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于以游法华诗索和复次原韵纪游

佳日当春秋,酒兵逞潜伏。来自馀不溪,劝我双瑞竹。摩空尽廓廖,树地誇敏速。下笔涌泉思,寻胜追风足。高会下菰城,良朋快遐瞩。遥指法华山,秀色朗心目。太湖吞万顷,渺泛太仓粟。乍系蓼岸舟,齐跻石斗谷。门前柳荫深,涧底刍薪束。琼宫木犀香,天半飘馀馥。拾级兴愈浓,枕石云时簇。何人诵贝经,万卷齐梁录。欲结清净缘,岁月流不复。泉下不坏身,人拜道旁肃。吐莲随处春,逐利此身促。相与陟山头,山在弁山麓。湖近植菰蒲,沙平搏雁鹜。苍翠浮洞庭,半面神接续。傍水几人家,安居知聚族。伟哉东坡游,言语妙歌曲。全湖易酩酊,设想超凡俗。翩翩于思君,追步苏玉局。故乡好湖山,不必渴思蜀。同游载酒归,此理胸烂熟。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杜顺之‘法界观门’,题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杜书为‘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妄尽还源’意为妄尽心澄,还复清净圆明之自性、本源,即约观成之利益而立名者。此观为圆教之绝对观门。然关于作者,古来有异论,或谓杜顺所作,或疑其真伪,或谓寄显门。本书之大纲准大乘起信论之所明,增数约立六门,又于其六门中别开总为二十一门。本书之注释本有多种,如晋水净源‘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湛睿‘华严妄尽还源观纂释’五卷等。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茗住兹三日清苦之味颇未沾唇既归作三十韵以自解兼呈社中诸友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夐乎惠麓流,名下无虚士。金沙与于潜,实难为娣姒。顾阳针芒如,他山麦颗比。斫射联吉祥,碧叶光薿薿。唐贡接真珠,绿丛秀蕊蕊。串膏浪有名,生膏久亡矣。当时境会亭,今也生荆杞。对景访遗踪,险峻屡曾履。事须身所亲,趣在工夫里。正法陆生经,傍参诸野史。竹炉与箬筐,相随无远迩。穷源汲水清,篝火烹旗紫。应手倾入壶,蟹眼若浮蚁。甘腴胜醍醐,芳香夺兰芷。杯面铺白花,盏底绝纤滓。醉目闭即舒,倦体卧还起。诗腑常焦枯,七碗犹未已。同好唯两僧,合志只三子。争新与斗奇,各尽胸中技。遂结夙世缘,任彼老饕訾。寻真到华阳,岂以口腹恃。款食颇精丰,供饮何率尔。漫呼出厨间,熟汤差可拟。噤呷润渴喉,敢将唇大哆。吾社适闻之,笑我应见齿。明年再往兹,裹茗置行李。

诗答致政范侍郎致政内翰侍郎荣过郊居少驻轩驭兼留诗咏俯贲丘樊辄次元韵

郊居诚敝陋,平地见伊光。适值华轩过,仍当煦景长。幸能留憩止,岂敢谓高凉。绿筱缘荒径,青萝补坏墙。劝耕周厥土,问稼保斯箱。处择仁为里,归寻醉作乡。老怀从放达,宴坐绝稀望。后躅承相顾,交情孰可方。清吟委珠玉,雅奏协宫商。似震惊群蛰,如牷荐大房。畏涂逢善友,酷暑得寒浆。三复劳钻仰,词雄韵更强。

高阳台 上巳日紫帆同次香、敦甫江岸踏青,赋此调寄余古欢阁,即用原韵答之

寺顶鹃红,湖唇鸭绿,惊心此日重三。瘴国山多,层层裹碧如蚕。十年几赋燕台句,早箫街别味慵谙。怎春深、惯试离悰,水北花南。柔波照影词仙六,正蘋香夹坐,松吹分谈。有个愁人,鹦林扫地差堪。自怜不为听钟到,把禅天风信来探。两边情、鸥雨跳沙,蜑月飞岚。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依然旧影张三。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悄随他、万里游丝,飏到宣南。落花风里侬先瘦,只听鹂欲醉,对燕疑谈。细雨吹红,小桃可是能堪。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蓦惊心、人在高楼,瘴碧遮岚。

图民录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折狱、非佞折狱、慎用三木、不用刑求、不躬坐狱讼、判讼误当考正、体恤狱囚、赈饥之法、通融平粜之法等多目。

春秋阙如编

八卷,清焦袁熹著。其书仅及成公八年而止,为未成之书。前有其孙焦钟璜跋。其论无骇书名,若后世帝室之胄不系以姓,非贬而去之;论书螟为虫伤苗稼,即当留意补救,不以此一事便为恶,所论皆能酌情理之平,洗孙复以来之曲说。末附读《春秋》数条,论即位或书或不书,四时或备或不备,有史所本无,有传写脱佚,非圣人增减于其间,足破穿凿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近代说《春秋》者,当以此书为最。虽编辑未终,而义例已备,于经学深为有裨。”收入《四库全书》。

填词浅说

清谢元淮著。是书兼论词曲,而以词为主;论词又以词之声律为主。前人谓“词别是一家”,而谢元淮亦力主“守定词场疆界”。他说:“词之为体,上不可入诗,下不可入曲。要于诗与曲之间,自成一境。守定词场疆界,方称本色当行。至其宫调、格律、平仄、阴阳,尤当逐一讲求,以期完美。”作者还主张守律而不拘于律。鉴于时人填词不顾词律,作者着重论述了词的声律问题。他认为填词家应当遵用沈去矜词韵,不必旁及曲韵。填词除注重使用专为歌词而设的十七宫调外,还要严守四声,区分阴阳。“盖平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反,入声逼侧而调难自转。”倘用乖其法,则不易歌唱。因“词曲既播管弦,必高下抑扬,参差相错,引如贯珠,而后可入律吕。”这样,便可做到字字精切,声声轻圆,声文并茂。但作者又反对拘泥死法,主张“词禁诸条,亦须活着”。因为四声平仄呼吸阴阳,均有自然之妙。“大略阴平宜搭上声、阳平宜搭去声,不必拘泥死法”,此论极是。此外,作者还论述了南北声音之不同。他说:“以辞而论,南多艳婉.北杂羌戎。以声而论,南主清丽柔远,北主劲激沉雄。”各具特色。

此木轩四书说

清焦袁熹撰。共九卷。其中《大学》《中庸》一卷,《论语》六卷,《孟子》二卷。系作者读四书的随录笔记。《凡例》言: 该书的十分之六是焦袁熹手定,十分之四,由其子以敬、以恕等掇拾残稿补缀而成。作者先有《此木轩经说》之作,因此该书内容与《经说》偶有重复。自明以来,讲四书者多为时文而设,该书则独能深求于学问,疏理较简明,引据亦较准确。大旨以程朱是奉。推崇孔子,在《孟子以予观于夫子》一节中认为:“尧舜可一时而二,孔子不可一时而二也,所谓贤于尧舜远者,即此可以观之矣。”孔子不特春秋之世不容有二而已,从是已后,更数千岁,六经、四子书苟未澌灭,亦不得生如孔子其人,盍犹一刹不容有二佛也。”书中尚有强解古义之处。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刊本、乾隆九年(1744年)刊本、书三味斋丛书本等。

兰言述略

四卷。清袁世俊撰,卷首为“艺兰总说”。内分花晶、花性、种类,培养、名贵、杂说,纪事等项,记述兰花的品名,技艺和事典。其中纪事项下,记载道光后植兰名家事迹,情况尤详,为其他记兰之书所不及。世俊字忆江,江苏苏州人。据文献记载和调查访问资料于光绪二年(1876)成书。有光绪二年刻本,光绪二十三年袁仲蔚重刻本。

卧雪诗话

诗话著作。清袁嘉穀撰。袁嘉穀,字树圃,一作树五,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同年中经济特科第一名,历官翰林院编修、浙江提学使。有《卧雪堂诗草》。《卧雪诗话》四卷,以论评及辑存近人诗为旨。袁嘉穀通声韵学,故论诗颇看重声调谱一类的著作:“自秋谷《声调谱》、阮亭《平仄定体》出,古诗音韵日严。覃溪三谱续出,海内宗之,几以为不奉其书,不可为诗。”他进而归结诸书为“音节三要”:“一曰三平三仄,谓逆数每句第三字须与句末之字平仄相同;二曰忌四平五平连同,防板防滞,仄声有上去入之分,虽四、五可以间用;三曰上句末字四声并用押,仄韵诗上句末字尤不得多用平声。三者既备,古调谐矣。”此说化繁为简,颇易于初学。袁嘉穀论音韵多从大处著议,如谓隋初陆法言等人讨论语音之举为“中国历史上读音统一之第一大会”;谓唐兴试律,始变古诗之四声并用为平仄两对,致失古宕之妙。作者为滇人,故此书论滇诗亦颇具系统,不仅广录滇人诗,记滇地胜迹之涉诗者,而且推定杨石淙为“滇诗第一人”,杨石淙、苍雪、钱南园、朱丹木为“滇南四家”,苍雪、担当、湛福为“滇中释子三大宗”,识见似较《滇南草堂诗话》等滇地诗话为优。有云南崇文印书馆代印本。

篆刻十三略

篆刻论著。清袁三俊著。袁三俊,字籲尊,号抱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童时好篆刻。治印师秦汉。作者针对清初印坛在印学上的一些弊病,如傲漫、轻浮、呆板等,从正面立论分成:“学古、结构、章法、满、纵横、苍、光、沉着、停匀、灵动、写意、天趣、雅”13则,故名。文章从“学古”开始,以“雅”结束,别有作者的用意,即强调“学古”为基础,“广搜博览,自有会心”。“雅”则是“胸饶卷轴、遗外势利”,乃是艺术求得高深造诣的关键。全部言之有物,语简意赅。如论沉着云:“沉着者,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朴实浑穆,端凝持重,是其要归也。文之雄深雅健,诗之遒炼顿挫,字之古劲端楷,皆沉着为之。图章至此,方得精神”。此说皆为心得之言,颇有精义。此篇曾收入《后知不足斋从书》、《篆学丛书》、《历代印学论文选》。

养生三要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辑。一卷。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医学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外科以及养生尤为擅长。约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书中记有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则。辑录《内经》、《庄子》、《抱扑子》、《千金方》、《本草纲目》、《医门法津》、《褚氏遗书》、《冷庐医话》等历代医著二十余种,以及葛洪、李时珍、张景岳、李东垣、张子和、徐大椿、喻嘉言等近三十位医家的有关论述。论述养生之法,介绍煎药、服药、禁忌等常识,强调医生应如何工作与学习等。内容丰富,可称集清以前养生之大成。有一九一九年镇江润德堂木刻本,一九二二年袁氏家刊本。

优婆夷志

佛教史书。清圆信校订,郭凝之汇编。一卷。撰述时间不详。是一部辑录唐宋时期在家奉佛妇女事迹的著作。以人名为标题,共收庞行婆、灵照女、转藏婆、一掌婆、无语婆、郑十三娘、平田嫂、秦国夫人、沈道婆等三十人的事迹。其中在二十五人事迹后注有评唱拈颂。资料主要采自宋代灯录及后世禅人的拈颂评唱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医方简义

医方著作。六卷。清·王清源撰于1883年。馥原字清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举业不成而志于医。博览群书,潜心研讨,名著绍兴,尤善妇科。认为妇科尤难得其精蕴,有内伤而未能明悉,有隐疾而不可详言。故搜集诸家医论方书,结合自己数十年之经验,据以简驭繁之理,集得心应手之方,汇编成帙。全书约五万三千字。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取意简者不烦,义者得时之宜而名。本书采集各家医论方书,结合作者临证经验编辑而成。卷一四诊、经脉;卷二~六为时病、杂病、妇产科疾病证治,阐述病因、病症及治法,较为细致全面。现有初刻本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正经

《正经》,初名《巾经纂》。作者宋宗元,字鲁儒,号悫庭(一号光少,又号梅花铁石主人),清代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享年七十岁。《正经》涉及了从初步仕途应具备的社会人生积累,到图谋进取时的筹划设计,从辨奸识恶的眼力到日常事务中的气度,从为政技巧、理乱用兵、识人用人,到言辞应对、理财断案、平忿息怨,从诡智奇谋的周密考量、到防范奸小的暗算猜忌,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从容叙说,强调个人身心修养以统揽处世方略。

圆明青䭀饭,光润碧霞浆。浴殿晴秋倘中谢,残英犹可醉琼杯。

赠林倅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烜赫斗横天。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沙阳之政宽而明,吏不忍欺民不玩。双飞凫舄造皇州,三台八座俱挽留。辞荣避宠姑别驾,恬退高节前无俦。千里提封勤赞理,恕以待人严律己。一轮秋月照无私,百尺春潭清见底。须知作善天降祥,俾耆而艾寿而臧。萱闱朱颜映苍鬓,诜诜兰玉如鸾翔。匪伊丹诏日边至,策足乌台陟端揆。年年衮绣舞莱衣,瑶池屡献蟠桃瑞。

题竹斋指南诗

元量清标酷似僧,诗情书意两相承。于今自有高人处,不尚空窗尚巽升。

乌夜啼八首 其六

园馆青林翠樾,衣巾细葛轻纨。好风吹散霏微雨,沙路喜新乾。小燕双飞水际,流莺百啭林端。投壶声断弹棋罢,闲展道书看。

1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