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源,一触即达!
与王胡之诗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膏以朗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外不寄傲,内润琼瑶。如彼潜鸿,拂羽雪霄。内润伊何,亹亹仁通。拂羽伊何,高栖梧桐。颉颃应木,婉转蛇龙。我虽异迹,及尔齐踪。思乐神崖,悟言机峰。绣云绮构,丹霞增辉。濛泛仰映,扶桑散蕤。吾贤领隽,迈俗凤飞。含章秀起,坦步远遗。余与仁友,不涂不笱。默匪岩穴,语无滞事。栎不辞社,周不骇吏。纷动嚣翳,领之在识。会感者圆,妙得者意。我鉴其同,物睹其异。往化转落,运萃勾芒。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蕊点朱的,薰流清芳。触地舞雩,遇流濠梁。投纶同咏,褰褐俱翔。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得谁,在我赏音。
灵芬馆词话
二卷。清郭麐撰。郭麐著有《金石例补》,是有名的浙派词人。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张炎一派,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间亦及于宋元诸家。卷首即开宗明义,分词体为四派:风流华美,浑然天成,以晚唐花间诸人与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为代表;施朱传粉,学步习容,含情幽艳,以北宋秦观、周邦彦、贺铸、晁补之等人为代表;一洗华靡,独标清绮,以南宋姜夔、张炎为代表;以绝代天才,凌厉气概,偶尔作歌,而自是雄词高唱,如苏轼、辛弃疾等人。郭麟说苏、辛“别为一宗”,略嫌其粗豪,而盛赞姜、张诸人于“词之能事备矣”,反映了浙派词人论词倾向的偏颇。卷二记载杨伯夔所作《续词品》十二则,所标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淡、疏俊、孤瘦、精炼、灵活之类,与朱彝尊主张的醇雅、清空、温雅、芊丽等等,如出一辙。《灵芬馆词话》对清代词人的作品多有品评,又特别记载了当时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为研究清代词学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材料。郭麟本身是词人,其论词的拗调、拗句等言论,又都是经验之谈,对后人也有借鉴意义。有《灵芬馆全集》本,唐圭璋据以编入《词话丛编》。
词旨
一名《词旨畅》。词论。元陆辅之撰,2卷。陆 辅之曾从张炎受词学,《词旨》论词, 专门阐明乃师的宗旨。全书计有论 词7则,属对38则,乐笑翁奇对23 则,警句92则,乐笑翁警句13则, 词眼26则,炼字之法集虚字33则。 总的来看,他强调的问题和张炎一 样,认为词应雅正、清空。他明标 作词秘诀是取“周清真之典丽,姜 白石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 窗之字面”,显然,陆辅之是拘于形 式之小道,无视内容之大体。从他 论词所举的例子看来,于传统的风 花雪月的题材内容,婉媚的风格意 趣,特别称颂,而尤为推崇张炎。 可见陆《词旨》 一书,不过是张炎 《词源》 的具体化而已,是用例词 来说明乃师主张的。前人称《词旨》 为作词之“规矩”,未免过当,但此 书确为宋元间词论中有代表性的作 品,从中可以窥知这一派词家的理 论主张,明瞭词论源流。《词旨》 一书,主要传述南宋张炎论词主 张,举词亦以张炎词为多,是一本 指导创作的入门书。清光绪时吴元 仪有《词旨畅》一书加以笺释。今 有《百尺楼丛书》本、《词话丛编》 本。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张邦奇序,谓其本之《仪礼》经传,参之蔡氏之说,历考古今制度,辨正百家之得失,以求合乎声气之元。今考是书,大端不失古法。书中颇有杜撰无稽之处,然其中亦不乏可采者。如《左传》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蔡元定谓五声之后二变不容为调,朱熹谓蕤宾以下不可为宫,是书则谓朱熹之说与《礼记》所云似有未合,故从元定。是书于朱蔡异同之法能够并列,参互详审,颇为不苟。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九经字样
字书。唐玄度撰,1卷。书成于唐开成(836—840)中。大和七年(833),唐玄度奉敕复定九经字体,他以张参《五经文字》为准,参照《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正其乖误,补其遗漏,纂录为《新加九经字样》,通称《九经字样》。全书依《五经文字》体例,以类相从,分为76部,共421字。又设“杂辨部”以收录“偏旁上下,本部所无”之字,并引文注解“经典相承、与字义不同”之字。全书系用直音法,不标反切,均用同纽之字注音,并标明四声。如无同音字可注,则用“某平”、“某上”字样就四声之转以表其音,这一点,与《五经文字》不同。《九经字样》与《五经文字》相辅而行,刻在石壁九经之后。对于校定经书中的字体,刊正讹谬,有一定作用。五代开运(944—947)中,田敏合二书为一编,后又有印板,据陈振孙《书录解题》中所记,他曾得到过这种刻本,为家藏书籍中最古者。宋代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的合刻本。明嘉靖乙卯(1555)地震,二书同石经皆遭损缺。清人马日璐依宋刻本刊印成书,即今流传的扬州马氏丛书楼刻本。此书尚属完善,但其间传写失真及校者意改之处,往往有之。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著。此书有见于顾炎武《石经考》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而纠讹补缺所著。上卷标十五目:①延熹石经;②书碑姓氏;③书丹不止蔡邕;④三字一字;⑤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⑥魏文帝《典论》;⑦汉魏碑目;⑧《隋书、经籍志》正误;⑨鸿都学非太学;⑩魏太武无刻石经事;(11)顾考脱落北齐二条;(12)《唐书·艺文志》载“石经”与《隋志》不同;(13)唐石台《孝经》;(14)唐石经;(15)张参《五经文字》。下卷标目为三:①蜀石经;②宋开封石经;③宋高宗御书石经。书前列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人的序,对其书多高度评价;又引何休《公羊传注》证汉石经为一字石经;引孔颖达《左传疏》称魏石经为三字石经;引《魏略》、《隋志》、《晋书》证邯郸淳有功于石经;引《魏书·崔浩传》和《高允传》证魏太武时未尝无立经事,与杭世骏书相发明。但书中亦偶有疏漏,可与顾炎武、万斯同之书相参证。今存《四库全书》。
孝经问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该书是驳诘朱熹《孝经刊误》与吴澄《孝经定本》二书的。其体设为门人张燧问而奇龄答,共十条,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文无二本,三曰刘炫无伪造 《孝经》事,四曰 《孝经》分章所始,五曰朱氏分合经传无据,六曰经不宜删,七曰《孝经》言孝不是效,八曰朱氏、吴氏删经无优劣,九曰闲居侍坐,十曰朱氏极论改文之弊。第十条是论明人敢诟刘炫,不敢诟朱、吴。附及朱熹之尊二程,过于孔子,与所标之目不相应。概为门人所加,非奇龄自定,或失其本旨。宋儒解经以义理为主,若理有可据,经文亦可改之。此弊甚重。奇龄此书,“负气叫嚣,诚不免失之过当。而意主谨守旧文,不欲启变乱古经之习,其持论则不能谓之不正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有康熙中刊毛奇龄撰《西河合集》本,清王德瑛《今古文孝经汇刻》本,南菁书院本 《清经解续编》本。
要修科仪戒律钞
唐朱法满撰。十六卷。全书采引《九天生神章》、《太真科》、《本相经》、《真藏经》等五十余种道书。卷一述道经传授的各种规定。卷二叙持诵和讲经的仪式及对经文的领悟、修习。卷三写弟子奉师的科仪。卷四至卷六记录“众戒及愿念合一千一百条”。卷七标列“三元罪戒品目”凡一百八十条。卷八、九记斋醮的科仪。卷十记“治屋”、“治名”、“治所属”、“治室”、“章表”、“治病忌日”等。卷十一列叙除罪求子、治病、请雨等章醮所需物仪。卷十二至卷十四录诸种杂仪, 如“饭贤缘”、“造殿堂缘”、“念道缘”等。卷十五、十六记“道士吉凶仪”。为道教科仪戒律的类编,可供研究唐以前道教科仪之用。收入《道藏》第205至207册和《道藏辑要》张集四。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逍遥、适物逍遥、无为逍遥”七章。从章名可见作者对《逍遥游》的认识。不直录全文,只写出所注之字,如“北冥有鱼”,只注北冥二字,先标反切,再接诸家之注。全书以顺从自然,排除物累为宗旨,认为简易、坐忘是求得常道的最好途径,《庄子》主旨在于“长生久视,毁誉两忘。”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
甲申、崇祯十七年(是年三月,流贼陷京师;五月,福王由崧称帝于南京,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春正月朔,李自成僭号于西安。臣等谨按:历代史家书法,义例攸殊;率于历朝代嬗时,意多偏私曲徇,进退失宜。如「续纲目」于元至正十五年后,即标「元」国号,大书「明年」。臣等学识凡猥,尝拟崇祯甲申即应仿沿前例;钦蒙我皇上折衷至义、昭示大公,面谕臣等以『祟祯十七年明统犹存,仍当大书纪岁;即福王称号,尚可比于宋代「建炎」之例。必俟芜湖被执,始书「明亡」。因以揭万世之闳纲,去百家之私议;辨统系而必存其实,垂法戒而永着为程』。睿制煌煌,为自古史臣发凡起例所未有;以视「春秋」谨严,后先一揆。臣等谨首登卷端,用彰盛美。自是以次编排,悉敬遵宸衷笔削,洵非管牖之见所能仰测高深于万一云。
海东高僧传
残本二卷。高丽僧觉训撰于一二一五年。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记载有关朝鲜高僧之事迹。全篇之组织不详,现存本唯最初之二卷,卷一标‘流通一之一’、卷二标‘流通一之二’。卷一首附流通篇总叙(论曰),次为同卷之目次,共列举顺道、亡名、义渊、昙始、摩罗难陀、阿道(附载黑胡子、元表、玄彰传)、法空、法云等诸师之名,次揭出诸师之传。卷二初列举觉德(附载明观)、智明(附载昙育)、圆光、安含(附载胡僧、汉僧、昙和、安和)、阿离耶跋摩、慧业、慧轮、玄恪(附载玄照、亡名二人)、玄游(附载僧哲)、玄大等诸师之名,次记载以上诸师之传。各传末尾多附‘赞曰’。可知其编制系模仿我国梁高僧传之形式。又卷二末阿离耶跋摩以下诸人系转载唐代义净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为朝鲜最古之官撰僧传。
览元次山舂陵行有感近事追和其韵以寓鄙怀
惟王始建官,民命有所司。奈何阅流殍,束手无一施。属者秋夏交,上状殊酸悲。赤日纷按行,人马同时疲。连阡见标榜,不救饥与羸。仍闻恣鞭箠,惨忉伤肤皮。检覈须再三,供张常恐迟。哀哀鬻儿女,贸贸行安之。感兹欲无诉,既往何由追。尚惭喔咻恩,稍缓租税期。云胡有仓卒,徵敛更相随。但将充其数,肯复计尔赀。肉食不自鄙,谓我非敢知。栖栖甔石储,剥割无或遗。言是邻壤凶,藉此敷恩慈。宁知是州人,俟死无他为。出语馀喘息,行步须扶持。犹令比乐土,疾苦喘谓谁。俯首州县间,逭责自其宜。况迫大府令,联络飞符移。豺狼方在郊,鹰隼宜用时。区区狝狐兔,政尔何增亏。吾贱不及议,为君陈苦辞。
题卫知事广衍仓西轩墨竹歌
吾闻渭川竹如箦,太仓欲致那可得。开眼晴烟落户牗,透裳冰雪生胸臆。爱之借问作者谁,母乃与竹同标格。自是君怀足清致,故须好事留真迹。阴森雨气发中林,飒爽秋声起前席。微坡直具百亩意,老干真凭万钧力。玄豹犹含隐雾章,苍龙已奋干霄翼。火云六月思远避,安得坐我林间石。待实谁怜彩凤饥,钓鳌未试长竿直。为君歌罢久叹息,群玉萧萧动高壁。
钱判府国史直讲秘书赴镇南剑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渊其渊。山川钟作一书簏,胸次汹涌万斛泉。呼来天上佐良史,唤起英雄斧奸魅。玉堂万字云锦章,赤墀一对国士器。天为资善择畏师,汝作羽翼从吾儿。光芒忽报动双剑,翱翔直去分一麾。我闻了翁铁梁脊,生晚不得拜履舄。又闻龟山与延平,首为东南揭标的。今君剖符守其乡,视三先生为有光。开明义理当日用,扶植气节争秋霜。知君报政只数月,裤襦万口九天彻。去时好趁芦花天,归时又见橙橘节。道山缱绻持一觥,临别惟有诗送行。执手不敢赞谀语,版样惟视三先生。
题推篷梅轴 其二
片玉漏春色,恍逢江路傍。中山费巧思,寿阳矜轻妆。精神盈一握,标格压众芳。彷佛水边影,有无风前香。卷舒适人意,推敲挠予肠。形状仆草玄,谱系根花光。勿谓数枝隘,中寓千丈强。晏不满几尺,焉用张堂堂。桃李空满园,愧死安敢当。太羹少为贵,鼎鼐滋味长。只愁楮君弱,蠹鱼食春阳。慎勿示肉眼,收付奚奴囊。
上林春慢 其二
伊洛清波,嵩山秀色,共与皇家为瑞。挺生异质,亲逢盛旦,簪缨旧传家世。雁炉烟里,罩一段、照人清气。灿金章、映紫绶,自是真官标致。把朝廷缙绅屈指。有谁人似得,多才多艺。片言悟主,封侯赐璧,君王自为知己。暂来卧治。况廊庙、正多虚位。看登庸,辅圣主、万年康济。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高明所志希贤圣,愚暗惟知事鬼神。老我激昂非矫物,本心标榜未输人。暗檐行吟梅影瘦,午窗坐睡檀丝长。不作上下四方梦,何妨参受三峰香。隐处是角里先生,放游是司马子长。试问梅山老居士,判断两家谁最香。鱼眼死也依然张,鹤颈生来如此长。凡物不齐各有分,不须逐臭存吾香。蚊翼只为黄昏忙,鹄心自与青天长。世人皆失我独得,春风浩浩诗书香。开眼门外世梦短,忘情樽前閒意长。邂逅当有赤松子,歌舞何用楚兰香。人于忙处不知老,诗到醉时方是真。相对梅山几杯酒,不知身亦是今人。
义士歌
昆崙昼裂黄河决,京畿地毛白于雪。鬼母啼秋天雨鱼,武库兵鸣剑飞血。黄屋播越烟尘张,四海感激思勤王。鄱阳胡公躯七尺,义旗塞路寒无光。鸢肩火色万里壮,虎气电目千夫强。城头阵云压鼙鼓,酾酒椎牛题露布。破釜沉船晓更征,囊沙壅水宵还渡。万乘千旟骠骑营,转战直薄浮梁城。孤军粮绝朝餐草,间道人稀夜煮冰。铁甲照霜弓影曲,宝刀磨月水痕腥。旄头芒射前星落,恃勇骁腾身不却。凄凉马革裹尸归,谁复声名写麟阁。郡侯纪绩笔如椽,父老相传泪泫然。三尺荒坟何处是,忠臣后代子孙贤。
读林缉熙近诗时缉熙典文衡闽中欲便道还家数夕前尝梦见之故有是作
言笑不可亲,中宵驰梦想。君行几千里,道路轻闽广。忽见囊中诗,区区谢官长。深渊或遗珠,努力试一往。微官亦何事,感激章欲上。行止各有时,姓名忌标榜。此言谁为傅,聊以慰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