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宫墙行已近。讶水佩风裳,淡妆微晕。田田多少,占凉波四面,翠痕萦损。太液遥连,一半是、天家脂粉。玉井谁传夜舒,曾记总输风韵。宛转横堤曲港,便一幅、江南图画应逊。淡云疏雨,怕等闲、轻把红衣吹褪。传语西风,莫便做、晚来秋恨。搅破香香深处,双鸳梦稳。

观薛叔耘副宪纪沔阳昆明二帅感题二律

开府江南地望尊,无多毛贼气能吞。何图貔虎方移节,反引貙豺尽入门。军法那容宽次律,时名毕竟误深源。危疆身殉终奚补,羞见诸公地下魂。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和梅轩叔原韵

舟行红水黑沟间,蜃气嘘成海面山。风静沧波平似镜,东南一抹是台湾。自惭政迹少甘棠,澹泊无为耻见长。寄语东宁贤太守,霜威到底逊春阳。

书见素居壁

夙龄忝文学,图史颇贯弗。因缘平仲知,遂辱扬雄荐。仇书入虎观,作赋奏金殿。一朝拜恩命,绾绶出山县。童律幸可通,磔狱苦非练。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徒隶陪侍从,侏獶侧欢宴。腰低骨已折,口恧心屡战。尘颜怯持镜,自揣久淄变。经营数间屋,聊用置几砚。破书百余卷,中有古英彦。相从理素业,冀见本来面。怀居谅为愧,成性习其便。土思日悄悄,寓也何所恋。疏窗敞南北,偃息静以邃。南荣足淹曝,北壁有余地。凿池但随坳,为山即覆篑。高树有远容,丈石出奇致。耸耸竹与柏,左右拥双翠。室中复何有,空洞类我意。斲椽粗棱棱,粉壁光致致。木无髹漆观,墙无绨锦被。既乏珠玉玩,亦鲜彤镂器。用朴保真率,寡欲息人事。兹区实彫瘵,鱼甑时告匮。疲民固不敢,伤财况为累。美室孟献尤,葺墙叔孙志。夫子善苟完,斯亦素吾位。兹邦滨大淮,风气蠢以劲。居恒肆攻剽,稍急辄星迸。行坐挟刀剑,忘躯徇忿竞。黠者持短长,狺吠思梗令。书策既稠浊,徒史得放横。为政济猛宽,计惟张弦更。韩子亦有言,厥道在素正。斋居励冰渊,虩虩守畏敬。开门固其根,内省期不病。孰谓莫予觏,岂弟神所听。以此盟尔室,显显慎嘉命。

题李梓舒秋山图为鄦生感孚作

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欲写苍茫万古意,对此椽笔难为操。思训昭道大小李,山水六法誇神皋。将军孙子今为庶,抗希先德人中豪。逸情上淩磔栖鹘,大气旁走驱灵鳌。我今披图索光景,耳边仿佛来风涛。

渡江云 病怀,兼讯㣼盦海上

春酲愁未洗,药烟半枕,病过楝花初。归帆天外梦,怨煞樵风,冷约渺鸳湖。吴笺懒理,料沧鸥、还笑人疏。空剩得、筝心残泪,宛转和红歈。踟蹰。危栏柳老,旧径菭荒,问行吟何处。消几度、飞尘铜辇,落日黄垆。纵教照鬓江南绿,怕风光、不称寒芦。漂羽恨、栖云倦鹤知无。

竹马儿 抒感,借叶石林韵

此身似、扁舟横江泛海,有谁推挽。记南骖桂岭,西徇邛笮,沧波云巘。自笑投老风尘,昆仑睡起,壮怀空远。猿鹤怨家山,指峨眉天外,萝扃楹藓。息壤今犹在,神州信美,岁华非晚。休嘲阮狂嵇懒。努力须加餐饭。浪说四海为家,买山招隐,无地安从办。苍茫独立,谁是盟鸥伴。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君性我所谙,我心君所知。凡我之所短,君亦时有之。谋事恨太锐,临断恨太迟。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人道自近始,贫富理不齐。君自不得饱,欲疗何人饥。乞醯乞诸邻,圣哲有明讥。被发救乡人,智者所不为。且如与人交,交有非所宜。白黑不复择,豁豁倾心脾。汎爱岂不可,后悔终自贻。又如与人言,宁复无失辞。刺口论成败,白眼谈歌诗。世故彀黄閒,能不发其机。闻君作损斋,似觉豪华非。惩忿与窒欲,百年有良规。与子各努力,岁晚以为期。古人遥相望,每恨不同时。同时得古人,欢乐良在兹。君归岂不佳,交游满京师。门前车马来,笑言慰所思。细话洛阳事,高咏嵩山诗。宫壶发新篘,宫梅耿幽姿。故应刘与白,亦复念微之。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述书赋

二卷。唐窦臮(生卒年不详)撰。窦蒙注。窦臮,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臮“文章凌班、马”,“词藻雄赡,草隶精深”,“学究天人,才通诂训”,平生著碑志、诗篇、赋颂、章表,十余万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天宝年间所献的《大同赋》、《三殿蹴鞠赋》,晚年又著《述书赋》,且尝书唐茅山三洞景照法师韦公碑。《述书赋》共分上、下两卷,凡七千六百四十言。其上卷所述自上古至南北朝间之书体流变及能书之人;下卷则述自唐代高祖、太宗、武后、睿宗至唐明皇以下,终止于其兄窦蒙及刘秦之妹。是书约成于天宝中,首尾共历十三代,凡一百九十八人。篇末系以徐僧权等八人署证,有太平公主等十一家印记,征求有宝玩之人韦述等二十六人,有利通贸易类人穆韦等八人。《述书赋》品题叙述,皆极精核,注文尤其典雅,要言不支。其“印记”一章,兼将画印模于句下,以至成为朱存理《铁纲珊瑚》、张丑《清河书画舫》之真迹之祖。故张彦远《法书要录》称赞窦臮作《述书赋》“精审旨要,详辨秘议”。历史上一度怀疑《述书赋》为窦臮之兄窦蒙所著,但考证书中如“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句,又似窦臮自注自书,但单文孤证,仍存旧论。《述书赋》详于古今书人,与孙过庭旨在阐释书学门径之《书谱》相得益彰,并驾书坛,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书史著作。有《法书要录》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嘉靖乙酉刊本等。

性理字训

南宋学者程端蒙为青少年学习理学基本知识而著的启蒙教材。程端蒙(1143—119),字正思,号蒙斋,江西鄱阳人,先师事江介,后受业于朱熹。《性理字训》共30条,基本上是4句成言,共428字。形式类似词典,内容是从《四书》和朱熹《四书集注》中提炼出的30个理学范畴,加以通俗疏释,和以声韵,以便于记诵。根据《四书》以及朱熹《四书集注》,从中提炼出命、性、心、情、才、志、仁、义、礼、智、道、德、诚、信、忠、恕、中、和、敬、一、孝、悌、天理、人欲、义利、善、恶、公、私等三十个范畴,通俗疏释。释句多为四字一句,并和以声韵,便于儿童读时琅琅上口,容易记忆.

间书

《间书》堪称中国古代的间谍史话,清代朱逢甲编著。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正值爆发大规模的苗族和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大起义,作者本人也在贵州普安等地参与镇压起义,面对着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军,鉴于“城屡陷,官屡殉,饷则匮矣,兵则恇矣,练则不教之民矣”,遂撰此书,旨在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该书原稿由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保存,发表于日伪时期的《中和杂志》,1979年群众出版社据《中和杂志》转载标点、校注并加译白话。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著。朱彝尊《经义考》作四卷,佚一卷,存三卷。而此本唯存上、下经,名《周易卦爻经传训解》。董真卿《周易会通》说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格别之。此本与之合。但书名多“卦爻”二字,疑为书贾所增。解说上经、下经,大旨主于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案朱彝尊《经义考》:蔡渊《周易经传训解》四卷,注曰‘存三卷’。此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题曰《周易卦爻经传训解》,与朱彝尊所记不符。据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后,以《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此本体例相合,知非赝托。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道教书籍。又称《觉世篇》、《觉世真经》,简称《觉世经》,底本出于《藏外道书》。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报应,虽然大旨上是出于对人劝戒的用意,但还是语怪者太多。明万历己卯许琳刻本三卷附《碧里杂存》一卷,又《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

禅林宝训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终皆记其出典。本书始为妙喜普觉、竹庵士圭二禅师于江西云门寺所辑录,经年散逸,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净善得之于老僧祖安,因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备,乃寻之语录传记,加以重集,即现行之禅林宝训。本书之注释书有张文嘉校定之禅林宝训合注四卷、行盛着之禅林宝训拈颂一卷,智祥之禅林宝训笔说三卷等。此书古来即盛行于禅林,每被列为初学沙弥之入门书。

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诗为招魂。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尊。

简子文林训导

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1 43 44 45 46 47 50