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村词话

清代词话著作。4卷。李调元撰。李调元著此词话的目的很明确,他在自序中说:“存前人之是,正所以正今人之非”,“择其可学者取以为法,其不可学者取以为鉴”。古为今用,以利于时人创作,态度是可取的。全书杂评前人词作优劣,间亦辨证字句讹误出处,阐述其大意。李调元论词推重南宋,盛称姜夔、史达祖、李清照,并为史达祖作“摘句图”,录数十首。他虽以婉约为宗,但也重视豪宕有寄兴的作品。如说张元幹“平生忠义,见于‘梦绕神州路’”一词;说辛弃疾词“肝胆激烈,有奇气”;评刘克庄〔满江红〕12首,“悲壮激烈,有敲碎唾壶,旁若无人之意,南渡后诸贤皆不及”。李调元也反对南宋词人的率易不经,对辛派词人豪放而有时流于粗略的毛病给予批评。《雨村词话》系杂感式的随笔,没有提出系统明确的理论观点,引用原作大多没有详细核实,以至有不少讹误失考之处,如说〔玉楼春〕“来如春梦几多时”2句为欧阳修现成对句,说程垓为苏轼中表兄弟之类。本书有《函海》本,唐圭璋据以编入《词话丛编》。

鄂州小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罗愿著。乾道二年(1166)郑玉为罗愿文集作序称,其集为州佐刘清之编集刊刻,岁月既久,其书罕见,洪斌、鲍元康出资重刊。其后又曾屡经编刊。《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10卷,但现存各本皆为6卷。洪武二年(1369)王祎序赵汸、赵埙重刊本说:罗愿集原为10卷,“鄂人尝以刻板其州,新安郑氏家亦有刻本,岁久皆废轶。今其存者五卷,其七世孙宣明力搜访之,复得杂文若干首附于五卷之末”。以《粤雅堂丛书》本与《四库全书》本相校,前5卷内容基本相同,但第6卷则大异。前者为考、序两类文章,后者则为传21篇。但前者除曹宏斋所作本传,尚在卷首载序文12篇,凡例1篇及诸家评论若干则。卷末所附罗颂遗文之后又附跋3篇。在此集6卷中仅第1卷为赋、诗、词,余皆为文。朱熹《与刘子澄书》称罗愿“文字细密有经纬,可爱”。在其作品中,朱熹、曹宏斋等人对《淳安县社坛记》一文特别推崇。

渼陂集

十六卷。《续集》三卷。明王九思(1468—1551) 撰。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酃县(今陕西户县)人。明弘治九年 (1496)进士,授检讨,因依附刘瑾而官至吏部郎中。瑾败,降为寿州同知,后勒其致仕。著有 《渼陂集》。是编正集十六卷,系嘉靖十二年(1533)由九思门人王献所刊。续集三卷,系九思晚年罢官以后所作,由翁万达续刻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钱谦益曾评价九思,称“敬夫馆选试《端阳赐扇诗》,效李西涯体,遂得首选,有名史馆中,时人语曰 ‘上有三老,下有三讨’。既而康、李辈出,唱导古学,相与訾警馆阁之体,敬夫舍所学而从之,于是始自贰于长沙矣。敬夫……盛年屏弃,无所发怒,作为歌谣,及《杜甫春游》杂剧,力诋西涯,流传腾涌,关陇之士杂然和之。敬夫《渼陂集》粗有才情,沓拖浅率,续集尤为冗长。李中麓云‘敬夫词曲新奇,得元人心法’。王元美云 ‘敬夫词曲与德涵齐名,秀丽雄爽,康大不如也’。评者以为不在关汉卿、马东篱下。大率康、王皆工词曲,而秦人推其诗文,以为一代师匠,乡曲之言,君子存之而已”。九思倜傥风流,不拘礼节,善歌弹,工词曲,与康海、何景明等称为十才子,又称弘治七子之一。据集前九思自序称“始为翰林时,诗学靡丽,文体萎弱。其后德涵、献吉导予易其习。献吉改正予诗稿,而文由德涵改正者尤多”,则钱氏评价应系实情。盖其平生相砥砺者,在李梦阳、康海二人,故其诗体文格与二人相似,而诗之富健则不及梦阳,文之粗率尤甚于海。乐府乃是其长技,其他皆未称其名也,九思为有明一代著名文人,今亦可称为文学家、词曲大师,前人称许如此,其应名不爽矣。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现藏北京图书馆。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诗文总集。一百十八卷。明张溥编纂。张溥(1602—1641)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崇祯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二年(1629)组织当地名士,创立复社,这个社团在反对阉党和抗清斗争中起过作用。唐以前作者别集至明末只存不到三十家,大多散佚,张氏在明张燮《七十二家集》、冯惟讷《古诗纪》基础上,拾遗补阙,网罗放佚,辑成此集。上起汉代贾谊,终于隋代薛道蕴,两汉魏晋南北朝重要的诗人如曹操、曹植、王粲、阮籍、潘安、刘琨、郭璞、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何逊、徐陵、庾信等人专集俱收入书中,并有所增益,前后共一百零三家。唐以前除《诗经》、《楚辞》和无名氏作品外的重要诗歌作品都可见于此书之中,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每家之前,俱附有题辞,或介绍作家生平经历,或评述作家思想倾向,或品藻诗文的高下、特色,多有创见。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张氏对每个作家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表现他对汉至隋这段文学发展有总体性的认识。此书缺欠是:一、张氏虽已声明“别集之外,诸家著书,非文体者,概不编入”,但这个原则并未贯彻到底,也有说经(如董仲舒之集录春秋阴阳)、史类(如褚少孙补《史记》)文字阑入。二、有些诗人应编专集而未编,如左思。此书有张氏原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圭斋集

诗文别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欧阳玄撰。此集前有揭傒斯序,称玄有《诗流》三卷、《鈆中》十卷、《驱烟》十五卷、《强学》十卷、《述真》三卷,其门人王师模所编。《四库提要补正》引沈涛《十经斋文集》所载《圭斋集》跋语,辨揭序非为欧阳玄集所作甚详,序中所谓“欧阳先生”当别为一人,而玄之后裔铭、镛见《揭文安公集》中有《欧阳先生集序》,以为必是序其先人之文,而置于卷首,《四库全书总目》又仍其误。明宋濂序则谓原集一百馀册,皆毁于战乱,只存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至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佑持编录。《四库全书》所收之本计诗赋四卷、文十一卷、附录一卷,题“宗孙铭、镛编集”,与佑持所编已不同。有明英宗天顺五年辛巳(1461)、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彭时两跋及刘釪跋。据釪跋,铭字光器,镛字光乐,去玄五世。集中作品并非全是辛卯至丁酉七年中所作,开卷第一篇《天马赋》即系登进士第时作,可知为掇拾残稿,随其所得编入。此集有元刊本,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成化七年辛卯刘釪校刊本,湖南刊本,明孝宗弘治(1488—1505)重刊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年间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抱犊山房集

六卷。清嵇永仁(1637—1676)撰。嵇永仁,字留山,号抱犊山农,江苏无锡人。康熙初,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客。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执范承谟,并胁嵇永仁降,稽永仁不从,投入狱中。逾三年,范承谟被杀,嵇永仁自缢身死。嵇永仁工诗文,好医理,著稿盈案。亦工曲,有传奇 《扬州梦》、《双报应》及杂剧 《续离骚》。曲录《续离骚》共含四剧,为:“扯淡歌”、“泥神庙”、“笑布袋”及 “骂阎罗”。康熙四十七年 (1708)追赠他为国子监助教。是集前三卷为 《吉吉吟》、《百苦吟》,皆其陷狱时,与范承谟及同难诸人唱和诗;《和泪谱》,则为同难诸人所作小传。第四卷:《葭秋集》;第五卷:《竹林集》,乃其旧时所作。第六卷附录同时被难的会稽王龙光、华亭沈天成二人之诗文。雍正中,其子曾筠编次付梓,并以诰敕及谕祭文等列于卷首。嵇永仁受难时是以诸生身份作幕宾,尚未受官职,而以生命与叛乱强藩抗争,显示了正直封建知识分子的气节。他狱中所为诗文,皆缕述当时实事。狱中不得笔墨,以炭屑画于四壁。闽人重其人品,录而传之,得存于世。今诵其词,奕奕然犹有生气。有雍正中刊本、《四库全书》本。

广博物志

类书,博物学文献。五十卷。明董斯张撰。董斯张(生卒年不 详),字避周。乌程人。素称博洽,善诗词, 著有《静味斋词》,又有《吴兴艺文志》等 书。此书续用张华“博物”之名,而在体例 上大加变化,内容广为扩张,故曰“广”。 全书分大目二十二,子目一百二十七,皆 摘录古书旧文,类编而成。所引古籍,上 起“三坟”(代表三皇五帝时代之著作,现 存本实为后人伪撰),下至隋代,内容则天文地理、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居处服饰、 器用杂物,以至文学艺术、音乐歌舞、社会 人事,包罗无遗,其中不少为记述事物源 流、描述事物性状、形制、名称、生产等等 的资料,较之《博物志》、《续博物志》范围 广范,内容丰富,对研究古代科技史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但此书也存在贪多务得 的毛病,体例也不纯一,甚至大量摘引佛 道典籍中的鬼神故事,于“博物”尤少关 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它“大伤枝蔓”。《四库全书》收录此书,是目前常见的 一个版本。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类书。南宋谢维新、虞载编。五集三百六十六卷。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载,字子厚,与维新同里。受书坊主刘德亨之约而编是书。“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卷。宝祐五年(1256)成书。后觉其门类未备,又续编“外集”六十六卷。凡一百一十六门,二千三百一十七子目。每类首冠总论,次为事类,再为诗集。按所事类别总述源流,或序抄经史百家,或辑录诗文韵语。引书繁博止于当代,皆注出处。宋以前书及宋代遗事佚诗皆赖此以存。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多采此书。“后集”可补《宋史》所见官制之阙。宋本今已不传。明有弘治十一年(1498)锡山华氏会通馆活字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衢夏相摹宋刊本;万历三十七年(1609)锡山秦烁补刻三衢夏刻本。《四库全书》本。一九七一年台北新兴书局影印摹宋本(四册)。

琴诀

古代乐学著作。唐薛易简著。七篇。已佚。今仅存概要。认为琴的演奏,具有观察社会风气与审美教育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志和培养勇敢的意志。指出“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又强调演奏的“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之外,更强调内在情感之美。反对“以杂音悦乐为贵”的世俗审美观念。要求弹琴方法,必须“简静”,做到“简要轻稳”。反映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规范。宋朱长文《琴史》卷四掇其大要。明蒋克诚《琴书大全》卷十《弹琴》保存其中一段。《中国古代乐论选辑》据上述存录收录。

新语林

不佞自少嗜稗官家言,尤酷好刘义庆《世说新语》,肄业学校时,治科学余暇,恒手一篇展玩弗辍。及长,随杨味春表伯于任所,公博通群籍,喜刘氏《世说》单词只语,隽永玄妙,往往举书中人物言行为谈资,谓恨不为魏晋人,日与群彦身亲酬酢。不佞愧未尝学问,读书每有疑难,辄得公片言而解。公弟杏城表叔,于书无所不窥,好宋人语录,视公尤笃,在朝虽日与官书为缘,犹时时省览,退而在野,几靡晨夕不手此一卷自娱。比年先后居京师、津门、沪滨,不佞尝侍侧,每集名流为文酒之会亦间列末座,公谓临翰多得是书之助。尝慨叹今之才人性行与古贤哲不侔,语及士大夫某也贤、某也不肖,品评之公允、论议之乎实无以加焉。不佞饫闻日久,且笔而存之,因不时叩公以时流佚事,公有所知必语,语必详尽,不佞亦必详记。

蟫精隽

明代笔记。16卷。徐伯龄撰。徐伯龄字延之,嵊县(今属浙江)人。主要生活在明天顺年间。该笔记传本较少见,今存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笔记尚较允当:“是书杂采旧文,亦兼出己说。凡二百六十一条,大抵文评、诗话居十之九,论杂事者不及十分之一。其体例略似孟棨《本事诗》,其多录全篇又略似刘壎《隐居通议》。其中猬琐之谈,或近于小说。而遗文旧事,他书所不载者亦赖以传。其论周德清《中原音韵》一条,尤为明确。《千顷堂书目》作二十卷,此本仅十六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不能知其完阙。其中多阙字阙句,又所录诗文往往但存其标题,而其文皆作空行,盖缮录者图省工力,因而漏落。”该笔记关于明初诗词的记述较有价值,如卷8“秋虫三谏”条关于徐贲诗作的介绍、卷11“菊庄诗”、“清溪博雅”、“鹤窗蕴藉”等条关于刘泰、陆昂、马洪诗词的介绍,以及卷4“吕城怀古”条说明自己如何作《香台集》注的记述,均为他书没有或很少涉及的话题,这给研究明初诗词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康熙六年(1667)正式设立实录馆,命大学士巴泰、图海等人纂修,至十一年成书。前有御制序、进实录表、纂修凡例。是书有满、蒙、汉三种文字,并写三部。存贮内府者,不易轻见;存辽宁者,今已不可考其卷数;另有传抄本流传到日本。今有故宫博物院文献馆藏稿本,南浔刘氏藏抄本。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佛说八部佛名经

又名《八佛名经》、《八佛经》、《佛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北冬12。北魏般若流支译。一卷。首尾俱存,存二十五行。谓佛在维耶离奈女树园为长者子善作说东方有八个佛土,每佛土各有一佛现正在说法。人若持诵这八个佛的名号,活着可免一切灾祸,死后可免三途之苦。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八阳神咒经》(一卷)、南朝梁僧伽婆罗译《八吉祥经》(一卷)、隋阁那崛多译《八佛名号经》(一卷)互为异本。内容、结构、主题均相同,但说法地点、请求说法的人、佛名及佛国名互有不同。另三秦失译人名《佛说十吉祥经》亦属同类经典。历代大藏经均收。北冬12上方空白处有一“兑”字,当为错抄之废稿。

题道者山(多尔济国王)

元气肇融结,律兀蟠厚坤。蓬瀛诧虚无,五岳名号尊。兹山介平营,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境迥称曕晀,多景移晨昏。烟霏杂草树,海气时吐吞。幽深閟灵怪,胜丽难具言。谓宜栖隐沦,秋鹤仍春猿。丛桂赋骚雅,萝薜相婵媛。顾此缁衣流,结构开祗园。陈迹纷惚恍,纪载探本原。属问贤侯王,游观驻朱轩。从行乐觞咏,风日摇旌幡。我昔延祐末,东迈窥其籓。望望不得登,予怀未能谖。于时秋雨霁,仰羡思攀援。谁为持此意,洒翰题空门。

同国子司业王士能监丞滕仲礼谒南城文庙观周宣王石鼓各模数本以归

退之昔为石鼓歌,子瞻亦尝咏石鼓。我从江右游京师,眼见石鼓心欲舞。周室中兴流彘馀,尽复苍姬旧疆土。大蒐岐下选车徒,虎贲三千健于虎。想当刻石纪勋时,载命臣籀臣吉甫。岂惟猗那清庙诗,要纪丰功继下武。兑戈和弓无复存,此独不磨耀千古。鲤鱮贯柳字斑斑,势如雷文斲天斧。由汉讫唐弃草菅,大观辇致图书府。黄金填画失之奢,金轮已整黄河橹。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谁知至宝在人间,乃是凤篆龙章祖。我皇御天开三雍,石渠金马列李杜。鼓昔有十今存七,搜剔崖薮尚可补。小儒更有笔如椽,作玄一经配邹鲁。

康宗武和廉介

鳌极分群类,鸿灵奠八区。人文疏地秘,吾道斡天枢。羲画龙图衍,苍书鸟迹纡。力田初识耒,伐叛肇弯弧。穆穆隆皇治,雍雍阐帝符。比封侯稷契,执艺总斨殳。熙洽均黎庶,光华薄海隅。百王宗令德,一视效宏模。河洛滔滔水,邦畿坦坦途。征苗开誓命,载亳徯来苏。垂统将千祀,偕行慨独夫。鸣岐争睹凤,流屋喜瞻乌。文德重华并,声名二代踰。耄荒寻遇满,板荡适遭胡。地启耄王裔,天开素主徒。象尼神已降,铭鼎口先糊。礼乐昭云汉,春秋凛钺鈇。迟回思徇铎,浩荡欲浮桴。窈窈诗书囿,巍巍道德陬。奠楹双涕泪,锡诔一于戏。鲁道沦衰薄,秦坑肆毒痡。叔孙仪卤莽,伏氏语含糊。六艺多狼籍,群言竟嗫嚅。隋儒轻儗议,晋帖巧临摹。湘水迷荃芷,梧台杂瑾瑜。书林秋淅沥,义圃晚荒芜。京洛乾坤辟,周程剑佩俱。道存康节邵,学衍紫阳朱。地望崇邹鲁,渊源接泗洙。耕莘伊尹聘,出昼孟轲迂。寂寞遗经笥,凄凉大冶炉。辉辉山蕴玉,蔼蔼泽藏珠。一统真元会,群生德泽濡。梯航千里贡,玉帛万邦趋。绣绘衣裳被,章程典册敷。席重丹扆座,土列白茅蒩。盛德跻平世,频年赐大酺。倦扶筇竹杖,寒拥罽宾毹。

陪方厓士玄自桃溪看山至西冈

冉冉岁云暮,凄凄霜露繁。良游岂易得,贱子亦攀援。流飙吹我衣,植杖登高原。平郊罗远岫,鸒斯鸣荒园。路迥苍桧立,岩高白云屯。寒日无留光,落叶辞本根。万化倏荣悴,一息异朝昏。逝者已如斯,人生岂恒存。人生会有尽,亲友义在敦。营营谅何为,拨弃不复言。

题分阳麻姑仙祠壁

玉华秀色青摩空,天目注渌弯如弓。龙骞虎玃老蛟舞,鸾翔凤翥飞南东。麻姑觉道两仙去,真人飞影留遗踪。湘潭蒲牢就湮没,白鹤一去劳山空。牧亭侯封有茅土,淳分派别于英公。琅玕楮树率苗裔,石棱埋草存双峰。我今扫松考宗谱,发飒霜鬓飘秋蓬。阶庭云仍待秀彦,往往学问如撞钟。阎闾更革兵燹后,畎亩桑梓无前功。从容绵匝犹近古,但视志气如长虹。梅边岁寒得三友,诗人援笔鼋鸮宫。他年有问铁牛子,赤松黄石相追从。

夏日杂兴七首

眼见青苔上短垣,忽看碧草翳衡门。西来急雨寒声壮,东望挟乘晓气昏。征戍诛求三载外,诗书礼乐几家存。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漫断魂。爱此南园僻有馀,依稀景物似郊居。风轩自舞苍筤竹,莲沼双游赤鲤鱼。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人生纵意惟疏懒,莫遣门多长者车。门道中原沸似糜,倚楹长啸不胜悲。百年城郭连烽火,千里乘麻委蒺藜。南国久纡方叔旆,东郊未返鲁侯旗。五湖何处堪垂钓,肠断松楸入梦思。故里无书问远游,他乡萍梗漫淹留。盲风怪雨蛟龙喜,荒楚寒芜燕雀愁。天上古今星北拱,人间日夜水东流。谁能走报西王母,乞与还丹驻黑头。层楼迢递俯清郊,天际群山槛外交。日暖水禽鸣哺子,风轻沙燕语寻巢。绿荷雨洗藏龟叶,翠竹烟寒集凤梢。可叹仲宣归未得,苦吟终日倚衡茅。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巳半亦堪哀。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筱正相宜。天边日出园葵觉,地底云生柱础知。长夏未应炎暑过,薄寒恰似晚秋时。朝来苦怪双青鬓,辄向风前学素丝。

1 44 45 46 47 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