9篇。首篇《车中》描写3个知识分子,带着各自的忧郁、苦闷和彷徨的心境,在乘车途中“热心辩论着”“改造国家社会的问题”。意外的撞车事故,打破了他们的梦幻,3个人更深地陷入了烦闷、不幸和失望之中。《沉船》中的刘二曾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会一点小手艺,由于天灾人祸,无法维持一家人的起码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带着妻儿去“闯”关东。一家人乘上日本小火轮,半途遇上了风浪,由于轮船超载,刘二曾一家随同400多难民一起“沉船”丧生。作者曾经谈到“我写那些文字期间,自己的心绪沉郁苦闷也为前此所未有”,因此“与民国十年左右的空想的作品相比虽然是感伤,我却已经切实地尝试到人间的苦味了”(《号声·自序二》)。

知堂乙酉文编

《知堂乙酉文编》收入周作人文章十八篇(包括题记),多作于四十年代末。其中有知堂一向喜谈的历史、风俗、名物一类,淹通广博,立意深远,从容而谈中给人以启示,如《孔融的故事》《关于竹枝词》《北京的风俗诗》等;也有正经文章如《道义之事功化》,延续《《药堂杂文》以来的思想探讨;《日本管窥之四》《日本之再认识》则为其日本研究画上句点;另有《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狱》《红楼内外》一类回忆之作,平实真切,不落空言,开《知堂回想录》之先声。

平凡的死

现代短篇小说集。滕固著。上海金屋书店1928年3月初版。内收《自记》1篇,《旧笔尖与新笔尖》、《平凡的死》、《眼泪》、《下层工作》、《离家》、《为小小者》等短篇小说6篇。其中《旧笔尖与新笔尖》叙述“我”离家去日本东京,后又返回上海的“将近一个月的流浪生涯”。作品用日记体形式,记下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旅途的见闻,反映了当时日本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悲哀心理。《平凡的死》写中学同学“江北学究”,是“我们朋友中唯一的趣人”,他有“神奇不测的智略”,但在学生时代被校方除名,工作又屡屡不顺心,最后“到一家报馆里当校对员”,收入微薄,终于在一个隆冬的晚上,喝醉了酒,冻死在“校对室里”。本集小说写出了下层人民的不幸命运和青年知识分子的不安灵魂。作者在《自记》中说:“这集的命名,虽则其中有 一篇叫做《平凡的死》,全集的习作,没一篇不是已死的东西,而且是平凡的死”。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3月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内收《三个》、《荒村》、《无题》、《黄霉天》、《张先生》、《爱》等短篇小说6篇,附录1篇:《鲁迅先生是没有死的》。这些小说或反映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或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三个》描写三个面食店学徒的辛酸生活。《荒村》反映“一二八”抗战以后上海人民遭受的苦难。老太太的儿媳被日本兵强奸致死,儿子又被打伤。她渴望抗战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但形势日益恶化,老太太终于也愤怒地走上了斗争的道路。《无题》描写教会学校混乱的秩序,施校长、柯牧师等自私卑劣的行径,讽刺了宗教的虚伪。《黄霉天》描写知识分子卖文为生的惨淡生活。主人公子诚才思敏捷,但被婚姻和家庭所累,逐渐从一个“自由的工作者”变成了一个“旧式的丈夫”。他讨厌小市民的沉闷生活,但又无力摆脱这种生活。作品表现了都市知识分子的追求和痛苦。《张先生》讽刺了律师张先生酸腐、无聊、自作多情的举止。《爱》描写职员李焕章爱上了年轻寡妇玉怀,他的母亲信奉“寡妇进房,家败人亡”的信条,坚决反对,并对玉怀百般刁难。李焕章反复劝说、调停无效。玉怀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离开了李焕章。作品谴责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对爱情自主的压制。附录《鲁迅先生是没有死的》是一篇哀悼鲁迅先生的散文,追述了鲁迅先生的亲切教诲,表达了对这位“不屈不挠的伟大战士”的崇敬心情。

北磵集

诗文集。南宋释居简撰。10卷。一本20卷。居简字敬叟,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住净慈光孝寺。因久寓北,故以名集。其集原诗、文各为一编单行,文10卷,诗9集。文集原附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二集宋刊本曾存于日本,尚完帙,文集后题“崔尚书宅刊梓”。日本又存宋刊《北磵外集》,不分卷,载有关赞颂题跋等,末附僧大观撰行述。此外,日本有五山刊本,合文集、诗集、外集为20卷,系据崔尚书宅本翻刻。国内涵芬楼曾藏宋刊残本,阙九、十两卷。《四库全书》据旧抄本著录,仅文集10卷。居简诗文清新俊拔,张序称其文与唐圭峰禅诗相伯仲,诗则在参寥、觉范之上。又精于鉴别,集中书画碑版题跋多中肯之语,其中《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注明方圆叟即世所谓“济颠”者,尤可资考证。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初版。本书经始于1937年,记于三种刻本字里行间,自谓“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瘁”。整理者屡经抄录,方成清本。采用清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以宋代董棻刻本(日本影印本)、明代袁重雕本等对校。笺疏列于原文每条之后。内容极为广泛,主要注重考案史实。对原作及南朝梁刘孝标《注》涉及的人物事迹,一一寻检史籍,考核异同;原书不备者,略为增补,以广异闻;事乖情理者,则加评论,以明是非。于《晋书》亦多有驳正。书末附《常见人名异称表》、《人名索引》、《引书索引》。

且介亭杂文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三闲书屋1937年7月出版。收1934年的杂文三十篇。其中有《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重要文章。文集中有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府正采用“王道”与“霸道”两种“新药”来镇压革命群众;有的向全世界揭露了国民党当局摧残进步文化的罪行;有的歌颂了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指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有的提出了无产阶级要批判继承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观点。文集取名“且介亭”即上海半租界中的亭子间之意,显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时代眉目”。

淞隐漫录

笔记小说。又名《后聊斋志异图说》、《绘图后聊斋志异》。清王韬(1828—1897)撰。十二卷。韬有《王弢园尺牍》已著录。是书为作者晚年所作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淞隐漫录》的体裁和题材都仿照蒲松龄《聊斋志异》,但取材范围较《聊斋志异》广,包括多篇关于日本艺妓(《记日本女子阿传事》、《柳桥艳迹》、《《桥北十七名花谱》、《东瀛才女》)和欧洲美女(《媚丽小传》)的故事。《淞隐漫录》是王韬“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歌可愕之事,聊记十一,或触前尘,或发旧恨...时与泪痕狼藉相间。”

火车集

短篇小说集。老舍著。桂林上海杂志公司1939年8月初版。收短篇小说9篇。其中《“火”车》描写一列客车因军人强带的鞭炮起火而造成60余人死亡的惨剧;《我这一辈子》描写“我”从当裱糊匠到当巡警、巡长、缉私队长的经历和所见的人间不平;《杀狗》描写日本侵略者为一条狗被杀而到处捕人、杀人和老武师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的故事;《东西》描写留日学生鹿书香和留英学生郝鸣凤合作为日本侵略者效命的丑态;《浴奴》描写一个妇女为在前线牺牲的丈夫复仇而杀死日本人的故事;《人同此心》描写不愿当亡国奴的王文义等3个大学生留在城中打击敌人,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一封家信》描写范先生在北平沦陷后外出谋事,天天盼望家信,但收到家信后却被敌机炸死。另外2篇是《兔》和《一块猪肝》。

译文序跋集

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卷。本书收集了鲁迅为自己翻译的和与别人合译的各书的序跋,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上发表时所写的“译者附记”等,共115篇。还有3篇序已被鲁迅编入它集,本书未再收入。这些序跋过去见于单行本,没有单独结集。鲁迅从青年时代即开始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直至1936年抱病译出的《死魂灵》第二部,一生中翻译了大量外国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约计300万字,单行本即近30本。鲁迅译介外国文学是为了“移植性情,改造社会”。(《〈域外小说集〉序》)是要借外国的进步文学唤醒民众的觉悟,改造国民性,振兴中华民族。为此,他在译介时写了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文字。鲁迅译介过的外国作家共有21个国家的166人。其中最多的是俄国—苏联,大约占翻译量的一半,其次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序跋既是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必要材料,也是研究现代文学的史料。对于研究鲁迅如何借鉴外国文学,吸收世界文化,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龙筋凤髓判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 《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张鷟小时,曾梦见一只紫文的大鸟落在庭院中,他父亲说这是只鷟鸟,将来一定以文章闻名于朝庭,于是起名叫张鷟。当时,人们称赞他的文词象青铜钱,万选万中,所以号为青钱学士。其文较浮艳,少理致,当时较流行,因此,日本使者来唐,也都用金帛购买他的文字。著有《朝野佥戴》三十卷及本书,并行于世。本书为判牍文字,用骈俪文,为供当时选人取备程试之用,亦可考见唐时律令公式。原本附有注文,为明代刘允鹏所辑,注文较为详尽。刘允鹏本名继先,武定(今云南省武定县)人。曾著有《续事类赋》,今已失传。《龙筋凤髓判》有明万历刊本、《湖海楼丛书》 本、《四库全书》 本。

氏族大全

全称《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概括叙述。采其中三四字为标题。姓末多附之以女德婚姻一门。但其中著述考据有许多不精确的地方。由于采取广博,因此有的人物史传未取,却见于此书。可以作为学者的旁证。有元刊本,或作十卷本。明刊二十八卷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元和五年活字本十卷。

清平山堂话本

明世宗嘉靖年间短篇小说集。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话本选集。原名为《六十家小说》。洪楩编集,因清平山堂原本是作者的斋名,又书版中多镌有“清平山堂”字样,后马廉在出版影印本时,始冠以《清平山堂话本》之名。《清平山堂话本》共编为六集,名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每集各分上下卷,每卷五篇,每篇演一故事,共六十篇,今存二十九篇,为日本内阁文库库藏十五篇,马廉发现之《雨窗》、《欹枕》二集残本十二篇;阿英发现之翡翠轩和梅杏争春残本二篇。《清平山堂话本》是宋元时期说话艺人表演时的“底本”,内容以宋元话本为主,是话本中的“小话”(相对于讲历史故事的“平话”而言),但也有少数文言作品。其内容或是描写市民的婚姻恋爱生活,或描写新兴商人的经商活动,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封建社会城市生活的面貌和状况,反映出市民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其优秀篇章为《快嘴李翠莲记》,以喜剧的形式塑造出一个聪明伶俐、快人快语、不守封建礼法、不为传统所容的青年妇女形象。另一篇《张子房慕道记》把揭露目标直接指向封建最高统治者,也是一篇比较好的作品。由于作品未经过文人加工润饰,其艺术上略显粗糙,但多数作品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本书在话本小说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作品为冯梦龙修改编集收入“三言”。

天台山记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6—820)游天台山的游记。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台山佛道两教兴起的历史情况。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此山修寺说法、开创宗派以及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吕洞宾在此山隐居修炼等情况。约成书于唐元和年间,曾有写本流行。近世有《古逸丛书》本。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郑开阳杂著

地理杂志。明郑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筹海图编》已著录。郑氏曾自编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为一帙。即为该书。分《万里海防图论》 二卷、 《江防图考》一卷、 《日本图纂》一卷、 《朝鲜图说》一卷、 《安南图说》一卷、 《琉球图说》一卷、 《海防一览图》一卷、 《海运全图》一卷、 《黄河图议》一卷、 《苏松浮粮议》一卷。其《海防一览图》即《万里海防图》之初稿,因详略有别,故两存之。此书惟缺若曾《江南经略》一书。全书文图总约十四万余字。为若曾襄赞胡宗宪平倭时所著。其江防、海防等资料皆为其目击。日本诸考亦皆咨访考究得其实际。其中最有价值者为《万里海防图论》,图文并茂。图分广东沿海图十幅,并广东要害论、南澳守御论七篇;福建沿海图九幅,并福洋要害论等五篇;浙江沿海图二十一幅,并浙洋守御论三篇;直隶(今江苏)沿海图八幅,并苏松海论四篇;山东沿海图十八幅,并山东预备论等四篇;辽东沿海图五幅,并辽东军饷论二篇。 《江防图说》上起四川的岷山,东至大海。并附《江源考》和《江防考》二篇。日本、朝鲜、安南(今越南)等诸图说,对研究上述诸国历史地理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天经或问前集

清游艺撰。艺字子六,号岱峰,福建建宁人。约在康熙年间,为解答有关天文、气象、地理等问题,参阅古今中外有关著作百余种,写成此书。分前、后二集。共述七十二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解释自然变化的一些道理,其中对风、雨、云、雷、电、露、霜、雾、虹等现象论述清晰,为介绍西方气象科学知识的早期著作之一。有书林大集堂刊本、《四库全书》本,及日本享保年间抄本。

蒲犁厅乡土志

江文波修。蒲犁,原称色勒库 尔,即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志系奉饬编辑之小 学教材,成书于清光绪末。列14目,约2000余字,概述该 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所载民族、户口、物产、 商务,对研究该地民族史、经济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 绪三十三年(1907)稿本、抄本,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辑《新 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打印本,1976年新疆图书馆重印本, 1986年日本《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本。

1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