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题黄楚桥先生读书秋树根图

凝神独坐。听西风落叶,萧萧簌簌。处士名山期不朽,肯向红尘歌哭。石上开函,林间抱膝,万卷千回读。古人堪质,丝纶应自满腹。曾记馆对斜阳,园留春色,总是藏书塾。冷却骚场丝管歇,往事依依心目。三径虽荒,遗经自守,一脉书香续。知音何处,一任声出空谷。

洞仙歌

莺咽奼唱,听红牙频点。银烛千枝吐兰焰。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

满江红 谈沧孺属题挥锄居

鸡犬云中,曾栖息、匡君岩腹。问何事,入廛近市,诛茅结屋。用拙也应长闭户,畏人原自成空谷。绕疏篱、几曲最怡情,栽花竹。波潋滟,千层縠。烟葱茜,千章绿。对湖山俯仰,赏心娱目。瓜架斗棚晨复暮,带经负耒耕还读。人纷争、收拾一蜗庐,消棋局。环堵萧然,正潇洒、丰神自别。荷锄倦、拥书万卷,不营三窟。半亩笔耕东海粟,砚田卧采西山蕨。对北窗、风物到羲皇,南楼月。寻幽胜,头忘栉。徒慷慨,心如结。笑劳劳攘攘,长安车辙。造父难追泛驾影,夸娥独许名缰撇。拟此生、市隐杂鱼盐,藏身诀。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坚壁罗洋,踞胜算、何须诸葛。恰此日、义陵制锦,捷书飞入。渺渺烟寒木叶下,滔滔溪冷潜蛟泣。坐琴堂、高啸海天秋,沅流急。渔父畔,沧浪客。官中水,寥平力。任健儿跃马,羌童鸣镝。明月洞开青嶂合,罗公峰隐苍生出。拥孤城、大小西山阳,藏书石。拳石嵯峨,临断岸、丹崖百尺。看一带、崩腾京口,惊涛飞入。两岸分明南北堑,半江割据曹刘敌。更年年、芳草阅齐梁,扁舟客。烽火静,烟墩白。钟鼓振,帆樯集。俯镆铘峭崿,森陈戈戟。铁瓮势连龙虎险,楼船日没鼋鼍宅。听萧萧、丛竹响寒芦,吹横笛。

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 其一

奚囊万水又千山,策马高吟入九关。献赋友朋膺泰侣,论交风骨晋、唐间。云开遥指鹏腾翮,雾散先教豹见斑。我有「窥园留草」稿,读君佳句拟除删。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八

平生喜远游,一蛰乃两纪。危楼当疾风,睡足已暮晷。中思浮海去,裹糗事耘耔。术疏卒不就,无计蜕尘滓。昨来绕阿地,足趼累千里。冬燠衰正宜,不独花果美。居夷亦何陋,便可弃妻子。重孤父老望,乡政待经始。殷勤谢学僮,悃款语司市。幸留未尽缘,海天比邻耳。

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

奚囊万水又千山,策马高吟入九关。献赋友朋膺泰侣,论交风骨晋、唐间。云开遥指鹏腾翮,雾散先教豹见斑。我有「窥园留草」稿,读君佳句拟除删。尊酒论文幸识韩,燕京聚首倍欣欢。重瞻标格真名士,得读嫏嬛胜拜官。久以山中为乐土,更从海外筑骚坛。即今射策金门去,别有经纶露笔端。

白苎 丙辰长至大雪,戏赋

帝车翻,众仙舞们,天容欲墨。轻飞乱洒,做弄河山失色。问何年、玉京琼构碎寒碧。圭璧散虚空,笑遇物、方圆无式。神州陆沈,唯见漫空一白。休扫除,任地留护袁安宅。思昔。深尊太学,寸铁无持,苦吟酣战,冰落陈东健笔。嗟此醉、胡为左徒呵壁。披云未远,奈当关虎豹,日光幽隔。路阻寒门,取谮言兮,投畀穷北。漏点沈沈,梦想华胥国。

甲申九月钞顺德蕲春两黄先生咏怀诗注成偶效其体九首

沈痛出诙嘲,奇倔纳平澹。古来惟阮陶,其道差一贯。窈窕千岁人,盘胸袛冰炭。短檠照遗篇,晤言用永叹。活活门前水,桤林傍萧疏。秋原欸绪风,俛仰成笙竽。方流复圆折,出没随禽鱼。李叟崇上善,此意通玄儒。柔弱生之徒,逝者如斯夫。绕窗风雨声,徬徨送遥夜。虚堂凝素魄,寒庭木叶下。岁月何飘飖,往来逐冬夏。今吾非故我,绿鬓天不借。王乔如可依,曰余早严驾。层城矗青云,弱水回惊湍。楼台涌金银,苑囿森琅玕。洞房连曲室,妙伎发哀弹。群仙寿而康,下土饥且寒。何不食肉糜,晋惠宁独难。三万六千日,为日苦不足。僶俛求长生,形骸同槁木。岂知仙家犬,逍遥游南北。咄哉阮步兵,独效穷途哭。罗袜玩百钱,消息在俄倾。当其作门楣,亦谓保腰领。杨花旋飞尽,青鸟去无影。终古鸡笼山,下有燕支井。书生不解事,但作亡何饮。馀生嗟犹在,虽在已堪惭。耿耿平生怀,积惨盈万端。斯言谁解道,老成骨久寒。念彼泉下人,喟然摧心肝。离离红豆子,三春发南枝。采撷盈怀袖,珍重遗所思。君子贵意气,将用乐我饥。悲哉久离别,灼灼空尔为。梦本缘想生,无梦亦无想。清夜频梦君,子亡增惝恍。高树哀蝉歇,幽阶枯叶响。无鬼斯至悲,婉娈思则惘。有情终可怜,劳生一俛仰。

四六法海

文总集。明王志坚编。十二卷。 收录魏晋至元代四六文(骈文)。仿《文选》体 例,分敕、诏、册文、赦文、制、手书、德音、令、 教、策问、表、章、札子、状、弹事、笺、启、书、颂、 移文、檄、露布、牒、诗文序、宴集序、赠别序、城 山序、记、史论、论、碑文、志铭、行状、铭、赞、 七、连珠、志、哀册文、吊祭文、判、杂著等四十 二类。卷首有序,概述魏晋以后四六文发展源 流、变化轨迹,指出各时期特色。正文前有凡 例。每篇之后,或笺注其本事、或考证其异同、 或胪列其始末。对研究四六文,颇资参考。《四 库全书总目》称“四六之源流正变,具于是编 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其为“四六中第一 善本也”。初刻于明天启七年(1627),有《四库 全书》本。清蒋士铨加以选评,成《忠雅堂评选 四六法海》八卷,有清光绪三年(1877)重刊本、 1936年上海鸿文书局印行本。

十先生奥论注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论、汉臣论、五经论、时政论、史论、杂论等7个门类并加以注释。原目为前集、后集和续集,各15卷。续集脱去5卷,故仅存40卷。前集前7卷亦有残缺,且无注释,估计也是后补的。因此,书名《十先生奥论》,实则所收作家16人。其注释多用夹注的形式。文题之下用一句话慨括本篇主旨,文中夹注重在诠释文意出处。其注征引繁富,往往数倍于原文。个别篇章也有首批。此书主要是为应试举子提供范文,所收文章往往论古及今,文辞犀利,说理透彻而又雄辩,代表了宋代说理散文的主要风格。因此四库馆臣称其“议论往往可观,词采亦——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取自宁波天一阁范氏藏书楼宋代版本。

广博物志

类书,博物学文献。五十卷。明董斯张撰。董斯张(生卒年不 详),字避周。乌程人。素称博洽,善诗词, 著有《静味斋词》,又有《吴兴艺文志》等 书。此书续用张华“博物”之名,而在体例 上大加变化,内容广为扩张,故曰“广”。 全书分大目二十二,子目一百二十七,皆 摘录古书旧文,类编而成。所引古籍,上 起“三坟”(代表三皇五帝时代之著作,现 存本实为后人伪撰),下至隋代,内容则天文地理、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居处服饰、 器用杂物,以至文学艺术、音乐歌舞、社会 人事,包罗无遗,其中不少为记述事物源 流、描述事物性状、形制、名称、生产等等 的资料,较之《博物志》、《续博物志》范围 广范,内容丰富,对研究古代科技史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但此书也存在贪多务得 的毛病,体例也不纯一,甚至大量摘引佛 道典籍中的鬼神故事,于“博物”尤少关 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它“大伤枝蔓”。《四库全书》收录此书,是目前常见的 一个版本。

洛阳名园记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花园子、松岛、水北胡氏园、大字寺园、吕文穆园等十六处。分记名园历史、规模、亭榭、河湖、地势及园中陈设、花鸟虫鱼、考古文物、书画等。颇多园林建筑、北宋洛阳盛况及有关植被、气候之史料。可供开发洛阳旅游业参考。有《名山胜概记》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铅印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十卷。附指南总论三卷。宋陈师文 (生卒年不详)等撰。陈师文,北宋末临安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大观中(1107—1110)奉敕与裴宗元等人校订官药局所藏医方,辑成 《和剂局方》五卷。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官药局改称 “太平惠民局”,此书遂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增补为十卷。此书历经增补,后附《指南总论》三卷,不知加于何时。书中收入七百八十八方,分十四门:治诸风、治伤寒、治一切气 (附积聚脾胃)、治痰饮 (附咳嗽)、治诸虚 (附骨蒸)、治痼冷(附消渴)、治积热、治泻痢 (附秘涩)、治眼目疾、治咽喉口齿、治杂病、治疮肿伤折、治妇人诸疾、治小儿诸疾。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方药皆经名医精选,每方必详述主治范围、配伍、数量并制剂方法等。此书盛行于宋元之间,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尚有许多成药沿用其方。书中亦有不少差讹之处,系因流传误写而致。书后所附《指南总论》三卷皆从《图经本草》中抄撮而来。其卷上总论处方、合和、服饵、用药诸法原则,并论及药性畏恶相反、服药禁忌及炮炙类例等;卷中阐述了中风、伤寒、瘴症等证治方法;卷下也是阐述诸种证治方法的内容。有元建安高氏日新堂刊本,元留畊畊书堂刊本,明刊本,清道光十年(1830)渤海高氏续知不足斋刊本,日本刊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铅印本。

无根树词注解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堙。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有认为采战炉火者。涵虚昭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元,以宏通大辩之才,作书数十种传世。其中有《无根树注解》,涵虚取而观之,词源浩大,理境圆通。由是欣然大喜,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其中有未尽泄者,涵虚乃为补之,内外药物、返还火候、先后炉鼎,发泄无遗。自是而《无根》二解,宛然《捂真》三注也。解成,问序于予,予不敏,为记其用心如此。

资治通鉴释例

《通鉴释例》一卷,〈内府藏本。〉宋司马光撰。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后附《与范祖禹论修书帖》二通。有光曾孙尚书吏部员外郞伋跋语,称遗稿散乱,所藏仅存,脱略已甚,伋辄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末题丙戌仲秋,乃孝宗乾道二年。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序》,谓光没后,《通鉴》之学其家无传,后因金使问司马光子孙,朝廷始访其后之在江南者,得从曾孙伋,使奉公祀。凡言书出于司马公者,必锓梓行之。盖伋之始末如此。其编此书时,尝有浙东提举常平茶盐司版本。惟伋跋称三十六例,而今本止分十二类,盖并各类中细目计之也。伋又称,文全字阙者伋亦从而阙之,而今本并无所阙,则已非原刻之旧。胡三省又云︰温公《与范梦得修书》二帖,得于三衢学宫。《与刘道原》十一帖,则得于高文虎氏。伋取以编于前例之后。今本止有与梦得二帖、而道原十一帖无之。殆后人以《通鉴问疑》别有专本而削去不载欤?其书杂出于南渡后,恐不无以意损益,未必尽光本旨。而相传已久,今故与《问疑》并著于录,以备参考焉。

达摩宝传

达摩宝传释氏遗文。通达之谓广大之称。括尽要道至德。不外三教正理。锄完异端邪术以及四果旁门。乃修性了命之至道。至在有情下种。为返本还源之真经。道在顺死逆生。实无愧。西天廿八菩提尊遵奉天命。兹以为东林第一达摩祖接续道根。口授心法。不在文字经中论。性悟神运。勿许形色身外寻。三皈五戒。作修道之把柄。一花五叶。留收圆之定凭。初度武帝不识。由宿孽以未尽。次指神光大悟。幸续灯而有人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范公命世才,志欲清禹甸。高名冠礼闱,直道行谏院。气节凛霜柏,精神烂岩电。常怀天下忧,每恨党锢传。买田赡贫族,貤恩贲幽竁。致君岂无术,不采羞自荐。身未安朝廷,勋已树方面。稍亏一篑成,俄感两楹奠。相业贻后昆,源深流益衍。峨峨天平山,先茔神所恋。灵斿溯天风,□捷百夫牵。堂高庙貌尊,寺近法轮转。帘静香更清,庭幽香逾茜。侯邦秩春祀,辟户丹青绚。系牲有丰碑,孰敢易以面。忠孝结人心,异代民不倦。兹游及初夏,乔木鸟声啭。遗搆指吴宫,往事鄙勾践。至今十载后,红膏汗苍巘。青松自高卧,日出露光泫。衣从空翠沾,杯带流霞咽。溪声碎珠玉,势若疾飞霰。肩舆去如飞,侧径不容眄。人归华表鹤,石化洞中燕。惟有白云居,不知陵谷变。一亭俯流泉,颇觉游览便。龙门快先登,卓笔喜遥见。山形如罘罳,回合护台殿。一宿赞公房,莲花催晓箭。芳题勒岩壁,清饮却歌扇。平生子长游,奚暇论封禅。纪行诗固奇,属和语多谚。真同雩咏归,宁狂不为狷。识琴谁似邕,知玉莫如卞。

和史魏公燔黄

东城十月天未霜,小舆初学江滥觞。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潜鱼出听笑语香,月明夜避灯烛光。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天机满湖云锦张,青山十里松髯苍。下有种玉人堂堂,公如晨兴拊公床。再拜有诏来帝行,温词宝墨俱琳琅。此不肖子七不遑,锦标玉轴家袭藏。敬薪诚火来燔黄,须臾乐作三献尝。山川鬼神如抑扬,其间翁仲涕泗滂,圣恩宽大不可量。天子谓公国津梁,如泰山云覆其阳。公九顿首不敢当,昆崙源深流且长。公祈宠灵德不忘,忠孝乃可环吾傍。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寿公千岁汔小康,尚可凭轼还侵疆。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于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娘。夫是之谓东山正续,毫发不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汉宫春 素梅

缟袂天寒,祗亭亭玉立,自警芳心。瑶台梦回月落,锦字都沈。铅华净洗,料尘中、谁是知音。惊岁晚、缡褷雪羽,旧时孤鹤相寻。试谱青禽三弄,听弦流太素,元气愔愔。冰花暗催冻解,律转春深。山空境僻,待春回、曾锢凝阴。休谩道、何郎辞笔,冷香恰对幽襟。

1 44 45 46 47 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