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客话

笔记。清阮葵生作。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前写成。原有三十卷,王锡祺印本为二十二卷,旧时通行本系节本,仅十二卷。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史地、学术思想、科学工艺、文学艺术以及花木鸟兽、饮食起居等。对清初典章制度、入关前后建置、当代人物言行以及有关西北、东北史地交通等均有记载。其中记叙清初的典章制度和清入关前后的建置等情况,有一定史料价值。有乾隆间戴璐木活字本, 《清代笔记丛刊》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铅印本。

绛帖平

六卷。书论。宋代姜夔著。夔(约1155—1221年,或1163—120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续书谱》。此书原二十卷,仅存六卷。前有序,并有清代纪昀等人所作提要。标有总录。提要言“宋之论法帖者米芾、黄长睿以下互有疏密。夔欲折衷其论,故取汉宫廷尉平之义以名其书”。并评是编“考据精博”。所考法帖,乃古人陈迹,几经摹刻,原来笔意已失。撰者认为诸家刊帖,黄长睿鉴赏较精。绛帖是尚书郎潘师旦用官帖私自摹刻的,世称潘驸马帖,又称《潘氏析居》,法帖石分而为二,其后绛州公库得其一,于此补刻余帖,名东库本、为绛帖由来。

春秋随笔

二卷。顾奎光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乃其读《春秋》之心得。不载经文,偶有心得则录之,故名“随笔”。此书长于议论而疏于考证,如其谓“春秋”例从义起,非义从例生;谓“春秋”有达例、有特笔,但应从大处着眼,不能苛细缠绕;又批评说《春秋》既云为贤者讳,又可责贤者备,既曰隐公为摄,又曰桓公为篡,此乃自相矛盾,皆深中《春秋》家迂阔之弊。又如其谓春秋灭国自齐桓始,然齐桓之前已有郑灭虢、桧,晋灭魏、霍之事,失考之甚。又如鲁庄公取哀姜,顾氏谓因其色美;敬嬴因雨而不克葬,《公羊》以为咎征,已是附会,而顾氏乃借以明天道,此皆臆度穿凿之说。如此之类,不胜枚举。现存《敷文阁丛书》本。

尧山堂偶隽

明代诗文评著作。7卷。蒋一葵编。此书录取前人骈偶之文,上自六朝,下及唐宋元,凡制、诰、笺、表、赋、序、启、札各体文章中名隽之句,以及寻常应对俳语,次而录之,并附有记叙议论。《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盖王铚《四六话》之类,然摭拾未广,所采亦不尽工”,所以仅列于“存目”类。本书编者谓“唐世节度观察诸使,辟置僚佐,以至州郡差掾属牒,语皆用四六”,故四六文亦时见于唐诸家文集中。又称“晚唐人士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并举出了若干实例。此书有《碧琳琅馆丛书》本。

平斋词

洪咨夔撰。《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孝慈堂书目》、《宋六十名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毛斧季校本(毛氏以孙抄本校,陆敕先又以一抄本校)、《四库全书》本、俱作《平斋词》一卷。《全宋词》用校汲古阁本增补,录存词44首。

陶山集

诗文别集。 北宋陆佃(1042—1102)撰。十六卷。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之祖。熙宁进士,官授蔡州推官,郓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等,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未几出知亳州。佃少从王安石学经,为政不以新法为是。有集二十卷,原本不传已久,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复辑成是集,厘为十六卷。有诗三卷,收七言古诗、律诗、五言律诗、绝句等二百二十四首;文十三卷,收札子、状、议、表、策、经解、制文、序、跋、记、书等,凡百二十二篇。其文论新法与王安石相左,故虽为师生,而政见相敌。诗以七言律诗见长。《试院夜雨思秦叔仲呈道》:“秋声秋色总无聊,千里相思鬓欲凋。独绕曲廊花院闭,夜深灯火雨萧萧”,有唐人风韵,方回《瀛奎律髓》称其格与胡宿同。其孙陆游诗鸣千古,也学有渊源。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清芬堂丛书》本。另《四库全书》本作十四卷。《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补一篇。

耳新

笔记。明郑仲夔著。八卷。作者自序云为生平经历之所述,“耳涉之而成新,殊不忍其流湮而遁没也,随闻而随笔之。”书中有不少明末史事,如魏忠贤之成败,周顺昌、黄尊素、杨琏之死难等记述,褒贬爱憎亦寓其间,可供治史者参考。还有诸多明末文人的活动以及作品品评,表现其文学批评观点。如卷二“博赡”评刘基《春兴》诗“雄伟悲壮,方之杜少陵《秋兴》,工力悉敌”。“立言”提出:“善为文者”,须“观天之道,类物之情,广稽乎酉藏之秘,冥探炳巧智之渊”。重视作家之品格、学问、知识的全面修养。但书中亦不乏迷信怪诞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为“多及神仙因果,亦《辍耕录》之流亚”。是书据崇祯七年(1634)刻本作者自序“书成行世且久”的说法判断,此前已有初刻行世,并有“邓泰素凡雨为余序”,未见。此后刊刻甚多,较著者有《玉麈新谭》本、《申报馆丛书》本、《说库》本、《古今说部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型世言

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陆人龙著。四十回,每回一篇。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绝大多数篇章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生活,从正史、稗乘可得到佐证。如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歌颂忠臣铁铉、贤士高贤宁、烈女铁氏姊妹。这都实有其人,铁铉、高贤宁在《明史》有传。第二回“千金不易父,一死伸国法”,第九回“避豪恶懦夫远窜,感梦兆孝子逢亲”,都是颂扬孝子的故事,其主人公王世名,见《明史·孝义传》。第二十五回“凶徒失妻失财,善士得妇得货”,则以崇祯元年浙江沿海一带海啸、狂风、暴雨造成特大水灾为题材。海宁县朱安国,趁灾掳箱、搠女子入水,因而失去未婚妻;朱玉舍身救人,而得妻、得财。后几篇小说内容荒诞,但寓意深刻,隐含着作者反阉宦专权的政见。其中还有十几篇公案小说,揭露人间罪恶,针砭现实有独到之处。《型世言》系《幻影》、《三刻拍案惊奇》、《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之祖本。有明末刻本,未见各书目著录。1987年法籍华人陈庆浩教授发现于汉城大学奎章阁,1992年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影印出版。1993年中华书局、四川文艺出版社校点出版。

春秋说

三十卷。洪咨夔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官家居七年。在此期间,他“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以天治人之意,作《春秋说》”。此书之宗旨在阐明《春秋》“奉天命而立人极”,“以天治人”的大义。洪氏认为,《周易》与《春秋》“在鲁皆所以司天人之契”,硬把《易》与《春秋》拉扯在一起。他又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纯粹是《剥》卦之演变,“以齐桓霸天下始末权之,每四十年当一爻,阴愈进则乱愈甚”。其说虽发前人之未发,但其谬亦过前人。洪氏着述,除此书外还有《两汉诏今》、《平斋文集》、《平斋词》等书。此书原无传本,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其经文部分因《永乐大典》未录,则根据其说以推之,加案语附录其正文之后。其中尚缺僖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两部分。现存清洪氏刊本。

赤水元珠

三十卷。明孙一奎撰。又名《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属安徽)人。因父病而立志学医,先师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又研究经典医著及诸大家典籍,勤奋好学,诵读无间,历寒暑三年。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择善而从,历三十余年乃精于医,为人治病,每有良效,名噪当时。著有《医旨续余》、《医案》等书。孙氏治学,反对“徒以方书为捷径”,而重视理论研究,不仅沉酣于《内经》、《难经》之书,精研本草,参阅方书,并结合仲景之后历代名家医著,加以融汇贯通。他认为:“医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仲景不独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阴有余阳不足之论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医旨绪余》)孙氏反对命门、三焦等理论并有独到见解,认为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实由宗气所宗,人的呼吸赖宗气的推动。人身君相之火均为人火,为内火,不能以君相来分属天人,而心为君火,包络、三焦为相火,乃亘古不易之论。在治疗中孙氏“首重明证”,认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之分,且病变多有始同而终异,执法不能执一而无权变。在遣方用药中十分重视对三焦元气的保护,与其三焦、命门理论相印证。此书分七十七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根据《内经》、《难经》等理论,引录文献二百六十五种。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予以论述。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各家治验。如风门中又分伤风、真中风、类中风、痦痱; 寒门中又分中寒、恶寒。大旨以明证为主。其中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明晰。在治疗上重视保护三焦元气,反对滥用寒凉之品。此书中孙氏的学术见解颇为各世医家所重视。唯卷十 “怯损劳瘵”门附 “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非为正道,为全书之瑕疵。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初刻本,民国三年 (1914)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四库全书》 本。

传信适用方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入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载治诸风、治感风中暑、治气疾及心痛、治脾胃、治瘴疟、治痰嗽、治吐逆、治泄泻下痢及补益、治眼目口鼻、治脚气等方药;下卷载治痈疽疮疖,小肠气淋疾,痔漏便血秘涩等疾,治杂病,治妇人众疾,治小儿众疾,治汤火虫蛇所伤、骨鲠竹刺等,解诸毒救危死及诸汤等方药,并附夏子益治奇疾方三十八首。此书所录皆经验之方,信实可用,其中如“八味圆问难”一条,详辨药品产地、制法、用量及品性等,深得制方之旨。此书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亦借鉴了此书内容。书中有些方药流行于今,已成为成药。有《四库全书》影抄宋本,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当归草堂本影印。

游山呈景仁

我禄多龚舍,君年少孔戣。道心闲始见,世路老方知。山水不相厌,风光难豫期。嬉游不可缓,花卉即离披。

归德途中作

小暌东道又经年,指望乡关路一千。春后马蹄莎草晕,晓凉人影麦苗烟。故山云树随天远,长道风车驾梦还。六十日来浑未省,江南荷叶已田田。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一

路直华亭谷,林藏处士家。葵菘浮雨甲,粳秫吐晴葩。埘羽肥堪缚,溪鳞巨易叉。客来留共酌,浊酒不须赊。

南村后杂赋十首

路直华亭谷,林藏处士家。葵菘浮雨甲,粳秫吐晴葩。埘羽肥堪缚,溪鳞巨易叉。客来留共酌,浊酒不须赊。甲第多荒址,茅茨独老翁。杖藜山远近,舟楫泖西东。莫色蒹葭外,秋声络纬中。郊居端不恶,此趣许谁同。槿树成篱落,松脂化茯苓。閒开笼鹤栅,时过狎鸥亭。汗简修书史,持杯阅酒经。尘缨终不缚,何愧草堂灵。谷口兰宜佩,庭前草不薅。番田栽薯蓣,缚架引葡萄。杜甫十分瘦,元龙一世豪。卖书买农具,作业岂辞劳。道陕循墟曲,桥低与岸平。风前松子落,雨后竹姑生。向此得閒趣,自来无宦情。乌巾方竹杖,林下一田更。江海谋生拙,园田引兴长。径分黄菊本,池种白鱼秧。瘗笔营山竁,横琴布石床。俗氛飞不到,一曲水云乡。草径牛羊熟,云林鸟雀驯。九峰三可揽,一室四无邻。世治方为乐,身安岂厌贫。凉风北窗下,未让葛天民。农事年年在,家常顿顿谋。拾樵驱赤脚,舂粟课苍头。屋破何曾补,人生本自浮。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雨社来巢燕,晴衙散蜜蜂。蠹书鱼茧实,透墨麝香浓。幽梦回高枕,新诗入短筇。一经今白首,自怪此生慵。僻壤居偏乐,幽怀老自添。鍊丹温候火,丸药捲风帘。雨过鱼虾美,春来笋蕨甜。长年无一事,治世等黄炎。

洛阳道

洛阳九逵上,罗绮四时春。路傍避骢马,车中看玉人。镇西歌艳曲,临淄逢丽神。欲知双璧价,潘夏正连茵。

送明甫初筮十首 其三

禄米皆前定,分铢不可添。园葵莫争利,邻枣亦伤廉。

题向司户芗林图

宸奎犹作麝烟浮,便舣归航结小楼。何处访求三岛路,径须图画百花洲。黄金殿里鹓鸾梦,白鹭江头草树秋。天上归来辋川住,世间那有此风流。

八月一日丁祀夜作有怀彭文宪公

半夜奎星光烛天,诸生云拥戟门前。閒阶露下听更坐,别院人稀借榻眠。灯乱衣冠松外转,风清丝竹殿中传。西湖故老今何许,分鬯叨陪记往年。

除夕宿东湖黛眉溪舟中感怀

路入东湖晚泊船,客怀难遣夕阳天。浮萍寄迹夔门外,爆竹惊心楚水前。缘岸几家喧腊祭,临江一缆系春烟。故园今夜灯红处,知有相思话绮筵。

1 44 45 46 47 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