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孝经孔氏传
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前的小篆写成。孔安国识读,并为之作传; 又为《孝经》作《古文孝经传》,还著有《论语训解》。该书卷末鲍廷博跋云: 该书由汪翼沧得自日本长崎,乃康熙十一年(1672)刊行。前有太宰纯序,说此书已亡于中夏 (中国),存于日本者颇多。因流传甚久,文字讹谬。纯以数本校雠,且旁采他书所引。其经文与宋人所谓古文亦不全同。唐陆德明曾为《今文孝经》注音,纯因陆氏音例,并为经传注音。但经考证,该书传文虽证以 《论衡》、《经典释文》、《唐会要》所引《孝经》之文,亦颇相合;但浅陋冗漫,不类汉儒释经之本例,也不象唐、宋、元以前人的话语。或是日本得《孝经》之书,有知文义者摭诸书所引孔传,影附为之。盖出自宋、元以后。该书有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林衡辑《佚存丛书》本。
金晶论
金晶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分上、中、下三篇,言内丹之道。其所谓「金晶」者,乃日精月华,亦即铅汞。谓此物只在人身,为人之根本,乃下元正气,又名姹女,亦称玉液。金晶上朝离宫,入于华池,化为津液;下降丹田为血,血传入骨为髓。髓满人壮,髓尽人亡。欲求不老,还精补脑。牢固金晶,勿令走失,依时采捉,以火锻炼,用河车搬载入肾堂,自成大药,号曰七返灵砂,可以延年益命,乃至身超人圣,离凡脱俗。篇末附《金丹大药金晶铅汞龙虎真假歌》十一首。重申前论之意。
先秦诸子系年
又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钱穆著。作者认为过去人们考论诸子年世,不免三病:“各治一家,未能贯通,一也;详其著显,略其晦沉,二也;依据史籍,不加细勘,三也。”(《自序》)于是广采各种资料,上溯孔子生年,下及李斯卒年,对前后二百年间先秦诸子世年及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考辨。称其所用的方法,先考定《史记·六国年表》,对先秦列国世系加以核定,“别为《通表》,明其先后,前史之误,颇有纠正,而后诸子年世,亦若纲在网,条贯秩如矣。”然后对先秦间诸贤、学士,均为之缉逸、征坠、辨伪,并加以排比联络,使其生平出处、师友渊源,一一条贯。再次,考儒墨两学为先秦诸家发端,由此分源别派,使诸家之学交互融洽,旁通曲达,以明学术流变之迹。全书分为四卷:卷一考孔门儒家及相关人物,为先秦学术初盟期,首考孔子生年,终《孔门传经辨》;卷二当儒墨已分,为先秦学术酝酿期,首考墨子生年,终《老子杂辨》;卷三考晋、楚、魏列国诸子,首考商鞅生年,终屈原,为先秦学术之磅礴期;卷四首考齐湣王在位之年,终《诸子攟逸》,为先秦学术之归宿期。共一百六十三篇。后附《先秦诸子系年通表》及《考辨索引》、《书名人名索引》。该书是研究先秦诸子事迹和思想极为重要的参考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初由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出版。1956年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增定本。1985年中华书局据增定本影印。
岁华纪丽
四卷。旧本题唐韩鄂 (生卒年不详)撰。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韩涤。韩鄂即韩涤之曾孙。此书之体例如 《北堂书钞》及 《白氏六帖》。以一年四季节候分门隶事。各编均为骈句。此书,《唐志》、《宋志》都有记载,陈振孙 《书录解题》亦载其名。但久无传本。此本为胡震亨秘册函中所刻。王士祯《居易录》以为是胡震亨伪造。钱曾 《读书敏求记》云:《岁华纪丽》旧抄,卷终缺字数行,又失去末页。后见章邱李中麓藏宋刻本,脱落部分,也如《读书敏求记》所云。可见此书确实为宋本。关于此书尚有些疑点。陈振孙 《书录解题》称其书采经史子传岁时事,类聚而以俪句间之。而此本全为俪句。又《杜阳杂编》为苏鄂所作,苏鄂为唐僖宗光启年进士。《唐摭言》为王定保所作。王定保为唐昭宗光化三年进士。或唐末或已入五代。韩鄂岂能引二人之书。书中引 《四时纂要》一条。据 《唐志》载此书为韩鄂本人所为。韩鄂岂能自引自作。如此等难以定论。
大金国志
南宋人宇文懋昭撰(一说为宋、元间人所辑,伪托宇文懋昭)。41卷:凡纪26卷、开国功臣传1卷、文学翰苑传2卷、杂录3卷、杂载制度7卷、许亢宗行程录1卷。前有进书表,末署端平元年(1234)正月十五日(是月十日金亡)。懋昭生平仅有进书表中谓:“淮西归正人”,“偷生淮浦,窃禄金朝”,其它不详。书中称元朝为“大朝”,称元军为“大军”、称元使为“天使”,从这类措词及有关章节内容分析,卷16至卷26以及文学翰苑传等卷,应为元朝人的续貂之作。似为杂采诸书排比而成,是记载金朝始末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史书,详载金太祖至哀宗九主117年事迹,首尾完具,所载金宋构兵、蒙古启衅、议迁燕京和汴京、册立张邦昌和刘豫、宫阙、职官、舆服、杂色仪制、风俗、宋金誓文等,皆足与他书相参证,间也有可补《金史》等书之缺。文学翰苑传皆录自元好问《中州集》中小传而略加删削,许亢宗行程录则抄自《三朝北盟会编》。是书记事、叙事、称谓、论述多有舛误,如谓经童拜相、监女为妃、元与女真同为靺鞨而别有朦骨(蒙古)等。人物传记亦多阙如。有四库全书、扫叶山房、万有文库等版本,以中华书局1986年校证本最为实用。
帝鉴图说
明张居正撰。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 (今属湖北) 人。明代著名政治家。隆庆时,为首辅,万年初年,神宗年幼,国事均由他主持。是书即为万历元年 (1573),朱翊钧 “初登大宝”,张居正 “采摭前代君人治迹……可劝戒者”,并 “各因事绘图系之” (该书序言) 以备御览的。书中远溯唐虞,下讫汉、唐、宋,共编辑唐尧、虞舜、夏禹、商场、周文武、宣王、汉高、汉文、汉武、汉昭、汉宣、汉成、汉光武、汉明、汉昭烈、唐太宗、唐玄宗、唐肃宗、唐宣宗、唐宪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多位帝王的事迹百余条,内容包括任贤图治、感谏勤政、面斥佞臣、遣归方士、不受贡献、焚香读书、敬爱母教、不喜珠饰、后苑观麦、轸念流民等117条目。其中有一些有关宫廷的资料,可为研究者参考。因是书是给年幼的皇帝专门编写的,因此不但选、撰精心,而且又深入浅出,加上图文并茂,可作为启蒙读物,辨古知今,增长知识。是书前有隆庆六年 (1567) 进疏一篇,说明善为阳为吉,恶为阴为凶,故取尧舜以来善可为法志八十一事 (数用九九),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 (数用六六)。《四库全书》将是书收入《史部·史评类存目》。
武王伐纣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别题《吕望兴周》。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商周朝代更替故事。卷上起自妲己入宫受宠,文王姬昌谏而纣王不听。卷中记纣王无道,与妲己恣意淫乐,并残害百姓,陷害忠良;姬昌被囚羑里,后逃脱归返岐州。卷下记文王访求姜尚,武王在姜尚辅佐下伐纣斩妲己。该书叙述的主要人物事件有一定历史依据,系采掇 《尚书》 中 《牧誓》、《武成》及 《史记》中 《殷本纪》、《周本纪》中若干事迹,加以敷演捏合,真伪掺杂,虚实并行。中间许多神奇怪异故事,皆出虚构,以耸听闻。姜子牙封神故事,首见于此书,为后来小说 《封神演义》所本。思想倾向上,大胆揭露指斥纣王的荒淫无道,歌颂武王伐纣的除暴正义之举,表现了讲史者的进步思想,有一定积极意义。文字粗糙无华,且有行文不连贯之处。亦有宣扬女人误国、封建迷信等不可取之处。是研究宋元话本小说的重要资料。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 《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影印本。单刊的排印本有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81年豫章书社标点排印本。另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 《宋元平话集》本。
开元天宝遗事
五代王仁裕撰。一卷。仁裕字德辇,后周天水(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以文辞知名,历仕晋、汉、周三朝,入蜀官至翰林学士。蜀亡,仁裕至镐京,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皆系社会传闻,列一百四十六个标题,每条少则一、二十字,多则二、三百字,全书约万余字。内容以奇异物品为多,如记事珠、游仙枕、辟寒犀、自暖杯、照病镜、警恶刀、龙皮扇,夜明杖等等,均属不实奇物。记人物事迹,亦多与史实不符,然初具故事情节。有些故事具有史料价值。历来版本流传较多。卷数各异。如《续百川学海丙集》、《历代小史》、《五朝小说》、《唐人说荟》、《说库》 等丛书均题一卷。《顾氏文房小说》、《丛书集成初编》均题二卷。《四库全书》题作四卷。《旧小说》只收二则。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
黄山无媒亦无梯,萧条白昼关荆扉。凌晨端坐漱玉池,阑干苜蓿先生饥。惠然寄我黄庭词,湛然一笑几脱颐。一鹤南翔一不飞,十年一梦今觉非。故山旧隐苍松欹,而今老尽虬龙枝。曾学四老餐紫芝,从讥怀宝而邦迷。尘缘一扫无孑遗,隔縠观月犹依稀。汪洋法海无边涯,萤光讵可窥晨晞。莲花自是生污泥,污泥不染清凉肌。彩云易散碎琉璃,人间四相夭五衰。有为无为俱有为,寿穷尘劫元非迟。湛然醉摇芭蕉卮,蔷薇深蘸书淋漓。白眼一望须弥低,黄山先生耽书痴。退藏不露龙麟姿,对人不耻弊缊衣。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黄菊香离披。门前山色寒参差,不以下体遗葑菲。新诗远寄盘龙螭,胸中满贮夷齐薇。忘机临水狎鸥鹥,燕居申申不愆仪。含光隐秀如文犀,乘闲纶钓垂清漪。躬耕禾黍方离离,须信君子能自卑。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至人终不贪危机,他时天子求埙篪。欲行周礼修周基,先生好应千年期。沙堤行人羡轻肥,凤凰到底凤池栖。太平钧石须君持,苍生未济无言归。
题桃源图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
赠王子和
二年紫塞头,日日思都梁。归来向清淮,白鱼初饱霜。走马脱辔头,搴旗向沙场。不如把蟹螯,攲帽呼酒觞。要听阿燕歌,颓然倚胡床。姮娥一笑粲,韵此九月凉。缅怀去从军,只影天一方。谁令投老梦,犹咤登太行。采采东篱花,其香何扬扬。昭华唤惊鸾,玉支况在傍。自惭老不解,著句说小妆。独知折齿屐,尚可追二王。
郭家洲
携儿上绝岸,微径步蒙密。人稀鸟乌乐,老屋几百室。荒凉郭家洲,篱落映残日。问俗得周旋,应门颇仓卒。兴衰今昔殊,郭姓尚十七。邻里阙盐茗,翁姬仅盥栉。共说频岁歉,平陆江浪没。场圃或潭洞,椽栱行螾蛭。去秋微收尔,樵采取黔突。接耳多乐郊,一去恐两失。吾邦有杜母,抚我不待乞。蠲租桑柘在,休役孙子佚。意使流殍无,宁后仓廥实。官今浔阳来,吏师那容失。书绅拜此赐,知我佐郡绂。古来裨肉食,多自刍荛出。必若穷吏道,孰先究民疾。剥肤快目前,吾固笑无术。
汉宫春 其二 元宵十四夜作,是日立春
暖律初回。又烧灯市井,卖酒楼台。谁将星移万点,月满千街。轻车细马,隘通衢、蹴起香埃。今岁好,土牛作伴,挽留春色同来。不是天公省事,要一时壮观,特地安排。何妨彩楼鼓吹,绮席尊罍。良宵胜景,语邦人、莫惜徘徊。休笑我,痴顽不去,年年烂醉金钗。
芳仪怨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彊。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退尽惊胡尘。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当时千指渡江来,同苦不知身独哀。中原骨肉又零落,寄诗黄鹄何当回。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
谢新胥口监征赵立之
鲁壁峄碑远莫睹,艰哉河汉讯鼗鼓。披荒摸搭不厌多,翻阅端能助稽古。向来四壁风雨秋,谁遣彯缨群玉府。终年肮脏甘谪堕,采采蒿菁不盈筥。岂无蠹简供咀味,竟恨白石费烹煮。有来剥啄契襟期,明诚无乃同而祖。千金凑买不知惜,倾囊要我细摩抚。评书已愧老萧翁,作歌况拟昌黎愈。临池强自学点?,效颦宁容避讥侮。隶画聊从祖逖窥,篆体那与阳冰侣。拜嘉深恐伤廉甚,赠诗想更用心苦。担夫争道大娘舞,精思神悟失寒暑。铦锋未易画锥沙,拱璧暗投等黄土。羊枣共嗜能几何,圆规宁免龃方矩。岷峨之阳一茅宇,门无杂宾况市贾。圆书悔不偕载行,瞻伫崇朝不能俯。遥怜兵火暗跌荡,守护童仆何不武。辱君珍赠补阙亡,金薤龙梭粲可数。我不能舍我灵龟观朵颐,炊烟不动睡味恰与破衲宜。殷盘周鼎愧君古人以相期,瓠壶呺然问字无一奇。试烹苦茗能来与我共商略,功名儿戏可须千字淮西碑。
次韵呈慎思学士
咸韶濩武来何方,铿锵入耳安能忘。阳春兰芷秋菊芳,金门词客青袍郎。昭回下烛光焰长,深山大泽龙蛇苍。浩歌激烈元非狂,正逢圣主开明堂。风烟关塞收旗枪,舞干两阶臣戎羌。喋血拓境谋非臧,边城夜行休赍粮。采诗不复嘲青冈,蛜蝛戢羽戍妇床。移文北斗猿鹤傍,渥洼朱龙两服骧。胥靡版筑罢浚隍,白环楛矢贡篚装。航海万里风帆扬,边圉胆落嗟唇亡。诸蕃入学愿可偿,槐花举子促书囊。成均贡士贤登乡,东门宣诏礼十行。我惭驽骀追骕骦,何敢望回不及商。毛遂未至空连房,赖有墨妙江都王。传模共分此日光,骅骝绿骠两耳黄。想见蹙踏披天香,坐觉暑退秋堂凉。拘挛龌龊漫引觞,门外乌兔双飞翔。悠悠逝川东去央,故山鱼鸟空相望。邓侯意气摩秋霜,朝吟百篇暮千章。骈罗经史贯列庄,落纸但见书吏忙。孔鸾羽仪各效祥,鄙夫不学空面墙。先馈不用惊五浆,乌号要须贲育张。
次韵朱通判严上舍
蜀庄漂泊阖闾城,独向陶朱意气倾。诗写闲情易为好,雨鏖炎暑欲争清。居同蚁穴晴犹闭,归笑鸠巢老未营。久拟投君渠保社,援毫空复可怜生。君家名酒压吴城,肯向时流取次倾。篘玉谁今窥正色,班荆渠定赏真清。双壶问字宁能许,一醉留宾不办营。莫惜驱车饷元亮,须防结袜要王生。万手抄诗遍洛城,老怀可但向来倾。采菱白雪方迭奏,蜚雨晓风相与清。价重欲输和氏璧,令严谁犯伏波营。即今貂尾那容续,更判工夫费此生。子元才望未专城,玉面醪敷且细倾。宠辱尽捐身外事,醺酣聊乐圣之清。分甘亦复怜吾老,饮湿终惭不自营。归去须君传此法,秫田百亩便平生。
历阳十咏 历湖
昔也万家邑,今为无底渊。城郭泯遗迹,人民安得全。吊古一回首,薄暮愁风烟。拯溺不无意,吾生后千年。楚姥昔奔迸,馀生脱沈沦。家禽不忍置,信谓妇人仁。空笼欻变化,千载高嶙峋。可待历湖水,复生桑下尘。孙郎昔鹰扬,曹瞒方虎视。敢忘板筑勤,远挫兵锋锐。俄闻青盖谣,无复金陵气。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狂胡昔凭凌,阔步长淮外。难此百雉城,万甲屯要害。时平一登望,江山互襟带。想像文献公,清风宛如在。龙骧乘上游,锐气吞敌境。风便趋吴京,收功在俄顷。平生负雄图,晚岁方获骋。何必传鼎彝,江山与之永。天门束箭流,北注据牛弩。淩高驻翠华,舟师耀威武。当时侍帷幄,谁复徵往古。虞舜有苗征,端为两阶舞。东西采石矶,山水两清绝。渔舠与商舶,今古几沿越。飘飖翰林主,长笑弄明月。难访物外游,飞云眇天末。文昌西郭居,修竹闭环堵。琴樽不复存,青莲开梵宇。尘纷晦遗像,粉绘才可睹。拜奠愧无言,长哦君乐府。种树临溪流,开亭望城郭。当年孟张辈,载酒来行乐。斯人久埃灭,节物今犹昨。看取不言华,春风自相约。文础护清漪,炯若涵冰玉。澡涤起沈痾,功参灵剂速。荒唐桑氏经,琐碎桐君录。利物本无穷,何须尘简牍。
吴园杂咏十九首 吴园
布夷韩彭诛,国夺名亦陨。芮王独以正,百世荣如近。至今园中草,欲践犹不忍。高阁高入云,俛焉视冈阜。老来更无事,宾至但饮酒。阴功在其乡,更足燕尔后。藐视一籯金,独藏五车书。高堂见古今,其乐亦只且。以此燕子孙,吾谁数陶朱。室虚即生白,惟道在集虚。诗书扫尘迹,仁义外蘧庐。形忘心亦忘,万物同一如。本觉不见觉,大梦非是梦。觉梦梦非觉,其归理则共。兔鱼亦既得,筌蹄自无用。飞檐截山出,碧瓦贴云齐。水静见鱼乐,竹深闻鸟啼。春风花落处,误认武陵溪。男儿厥生时,弧矢射四方。兹礼古所重,叹嗟今已亡。典章可披寻,君试行一乡。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青竹老出蓝,紫竹嫩施粉。乐彼奇节并,岁寒不彫陨。言如拾芥者,设意毋乃近。尘土能污人,譬如衣匪浣。窥临得清旷,其去已大半。不必濯沧浪,神明自还观。时将景共好,物与心相投。旷览尽万物,分明一浮沤。此台无不并,乐只台上游。大池方如矩,小池曲如钩。方奚避污辱,曲不趋公侯。时傍白莲叶,独行青翰舟。枝干上参天,长松不枯槁。朱顶雪衣裳,仙鹤颜色好。主人一千岁,似此松鹤老。徙竹种前林,栽松满幽岛。主人无所忧,不用植萱草。吐纳奚所事,忘忧自难老。秋月如秋水,瑩澈万里流。我欲挹其清,登彼百尺楼。随时有佳趣,不但是中秋。多稼为丰年,观言亦云乐。秋云满原隰,漫不知厚薄。帝力彼焉知,陶然饱耕穫。众人贪徇财,种利不种德。谁如之人心,白首能戒得。以此风里闾,贪竞当自息。岂不有春华,不如秋后香。红紫不禁风,黄花耐雪霜。几时登其亭,采采泛彼觞。众山走蜿蜒,高阁立崔嵬。流水横其前,时有薰风来。聊可解吾愠,敢言阜民财。
琅琊台歌
谁谓客行倦,怀古方悠哉。清风吹逸兴,飞上琅琊台。琅琊台临东海碧,西直嵩高莫霞赤。半厓皎月分会稽,别岫凝云低碣石。天高地回形势雄,越王曾驻旌旗红。九霄宫榭瞰中国,今日辇路无行踪。更有秦皇并汉武,恣意干戈毒天下。岂不豪䧺盖一时,俯仰乾坤亦奚?。偶来观日出,即置黔黎三万家。也复祠四时,万八千里飞龙车。劳民耗国有如此,中夏外夷咸怨唾。柰何二君不觉寤,欲火内烈无垠厓。莫贵於天子六合今巳一,莫寿于仙人更冀长生术。楼船采药泛沧溟,桂馆候神凌太清。纷纷方士有何验,去去童女无归情。几度登临徒骋望,缥缈蓬瀛隔烟浪。银阙珠宫不得游,骊山茂陵那免葬。君不见金人去国泪滂沱,颂德之名石以磨。琅琊台,高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