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昺集

九卷 明刘炳撰。刘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刘炳事迹略见《明史·文苑传》。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考其《吊余阙墓》结衔称《大都府掌记》,及《哀曹国公》“三年忝记府,龙钟侍文墨”和《沐西平挽诗》“十年参幕府,惭愧簪缨客”等诗句中,可略知其这段经历。后为山东东阿知县。越两考,引疾归。所著诗文本名《春雨轩集》,乃其门人刘子升所编,杨维桢尝为其评定。其评语亦附载集中,杨维桢及危素、宋濂、徐矩皆为之作序,王祎、俞贞木、周象初皆为之作跋。此本题为《刘彦昺集》,不知何人所改。刘炳乃才识之士。其诗作诸体并工,诗格伉爽挺拔,类其为人。颇为杨维祯等人的推重,如《燕城怀古》中“广寒宫殿玉为楼,万岁鳌峰压九州。番国胡僧青鼠帽,天魔宫女彩龙舟”等句,时人称可与宋讷的 《壬子过故宫》、刘嵩的 《早春城怀古》相媲美。惟末附杂文一卷,气象纤弱,殊逊其诗。是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 (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不受。尝赋诗有所讽刺,后被太祖借故腰斩。其诗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对明的统 一也作了歌颂。又能文。著有 《高太史大全集》 十八卷、《凫藻集》五卷《扣舷集》一卷。有人评其诗。说:“高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擘。而古文则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宣以后渐流为肤廓冗沓,号台阁体者所能及之。”此集为文集,不知何人所编,共五卷。以其按诗集体例编次,可能为高启自定。集末有《魏夫人宋氏墓志铭》。魏夫人是江苏苏州知府魏观之母。按《明史》本传,高启坐为魏观作《上梁文》见法,则为其末年之作。盖平生古文,尽于此集。初无刻本。周忱为苏州巡抚时,始得其抄本于郡人周立。周立之姑,即高启之妇。正统九年(1444),监察御史浙江钱塘(今杭州)郑士昂又得本于忱,因命教授张素校刊,而周忱为之序。此本为雍正六年(1728)浙江桐乡金檀所刻,即因郑本而正其讹,多所校正。金檀辑注其诗题为《高青立诗集注》并附 《扣舷集》、《凫藻集》 刊刻行世,而成一家完书。

斗南老人集

六卷。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胡奎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征,授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此集为永乐年间宁藩刻本,共六卷。前有宁王朱权序,说明胡奎号斗南老人的缘由,称“其晚年泊舟江西鄱阳(今波阳)望湖亭,见石刻苏东坡‘黑云堆墨未遮山’诗,次韵和之书于壁上。忽见一叟来诵其诗,曰: ‘子非斗南老人耶?’因以自号。”显然是夸张之辞,其目的在于抬高自己。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吾乡云东逸史曾手录其稿,旧藏项氏天籁阁,后为华山马思赞所藏。而今世所传胡奎集皆出天籁阁钞本仅有四卷。前有项元汴题识,而无宁王原序,显然不是足本。昆山徐氏传是楼又从原刻影钞,分为六卷,辑录诗一千九百余首。其诗不事雕饰,往往自然之致,在诸体诗作中,乐府、七绝较优,绝句《道士吟》“一拳打得地皮穿,握住东风不放拳,只待杜鹃啼血后,展开凤尾始朝天”。语言流畅活泼,富有情趣。但其诗也时有摹拟未化的弱点。朱彝尊评论说:“其诗功力既深,格调未免太熟,诵之若古人集中所已有者。”其言诚不为过。四库已存目。

东窗集

宋代诗文别集。张扩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有张扩《东窗集》40卷,又诗10卷。但其书后来罕见传本,惟《永乐大典》尚多存其诗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其中所收采掇编辑,整理为16卷。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卷5为七言绝句,卷6至14为制、表,卷15至16为启。作者因与秦桧交好,颇多谀颂之词,故其为人殊不足道。其诗“折归忍负金蕉叶,笑插新临玉镜台”之句,大受秦桧称尝。其制词“大抵温丽绵密,与汪藻可以联驱”,且“所交游如朱翌、曾慥、吕本中、徐俯,皆一代胜流,切劘有助,故词采清丽,斐然可观,亦未可尽没也”(《四库全书总目》)。

秦鬟楼谈录

我国东南各省,与欧洲各国通商,自粤始。其奏许通洋舶,立十三行,便中外人贸易者,则在康熙中。其时,两广总督为吾乡吴留村兴祚。然吴督粤之先,有所谓石濂和尚者,已私与洋舶通贸易,则粤之通商,石濂实启之。石濂名大汕,本苏人,徐氏子。幼无行,为画师沈朗倩外嬖。沈以画名于时,石濂亦师其技,龚芝麓鼎孽一见大激赏之,弃沈而从龚,言者仍谓以色事也。后流转入粤,自称浪觉师,居粤西门外长寿院。不剃发,不诵经,室中亦不置钟、磬、瓶、钵之属,见者初不知其为僧。顾好大言,专结纳。又尝至安南,走交趾以祈雨,立验。眩其国人,多辇金助之,黄金巨万。

难经经释

医经研究著作。2卷。清代除大椿撰,成书于1727年。上卷,载1~29难; 下卷,载30~81难。本书的特点是以“经”释“经”。徐氏认为:《难经》非经也,以《灵枢》《素问》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又认为自汉以来,《内经》 已呈各偏一道的发展,“唯《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昌其义,圣学之传惟此得其宗。”所以,他对《难经》 的注释方法是常以《内经》为证。他以《内经》诠释《难经》,使两书之论互相参照,籍以阐发《难经》的蕴义,并且于中抒发己见,这种诠释作法给学者以启迪。他在阐释中,能以较为公允的态度承认《难经》中有与《内经》不同的“殊法异议”,而是《难经》“别有师承”,因此,又不简单地全用《内经》来否定《难经》的论述。这种相互参照、溯本求源的注释方法和态度是可取的,他所做的一些“按语”很有启发性。现存最早版本为清雍正五年丁未 (1727) 徐氏洄溪草堂精刻本。有《徐氏医书诸种》本 (1764) 诸种。

本语

六卷。明高拱撰 。此书成于万历四年 (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因不满于世道而发愤作此书。书首高拱在自序中说:“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远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暌,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和,夫中也者,言乎其当也。庸也者,言乎其平也。和也者,言乎其顺也。皆本人情。不远人以为道,作本语。”其中有些内容甚为舛误,如其言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颇为夸诞。又如谓无意之妙非意之所能为,故圣人贵忘之类,也颇涉虚无。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欲破董仲舒、刘向、刘歆之说,遂谓天道不关于人事,尤为纰缪。其它辨诘先儒之失,抉摘传注之误,词气纵横,亦其刚狠之余习。但其中也颇有剖析精当之处,不可磨灭。卷五以下,皆论时事,颇切中明季之弊。如其谓: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于事,忠于何在?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等等。《明史·高拱传》称其练习政体,有经济才,在此书之中也时有体现,对后世亦不乏有参考价值。此书有明刻本、《指海》本、《四库全书》本以及 《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等。

花当阁丛谈

一名《村老委谈》、《三家村老委谈》,明代文言小说集。徐复祚撰。未见正史及公私书目着录,现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残卷一种。其书卷帙颇有歧异,据《借月山房汇钞》本王东溆、徐述曾、黄廷鉴跋与《乾隆常昭合志》卷十一,其书原为三十六卷,《雍正昭文县志》卷七十一、《光绪苏州府志》卷七十六作三十卷,而抄本徐述曾跋则称原书二十四卷。但原书已经亡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徐复祚的曾侄孙徐述曾得到六卷本一种,王跋亦称其书存六卷,现存抄本即为此六卷本,残存五卷(缺第五卷及第一卷后半卷)。嘉庆甲子(1804年)黄廷鉴于书坊中得残本2册,为六卷本所无,遂冠在原六卷本之前,刻入《借月山房汇钞》中,即今所见八卷本者(见八卷本黄廷鉴跋)。清徐述曾跋谓其书:“大抵记朝廷典故、忠贞邪佞、孝义节烈、高人义士、仙佛奇踪、豪猾盗贼、倡优乞丐、术数伎巧,与夫街谈巷议、善恶果报,可兴可观,无不胪陈。”可见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其善恶观念、道德褒贬,十分鲜明。书中所否定的内容,主要是朝政弊端和日常生活中的若干丑恶现象,而揭露宦官之患尤为激烈,如卷二《分宜逸事》以严嵩柄权时一寺卿久候其门不得见因求空地溲尿为其僮儿所辱、一监司以十金贿苍头欲求见严世蕃而为不屑掷地的故事,反映严氏父子邪恶势力之嚣张气焰。书中部分故事还以官员对朝廷的不合作和蔑视态度,表现人们对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抵触情绪。如卷三《王光庵》条叙王宾清狂傲世,故旧姚广孝自朝中归里相访,竟至其下马脱朝服后方许其入门。作者还对官场及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予以鞭挞,如卷六《两掾史》条以叶姓得官后死,王姓冒名顶替,与叶姓平分官俸事,揭露官场的腐败;同卷《金潮》条叙金潮外出行商后,其妻与人有私情,遂骗婆婆外嫁他乡,金潮归后寻得其母,并设计以妻换母。表现人们对家庭生活中不良道德行为的憎恶。

小八义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议退婚,同时授意指使义子梁滚暗害周景隆。梁府千金梁秀英梁府闻知气愤不已,她和老管家梁忠毅然冒险救出周景隆。周景隆无奈只好远走他乡。在漂泊途中先后结识梁山后代飞毛腿阮英、孔氏三兄弟、金枪将徐文标、踏雪无痕花云平、无影侠时长青、尉迟肖和猛汉唐铁牛。他们侠肝义肠、扶危济贫,同恶霸和奸臣作斗争。最终将蔡京阴谋叛乱的武装组织藏兵营打败,斩杀了助纣为虐的恶僧铜头和尚。周景隆也在漂泊途中发奋读书考中状元,为国锄奸。小八义士齐聚汴梁保家卫国,共敌外患,谱写一曲人间大义之歌。

通玄百问

全一卷。又作通玄问答集。青州一辩法嗣宋代僧通玄圆通问,万松行秀答,理宗淳祐四年(124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江西广信府通玄庵之圆通,设百问以激励学人,并宣扬祖道。林泉从伦于其师万松一一作答之后,次第附颂,生生道人徐琳刊行之。世人常以之与青州一辩之青州百问合称通玄青州二百问,而并行流通。

中西合參癆病診療集

痨病之发源。由于一种结核杆菌。其菌为细杆状或呈直线形。或稍弯曲而屈折。此世界所公认者也。据古人之经验虽亦测知为一种生物之作用然彼时既未有显微钱且无科学的技术(如染色等)故不知植物类之细菌而以为动物类之虫虞搏医学正传日『此病最为可恶其热毒蕴积之久则生异物恶虫食人脏腑精华变生诸般奇状云云且更附会臆造罗列脏腑谓劳伤于肝胆者则为毛虫劳伤于心与小肠者。则为羽虫』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则更推波助澜谓虫候有九并以肠中寄生之蛔虫寸白虫蛲虫亦列于其中甚且谓六虫传于六代。其形状及病症。种种不一凡此皆凿空之臆说也。

咏怀三首

结庐在西市,艺藿仍种葵。谓将究安宅,何意逢乱离。三年去复还,邻室无一遗。所见但空巷,垣墙亦尽颓。久行得荒径,披拂认门基。我屋虽仅存,藿悴葵亦衰。本自住山泽,此悔将何追。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河冰

扁舟多艰虞,与我平日类。初乘滂洋流,旋涉冻浅地。日西阴风作,夜半流澌至。悄然孤寂枕,觉此凝冽气。河声噤不喧,灯花结复坠。忽来触舟去,声与裂帛似。平明发窗扉,吏卒僵未起。奔腾阵马过,汹涌晴云驶。纷纷散环玦,卷卷浮席被。汇流忽腾蹙,曲岸相撑抵。攲危起丘山,汗漫接洲沚。连艘恣凌轣,千槌竞纷委。刚强初悍顽,溃散终披靡。扫除就虚旷,沿溯弄清泚。我行无疾徐,乘流得坎止。偶然追还期,愧此堕千指。阴阳有定数,开塞亦常理。穷冬治舟行,嗟此岂天意。

赵忠简孙璧见过有诗用韵

薄命窘震凌,馀生飒粪朽。闲闲饱款竹,寂寂老锻柳。溪空渔争隈,野熟饮被肘。有邻晨致薤,无客夜剪韭。忽来闯户屦,自挈问字酒。初见了眉睫,徐语应心口。顾予果谁与,恐子不我友。维昔燕夹攻,坐使汴失守。应奉固乱阶,新法实祸首。疗危非庸医,救败须国手。丰魏两翁奋,关洛孤愤久。人谋密相济,天意断非偶。攻守岂必同,胜负亦常有。谁推奸人出,竟堕黠虏诱。包将复雠戈,付与扫愁帚。风云激矢脱,日月峻轮走。残膻污北雪,遗憾挂南斗。功名本同舟,学术乃各牖。一时策得失,千古史妍丑。忠简社稷臣,尚起九京否。

过华夫书屋

西斋辉赫亘山隅,嘉致清风世莫如。乡党名流依绛帐,烟萝幽境似仙居。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汗简传经亚邹鲁,粉牌留咏尽严徐。杯盘互进先生馔,门巷应停长者车。坟籍岂惟精四部,弦歌常见习三馀。玳簪珠履延豪士,缥帙牙签刊赐书。碧沼暮凉浮菡萏,纱窗秋静漏蟾蜍。闲庭潇洒移泉石,华表峥嵘冠里闾。我恨羁游在芸阁,不陪诸彦曳长裾。

池上对月五首

赤帝当垂令,馀威烈暴秦。若无大圆镜,热杀世间人。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方士诳三郎,蟾宫事渺茫。至尊宜夕月,安敢问霓裳。初插玉梳小,徐妆粉额新。乌啼风露冷,娥始现全身。

次韵和原甫登禅智寺上方院二首

访旧起废境,赏心如此回。平川似曲沼,崇冈象层台。前驺经林薮,飞盖凌崔嵬。漏迟日向永,景照春已来。即事有馀胜,怀古常兴哀。寥落江都宫,壮丽安在哉。方昔盛欢娱,宁知名已颓。一咏宜春赋,怅然为停杯。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林端白云暝,竹下清风来。谷深莺徐啭,川迥雁仍哀。宾至赋乐胥,觞行咏康哉。词锋与醉墨,馀响若底颓。何以喻珍奇,繁露将玉杯。

题武侯庙

梁甫高吟一幅巾,联翩众盗肯同群。久蟠丘壑虽龙卧,默计江山已鼎分。庸蜀欲开来日月,隆中先见会风云。杂耕初动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滨。天厌炎灵暗不开,欲吹馀烬发寒灰。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常见英风吹草木,尚存精魄动云雷。西南遗爱无时歇,不逐长江去不回。

送王子文宰昭武

樵川古乐国,谁遣生榛菅。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伤哉周馀民,十室九孤鳏。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荧荧匣中龙,烂烂岩下电。纷纶挥霍间,坐子百千变。虽然事几微,易瞩亦易眩。误从快处生,理向静中现。健决要安徐,聪明贵韬敛。潜斋有愚言,或可代箴砭。百谏或绕指,粹白俄成缁。有初谅非难,其难在终之。道心眇丝粟,易为群物移。不有精一功,谁能胜惟危。子今如玉雪,瑩洁亡少疵。愿言保令德,岁晏以为期。堂堂先太史,一节贯初终。况有寿母贤,切切唯教忠。承家谅匪易,负任丘山崇。可不日汲汲,仰希前哲踪。敬义两夹持,师友交磨砻。馀事作诗人,毋颛锼句工。平时州县间,上下意苦异。善书肘或掣,有志奚由遂。子今得所从,展布有馀地。两贤更勠力,万物应吐气。相期召杜功,奕奕照采世。不须岘首碑,自有樵川志。

1 44 45 46 47 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